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與情慾
性/情慾
安全性行為
避孕
性傳染病
其他性與情慾
生育健康
月經
懷孕/生產
嬰兒哺育
不孕/人工生殖
流產/人工流產
更年期
其他生育健康
慢性疾病
肥胖
心血管疾病
骨質疏鬆
糖尿病
紅斑性狼瘡
失智症
其他慢性疾病
癌症
乳癌
子宮頸癌/HPV疫苗
卵巢癌
肺癌
其他癌症
心理健康
憂鬱症
情感關係
性別氣質/認同
其他心理健康
瘦身美容
身體意象
醫學美容
瘦身
美容
其他瘦身美容
生活飲食
運動
飲食
其他生活飲食
LGBT+
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用藥安全
醫病關係/倫理
健康政策
妨害性自主
武漢肺炎
其他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尿失禁
什麼是尿失禁?
婦女在大笑、咳嗽、運動、腹部用力等情況下會漏尿,就是尿失禁。調查顯示,二十到五十九歲的婦女中,18.7%有尿失禁問題。根據臨床統計,和尿失禁有關的因素有下列七種:
一、性別:女性尿失禁的機率是男性的二到三倍。
二、年齡:年紀越大,器官的退化會比較嚴重,尿失禁發生的可能性也越大;但並不是十來歲的女性就不會有漏尿的困擾,據統計十五到二十四歲的婦女也有4%的罹病率。
三、生產:自然產的產婦在生產過程中,骨盆底的神經、肌肉受傷的機率可達80%,雖然受到傷害不必然表示以後一定會有尿失禁等的功能障礙,但是骨盆底的受傷必定會增加尿失禁的罹病機會。至於剖腹產,雖然不會有骨盆底受傷的情形發生,但也並不是以後就不會有尿失禁。
四、停經:此時女性荷爾蒙的降低與缺乏可能是原因之一,缺乏女性荷爾蒙的尿道就會像變硬而且沒有彈性的水管一樣,所以會有漏尿的困擾。
五、抽煙:抽煙婦女尿失禁的可能性比不抽煙者高二到三倍,其原因可能是尼古丁會加速女性荷爾蒙的代謝。
六、肥胖:體重超過理想體重20%以上較易發生尿失禁,況且肥胖者的手術治療難度較高,術後尿失禁復發與有併發症的機會也較大。
七、種族:有些民族(如中國人、愛斯基摩人、非洲人)天生骨盆底肌肉的厚度與彈性比較強大,所以尿失禁的發生率就比較低。
尿失禁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手術與物理治療。有些婦女認為「束腹」可以治療尿失禁,這是錯誤的觀念,因為束腹會增加腹壓,更容易尿失禁。在物理治療的方法中,骨盆體操是最方便、省錢又省事的方法,而凱格爾運動(Kegel
Exercise)就是就是一種常用的骨盆體操。尿失禁常是可以醫好的疾病,為免延誤病情,增加治療時的困難度,儘速就醫是最佳的處置方式。
凱格爾運動(KEGEL EXERCISE)
凱格爾運動(Kegel
Exercise)是一種利用解一點點小便,然後把小便憋住來熟悉骨盆底肌肉收縮的骨盆體操;如果能夠在解小便時煞得住車,就代表收縮了肌肉,如此經由反覆的練習解尿、憋尿即可學習控制骨盆底肌肉的收縮。做凱格爾運動時有四點要特別注意:
一、尿意不宜太急,因為我們對骨盆底肌肉的收縮常不熟悉,所以在尿急時常無法控制自如的憋住尿。
二、宜在輕鬆、自然且沒有壓力的環境下練習,所以坐在家中的馬桶上,全身放鬆,且兩腿稍微張開是最佳的練習姿勢。
三、雙腿、腹部與臀部的肌肉都不可收縮用力,否則可能無法正確的收縮提肛肌。
四、每次解尿憋尿動作之後最好休息十秒鐘才再重複練習動作,可以避免肌肉痙攣而解不出小便;萬一解不出小便來,可以熱毛巾敷在小腹,就會解尿自如。
謝卿宏醫師
資料提供
+ read more
女性與憂鬱症
憂鬱是病嗎?
人是有情緒的動物,平日心情會有高低起伏也是正常的現象,此外,有些人天生樂觀,有些人則容易悲觀,這些都是原本會有的情況。有人形容憂鬱就像是「心情感冒」,大多時候只要自己調養一下感冒就會好;但如果感冒處理不好,有可能就會變成肺炎或鼻竇炎等疾病,憂鬱症就像這樣。
有些學者批評許多的憂鬱症(及其他精神疾病)病人的存在只是為了讓心理醫師保住飯碗、讓藥廠大發利市,例如會把「孤僻」冠上「反社會性格」,「悲傷」冠上「適應障礙」的症狀來治療。然而,不管憂鬱是否被過度醫療化,國內自民國88年起,自殺已名列台灣十大死因之一,自殺死亡者中約70-90%有精神疾病症狀,其中又以憂鬱症的比例最高。台灣目前約有3%的人口罹患憂鬱症,終其一生約15%的國人會得憂鬱症,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9年調查資料顯示,性別上女性佔10.9%,是男性6.9%的1.8倍。而世界衛生組織(WHO)2010年報告則指出,全球罹患憂鬱症的女性將近是男性的兩倍,並預測憂鬱症在2020年之前將成為全球疾病負擔的第二殺手,繼癌症及愛滋病之後,將憂鬱症視為21世紀三大疾病及衛教預防重點工作。因此,憂鬱帶來的傷害還是需要被正視的。
女性為何較容易罹患憂鬱症?
女性憂鬱症盛行率高於男性的原因不是單一因素,而是在整體社會、心理、生理多種條件互動下的結果。對於憂鬱症病因研究顯示,女性憂鬱症的發作期較長,較易慢性化、復發率較高、其他精神方面的併發症較多等,與女性社會角色的慢性壓力、心理調適難題有關。然而,這並不代表女性具有性別決定的不良體質或易病性,而是反映女性在社會環境中確實承受了許多的壓力,也缺乏適當的管道可以抒發、宣洩。
根據2002年衛生署調查顯示,女性罹患憂鬱症病因的前四名包括有「職場關係」(24.5%)、「親子關係」(23.3%)、「生涯關係」(19.2%)與「夫妻關係」(12.4%),相較於男性的前四名病因「職場關係」(35.9%)、「生涯關係」(19.2%)、「失業問題」(12%)與「人際關係」(10.3%),可發現女性明顯較男性易受家庭內親情關係影響心理健康,男性則多在意自己職業工作的發展,然今日女性同樣也沒有擺脫職場關係所帶來的壓力。由此可知,女性所要扮演的角色多元且繁重,壓力來源更是多重。此外,傳統規範下的女性會被要求聽話、順從、感性、細心、逆來順受;為人母者更是被要求無私的犧牲奉獻、以致於自我成長不被重視等,都會讓女性有更多壓力的來源。
2010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更於《心理健康的性別差異》(Gender
Disparities in Mental
Health)報告書中指出,性別會影響男女對社會經濟條件的掌控權力,女性因其較低的社會地位、低收入工作所造成的貧窮,整體社會對她們的歧視,以及家庭暴力與性剝削所產生的傷害,都將使女性的心理健康受到威脅。
除此之外,女性憂鬱症盛行率高於男性的原因也有可能與男性在罹患憂鬱症的時候比較不願承認、不會尋求幫助有關;或者是衡量憂鬱症的「標準」,從根本上就有問題:直接從男性的觀點來評斷女性,而忽略兩性之間不同的生命經驗;而醫生的性別偏見也會導致女性較男性易被診斷為憂鬱症患者。
我有沒有憂鬱症?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簡稱DSM)中對於憂鬱症的描述,如為期超過二週,大部份時間內有下列症狀中1-2項者為「輕鬱症」(minor
depressive
disorder);如果出現至少5項(包括第一或第二其中之一),且由原先功能明顯改變者,就會被診斷為「重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1)
由主觀報告或是由他人觀察幾乎整天有憂鬱心情,且幾乎每日都有
(2) 幾乎所有的活動興趣或是喜樂都顯著減少
(3) 明顯體重下降或增加,幾乎每天都食慾減少
(4) 幾乎每日失眠或睡眠過多
(5) 幾乎每日精神運動性激動或遲滯
(6) 幾乎每日疲憊或失去活力
(7) 幾乎每日無價值感,過份或不合宜的罪惡感
(8) 幾乎每日思考能力或注意力減退,或無法決斷能力
(9) 反覆想到死亡,重覆出現自殺意念或自殺嘗試
從女性觀點看DSM
DSM是世界各地心理醫師及精神科醫師人手一本的聖經寶典,上面詳細記載了3百多種精神疾病、症狀及診斷方式。然而,近年來已有許多專家學者指出DSM裡頭的性別盲點,及DSM所列症狀與社會所要求的女性特質間的衝突與矛盾。例如,女性從小就被要求的種種「美德」如:犧牲奉獻、為他人著想、無私、順從等,在DSM上卻是精神疾病會有的症狀,如:失去自我感、失去現實感、無決斷力、低自尊。在2011年3月國內醫院一項小型調查中,發現同為有小孩的母親,無就業者比有就業者容易罹患較高程度的憂鬱威脅,同時生活中比較缺乏自我實踐及自我肯定來源的妻子,也比較容易感知到比較高程度的憂鬱。此研究結果即再次印證憂鬱症狀的內涵與社會對女性特質的要求相衝突,因此,我們認為社會的性別氣質規範對女性心理健康的影響應受到更多的討論。
而DSM所列的各項疾病中,最令人詬病的就是「經前憂鬱症」,因為它是奪去女人工作機會的好藉口。「經前憂鬱症」一詞的出現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美國;男人從戰場回來,原本屬於女人的工作都得紛紛讓出,而女人的經前憂鬱症會影響工作就成了辭退女人的好理由。然而,經前憂鬱症影響工作的顧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卻奇蹟般地消失了,因為男人又去打仗,需要女人從家裡出來工作。
長久以來,女人正常的生理現象都被描述成負面的、病態的形象,而現在DSM更是直接聲明這些生理現象會影響心理狀態。從經前、產後、更年期、到停經,這些女人正常的荷爾蒙變化,都成了心理疾病的危險因素、以及可被治療、必須吃藥的疾病。疾病及藥物的種類越來越多,藥廠與醫師之間的關係也越來越密切,但諷刺的是,女人並沒有因此更快樂。
治標也要治本
如果妳確有憂鬱症的困擾,請與醫師一同根據妳的憂鬱症類型、嚴重程度、症狀持續期及病史來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如需使用藥物,也要盡量與醫師配合,才能盡快恢復健康。但是也要知道,要對抗憂鬱症,絕非只有靠藥物控制一途;要預防憂鬱症,也不單是醫政系統的責任而已。醫療的手段只是治標而非治本,每個人都應該對憂鬱症有更多面向的認知,且要具有性別、文化與個別差異的思考,才能真正瞭解憂鬱的來源,進而學習正視自己的負面情緒,作自己情緒的主人。
服用藥物時,妳不可不知
有一派學者認為憂鬱症是一種慢性病,必須長期服用藥物來控制病情;另一派則認為對於憂鬱症患者只要平時加以心理治療、發病期服用藥物即可。目前所有的抗憂鬱症藥物,例如臨床上常見的百憂解(Prozac)、克憂果(Seroxat)、舒鬱(Zoloft)、Efexor等等,都有許多副作用,包括:腸胃不適、噁心、嘔吐、眩暈及嗜睡等最常見;其他副作用還有激動、焦慮、手抖、口乾、體重變輕、性功能障礙等,此外,少數病例會有暴力、甚至自殺傾向。2009年也有美國研究發現,抗憂鬱藥物會增加中風風險與死亡率。因此,有憂鬱症狀的患者應與醫師多討論尋找適合自己的療法使用。
+ read more
走出母職的神話
成為一個母親,是否是一個女人的天職?
即使我選擇成為一個母親,又是怎樣的母親才是「好母親」?
父職?母職?
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來看,「母職」似乎是一個相當理所當然的概念:只要有家庭,就有父親和母親,有母親便有母職。但這樣的推論是否正確?為何我們總是只談「母職」,卻鮮少聽人談及「父職」?而「母職」的概念是始於何時、發展的過程為何?真的是打從人一有家庭組織便有「母職」這樣的概念嗎?「母職」,是否真的是如此「自然」的事情?
隨著社會文化的改變,女人在社會上所扮演的角色愈來愈多元化,很多女性同時扮演了工作者、母親、妻子的角色。但是,社會上對於「母親」的概念,仍是建立在「孩子—母親」這樣的想像,從孩子的需求去思考母親「應該要有」的行動。雖然,女性所面臨的壓力來源除了家庭之外,職場上的壓力也不比男性少,但成為母親的女性,多多少少仍會焦慮自己是不是個「好母親」,擔心自己的工作擠壓到照顧孩子的時間。這種莫名的罪惡感,追根究底,是因為沒有一個女人有辦法成為今日社會所要求的「好母親」。
神話的母職
對於「母職」的想像,有大部分起於對母性的讚揚,認為母性是神聖而理想的,女人可以就業,也必須當母親、當好母親。當女性面對孩子,就必須無私而溫柔,女性也多認同自己的孩子、竭力滿足孩子的每個需求,卻在認同這點的同時,與自身的需求越來越疏離,即使面臨了現實的層層壓力和挫敗,也多半會認為,是自己不夠好。
母職的神話,除了掩蓋了社會結構面性別的不平等,也給現實中的女性巨大的壓力。女性被要求要具有母性,不只是對自己的孩子,甚至在外,也被要求要有母親似的關懷和溫柔。甚至,一個能照顧好公婆,為人稱道的「好媳婦」,也包括在「好母親」的角色之中。而「所有的女性都具備有母性溫柔」這樣的預設,更將生育、節育、養育小孩的責任看似理所當然地歸咎在女性身上,這亦是不孕婦女所面臨到的壓力根源之一。晚婚、少子化等社會現象,也是因為「女人理所當然地要成為母親」而且還是「好母親」這種推論,變成是女性的責任。
走出母職禁錮
在這種看似「尊崇母性」,實際上限制女性的社會潮流始終不褪的狀況下,女性又該如何自處?
其實,愛的表現方式是相當多的,不是只有鉅細靡遺的生活照顧才能代表母親「愛」孩子。同時,在為孩子的教養問題大傷腦筋的同時,也別忘了在孩子的生命當中,除了母親之外,父親的角色亦是不可或缺。不要相信媒體所塑造的「理想的母親」,在努力為孩子、為家庭著想的同時,也要停下來想一想自己的需求。在面臨挫折的時候,不要只責備自己不夠好、不夠努力,因為,會遇到這些困難,也許是因為一直以來都是女人自己一個人單打獨鬥的關係。
+ read more
看病須知
誤診、醫療疏失的發生常是來自於不良的醫病關係,而除了要求醫生改善「三長兩短」的看病文化外,我們也應該負起責任作一個好病人,充分告知我們的身體狀況,而不是只將自己的身體交付予醫師。尤其是在目前看病時間很短暫的情形下,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讓醫師可以了解我們的身體,是保護自己的方式。
事前寫下來:
在看病之前,為了讓醫師能更瞭解妳的身體狀況,除了應該先整理一下不舒服「症狀」,最好是將它寫下來,避免使用一些模糊的字眼,如:很多、很痛等。建議妳應該寫下來的事項有:
1. 哪裡不舒服?
2. 怎樣不舒服?
3. 做過什麼事才開始不舒服?
4. 不舒服多久?是否在特定時間才會不舒服?
5. 之前是否有相同的經驗?
6. 之前是否有處理妳的不舒服?如何處理?
7. 有沒其他的疾病或做其他的治療?
8. 將妳的月經情形也記載下來
看診時講清楚、問明白:
對大家來說,這是一個困難的過程,但是妳要知道這是妳的權利,不管醫師的態度如何、其他病患是不是在瞪妳,一定要堅持將自己想要說的、想要問的全部說出來!
到了診間後,除了應該將自己的身體情況說清楚、講明白(包括目前服用什麼藥物或看什麼醫師),對於醫師所開的藥物或醫療處置也要問清楚,包括要服用多久的藥?會不會有什麼副作用?如果是要開刀,更要問清楚開刀的部位、什麼手術方式、手術的風險、有無其他治療的方式。如果怕到診間時會忘記詢問的問題,也可以事先寫下來或請一位信任的人陪妳一起去,幫妳問問題
,記得一定要問的問題包括:
1.我的身體哪裡出了問題?
2.應該要接受怎樣的治療?
3.治療方式是什麼?
4.如何治療?
5.治療方式的副作用?
6.有沒其他替代的治療方法?
如果是要使用藥物治療的話,則可以問以下的問題:
1.藥物名稱是什麼?
2.藥物的副作用是什麼?
3.如何使用?
4.如何保存藥物?
5.服藥有沒禁忌?
6.還有其他應該注意的事嗎?
至於手術前,除了要求醫院在手術前兩、三天就應該要給予手術同意書之外,在簽署手術同意書之前,要請醫師告知清楚,妳也可以藉由詢問以下的問題來釐清:
1.除了手術外,還有其他方式嗎?
2.對疾病的幫助多大?
3.手術將在哪裡進行?
4.手術需要麻醉嗎?以何種方式麻醉?
5.術後可能出現哪些併發症或後遺症?
6.手術後會有器官機能短暫或永久喪失的問題嗎?需要復健嗎?
7有沒類似的病友/病友團體可以介紹給我認識?
8手術後要多久才能出院?
9我還需要自行支付多少金額?
檢查要注意:
如果醫師要求妳做檢查,要仔細將檢查前的注意事項看清楚,如:多久前不可進食、尿液是要什麼時候採集等,如果是要做內診或觸診,記得一定要有護士陪伴在旁邊,以免有性騷擾的爭議與疑慮。
善用資源:
除了醫師之外,還有其他的資源可以獲得資訊,包括社區藥局、醫院也會有用藥詢問處、衛教室可以詢問相關問題,包括飲食的注意。
問清楚、講明白,堅持自己的權益!
在問診的過程中,常會因為候診的人過多或是因為醫師的態度讓妳無法或不好意思一直問下去,提醒妳:這是妳的權利,妳一定要堅持!除了妳還有誰會比妳更關心自己的健康?
另外,教育部與衛生署已於2007年擬定「實習醫學生臨床實習指引」,實習醫師需先經由妳的同意後,始可參與或見習診治過程,若發現實習醫師在未經妳同意下參與或見習的情形發生時,可隨時要求他們離開。
+ read more
三長兩短的看病文化
1999年「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成立婦女健康專線,接受女性醫療諮詢與申訴。這幾年來發現,女性除了醫療、保健知識的不足外,更深受就醫環境與醫療糾紛之困擾;而醫療糾紛的產生,往往是不良的醫病關係以及不完善的醫療環境所導致。本文即就困擾著女性的醫病關係作一檢視。
三長兩短,對女性尤為不利
三長兩短是台灣醫病關係中最為人所詬病的:掛號排隊「長」、候診時間「長」、領藥等候「長」,以及看診時間「短」、醫生的話「短」。
醫生認為這是全民健保所造成的現象。但健保給付的設計,對開業醫生來說,是以給付遞減的方式限制門診人數,但對大型醫院則無此限制,因此形成大型醫院與開業醫生搶病患的奇特現象,也使得大型醫院看病越來越「三長兩短」。然而,三長兩短的現象並非在全民健保開辦後才有的,把罪全推給全民健保並不公平。醫院本身的管理,以及醫生的看病文化,都是有必要檢討的。
「三長」對女性的困擾尤其大,因為女性至今仍是家庭的主要照顧者,一家老小生病,都必須由她帶去就診,長時間的排隊、等候,嚴重影響到她的工作及作息。
「兩短」則是醫療糾紛的最根本原因。保守估計,一位醫生通常要在三個小時內看五十位病人,平均每位病患只分得3.6分鐘。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醫生要聽病人的陳述、做診斷、解說病情、寫病歷、開處方,怎麼可能從不會有差錯呢?
醫師溝通及態度不良
語言及表達是溝通的基本要件。身為女性,面對婦產科醫生大都是男性的事實,加上有著專業的權威,使得原已不擅長言詞,又對自己身體不甚了解的一般女性,常常無法把問題表達清楚;遺憾的是醫生也不擅於表達,甚至不認為有必要向病人解釋清楚專業的診斷,因此常有病人從醫院或診所出來,卻仍不清楚自己到底有什麼問題。一位親戚很憂心的告訴我她要回宜蘭開刀,原來那幾個月來,她從宜蘭看病到台北,從婦產科看到內科、泌尿科,又回到婦產科,還是不知道自己到底得了什麼病,只知子宮長了東西。疲憊、沮喪之餘,決定乾脆動手術解決了事。我找了一位熟識的醫生將病歷調出來複診,結果沒太大問題,根本不需要開刀!這是一個典型的溝通不良的例子,不但病人受苦,為了瞭解病情而看遍各科醫生,更浪費許多醫療資源。
另外,醫生不親切的態度也是許多女性病人所埋怨的。有的男婦產科醫生辯駁說,面對女性病患,他們該保持理性、冷靜,盡量不要感情涉入,以免影響醫病關係及判斷。事實上,關心、親切與理性、冷靜是不衝突的。猶記得我在美國懷孕、生產時,我的婦產科醫生叮嚀我的第一件事就是開車時一定要繫安全帶;而生產時他堅持我要自然產到最後每三分鐘痛一次,沒有去想到是否有醫療糾紛的問題;產後他還拿了一朵玫瑰花來看我……。這位醫生我永生難忘。但在台灣,許多醫生很冷漠、不耐煩,甚至還會斥責病人。朋友陰部感染,醫生竟幸災樂禍地怪她有性行為。這樣的醫生並不是少數。為何台灣醫生的態度會是這樣,實在有必要好好的思考一番。
女性的主體性被忽略
我們的醫療講究科技、效率,把人視為由各種器官、組織合成的機械體,因此醫生常運用其主觀的機械式認知對待病人,每3.6分鐘要修理完一個零件,缺乏以病人為主體的人性化思考,也忽略病人的經驗及感受,造成醫療的冷漠及疏離。一旦醫療糾紛產生時,醫生即常以醫療科技的極限及個體差異性來解釋。
在這種氣氛之下,加上台灣的醫療體系一向由男性來思考、主導,缺乏對女性經驗及需求的認識及敏感,導致女性健康被過度醫療化,甚至受到新醫療科技的傷害。
未善盡告知的義務
健康是基本人權。病人有知的權利,而醫生有告知的義務。「知」包括醫藥資訊、診斷結果、擬採行的醫療方式及理由、其間的過程及利弊等。許多女性在切除子宮時,常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同時被切除卵巢;一些更年期婦女對醫生荷爾蒙的處方不知所措。這些都是我們常聽聞的事。
病人希望醫生善盡告知的義務,但醫生則質疑「善盡」的程度及「告知」的範圍;是否每一種手術都必須告知「死亡」的可能,引起病人的焦慮?對於癌症病患,是否因家屬的反對而善意的隱瞞病情?甚至醫生是否應為醫療資訊的主要提供者?這些都是醫病雙方必須思考的。
基本上,一個合乎常情、常理的告知是我們期待的。剖腹生產時要同時做輸卵管結紮,必須事先告知,得到病人的同意;若醫生一邊接生,才一邊告知病人,徵求意見,就不能算是「善盡告知」。近年來,在爭取健康權的壓力下,醫藥界比較重視告知的義務。然而,若為了某利益而做選擇性的告知,則是欺騙的行為,不但誤導女性,並容易引發「利益輸送」的誤會。
+ read more
女性與病人安全
為了促進病人安全,2002年衛生署成立「病人安全委員會」,以「病人為中心」的訴求來改善醫療品質。在2005提出年六項工作目標:提升用藥安全、落實院內感染控制、提升手術正確性、提升病人辨識的正確性、預防病人跌倒、及鼓勵異常事件通報。我們肯定政府欲促進病人安全的用心,但是這種充滿醫療院所的思考、且對於病人安全之優先順序認知不足的工作目標,令人感到沮喪與錯愕。
由一個女性病人的角度來看,病人跌倒、手術部位不正確、病人辨識錯誤等都是來自一些根本的原因,如果這些原因沒有解決,這些危險是無法避免的。因此,解決這些原因才是病人安全的當務之急。茲敘述下:
合理門診量是女性病人安全的第一防線
瞭解病人的病情及需求是醫師診斷及處方的基礎。醫病溝通不良易造成誤診,危害病人。在台灣,醫病關係一直被詬病為「三長兩短」,而全民健保延續過去醫療院所「按件論酬」的制度,醫師於3個小時內看50-100個病人,使得病人就診時間一直無法改善。一個醫師必須在2-3分鐘的問診,瞭解病情、做出正確的診斷、處方、記錄病例,難免會出狀況。因此,醫師每天看診的病人數必須合理控管,才能有充分的時間和病人溝通。
醫護人員合理編制是女性病人安全的第二防線
醫病關係的「三長」之一是等藥時間長。目前,等藥的時間已有相當的改善,然藥師的負擔仍然沈重。2002年台灣醫院每一個藥劑師調劑量是每天調151張處方籤,遠高於美國的30張或日本的40張。換句話說,台灣藥師在3.2分鐘之內需調配4.3種藥,每一種藥平均是一天三次七天份。在如此快速的藥物調配中,用藥防錯除錯的機制,成為醫院績效管理下的祭品,而病人是最大的受害者。
依據92年12月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與各地方公會調查資料顯示:各醫院護理人員白班平均每位護理人員照護病人數7-13人,夜班照護12-30人,且國內各醫院護理人力配置普通均未達醫院評鑑標準(一般病房醫學中心人床比為1:2,區域醫院1:3,地區醫院1:4),約為美國等先進國家護理人員工作量之2至數倍。依據紐約時報一項美國國家護理研究中心統計:護理人員照護病人數每增加一位,病人30天內死亡率會增加7﹪,如果照護病人數由4位增加到6位,病人會出現大於14﹪的死亡機會,若再增加至8位時死亡率為增加至31﹪,證實護理人員照護病人數會造成病人傷害的直接關係。
去除男性偏見是女性病人安全的第三防線
醫療體系一向由男性主導,因此,無論是基礎醫/藥學的研究、醫療保健、公共衛生的推動、政策的擬定,都從男性的思維來看待女性的身體。然而,男性沒有女性的生命經歷或生活體驗,因此這些男性的觀點及偏見就會影響到女性的就醫權益與安全。例如:當經期女性使用抗擬血劑,出現大量月經時,詢問醫師,醫師沒有意識到是藥物所引起的現象,反而認為是月經問題,建議找婦產科醫師處理。或如:一直以來,醫師認為更年期是荷爾蒙缺乏的現象,對於更年期婦女建議使用賀爾蒙補充療法,使得女性遭遇許多的健康風險。
就醫隱私權是女性病人安全的第四防線
由於社會對於女性身體的規範,常使得女性不善於在公開場合中討論自己的身體,更遑論在不認識的人面前裸露自己的身體。子宮頸抹片篩檢率偏低,即此一因。對於女性來說,醫院是否能提供友善的空間讓女性覺得安心,是影響女性就醫的原因之一,因此,診間與檢查隱私權的保障對於女性來說相當重要。
除此之外,由於在醫療處置或檢查時,醫事人員可能會有一些身體上的接觸,這些接觸有時可能在未告知的情形下,讓女性感覺非常不舒服,也有可能醫事人員會趁其「灰色地帶」性騷擾。
語言與尊重是新移民女性病人安全的最重要因素
除了以上的問題外,新移民女性還會遇到語言的問題,即使有翻譯的人員的陪同,也可能因為翻譯人員不是很清楚她們的身體狀況,而無法真正轉達意思。此外,由於醫師所使用的語彙較專業,翻譯者也都常常聽不懂,無法正確地再翻譯給新移民女性,因此新移民女性常常會因為語言的障礙而不能得到應有的健康照護,或甚而延宕就醫。
新移民女性在就醫時,醫護人員常以異樣的眼光或歧視的語言對待,讓他們會覺得很不舒服,而這種想法也可能使得醫師將這些新移民女性的健康問題侷限於「生育健康」,而忽略了她們其它的健康需求。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