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疾病

女性和老年人在心臟病藥物試驗中代表性不足
2018.07.31
女性和老年人在心臟病藥物試驗中代表性不足
藥廠或生化研究機構進行隨機臨床試驗來確定治療「病人」最好的藥物及方式。以心血管疾病為例,一直以來都認為是中年男性的疾病,但近年已經證明,與普遍看法相反,女性心臟病患者多於男性患者。同樣地,老年人患心臟病比年輕人更常見,但臨床試驗是否反映了這一現實?   顯然不是! 新研究指出,儘管在美國大多數受心臟病影響的是女性,但研究人員測試新的心臟藥物時,試驗對象仍然以男性為主(佔71%)。此外,男性受試者的平均年齡為63歲,而實際上患有兩種最常見心臟病的人的平均年齡是68至69歲。降低膽固醇的藥物史達汀(Statin)在臨床試驗時,副作用為5%,而在醫療院所則出現20%,就是因為在試驗時將比較容易生病的族群─女性及老人─排除在外。   研究作者Nguyen表示,過去的20年,藥物試驗對象中的性別和年齡分布與實際人口分布一直有相當的落差,幾乎沒有減少,即使人口迅速高齡化。在臨床試驗中,女性和老年人的代表性不足可能對這兩個群體的照護產生不良後果。   老年人的身體對許多治療和藥物的反應與年輕人不同。對於老年患者,劑量或治療干預通常是不同的,副作用也是如此,除非對大量老年人進行臨床試驗,否則無法了解具體情況。對女性來說也是如此。   缺乏代表性意味著醫生必須根據以男性和年輕人為主的研究結果,而不確定這些結果是否可以應用在女性或老年人。因此Nguyen決定調查這個問題,而麻醉學、精神病學、急診醫學和心臟病學等其他領域的常駐醫生也加入了他的行列。   研究方法 20年前,研究人員已經開始提出警告,臨床試驗中許多人群(特別是女性)的代表性不足。研究團隊想知道從那時起情況是否有顯著改善。   為了找到答案,研究團隊檢視了1996年至2015年20年間每年最常被引用的25項(即最有影響力的)臨床試驗。他們將研究參與者的年齡和性別分布與已公佈的數據進行比較,公佈數據指的是2015年至2016年美國國家健康和營養檢查調查中關於美國心血管疾病的流行情況。   研究小組檢視了冠狀動脈疾病、心房顫動、心臟衰竭、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數據。他們也研究了糖尿病,因為糖尿病患者心臟病的風險是一般人的兩到四倍。   令人失望的結果 研究團隊很失望地看到,儘管情況略有改善,但在臨床試驗中代表性不足的問題仍需要數十年時間才能解決。冠心病研究還需要90年來改善這個問題,這個數據還未考量人口急遽高齡化的現象。   在研究分析的500項臨床研究中,女性僅佔參與者的29%,而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為63歲。而女性和老年人在冠狀動脈疾病(CAD)和心臟衰竭的臨床試驗中代表性最低。雖然美國54.6%的CAD患者是女性,但CAD臨床試驗參與者中只有27.4%是女性。   心臟病是男人的事嗎? 心臟病主要影響男性是一個迷思,醫學研究證明事實並非如此。心臟病導致的女性死亡人數超過男性,且女性罹患心臟病的年齡多比男性晚,以冠狀動脈疾病和心臟衰竭為例,男女患者罹患心臟病的年齡大約差10年。但女人平均壽命比男人多7歲左右。所以,在有生之年,女人與男人的風險是一樣的。   雖然女性死於心臟病的人數一直在下降,但男性患者的死亡率下降更快。根據研究,最合理的解釋之一是:醫生低估了女性的風險,所以治療她們的頻率低於男性。   為什麼會有差距? 從歷史上看,女性長期以來一直被排除在藥物試驗之外,因為她們在試驗期間可能會懷孕。但這不適用於心臟藥物的試驗,因為參與者已經超過60歲。而年齡也是女性如何被選中的一個因素,如果研究人員希望確保女性有足夠的代表性,就需要招募年齡較大的參與者,因為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年紀較男性晚。   不過,招募老年人會使臨床研究變得更加複雜。老年人往往難以到處走動,因此他們較難以參與試驗。此外,越老就越有可能患上需要服用其他藥物的疾病。這些因素使研究人員通常傾向於將老年人排除在臨床試驗之外,以免混淆結果。此外,老年人通常較脆弱,比較不能忍受藥物試驗的副作用。   嬰兒潮一代:下一波 在美國,65歲以上的人口數量估計將在未來30年翻倍。隨著第一批嬰兒潮進入73歲,對心臟病治療的需求預計會激增。不僅在美國,在加拿大和其他地方也是如此。   Nguyen表示,我們必須做得更好。我們必須透過更寬鬆的召募標準和採取鼓勵參與的措施招募更多女性和老年人進行臨床試驗。例如,安排交通和請家人提供幫助等。同時,監管機構應該更加嚴格,以便改善這兩個群體的代表性,這問題攸關醫療照護的品質。     編譯來源: * Eurekalert(2018.07.25) * Quoc Dinh Nguyen et al. _Evolution of Age and Female Representation in the Most-Cit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of Cardiology of the Last 20 Years_. 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Quality and Outcomes. June 9, 2018.    
+ read more
為什麼肥胖會致病?
2018.07.26
為什麼肥胖會致病?
為什麼肥胖會導致有害的發炎,進而導致糖尿病、動脈阻塞和其他健康問題?瞭解其機制,我們可以對抗慢性疾病和其他由發炎引起的疾病。   肥胖的影響 研究人員第一次能夠解釋,為什麼脂肪組織中被認為有益的免疫細胞在人肥胖時變得有害,導致不必要和不健康的發炎。   研究發現,我們體內產生的破壞性「自由基(free radicals)」與脂肪組織(fat tissue)內的脂質(lipid)發生反應,叫做「脂質氧化(lipid oxidation)」。自由基對脂質的攻擊促使脂質引起發炎,這過程是一種天然的免疫反應。   一開始科學家們認為氧化脂質會被證明是有害的,但事實並非那麼簡單。有部分氧化脂質會引起破壞性的發炎反應,不過也有其他氧化脂質存在健康的組織中。具體而言,短的氧化脂質具保護性,而較長的則容易引起發炎。   當研究比較健康和肥胖組織時,發現不同的是長的和短的氧化脂質的比例。長的氧化脂質會促使免疫細胞內有發炎反應,他們認為這種氧化脂質會在人肥胖時引發及延續在肥胖組織中的疾病過程。   對抗肥胖的藥物 現在,科學家知道哪些氧化脂質是問題來源及如何阻止它們產生發炎反應,如開發出能夠減少有害的長的氧化脂質數量的藥物。   研究作者Norbert Leitinger 表示,有害的氧化脂質從血液循環中消除可能會對慢性病產生非常有益的影響,或者醫生可能希望促進有益的、短的氧化脂質的數量。由於發炎發應是人體重要防衛,因此你不想完全消除它,這是一個找到適當平衡的問題。   通過恢復這種平衡,醫生可能在對抗困擾數百萬人的慢性病上取得重大進展。研究展示了免疫細胞中的新陳代謝是可利用的目標。它一直是癌症等疾病的目標,但現在對於肥胖和動脈粥樣硬化症而言,它越來越受到關注。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8.07.23)          
+ read more
女性生5個以上的孩子,阿茲海默症風險高?!
2018.07.25
女性生5個以上的孩子,阿茲海默症風險高?!
一項研究發現,與生育孩子數較少的女性相比,生超過五個孩子的女性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增加了70%,而曾經流產或人工流產的女性罹患阿茲海默症風險則少一半。   研究方法及結果 研究分析了3,549名韓國和希臘的婦女,從她們71歲開始追蹤。這些婦女提供了有關生育史的資料,包括有多少孩子和流產次數。研究團隊還測試了她們的記憶力和思維能力,看看是否患有阿茲海默症或輕度認知障礙。這群婦女中有118名罹患了阿茲海默症,896名患有輕度認知功能障礙。   其中,生育五個或五個以上孩子的婦女,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比生育較少孩子的婦女高70%。在716名有五個或五個以上子女的婦女中,59名患有阿茲海默症,而在2,751名有較少兒童的婦女中則有53名。研究人員考量了其他因素,如病史、荷爾蒙替代療法的使用情形和母乳哺育後結果保持不變。   此外,經歷過不完全懷孕的女性(曾經流產或人工流產),阿茲海默症風險大約是從未有過不完全懷孕過的女性的一半。在2,375名不完全懷孕的婦女中,47名患有阿茲海默症(佔1.9%);1,174名從未有過不完全懷孕的女性中則有71名(佔6%)。   而記憶和思維能力的測試結果,有五個或更多孩子的女性得分低於孩子數少的女性。研究發現有五個或更多孩子的女性平均得分約為22分,表示代表有輕度認知問題;而孩子數小於五的女性得分接近26分,表示正常思維能力。(註:測試結果的最高分為30分)。   生產為何與阿茲海默症有關? 生育的孩子數與阿茲海默症風險的關係牽涉到許多因素–包括雌激素增加、孩子數多對就業和生活方式的影響及較貧困的人通常會有更多的孩子。在考慮了這些背景因子後,結果仍然成立。   雌激素在較小劑量下具有保護作用,但當劑量高時是有害的。研究作者Ki Woong Kim博士表示,懷孕第八週雌激素水平就會增加一倍,然後逐漸攀升至正常水平的40倍。未完全懷孕的女性可能受益於適度提升的雌激素水平。   阿茲海默症協會Doug Brown博士表示,我們知道女性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比男性高,但還不知道病因也不知如何治療,因此像這類對於了解失智症的病因、如何降低風險的研究非常重要。   不用感到擔憂 雖然研究人員表示,懷孕期間改變雌激素水平可以預防阿茲海默症,但這是一種非常複雜的關係,到目前為止,使用荷爾蒙替代療法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試驗尚無定論。此外,研究的資料收集方式也帶來一些研究限制,例如研究無法比較懷孕的人和沒有懷孕的人,以理解懷孕和分娩如何影響阿茲海默症風險變得棘手。   研究強調,這項研究不應該讓已經分娩過幾次的女性感到擔憂。研究確實發現了改變雌激素水平和阿茲海默症風險之間的有趣關聯,但仍有太多未解決的問題。   編譯來源: * Daily Mail(2018.07.18) * Ki Woong Kim et al. _Differential effects of completed and incomplete pregnancies on the risk of Alzheimer disease_.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 First published July 18, 2018        
+ read more
美國新指引:65歲以下女性做骨質疏鬆檢查
2018.07.18
美國新指引:65歲以下女性做骨質疏鬆檢查
在美國,一直以來僅對65歲及以上的女性作骨質密度篩檢的B級建議(見下圖)。今年,新的建議對於65歲以下已停經且有骨質密度及品質降低風險的女性,也給了骨質密度篩檢的B級建議。       這群停經女性是經過FRAX(骨折風險評估工具)或OST(骨質疏鬆自我評估篩選工具)等評估後,有骨質疏鬆風險增加者。對於男性來說,因為沒有足夠證據顯示檢查的益處和危害,因此建議等級與以前一樣維持I級的建議。   USPSTF在2011年的建議中僅分別給年長女性和男性B和I等級的骨質疏鬆檢查建議。現在,最新的建議以168份報告的系統回顧為依據。   2011年,USPSTF支持以FRAX辨識50至64歲應做骨質密度篩檢的女性。具體而言,2011年指引建議50至64歲女性,如果她們未來10年骨質疏鬆性骨折的風險預測等同於65歲沒有其他骨折風險的白人女性(9.3%),則要作骨質密度檢測。   不過,一份研究顯示2011年版的USPSTF建議只比毫無策略的效果稍好一些,並且FRAX作為辨識上比其他工具弱。基於這樣的發現,Jane Cauley認為USPSTF需要改變指引,尤其是在看到最近美國髖部骨折率比預期還高時更是如此。Cauley表示,為可能受益於治療的高風險患者進行篩檢是很重要的,因為這可以預防這些人骨折。   然而,醫學博士Margaret Gourlay並不接受將有風險的較年輕女性做骨質疏鬆篩檢的建議列為B級。她說:「自2002年以來,65歲以上女性進行常規性骨質疏鬆症檢查的B級建議一直是USPSTF以實證為基礎建議。不幸的是,新增的對65歲以下停經後婦女採用兩步式評估策略的B級建議,不符合現有證據。並沒有證據表明早期開始接受骨質疏鬆症治療的婦女(50-59歲),可以從多年的治療中獲得更多益處。」   Gourlay又說,「對這群人口而言這樣的建議有過度醫療及不善利用資源的風險」,因此對65歲以下停經婦女建議做骨質疏鬆檢查應列為I級建議非B級。   USPSTF呼籲,未來研究應更多關注男性的骨折結果而不是骨質密度。   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評估骨質疏鬆症(使用骨質密度測試或臨床風險評估工具)對骨折結果的直接影響。並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確定單獨使用臨床風險評估工具(無骨質密度測試)是否可以幫助識別患者,以進行預防骨折的醫療。         編譯來源:MedPage Today(2018.06.26)、USPSTF Grade Definition        
+ read more
乳酸菌能減緩年長婦女的骨質疏鬆
2018.06.28
乳酸菌能減緩年長婦女的骨質疏鬆
瑞典Gothenburg大學的研究員作了世界首見的研究, 指出促進健康的補充物—益生菌, 可以用來影響人類的骨骼的保健。年長婦女服用益生菌者,其骨質流失比沒有服用者減少了一半。這個研究對年長者預防骨折開啟了新的一門方法。   骨質的鬆脆亦即骨骼疏鬆症(osteoporosis) 就是骨骼變得多孔且脆弱, 於是造成例如由高處跌下時發生骨折、骨鬆人口的比率隨年齡而增加, 主要是80歲以上的婦女都有此病症。   Gothenburg大學老人學教授及主治醫師Lorentzon說:“目前有許多藥物可以有效治療骨鬆症, 然而骨骼的脆弱很少在第一次骨折前被發現, 所以預防性治療或保健變得有迫切需要。”   這是頭一次有研究學者展現如果年長婦女服用促進健康的益生菌, 可能可以將與年紀有關的骨質流失減半。   雙盲隨機研究 (DOUBLE-BLIND, RANDOMIZED STUDY) 這項研究是在瑞典Mölndal的大學醫院進行的, 其結果發表在內服藥物期刊上 (_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_)。90位年長婦女平均年齡76歲, 每天服用益生菌(Lactobacillus reuteri 6475 菌株)或空白劑,為期一年。   一年後用CT Scan 測量了這些婦女們小腿骨的骨質流失並和試驗前的數據比較, 服用益生菌的人骨骼流失只有服用空白劑人的一半。而且相較於服用空白劑者,服用益生菌者並未發生更多副作用。   研究的意義:保健模式的轉變 (PARADIGM SHIFT) 過去已有研究顯示腸道菌會影響老鼠的骨骼, 然而用益生菌來降低老人的骨質流失卻是頭一遭的研究。這項發現對將來有非常重要的意涵。年長婦女是社會中最具骨鬆和骨折風險的族群。益生菌的治療可以影響骨質流失代表了一種保健模式的轉變。將來益生菌治療可以成為預防老人骨鬆有效並安全的方法。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8.06.22)      
+ read more
注意!勃起功能障礙者心血管疾病風險高!
2018.06.19
注意!勃起功能障礙者心血管疾病風險高!
根據美國心臟協會雜誌_Circulation_的新研究,有勃起功能障礙的人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高,無論其他風險因素如膽固醇、吸煙習慣和血壓。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團隊追蹤1,900以上名年齡在60歲至78歲之間的男性。為期四年的追蹤,共發生115例致命性和非致命性心臟病發作、致命性和非致命性中風、心臟驟停和心因性猝死。有勃起功能障礙的男性發生心臟病發作、心臟驟停或中風的比例是6.3%,比沒有勃起功能障礙的男性2.6%高。當調查人員調整分析以排除其他風險因素的潛在影響時,心血管疾病風險雖有所減輕,但仍顯著增加:有勃起功能障礙的男性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幾乎是沒有起功能障礙患的人的兩倍。   研究結果指出,勃起功能障礙是一個重要的跡象,可以幫助醫生評估中年男性的心血管風險。2017年英國正式將勃起功能障礙納入臨床醫生評估患者「10年內罹患不良心血管」的風險指標。   過去幾年出現的勃起功能障礙和心血管疾病之間有關的證據有限,但這份最新的研究是科學家認為迄今為止,最能夠顯示性功能障礙代表著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的研究。   研究人員Michael Blaha博士表示,勃起功能障礙本身就是心血管風險的有效預測指標。無論其他心臟疾病風險因素如何,臨床醫師都應該對有勃起功能障礙的男性進行進一步的的檢查,並且應該考慮更積極地管理任何其他風險因素,例如高血壓或膽固醇。   而尋求勃起功能障礙治療和評估的男性應該進行全面心血管評估。此外,研究人員表示,男性應該意識到,勃起功能障礙將他們置於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8.06.11)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