
2014.11.26
糟糕的婚姻關係讓人傷「心」
一項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老化研究所出資進行的調查研究發現:年長者,特別是女性,婚姻關係不佳者比婚姻關係美滿者更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這項研究由來自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與芝加哥大學的社會學家合作進行,分析了一千名57歲至85歲的已婚年長男女於另一項大型研究計畫《國家社會生活、健康與老化研究計畫》當中所留下的資料,內容長達五年.研究小組期望透過分析年長者的婚姻與心臟健康狀況,找出兩者之間的關係,同時,瞭解性別與年齡兩個變項是否具有影響.結果顯示,不好的婚姻關係確實會對心臟造成較大的傷害.這樣的風險會隨著年齡的增長上升.研究者表示,由於我們的免疫系統會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婚姻關係產生的壓力對於心血管疾病造成的影響將會越來越嚴重;同時,研究結果也顯示,與男性相比,女性的心臟健康更容易受到婚姻品質的影響.研究者解釋這可能與女性傾向壓抑不開心的情緒有關."目前大多數的婚姻諮商仍將焦點擺在年輕的伴侶身上,"來自密西根州立大學的計畫主持人劉教授說:"現在我們知道婚姻關係的品質對於老年人而言也是重要的,即便是對那些已經結褵半世紀的人而言."資料來源:_JournalofHealthandSocialBehavior_
+ read more

2014.11.18
健康的年輕停經婦女不需重複檢測骨密度
最近一份婦女健康倡導計畫(WHI)下的子研究計畫發現,婦女在更年期之後或65歲前有正常的骨密度的話,骨折的風險是很低的;所以建議婦女在65歲前若進行過一次做骨密度檢測(bonemassdensity,BMD)發現無骨質疏鬆,則至少在10年以內時間就不需要再重複做.這項研究追蹤了4,068位50-64歲已經停經且有接受骨質密度檢測的婦女,這些婦女都沒有在服用荷爾蒙、鈣片及維他命D補充品,而且在參與研究之前沒有發生過骨質疏鬆性骨折.在研究開始時沒有罹患骨質疏鬆的婦女之中,要達到有1%的婦女發生脊椎骨或髖骨骨折,約需12.8年(較年輕的婦女)至7.6年(較年長的婦女)的時間;而達到有3%的婦女發生嚴重的骨質疏鬆性骨折,約需11.5年至8.6年.所謂"嚴重的骨質疏鬆性骨折"指的是脊椎骨、髖骨、腰部或上臂骨折.但對於在研究開始時就已經有骨質疏鬆的婦女來說,要達到有1%的婦女發生脊椎骨或髖骨骨折,只要3年的時間,而達到有3%的婦女發生嚴重的骨質疏鬆性骨折,只要2.5年.婦女要不要做骨密度檢測,或是更年期後還要不要繼續進行檢測,是根據婦女的骨折風險來評估的;但是要怎麼評估婦女的骨折風險,至今仍未有定論.一般來說,除非婦女罹患的疾病、或是接受的治療會影響骨質密度,不然65歲前通常是不建議進行檢測的.而這份研究也指出,較年輕又沒有骨質疏鬆的停經婦女,如果在65歲前已經做過一次骨密度檢測,那麼之後10-15年間也不需要再做一次.資料來源:北美更年期協會(TheNorthAmericanMenopauseSociety)的線上期刊-"更年期"(Menopause)
+ read more

2014.11.12
乳癌治療的代價:易造成骨質疏鬆
乳癌治療技術發展至今已相當進步,大多數剛被新診斷出罹患乳癌的女性病患都能在接受治療後免於癌症的再次侵襲,但治療會產生的副作用影響也必須小心注意,尤其是會造成骨質流失,嚴重將可能變成骨質疏鬆!乳癌治療會引起停經前與後的婦女發生骨質流失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其會使病患體內的雌激素濃度降低.以停經前婦女接受乳癌早期階段的輔助性化療為例,化療常見的副作用是會造成卵巢功能受損或早發性停經,一旦發生,骨密度在接受治療的半年至一年之內將會快速流失,其強度和把整個卵巢移除對骨質所造成的傷害相當.對已停經婦女罹患最常見的受體陽性乳腺癌,使用芳香酶抑制劑進行治療,也會使其體內的雌激素降低.不過很幸運地,骨質疏鬆是可透過骨密度檢測;戒菸與降低酒精攝取等健康生活型態;多攝取鈣質與維生素D;或依照醫師服用指引建議劑量的藥物,來控制骨細胞的流失量.乳癌患者要維持骨骼健康,最重要的是應提升治療會造成骨質流失的意識,並諮詢負責的專科醫師自己是否可能有骨質流失與骨質疏鬆的危險.資料來源:MedpageToday
+ read more

2014.11.07
降血脂藥物Statins增加女性甲狀腺癌風險?
過去有數個觀察性研究曾顯示,使用降血脂statins藥物除了可以降低膽固醇之外,還可能會降低大腸直腸癌、乳癌與攝護腺癌的風險,但藥物對甲狀腺癌的可能影響尚未有足夠的相關證據.近日台灣一項新的研究指出:常服用statins藥物者,尤其是女性,被發現出現甲狀腺癌風險增加的情形,提醒正在服用藥物的病患應特別注意!這項由新北市遠東醫院鍾旭東醫師與其研究團隊所做的研究分析,從台灣健保資料庫中挑選500位40歲以上、在2008-2011年間確診罹患甲狀腺惡性贅瘤的病患資料,以及2,500位民眾為控制組.女性佔所有參與者的2/3.分析的結果發現,在調整高脂質血症後,與控制組相比,例行性使用statins藥物的病患,其罹患甲狀腺癌的勝算比為1.40.女性部分,該數值更高,為1.43,但男性並未出現增加情形.研究團隊解釋,statins藥物會抑制癌細胞成長、增加細胞死亡及抑制蛋白酶體,但一些在體外的研究也顯示這些抑制作用會因為雌激素(雌二醇)出現而減弱,而甲狀腺功能及癌症成長又與雌激素相關,而且,甲狀腺癌患者通常也有荷爾蒙代謝干擾的問題.研究團隊因此推論,可能是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濃度比男性高的關係,才使得statins藥物的癌症保護作用在女性病患身上被中和消解掉.但由於研究資料並未含女性停經狀態或使用荷爾蒙療法的資訊,因此這項假設未能被驗證.研究其他的限制還包括缺乏甲狀腺癌亞型及BMI值資訊、可能存在監控偏差、以及難以建立使用statins的規則與時間長度.但由於這個藥物可能會引起過去未曾發現過的問題,所以研究最後建議醫師應更加注意管理例行性使用statins藥物的病患.資料來源:臨床內分泌學期刊(ClinicalEndocrinology)
+ read more

2014.11.06
要控制血壓,除了少鈉之外還有更好的方法嗎?
2010年美國飲食指南建議每個人每天的鈉攝取量不應該超過2,300毫克,但如果你是"特殊族群",例如:年齡超過50歲或是2歲以上的非裔美國人,那你的鈉攝取量最好每天不要超過1,500毫克.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降低血壓,因為高血壓是一項重要的健康風險因子,而已經有醫學證據顯示減少鈉的攝取量可以使血壓降低.一般通常建議的鈉攝取量大約是每天2,000毫克,因此,一般人、甚至是醫療、營養專業的人員也很難想像要怎麼吃,鈉的攝取量才不會超過1,500毫克.我們現在每天的鈉攝取量大約是3,600毫克,如果妳常常外食的話,攝取量可能會更高,我們連控制在現行的2,300毫克以內都做不到了,要消費者再把攝取量降到1,500毫克可能過於不切實際.而且藉由降低鈉的攝取量來降低血壓並非對每個人都有用,有些人只有在攝取非常高量的鈉之後,血壓才會增加.因此,光是藉由降低鈉的攝取量來控制血壓或許不是最好的方法,應以整體的健康狀況為考量,且方法要被大部分的人所接受才行.一項稱為DASH的飲食方式(DietaryApproachestoStopHypertension)就是較好的方法,DASH著重在藉由攝取大量的水果和蔬菜(每天約四份)以及低脂或無脂的乳製品(每天約三份),適度地降低鈉的攝取量;這種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血壓,對於輕度高血壓的人來說,效果可能比吃藥還好.最棒的是,妳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多吃水果﹑蔬菜和低脂乳製品;只要想一想,光是在餐與餐中間多吃水果、蔬菜和低脂乳製品,妳就會少吃多少鈉含量超高的零食.體重增加也會讓血壓上升,如果我們可以把過重的體重減掉(大約是自己體重的5%-10%),再加上每天多吃水果、蔬菜和低脂優格和牛奶,對我們健康的好處或許會大過於只著重在降低鈉攝取量的影響;而且水果、蔬菜和低脂乳製品正好是我們攝取不足的食物,這樣的飲食方式正好可以填補現在的不足.另外還有一個非常有效降低血壓的方法,就是"多動"!規律性的運動,走路也包括在內,會使血管擴張,隨著時間過去,血壓也會降低.比起期待人民要克制自己、只能攝取低到不行的鈉,這樣的飲食方式和運動行為的養成,對降低國民的血壓應該實際又有效多了!文章作者:KeithAyoob-紐約愛因斯坦醫學院(AlbertEinsteinCollegeofMedicine)小兒科助理教授
+ read more

2014.10.29
常喝含糖汽水恐增加慢性病風險
根據最近的一項新研究,長期飲用含糖汽水,會導致免疫細胞提早老化,使得身體容易罹患慢性病,就如同抽煙對身體的傷害.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科學家,在一項新的研究裏,發現飲用大量含糖汽水的人,其端粒(telomere)比較短.端粒是保護性的DNA,套在染色體的末端,其作用是保護染色體末端結構的穩定性.過去已有研究指出,白血球裏端粒的長度和人類的壽命有關.此外,短的端粒和細胞組織受損、發炎以及胰島素阻抗相關,同時也與一些因老化而引起的慢性病有關,如心臟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主要作者之一ElissaEpel教授指出,長期飲用含糖汽水,不只使身體要多費力去消化糖分,也加速了組織細胞的老化.這項研究分析在1999-2002年之間參與美國健康與營養調查的5,309位民眾的資料.研究結果指出,飲用含糖汽水的量和端粒的長度有關,每天喝600cc會加速生理上的老化約4.6年.Epel教授也指出,不分年齡、種族、收入或教育程度,在疾病未發生之前,端粒早已經縮短.雖然目前這項研究僅針對成人,但有可能小孩子端粒的縮短也和飲用含糖汽水有關.資料來源:美國公共衛生期刊(AmericanJournalofPublicHealth)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