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與情慾
性/情慾
安全性行為
避孕
性傳染病
其他性與情慾
生育健康
月經
懷孕/生產
嬰兒哺育
不孕/人工生殖
流產/人工流產
更年期
其他生育健康
慢性疾病
肥胖
心血管疾病
骨質疏鬆
糖尿病
紅斑性狼瘡
失智症
其他慢性疾病
癌症
乳癌
子宮頸癌/HPV疫苗
卵巢癌
肺癌
其他癌症
心理健康
憂鬱症
情感關係
性別氣質/認同
其他心理健康
瘦身美容
身體意象
醫學美容
瘦身
美容
其他瘦身美容
生活飲食
運動
飲食
其他生活飲食
LGBT+
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用藥安全
醫病關係/倫理
健康政策
妨害性自主
武漢肺炎
其他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2020.12.22
所有關於防曬乳你要知道的事
最近一組加拿大皮膚科醫師檢視了防曬乳最新指引與實證,整理了關於防曬乳安全性、有效性、誰應該使用以及如何使用的資訊。
他們建議,任何超過6個月大的人都應使用防曬乳,以預防皮膚癌。
大多數皮膚癌是由長期暴露在陽光下引起的。防曬乳之所以能降低皮膚癌風險,是因為此類產品以化學或物理的方式阻擋紫外線,例如透過二氧化鈦或氧化鋅。
皮膚科醫師Megan
Sander指出:「紫外線輻射會直接傷害皮膚,並且與皮膚癌有關。高品質的證據顯示,防曬乳可降低罹患黑色素瘤和非黑色素瘤皮膚癌的風險。」。
以下為防曬乳的幾個重點資訊:
*
預防—隨機對照試驗的結果顯示,防曬乳可有效預防皮膚癌以及皮膚老化。
*
非白人種族—目前缺乏深色皮膚的人使用防曬乳的效果的研究。當前的證據主要限於皮膚癌發病率較高的白人。
*
嬰兒—對於嬰兒,建議以遮蔽物或防曬衣物阻擋陽光來防曬。小於6個月的嬰兒不建議使用防曬乳,因為它的影響可能不止於塗抹處而是會造成全身性吸收。
*
防曬係數(SPF)—防曬係數為30以上的防曬產品,建議使用乳霜或乳液產品。不建議使用防曬噴霧,因為它們可以分散、易燃且吸入後的影響未知。
*
危害-有些人的皮膚可能會對防曬乳產生反應,例如接觸性皮膚炎,尤其是化學性的防曬乳。並且有證據顯示化學性防曬乳可能被全身性吸收,儘管其在臨床上的重要性尚不清楚。
*
對環境的影響—最新證據顯示,在水和魚體中檢出有化學性防曬乳,並且可能導致珊瑚白化。
防曬乳、霜或噴霧只是完整防曬策略的一部分。重要的是,患者應使用寬邊帽、傘、護目鏡等以避免紫外線的傷害。當紫外線指數高於3時則要尋找陰影處避曬。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0.12.14)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12.21
為什麼眼淚是鹹的?
當海龜媽媽在晚上偷偷溜到海灘上產卵時,如果你仔細看,可能會看到牠們流下幾滴眼淚。古代傳說認為海龜之所以哭是因為牠們永遠無法見到牠們的寶寶。
但是科學家發現海龜並不是真的在哭。相反地,他們是透過流出一些非常鹹的眼淚來擺脫體內的鹽分。
由於海龜生活在鹹海水中,牠們最喜歡的食物是水母(水母主要是由海水組成的),因此牠們體內累積了太多的鹽,而這可能是有毒的。因此,牠們需要將這種鹽「哭」出來才能存活。
如果我們吃了太多的鹽或鹽在體內堆積,當我們上廁所時,腎臟就會幫忙將其排除。但是海龜的腎臟並不像人類的腎臟那麼機靈,牠們不能靠小便排除足夠的鹽分。
因此,海龜的每隻眼睛都有一個特殊的鹽腺,會將多餘的鹽送至眼淚中排除。
那我們人類呢?
如果你曾經舔過從臉頰上流下來的眼淚,它可能嘗起來有點鹹。但是,如果我們的腎臟運作得比烏龜的更好,而且我們不吃水母當早餐,那為什麼眼淚仍然是鹹的呢?
是這樣的,我們體內的所有液體中都含有少許鹽分。這個鹽會被轉換成能量,幫助我們的肌肉收縮和大腦思考。我們的體液(例如眼淚、汗水和唾液)中的鹽含量與我們血液中的鹽含量大致相同—不到1%,或每升約含兩茶匙鹽。
因此我們的眼淚比海龜的眼淚鹹度還要少很多,雖然還是有一點鹹。
3種類型的眼淚
其實,你的眼淚的鹹度會依據不同種的淚而有差異。
沒錯,你的眼睛—或準確來說是淚腺—會生成三種不同類型的眼淚。這三種眼淚又稱為基礎性眼淚(Basal
tears)、反射性眼淚(Reflex tears)和情感性眼淚(Emotional
tears)。
*
基礎性眼淚使你的眼睛保持濕潤,並阻止討厭的細菌感染你的眼睛
*
反射性眼淚會在你的眼睛需要沖洗掉有害物質(例如煙或沙粒)時生成
* 情感性眼淚則是你在開心或難過時會流的眼淚
基礎性眼淚和反射性眼淚的含鹽量比情感性眼淚還要多,這對於保護眼睛健康來說很重要。情感性眼淚含有更多其他物質,包括作用像天然止痛藥一樣的激素。這可能有助於解釋為什麼我們有時候哭完後會感覺好些。
下次你流下鹹鹹的眼淚時,花一分鐘想想你能擁有能夠控制體內鹽份的腎臟是多麼幸運的事,這樣你就不用像那些海龜媽媽一樣,要靠哭泣才能夠存活!
編譯來源:The Conversation (2020.12.17)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12.19
總統夫人應該以第一夫人為頭銜,捨棄博士的身份?
《華爾街日報》的觀點作家Joseph
Epstein最近引起了憤怒,因為他建議未來的第一夫人吉爾·拜登不應該使用她「博士」的頭銜,因為她不是一位醫生。
吉爾·拜登擁有德拉瓦大學的教育博士學位,但Epstein說,「教育博士第一夫人」應該考慮「至少在公開場合」隱藏博士的頭銜,至少現在應該這樣。
他還寫道:「忘掉當吉爾博士的那種小快感,而接受作為第一夫人吉爾·拜登,在未來四年裡,住在世界上最好的公有住宅中享有更大的快感。」
Epstein的評論在網路上引起了憤怒。拜登的發言人Michael
LaRosa也對這個胡扯的言論作出了回應。他寫道:「Joseph
Epstein你和《華爾街日報》應該為發表這種攻擊吉爾·拜登噁心又性別歧視的言論感到難堪。如果你對女性有任何一絲的尊重,你就會移除你文章中這個令人厭惡的沙文主義,並向她道歉。」
儘管我們很喜歡LaRosa的回覆,但另一個完美的回覆是來自韋氏字典(Merriam-Webster)的Twitter帳戶。以下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字典對這種情況所作的推文回應:「"doctor"這個字是來自拉丁文的"teacher"。」
Doctor的歷史始於14世紀初,當時該詞首次被用於少數經羅馬天主教會特別認可的神學家,他們可以談論和解釋教會教義,有點像是老師。這個詞的起源就建立了這樣的關聯。
因此,結論就是,「醫生」一詞源自拉丁文中的「老師」,不是「醫師」。
人們都好喜歡韋氏字典的這番吐槽。多年來它都一直在網路上修理一些錯誤的言論!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女性的主體性在社會結構中常常被忽視,而僅僅被賦予附屬於男性的地位,因此女性個人的身分、認同或專業也不被重視。
吉爾·拜登是一位博士,有獨立的人格,不應該因為丈夫是總統,因此她個人博士的身分就被「第一夫人」的頭銜掩蓋或取代!
編譯來源:FEM Positive (2020.12.15)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12.18
阿根廷通過關鍵投票 人工流產可望合法
南美洲天主教大國阿根廷人工流產即將合法!
阿根廷國會眾議院經過超過20小時的馬拉松辯論,通過人工流產合法法案,不過該案仍有待參議院表決。這是阿根廷第九度表決類似法案,2018年的提案便在參議院遭到否決。
如果今年的立法順利過關,未來阿根廷女性懷孕14周內都可以合法進人工流產,可望成為繼古巴、烏拉圭和蓋亞那之後,拉丁美洲第四個人工流產合法的國家。
現行法規嚴苛
阿根廷現行人工流產規定非常嚴苛,除非女性遭受性侵而懷孕,或醫生證明繼續懷孕會對孕婦造成生命危險,才可以向法官申請人工流產許可,除此之外一律視為非法行為。
阿根廷政府表示,每年約有3萬8千名婦女因為秘密進行的人工流產而住院治療。自1983年以來,估計有數千人死於不安全的流產。
2019年2月,一名11歲阿根廷女孩被強暴後懷孕,雖然女孩曾要求進行人工流產,但在主管機關無法確定女孩監護人是誰的情況下,手術一再延遲,最後透過剖腹產分娩。這則令人震驚的新聞使得反對與贊成人工流產的辯論變得更加激烈,成為年輕選民關注的主要議題。
阿根廷總統Alberto
Fernández日前表示:「我是一名天主教徒,但我必須為所有人立法。」「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人工流產合法是Fernández總統三月就職演說的關鍵部分,當時他承諾幾天之內就會將法案送交國會,但是武漢肺炎疫情影響了這項規劃。
修法引發藍綠對立
這項法案在阿根廷境內引發激烈對立,成千上萬的人們聚集在國會大樓外。爭取改變的抗議者穿著綠色,也就是這個運動的代表顏色,反對的團體則以淡藍色為主要顏色,形成「藍綠對決」。
編譯來源:BBC NEWS(2020.12.12)、Foreign Policy(2020.12.20)、The
Guardian(2020.12.11)、 BBC NEWS(2020.02.28)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12.16
《時代》雜誌首位「年度風雲兒童」─15歲女童科學家
Gitanjali
Rao是被《時代》(TIME)雜誌評選為「年度風雲兒童」的15歲女童科學家和發明家,她利用創新技術解決了重大的社會問題。
她的創新技術是在2017年開發出一種行動裝置,使科學家可以檢測飲用水中的鉛。這被用來解決密西根州弗林特的水污染危機。而她的最新研發項目則是Kindly。這是一個應用程式,利用人工智慧讓線上網路騷擾在初期就能被檢測到。
在Roa與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的一次訪談中,她說道:_「我在電視上看到的所有科學家都是年齡較大,且通常是白人的男性。對我來說這很奇怪,好像人們已經針對他們的性別、年齡、膚色被分配了角色一樣。我的目標已經有所轉變,我不僅想創建自己的設備來解決世界上的問題,還想激勵其他人做同樣的事。」 _
她說,當你看不到身旁有像自己這樣的人時,真的很不容易,因此她想跟大家說:「如果我做得到,那麼你也做得到,任何人都做得到。」
當Rao在10歲發現奈米碳管感測器技術時,她就愛上了科學。這項技術使分子能夠檢測出水中的化學物質,而這就是她對科學的熱情的誕生。這位15歲的女孩在被《時代》雜誌評選為年度風雲兒童之前,曾被《富比士》(Forbes)雜誌評為30位30歲以下傑出人士之一,因為她
評委們對於Roa設法利用技術來應對世界上一些最大的社會問題感到驚訝,她也從5,000多名候選人中獲得年度風雲兒童獎。
_ _
Rao已經擔任過三次TEDx的講者,她還在2018年獲得了美國環境保護局(EPA)頒發的環境青年獎。她希望日後能在麻省理工學院(MIT)攻讀流行病學和遺傳學。
編譯來源:FEM POSITIVE (2020.12.06)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12.15
破紀錄!27年冷凍胚胎誕生
一個冷凍了27年的胚胎,於日前成功活產,打破了最長冷凍胚胎的記錄。
連破世界紀錄
居住在美國田納西州的夫妻Ben和Tina因擔心疾病傳染給下一代,決定使用捐贈的胚胎。
2017年,Tina與Ben使用了冷凍24年的胚胎,順利產下大女兒Emma,首次打破冷凍胚胎時間最長且成功誕生的世界紀錄。
後來,Tina和Ben希望為Emma增添手足,到了國家胚胎捐贈中心(National
Embryo Donation
Center)尋找,選擇已冷凍27年的胚胎並於今年10月底成功迎接二女兒Molly的到來,再度打破世界紀錄。
Emma
和Molly的胚胎是來自1992年同一對夫妻的捐贈,有趣的是,現年29歲的Tina,在當年胚胎冷凍時只有一歲多。
創立17年的美國國家胚胎捐贈中心,為一基督教組織。目前每年約執行200起胚胎轉移,將近千名冷凍胚胎寶寶誕生。
選擇無限期保存胚胎的夫妻通常要支付保管費,每年平均約為2萬至3萬元。國家胚胎捐贈中心基於信仰因素,免費存儲捐贈的胚胎。
想選擇冷凍胚胎的夫妻會瀏覽200至300個捐贈胚胎資料,包含捐贈雙親的年齡、教育程度,甚至是他們的興趣等,與傳統領養小孩相似,夫妻可以選擇是否與捐贈家庭保持聯繫。但是,胚胎冰封多久並不會事先揭露。
編譯來源:HEALTH DAY(2020.12.04)、BBC
NEWS(2020.12.03)、FOX9(2020.12.03)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