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介紹

A血型者可能較易感染新冠狀病毒而住院??
2020.03.24
A血型者可能較易感染新冠狀病毒而住院??
一項新的初步研究發現,從住院病患的資料裡發現血型與罹患新冠狀病毒之間存在相關性。相較於其他血型,A型血的人可能風險最高,而O型較低。   這份來自中國深圳南方科技大學的研究僅在網路上發表,尚未發表在期刊上。意指這份研究的方法與結果尚未被其他專家評審過。因此,不應用於臨床指導。   血型A風險最高嗎? 研究人員檢視了因新冠狀病毒而住院的2,173例患者的血型分佈。這些人分別在中國武漢市或深圳市之三所醫院接受治療。研究將這群人的血型分布與代表一般人口的血型分布進行比較,代表一般人口的樣本有3,694例。   研究發現,相較於一般人口的血型分布,因新冠狀病毒住院(金銀潭醫院)的1775人當中A型血液患者的比例明顯較高。他們還發現,這群住院者O型血液比例明顯低於一般人口。   一般人口的血型分布為:A型佔32.16%、B型佔24.90%、AB型佔9.10%及O型佔33.84%。因感染病毒而住院於金銀潭醫院者的血型分布為:A型佔37.75%、B型佔26.42%、AB型佔10.03%及O型佔25.80%。   其他兩個醫院(398人)的的研究結論和金銀潭醫院的非常相似。   研究作者表示, A型血的人比其他血型者患新冠狀病毒的風險顯著較高;O型血的人比其他血型者患新冠狀病毒的風險顯著較低。   我們必須強調,研究人員提到的是因為新冠狀病毒而需要住院治療的風險,而不是感染病毒風險。這是因為研究調查的資料僅包含症狀嚴重到需要住院的個人,而不包含症狀輕而在家休養的個人。   結論可能純粹是巧合 英國雷丁大學副教授S. Vaiyapuri博士強調,由於這是項初步研究的結果,A型血液者不必擔心。如果不確定冠狀病毒和ABO血群抗原之間的因果關係,就很難得到這個結論,它可能是純粹的巧合。重要的是,人們不應該對這些結果感到恐慌,因為顯然,還需要進一步的科學研究來證實這些說法。   此外,這份的研究僅包括中國非常特定人群的數據。   不過,如果未來有研究證實了這份研究的結果,則可以幫助醫療人員識別哪些感染新冠狀病毒者最有可能需要住院治療。   編譯來源: * Daily Mail(2020.03.20) * _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BO Blood Group and the COVID-19 Susceptibility_. Jiao Zhao et al. medRxiv 2020.03.11.20031096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是時候改變我們看待女性心臟病的方式了!
2020.03.23
是時候改變我們看待女性心臟病的方式了!
一直以來,心臟病研究未能確保研究對象性別比例平衡,這是對女性心臟病患者照護根本上的缺陷,犧牲了許多女性的生命。   數十年來,醫學常以適用於男性的標準來評估女性心血管健康。通常,心臟科醫師會遵循指引,辨識一系列典型的常見症狀來做診斷。男性和女性心臟病發作的主要徵兆是胸痛。   但是,2月一項新研究發現,通常55歲以下的女性,其症狀的變化多於男性。醫師有時無法將這些不太明顯的症狀與心臟病發作聯想在一起,因此無法診斷出疾病。   患有心臟病的婦女可能沒有任何這些症狀 主要作者J. Brush博士表示,作為一名醫生,如果您正給一名女性看診,您需要更廣泛地思考。她可能沒有教科書中的胸痛、手臂痛、呼吸急促和出汗等典型症狀組合。   心臟病學教授J. Mieres表示,面對女性患者,醫師必須將心臟病症狀擴大到包括頸部疼痛,有時甚至只是頭暈、噁心和胃灼熱等。當女性前來問診時,下顎、背部和手臂疼痛可能是唯一的症狀表現,胸部不適可能在之後才出現。   Mieres說:「假設您在家中感到噁心、下顎痛和胃灼熱,即使您知道自己有心臟病風險,您也可能不認為這是心臟病發作。我們需要記住,女性可能經驗到的症狀更加廣泛。」。這裡所指的「我們」不僅是健康照護專家,女性也是。   專家們表示,許多女性報告的胸部不適可能遠不及男性心臟病發作時般的劇烈,而且似乎並不那麼緊急。但是,僅僅只是意識到女性心臟病症狀有多種組合且徵狀更微妙,可能是更快診斷和治療疾病的關鍵。   美國國家心臟、肺和血液研究所的N. Cook博士提醒,以新的方式看待心臟病應該是加強而不是取代當前的方式。他表示,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心臟病發作時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表現胸痛或胸部不適以外的症狀,這提高了患者的意識,但也可能無意中讓人忽視胸痛仍是男女最常見的心臟病症狀。   編譯來源: * * Health Day(2020.03.06) * John E. Brush Jr et al.Sex Differences in Symptom Phenotypes Among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Quality and Outcomes. 2020;13:e005948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害喜有好處?
2020.03.22
害喜有好處?
懷孕害喜似乎是人類獨有的,而有較嚴重害喜症狀的婦女似乎流產率也比較低。有兩個主要的理論解釋為什麼我們可能如此進化而來。   第一個理論,作嘔通常相關於對肉類和強烈味道的厭惡,也許可以促使孕母避開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的食物,特別懷孕初期胎兒最脆弱的時候。   第二個理論是害喜可能是被健康胎兒分泌出來的荷爾蒙所引起的,有助於在懷孕第一期胎盤的形成。嘔吐很不幸的是荷爾蒙的副作用,但好處是間接而來的。   編譯來源:Science Focus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在家生產的新生兒 死亡率較高
2020.03.21
在家生產的新生兒 死亡率較高
美國最新研究指出,相較於在家生產,新生兒在醫院分娩後存活率更高。   研究怎麼做? 研究人員分析來自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的資料,比較在2010年至2017年間,滿37周、體重在2499克以上的由助產師在家中或在醫院接生的新生兒,出生27天內的死亡率。結果發現,在家生產的新生兒中,每一萬名活產有近14名新生兒死亡,是在醫院出生的四倍以上。   研究指出,類似美國這樣在家與在醫院出生的新生兒存活率出現差異的情形,在荷蘭、德國、澳洲等已開發國家中並未出現。可能是因為在這些國家,助產師已融入了當地衛生保健系統,會對孕婦進行年齡或肥胖等風險因子進行篩檢,排除高風險群在家生產。但在美國並沒有此種在家生產的指導原則。   生產地點 影響新生兒死亡率的關鍵 在美國,負責進行在家生產的助產人員大多都沒有獲得符合國際助產師聯合會教育標準的執照。但是,經醫院認證的助產護理師擁有大學學位,並且接受了嚴格的培訓,以診斷和處理併發症。不過,目前的研究指出,助產師的類型並不是新生兒死亡率的決定因素,生產地點—家中或是醫院,才是關鍵。   經過認證的助產師,在家接生的新生兒死亡率約為萬分之9.28,是在醫院接生死亡率(萬分之3.27)的三倍。而由沒有認證的助產人員,在家接生的新生兒死亡率為萬分之12.44。   Grunebaum博士表示,在家生產缺乏相關的醫療設備與人員,難以充分監控分娩過程,也無法緊急照顧有併發症風險的新生兒,女性更被剝奪無痛分娩或剖腹產的選擇。緊急情況還意味著,在家生產的女性中將近一半最終不得不轉院,這可能進一步危急新生兒。   美國波特蘭健康與科學大學A. Caughey博士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他說研究的結果「與我們所知道的非常一致。美國沒有像其他國家對孕婦以單一方式進行指導,決定分娩地點的原因通常是孕婦的偏好,但經濟因素有時會起作用。」   編譯來源:BBC NEWS(2020.03.08)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聯合國研究:9成的人對女性抱持偏見
2020.03.20
聯合國研究:9成的人對女性抱持偏見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婦女在保障婦女權益和增強女性能力方面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現在婦女處於領導地位的人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多。除此之外,在做生涯決定時,現在的婦女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擁有更大的自主權。但是,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新研究報告,對婦女的偏見並沒有因此而改變太多。十分之九的人仍然對女性持負面偏見。這對於進一步縮小普遍存在的性別差距是個確切而實在的問題。   這項研究是歷史上第一個性別社會規範指數(gender social norm index),涵蓋全世界80%人口的75個國家的數據。   研究結果令人震驚! 在政治、經濟、教育或生育權方面,有91%的男性和86%的女性對女性至少有一種偏見。幾乎一半的人認為男人是更好的政治領袖,超過40%的人認為,與女性相比,男人擔任企業高級主管的表現更好。更令人震驚的是,幾乎三分之一的男人和女人都認為男人毆打妻子是可以接受的。   在發表研究結果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呼籲各國政府執行立法,以解決既有的性別平等差距,並減少對婦女的不利偏見。   該計劃的負責人P. Conceição表示:「我們都知道我們生活在一個男性主導的世界中,這份報告為這些偏見提供了一些數字。」。他認為這些數字令人震驚,報告呈現了一種模式,這種模式一次又一次地重複。儘管在參與和賦權的基本的面向已經有了重大進展,但在涉及更多賦權領域時我們就碰了壁。   看到女性在全世界的婦女權利方面所取得的所有進步,人們會認為,增強婦女權能的觀念也正在向前發展。不過,令人遺憾的是,事實並非如此,Conceição指出,儘管在某些國家,偏見正在縮小,但在許多其他國家實際上正在退步。   在美國和英國,超過一半的人對女性有至少一種偏見,而在瑞典、南非、印度或巴西等國家,對女性至少有一種偏見的人的比率在過去九年增加了。   編譯來源: * Fempositive(2020.03.09) * 2020 Human Developement Perpectives. Tackling Social Norms: a game changer for gender inequalities.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抗發炎藥恐加重武漢病毒病情!
2020.03.19
抗發炎藥恐加重武漢病毒病情!
當我們發燒或頭痛時,醫師都會建議吃抗發炎藥或退燒藥,如:「布洛芬」(ibuprofen)或「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等。   13日,法國衛生部長O. Véran在推特上警告,服用布洛芬、可體松(cortisone)等可能會使致命的武漢病毒症狀惡化。如果發燒,服用乙醯胺酚;如果已經在服用抗發炎藥或有疑慮,請諮詢您的醫生。   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P. Vallance也警告,患有武漢病毒的人不應再服用抗發炎藥「布洛芬」,因為可能惡化病情,其相關藥品有「益普芬」、「伊普」等。英國國民保健署 (NHS) 也取消了患者服用布洛芬以緩解症狀的建議。   世界衛生組織目前在調查這個問題,於17日建議人們使用乙醯胺酚而不是布洛芬。乙醯胺酚相關藥品如「普拿疼」、「百寧痛」等。   但是,歐洲藥物管理局(EMA)表示,由於尚無關於服用布洛芬和武漢病毒的足夠訊息,患者不應停止服用。   美國食藥署(FDA)也在19日表示,目前服用布洛芬會惡化武漢肺炎的說法並沒有科學證據。但在仿單上有警示會讓感染的診斷困難。   專家的意見 一些醫生指出,抗發炎作用可能會削弱人體對感染的反應,即免疫系統將其資源集中到受傷或感染部位時就會發炎或腫脹,進而減慢恢復。並且這還可能助長體內導致肺炎的過程,這是新冠狀病毒的嚴重結果,可能導致死亡。   雷丁大學的病毒學家I. Jones教授說:「這項建議與布洛芬的抗炎特性有關,即它會抑制免疫系統,從而可能減慢恢復過程。此外,根據有關SARS的大量文獻以及鑒於武漢病毒與SARS的相似性,武漢病毒可能會減少調節水和鹽濃度的重要酵素,在極端情況下可能引發肺炎。布洛芬會加劇這種情況,而乙醯胺酚則不會。」   R. Beale博士說:「有充分的理由避免服用布洛芬,因為它可能加重任何嚴重疾病(包括武漢病毒)帶來的急性腎臟損傷。」   利物浦熱帶醫學院的T. Wingfield博士補充:「與布洛芬等非類固醇發炎藥相關的副作用,特別是如果長期服用,會引起胃部刺激和對腎臟產生壓力,對於那些已經有胃或腎臟問題的人副作用可能更嚴重。」   更新:2020.03.20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20.03.17)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