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與情慾
性/情慾
安全性行為
避孕
性傳染病
其他性與情慾
生育健康
月經
懷孕/生產
嬰兒哺育
不孕/人工生殖
流產/人工流產
更年期
其他生育健康
慢性疾病
肥胖
心血管疾病
骨質疏鬆
糖尿病
紅斑性狼瘡
失智症
其他慢性疾病
癌症
乳癌
子宮頸癌/HPV疫苗
卵巢癌
肺癌
其他癌症
心理健康
憂鬱症
情感關係
性別氣質/認同
其他心理健康
瘦身美容
身體意象
醫學美容
瘦身
美容
其他瘦身美容
生活飲食
運動
飲食
其他生活飲食
LGBT+
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用藥安全
醫病關係/倫理
健康政策
妨害性自主
武漢肺炎
其他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2013.10.28
飲食失調問題影響女性的生育健康
飲食失調在西方國家是很常見的健康問題,特別容易在女孩或年輕女性的身上看到,根據估計,已開發國家中約有5%到10%的年輕女性有飲食失調的困擾,人數相當可觀。近日根據芬蘭赫爾辛基大學所做的研究指出:有飲食失調問題的女性比起其他同年齡的女性較不可能生育小孩。
這份研究由赫爾辛基大學與芬蘭國家健康福利協會共同進行。研究者收集並檢視了1995-2010這15年間前往診所接受飲食失調治療的2,257位患者的就診資料,再與同樣年齡、性別與種族的9,028位受試者為對照組進行比較。
研究指出,最明顯可以看到的差異表現在厭食症的患者身上,她們懷孕的人數比例遠低於對照組的一半。與同年齡的其他女性相比,患有暴食症的女性在懷孕過程中流產的機率高達三倍以上;食慾過剩的女性流產機率則為其兩倍以上。在接受暴食症治療的女性當中,將近一半的女性在懷孕後以流產收場。
雖然這份研究並沒有對於飲食失調女性所面臨的生育問題提供一個因果解釋,不過,根據過去的研究結果,生育健康出狀況確實可部份歸因於飲食不正常所引起。過瘦或過胖的身體狀況都與不孕、流產的風險增高有所關聯。研究者同時提醒,飲食失調通常也和生理期不順或生理周期不正常有關,這很可能使得避孕措施受到忽略或不足,導致非預期懷孕的發生。
同時,研究者也指出,即便知道飲食失調的女性易面臨生育問題,想要預防問題的發生,但是,要對飲食失調的女性進行初期識別、提供有效照護措施與長期追蹤生理期週期等卻有其困難性。後續的相關研究已經開始進行,焦點將擺在飲食失調婦女懷孕與分娩的歷程。
資料來源: 國際飲食失調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
+ read more

2013.10.25
瓶裝水包裝含環境荷爾蒙恐傷生殖系統
許多人喜歡飲用瓶裝水,相信瓶裝水比較新鮮且有益於我們的身體。不過,根據一篇發表於PLOS
ONE的研究報導,近來有研究者在市售的瓶裝水中發現內分泌干擾物質(EDCs,又稱環境荷爾蒙)的存在。
EDCs是一種常見於塑膠製品中的人造化合物,許多商店內承裝食物與水的塑膠容器中都含有EDCs,其中一種叫做雙酚A(BPA)的物質甚至被用於製造嬰兒奶嘴。目前已有研究證實EDCs對許多生物的賀爾蒙系統都有所影響,特別是對生殖系統造成的影響最大。2010年便已有研究指出:若在胎兒時期就接觸到EDCs,成人後必須面臨較高的罹患乳癌風險;而動物實驗的結果也發現此一物質會影響到胚胎的發育。
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試圖檢測這些內分泌干擾物質是否會從塑膠容器滲入瓶裝水中,如果有這樣的現象發生,科學家們同時也希望找出確切的物質為何。
這個研究小組重新檢視了過去的研究,以及市售18種瓶裝水。尋找影響內分泌系統的抗雌激素與抗雄激素。結果顯示,在這18個樣本中,有13種被檢測出含有抗雄激素;另外,被檢測出含有抗雌激素的瓶裝水則高達16種。
後續的研究試著找出這些瓶裝水中所含有的內分泌干擾物質為何,目前的結果只能證實一種名為DEHF的化合物與抗雄激素的活動有關。研究者認為這表示還有別的化合物是沒有被指認出來的。不過,研究團隊也強調,現有的研究數據尚未能強而有力的證明DEHF對人體是有害的。因此,他們呼籲未來的研究必須判定應當被禁止用於加工、製造盛裝食物之塑膠容器的化合物。
資料來源:PLOS ONE期刊
+ read more

2013.10.24
國際骨鬆基金會:骨質疏鬆是女性健康一大威脅
日前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IOF)的一項新報告指出,女性雖然平均餘命愈來愈長壽,但如果不好好照顧骨骼健康,將嚴重影響女性年老的生活品質。根據IOF數據,全球約有2億女性人口正受骨鬆問題所擾,50歲以上的婦女有三分之一因為骨鬆而發生骨折,因此呼籲停經婦女應重視這個健康問題。
這篇名為「停經婦女的骨骼健康照顧」(Bone Care for the
Postmenopausal
Woman)報告提到,50歲以上的婦女不論在家庭或社會上都扮演著照顧者、甚至是負擔家計的角色,家裡的年幼小孩、長者、及失能或生病的家屬常常都須由她們來照顧。維持骨骼健康不只對這些婦女本身有益,同時對其家人也是非常重要的。
該報告提醒,預防骨鬆的工作當然是愈早開始愈好,不過停經是對抗骨質流失、肌肉疲弱非常關鍵的時期,預防工作若在這個階段又延遲了,就會提高發生骨質疏鬆、跌倒及骨折的風險。據統計,45歲以上的婦女,因骨折而住院的總天數都比糖尿病、心臟病及乳癌要多,對生活造成不小的負擔。
此外,報告也特別呼籲,骨折的次級防護工作同等重要。曾有骨折經驗者發生二度骨折的風險,是從未發生骨折者的兩倍;停經婦女若出現手腕受傷或脊椎骨折,這通常都是未來出現更多骨折的前兆,因此應注意接受檢測與預防治療的必要性。最後,報告指出全球有20%的臀部骨折患者在一年內死亡,所以預防工作不容忽視。
資料來源: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
+ read more

2013.10.23
女性較常發生泌尿道感染問題 但住院治療以男性居多
近日一項美國亨利福特醫院(Henry Ford
Hospital)的研究發現,女性雖然比較容易發生泌尿道細菌感染問題,但相較之下,男性病患比較願意入院接受治療。
根據過去研究顯示,泌尿道感染病患一旦須入院治療,則醫療照顧的費用支出將增加十倍。為了要知道如何才能降低照護支出,研究團隊必須先瞭解病患住院情形,於是從美國國家急診部門資料庫中選取超過1
千萬名泌尿道感染病患資料進行分析,在這些資料中有16.7%病患有進一步入院接受治療。
研究比較1997年與2006-2009年間,因泌尿道感染前往醫院急診部看診病患與住院治療病患,發現兩段時間點的資料雖然看診病患增加2倍以上,但住院治療者增加更多,後者為前者的4.5倍。平均來說,美國健康照顧系統每年花在泌尿道感染病患身上的費用約1,600萬美元。
研究資料中的性別分析顯示,因泌尿道感染前往急診就醫的病患之比例以年長者居多,但此部分女性患者的高峰出現在15-25歲,與性活動開始的年紀相符。不過必須住院接受治療的部分,以年長的男性與嚴重腎臟感染者居多。
研究表示,泌尿道感染住院治療比率持續上升的原因,一部分有可能是美國人口不斷老化,不過這些病患日益遽增的糖尿病與其他疾病問題也會對此造成影響。研究認為,醫師在處理門診病患中的高風險族群應更為積極一些,將能避免不必要的住院治療並降低照護支出。
資料來源:世界泌尿學期刊(World Journal of Urology)
+ read more

2013.10.22
美藥廠配合醫師酬勞陽光法案 正蒐集與醫師利益來往資...
美國為提升藥品決策的透明度,在今年開始實施第一項要求資訊透明公開的全國法律《醫師酬勞陽光法案》(the
Physician Payments Sunshine
Act),每年藥廠與醫療設備公司必須揭露提供給醫師「價值轉移」的款項,也必須提報研究經費與醫師的投資資訊,目前各藥廠與設備公司正積極採取多項步驟確保資訊正確性。
從今年八月開始藥廠與醫療設備公司開始蒐集這些他們與醫師間有利益往來的資訊,目前已投入200-1,500萬美金建置這項呈報系統技術。按法案規定,他們每年給醫師超過美金10元的酬勞或禮物都必須向老人醫療保險與失業貧窮救助服務局(CMS)呈報,首次的申報資料,將會在2014年9月底出現在公共資料庫中。
不過,由於呈報資料的工作是藥廠與醫療設備公司負責進行,而非醫師,因此有些醫師也擔心資料的正確度,更有些醫師會認為直接禁止藥廠與醫師往來或許來得更好,這樣就不必承擔這些資料被外界錯誤解讀、或呈報錯誤的風險。
美國藥品研究與製造商協會(PhRMA)顧問Kendra
Martello則表示,藥廠都想與醫師維持良好的關係,因此會盡最大努力確保提供正確的資料,以避免任何爭議,而醫師也能在明年夏天先檢視今年8月到明年3月底的資料,有任何異議都可在資料公開前與藥廠進行討論溝通。
資料來源:Medpage Today
+ read more

2013.10.21
WHI荷爾蒙療法試驗不支持用於慢性病預防
荷爾蒙療法(HRT)過去由於被發現使用後的風險大於效益,婦女健康行動計畫(WHI)研究因而終止。不過臨床上還是有停經婦女繼續在使用,而有關於長期使用對預防慢性病的風險效益則仍然是個問題。日前一項美國研究檢視分析2個WHI荷爾蒙療法研究,表示雖然對一部分的婦女HRT可以處理停經出現的一些症狀,但研究結果並不支持使用荷爾蒙來預防慢性病。
這項研究分析包括在1993年加入研究的27,347位50-79歲美國停經女性的資料,分為未切除子宮的女性合併接受結合型雌激素與合成黃體素製劑、或安慰劑;已切除的接受結合型雌激素、或安慰劑。前後者使用荷爾蒙療法分別長5.6年及7.2年,停用後仍持續追蹤6-8年才結束。
研究結果發現,同時接受結合型雌激素與合成黃體素製劑,風險大於效益。風險包括增加心血管疾病、乳癌、中風、肺栓塞、65歲以上發生失智、膽囊疾病及尿失禁風險;效益則是降低髖骨骨折、糖尿病及血管舒縮症狀。這些效益風險在停止使用後會漸漸消失,但增高的乳癌風險在研究追蹤期間內並未下降。
單獨接受結合型雌激素者,風險效益狀況較為平衡,使用會增加中風與靜脈栓塞風險,但骨折風險下降,停用後乳癌風險明顯下降,其餘狀況無太大差異。
這樣的結果顯示研究證據不支持使用合併雌激素與黃體素、或單獨雌激素以預防慢性病。
資料來源: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