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介紹

停用更年期荷爾蒙療法多年後乳癌風險仍較高!
2019.09.08
停用更年期荷爾蒙療法多年後乳癌風險仍較高!
一項大型研究再次證實,更年期荷爾蒙療法(HRT)讓女性容易罹患乳癌 ,並且即使在停止服藥十幾年後仍然存在更高的罹癌風險。   長久以來,女性使用合成的荷爾蒙來代替更年期間衰退的荷爾蒙。這些藥物 - 可能是藥丸、貼片、凝膠或注射劑 - 提供女性單純的雌激素或複合式荷爾蒙(雌激素加黃體素)。對於許多女性來說,這些藥有助於抑制更年期症狀,包括骨質疏鬆症。   過去研究指出HRT與乳癌風險增加之間有關。2002年和2004年,婦女健康倡議(Women's Health Initiative)發布的報告顯示,使用複合式HRT的婦女容易罹患乳癌。後來報告受到極大關注,讓HRT使用率下降,而乳癌發病率也跟著下降。   但是停藥後乳癌風險是否持續存在?不同類型的HRT可能帶來的乳癌風險會有不同嗎?目前缺乏足夠的資訊來解開這些問題。因此一個跨國的研究團隊匯集了數十項研究的數據,更仔細地研究這些問題。   5年每天使用複合式HRT,風險高 研究估計,50-69歲體重正常、未使用過HRT的女性,在往後20年內有6.3%的可能性罹患乳癌。相比之下,相同條件但從50歲開始持續5年使用雌激素且每天使用黃體素的女性風險為8.3%;使用雌激素且斷斷續續使用黃體素的女性風險為7.7%;單純使用雌激素的女性風險為6.8%。20年包含使用藥物的5年及停藥後15年。   使用HRT的時間越長,罹患乳癌的風險就越高 使用HRT十年的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是使用五年的女性的兩倍,不過這樣的結果並未發現於陰道局部用藥的女性。而使用不到一年的女性的風險只有微幅上升。   開始使用HRT年齡及肥胖可能影響乳癌風險 研究發現,40-59歲開始使用HRT的女性乳癌風險相似,但是60歲開始使用的風險則變小。肥胖女性使用HRT的乳癌風險也較小,尤其是使用單純雌激素者。   研究怎麼做的 研究匯集並重新分析了1992年至2018年58份符合條件的前瞻性研究,這些研究記錄了HRT使用情形並在停用HRT後追蹤了乳癌發病率,其中包括了108,647名女性罹患了乳癌。研究團隊檢視了她們最近一次使用的HRT種類、使用了多久及距離最後一次使用過了多久。   英國健康與臨床卓越機構(NICE)表示他們有留意到這份研究,並會評估是否要更新目前的更年期指引。   英國皇家醫師學院表示,患者不需過於焦慮並持續使用HRT,而在指引確定更新前醫師應照常提供患者服務。若患者對使用的HRT感到擔憂,應與醫師在下一次定期門診時進行討論。   編譯來源: * Eurekalert(2019.08.29) * STAT(2019.08.29) * The Guardian(2019.08.29) * _Type and timing of 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 and breast cancer risk: individual participant meta-analysis of the worldwide epidemiological evidence. _Collaborative Group on Hormonal Factors in Breast Cancer. Published: August 29, 2019.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攝護腺癌患者常因缺乏風險意識而死亡!
2019.09.07
攝護腺癌患者常因缺乏風險意識而死亡!
最近英國男性癌症基金會「Orchid」警告,由於醫生對攝護腺癌的風險因子缺乏認識,有數千位男性被確診罹癌為時已晚。   直至癌細胞擴散後才診斷出攝護腺癌的患者比例已創歷史新高。在2012年有31%男性是在癌症第三、四期才被診斷出攝護腺癌,至今該數據已上升至42.5%。   當攝護腺癌在早期尚未擴散時被診斷出來很容易治療,但若已經擴散通常已是末期。在診斷時已是第四期癌症的男性僅有22%的機會存活十年,相比之下,如果他們在第一階段被診斷出來,則有98%的機會存活十年。   攝護腺癌重要的風險因子有家族史、種族、年齡、泌尿習慣改變等。家族史可能使男性的風險增加一倍,非洲黑人和加勒比海黑人男性的風險是其他男性的兩倍。而Orchid基金會的一項調查發現,不到一半的醫生了解家族史是一個重要的風險因子,而且只有5%的人認為種族是重要風險因子。   Orchid基金會執行長表示,每年有越來越多男性直到癌症末期才被診斷出有攝護腺癌。這個現象非常令人擔憂,因為在末期才確診罹癌會降低存活率、限制治療選擇、導致更多侵入性治療及讓男性及其家庭承受更大的壓力。   在台灣,攝護腺腫大是老年男性常見的問題,應提升攝護腺癌的風險意識,才不會延誤就醫,危害男性的生命。   更多相關閱讀 攝護腺肥大藥物恐延遲癌症診斷 年長男性該做攝護腺癌篩檢嗎? 男同志在攝護腺癌治療前後應禁慾多久?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9.09.02)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乳癌荷爾蒙治療使癌細胞休眠並再復發?
2019.09.06
乳癌荷爾蒙治療使癌細胞休眠並再復發?
乳癌的輔助性荷爾蒙治療一直有「殺死癌細胞」還是「使癌細胞進入休眠狀態」的爭議。近日一項英國、義大利及南韓共同合作的研究指出,這類藥物可能會讓癌細胞休眠,而非殺死它們,並且在未來癌細胞會再復發。   輔助性荷爾蒙治療的藥物包括芳香化酶抑制劑(aromatase inhibitors)及泰莫西芬(Tamoxifen),主要用在治療「雌激素受體陽性」的乳癌類型,救活了大多數乳癌患者的性命。這類型的癌細胞會與雌激素荷爾交互作用,使癌細胞變大並擴散開來。   一般病患會在切除腫瘤的手術後接受治療,但是有30%乳癌病患的癌細胞會再度復發,甚至復發是發生在治療結束後的20年。復發時通常癌細胞會轉移至身體其他處,並對治療出現抗藥性,預後狀況更差。   研究過程與發現 研究團隊在實驗室對50,000個人類乳癌的單細胞進行研究,發現使用荷爾蒙治療會殺死一些癌細胞,並使其他小部分的癌細胞轉為休眠狀態。而這些睡眠細胞在甦醒後比較可能會轉移至身體其他器官,出現另一種癌症。   這些「睡眠細胞」提供了線索,解釋為何一些乳癌細胞會對治療產生抗藥性,導致藥物不再發生作用,然後癌細胞才再復發。   研究限制及未來方向 但是有關這些癌細胞如何轉為休眠狀態或甦醒過來,這項研究目前還未找到答案。研究共同作者Barozzi博士表示,這些細胞進入休眠狀態似乎是發生在癌細胞對癌症藥物產生抗藥性過程的中間階段,而同時藥物也觸發這些癌細胞進入睡眠狀態。   這項研究開啟尋找讓癌細胞休眠更久、或喚醒癌細胞使其被治療殺死的可能性。目前的研究結果屬於研究早期階段的發現,未來將會繼續探究是否服用更長時間的荷爾蒙藥物會使癌細胞不再甦醒。其他研究者也可以開始對這些治療結束多年後再甦醒的睡眠細胞進行研究,這將可能會幫助到更多的乳癌患者。   這項研究接受英國癌症研究中心(Cancer Research UK)和NIHR帝國生物醫學研究中心(NIHR Imperial Biomedical Research Centre)經費補助,並刊登於《自然通訊》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編譯來源:Dailymail(2019.9.2)、MedicalNewsToday(2019.9.3)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身障婦女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困難重重!
2019.09.05
身障婦女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困難重重!
女性做子宮頸抹片檢查可以降低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但身障女性卻可能因為醫療未顧及其需求而難以接受檢查,造成她們子宮頸癌風險增加。   英國子宮頸癌防治基金會「Jo’s Cervical Cancer Trust」的報告指出,幾乎三分之二身障婦女因其狀況無法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五分之一表示他們需要一台起吊裝置幫助他們上檢查床,但只有百分之一表示可以在社區診所使用這種設備。   一位罹患肌肉萎縮症而需要坐輪椅的女性表示,她曾經設法前往社區診所做檢查,但隨著肌肉萎縮越來越嚴重,這件事變得非常困難,於是她的醫師便請護士到她家為她做抹片檢查。不過當她搬家後,新的社區診所無法提供到宅篩檢服務,也沒有起吊裝置協助她接受檢查,並且即使她已經被檢查出子宮頸細胞異常,診所仍然只是告訴她必須到診所才能進行追蹤。這一拖拖了幾十年,以致於她被轉介到醫院專科時已經需要全身麻醉做組織切片檢查。   另外,一位被拒絕做抹片檢查長達25年的身障婦女表示,她多次被診所要求簽署放棄篩檢服務同意書,但她拒絕這麼做。   除了診所設備無法因應身障婦女接受篩檢的需求外,醫療人員對身障婦女的偏見也是一個很大的阻礙。有五分之一身障婦女表示,醫療人員預設了她們不會有性行為因此不需要接受檢查。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衛福部不斷提醒女性要做子宮頸抹片檢查,但對於身障婦女可能面臨的困難卻沒有積極的作為。不僅醫療院所中可升降的檢查台還不普遍,無法前往醫療院所接受篩檢的身障婦女也被無視。因此,為她們公費施打HPV疫苗可以是可替代方案。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9.08.24)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為什麼女人中年停經的研究這麼少?
2019.09.04
為什麼女人中年停經的研究這麼少?
儘管我們不缺乏向女性推銷的檢測項目,但是中年卵巢的生理複雜性仍然是相對未知的領域。科學家們還沒有破解那些當卵子變少可以阻止卵泡成熟變成卵子的訊號、或是卵巢細胞在這個過程中扮演的腳色。   而為什麼有些女性幾乎沒有任何可辨識的更年期症狀,卻另外也有女性出現惱人的熱潮紅症狀,甚至嚴重可能會持續十年以上?這也是個未完全被瞭解的問題。   在女性個體上,雌激素下降和更年期症狀之間的關聯性始終還是個謎。簡單來說,當生育力的循環走到將結束的時刻,我們都知道雌激素下降會造成熱潮紅,短時間下降的幅度愈大,症狀會更嚴重,但除此之外我們所知甚少。   荷爾蒙療法長期以來已是廣泛被用來減緩女性更年期症狀的治療,但我們對於這個療法如何和女人身體交互發生作用依然缺乏基本的認識。有一些科學家表示當他們試圖進行新研究要了解可能的治療方式,他們會碰到困惑。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內分泌與新陳代謝教授Dhillo近期要研發一個有望取代荷爾蒙療法的化合物。他提到,一位審查經費補助的人員曾問他:「你是不是要醫療化女人的生理過程?」   Dhillo認為這個問題帶有暗示,彷彿希望女人應該要忍受這些不適的症狀,可是我們從來不會這樣對有心臟病的人說同樣的話。他也補充表示,一直以來停經被看作一種生理的現象,只是女人會經歷的其中一件事情,就和生產一樣,但未受到足夠重視的是-它會對一個人的生活所造成的干擾。   女性福祉慈善機構(Wellbeing of Women)執行長Lidsay表示,這樣的態度會忽略尋求醫療建議的女性。不過她和Dhillo都認為,對停經研究的態度正隨著女性說出她們的經驗而慢慢改變,如此一來,也會有愈多研究贊助者會看見這個需求。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現今有關女性更年期的研究確實不足,但更年期是女性自然的生命歷程,如將其視為「必須治療的疾病」而進行研究,確會引發「醫療化」的質疑。我們希望有更多研究以改善「不適現象」來關注此一族群的婦女,協助她們度過更年期。事實上,女性經歷更年期出現身心不適的原因複雜,除了生理變化之外,還有其他社會因素的影響(如:女性正處於家庭及事業空窗期)。因此,我們需要有更多不同領域的研究從多元的角度來瞭解此一現象,醫療應該不會是唯一解方。   資料來源:The Guardian(2019.8.26)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危險的迷思:女同性戀不用做子宮頸抹片檢查
2019.09.03
危險的迷思:女同性戀不用做子宮頸抹片檢查
英國國民健康服務體系(NHS)表示,有人認為同性戀和雙性戀女性不會罹患子宮頸癌是「危險的迷思」。這意味著成千上萬的人可能會錯過子宮頸篩檢。   性行為是感染HPV病毒的途徑,可能進一步導致子宮頸癌。今年6月一項調查顯示,五分之一的女同性戀及雙性戀女性從未做過子宮頸抹片檢查。   這些資料來自英格蘭西北部女同性戀和雙性戀女性對子宮頸篩檢態度的報告。結果顯示,8%的人認為這些女性不需要進行檢測或不知道是否有需要,21%的人認為她們患子宮頸癌的風險比異性戀女性低。   英國NHS表示,這可能意味著多達50,000名女同性戀和雙性戀女性從未做過子宮頸篩檢。   英國NHS LGBT健康顧問邁克爾布拉迪博士說:「癌症沒有差別待遇,只要有子宮頸,就有患子宮頸癌的風險。子宮頸癌是可以預防的,人們都應該定期做子宮頸篩檢。」   有害的迷思 據2018年的數據顯示,年齡在25歲至64歲之間的女性中,有超過71%的人定期接受篩檢。子宮頸篩檢,也稱為抹片檢查,有助於發現子宮頸細胞變化的早期跡象,預防惡化成癌症。   英國公共衛生部門的篩查主任表示,與女性發生性關係的女性在性行為期間仍然可能感染HPV。所以我們鼓勵任何一位年齡在25到64歲之間的女性進行常規子宮頸檢查。   英國國民健康服務體系(NHS England)計劃在2020年前將新的HPV檢測流程引入子宮頸篩查。     編譯來源:BBC(2019.06.29)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