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與情慾
性/情慾
安全性行為
避孕
性傳染病
其他性與情慾
生育健康
月經
懷孕/生產
嬰兒哺育
不孕/人工生殖
流產/人工流產
更年期
其他生育健康
慢性疾病
肥胖
心血管疾病
骨質疏鬆
糖尿病
紅斑性狼瘡
失智症
其他慢性疾病
癌症
乳癌
子宮頸癌/HPV疫苗
卵巢癌
肺癌
其他癌症
心理健康
憂鬱症
情感關係
性別氣質/認同
其他心理健康
瘦身美容
身體意象
醫學美容
瘦身
美容
其他瘦身美容
生活飲食
運動
飲食
其他生活飲食
LGBT+
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用藥安全
醫病關係/倫理
健康政策
妨害性自主
武漢肺炎
其他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2013.07.25
女性有腎結石病史 恐提高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風險
腎結石相當常見,根據資料在美國的盛行率從3.8%上升至8.8%,而腎結石是否有可能提高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相關研究始終都未有定論。
最近一項包括24萬名參與者的美國研究發現,女性若有腎結石病史,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也會隨著提高,但在男性病患身上卻沒有看見這樣的關連性存在。
這項研究分析美國45,748位男性及196,35
7位女性的資料,這些參與者並無冠狀動脈心臟病病史、其中19,678位有腎結石病史。研究每兩年追蹤一次參與者得到腎結石與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狀況,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定義包含出現致命或非致命的心肌梗塞、或是有進行冠狀動脈再生術。
研究結果顯示,在追蹤18-24年之後,共有19,678位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經過調整多重變項再分析,發現有腎結史病史的女性,其有心肌梗塞或進行過冠狀動脈再生術的比率較高,但這樣的風險增加情形在男性身上卻看不到。
研究表示,目前還不清楚到底是性差異(sex
differenece)或其他因素影響才導致出現這樣的性別差異,未來應針對研究結果出現的關連性瞭解到底是否真的是與特定性別相關的,並建立此關連性的病理生理基礎。
資料來源: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
+ read more

2013.07.18
骨髓內脂肪過多恐提高骨質疏鬆風險
過去研究多是分析內臟脂肪對骨質密度的影響,日前有一項研究指出女性腹部脂肪會傷害骨骼健康。不過,最近一項美國研究則特別針對骨髓內脂肪量對骨密度的影響進行了解,指出骨髓中的脂肪密度增加,可能會提高骨質疏鬆的發生風險,顯然與過去認為肥胖對於骨質疏鬆具有保護作用有相左的論點。
這項研究有106位19-45歲參與者,他們雖過重卻仍健康,研究測量他們體內的脂肪量。結果發現,血液、肌肉及肝臟部位若囤積過多脂肪,骨髓內的脂肪密度也會提高,但骨髓內脂肪愈多,卻反而使骨頭變得脆弱,人們愈容易發生骨折。
研究還發現,好膽固醇(HDL)
與骨髓內脂肪呈反向關係,好膽固醇(HDL)愈少,骨髓內的脂肪愈多,但三酸甘油脂則與骨髓內脂肪呈現正向關係,而三酸甘油脂會刺激蝕骨細胞的成長。
這項研究並未直接證實血液及內臟內過多的脂肪會造成骨質疏鬆,未來應針對此部分的生理機制有進一步研究。
資料來源:放射學期刊(Radiology)
+ read more

2013.07.17
阿斯匹靈對女性癌症預防的利弊爭議
阿斯匹靈對男女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效益不同已得到證實,對男性可預防心臟病,但不能預防中風;對女性可以預防中風,卻不能預防心臟病。現今美國心臟醫學會(AHA)針對阿斯匹靈的服用指引,建議心臟病高風險者可依照醫師指示低劑量服用阿斯匹靈,心臟病患者則應定期低劑量服用。
過去研究雖也曾指出阿斯匹靈對於癌症具有預防作用(包括腸癌、大腸直腸癌、乳癌、攝護腺癌與某些肺癌),但長期服用低劑量的阿斯匹靈也被發現會提高腸胃道與顱內出血、以及老化性黃斑病變眼疾的罹患風險,並有研究指出其對於癌症預防的功效可能被過度誇大。因此多會認為醫師應詳細評估病患的風險因子,並與病患討論後再決定是否用藥,或不建議服用阿斯匹靈來預防癌症。
最近一項美國研究雖然部分呼應過去研究對於阿斯匹靈可預防癌症論點,但也承認這樣的益處需長時間才看得到,並可能會被腸胃道出血的副作用所抵銷。
這項研究將39,876位45歲以上、沒有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病史的女性進行隨機分配,一組女性每隔一天服用100毫克阿斯匹靈長達10年,另一組則無。之後繼續進行追蹤,最後追蹤總時間的中位數為17.5年(共有33,682位參與後半段的追蹤計畫),研究結束時參與者中共有5,071個癌症病例。
研究分析顯示,服用阿斯匹靈與肺癌、乳癌的整體風險變化並無任何關連性,但大腸直腸癌風險下降了20%,不過,在研究中大腸癌、食道癌、及胃癌僅佔所有癌症的8%。然,服用阿斯匹靈的女性其腸胃道出血風險卻增加14%、消化性潰瘍的風險增加17%。
研究評論者認為,這項研究強調了阿斯匹靈的風險效益應考慮到性別差異,當出血危險已被證實,且癌症的風險與全死因死亡率又不因阿斯匹靈而降低的話,那麼就應減少對中年健康女性建議服用阿斯匹靈。
資料來源: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

2013.07.16
內臟脂肪囤積 恐增加心臟病與癌症風險
最近一項美國的研究指出,內臟脂肪囤積過多將可能提高心血管疾病與癌症的罹患風險,雖然過去也有研究有相同的結論,但這一項研究是少見的前瞻性研究。
研究團隊檢視3,086位平均年齡50.2歲的參與者資料,其中女性佔49%。這些參與者在研究最初都已先評估過脂肪組織,並且都沒有心血管疾病或癌症,所有人的平均BMI值為27.7
kg/m2。
研究結果顯示,在追蹤時間中位數為5年後,內臟脂肪組織每增加一個標準偏差值,心血管疾病會提高44%、癌症風險提高43%,這樣的結果即便在調整年齡、性別、吸菸狀態、BMI值等條件後仍不變。
不過,研究者承認此研究有幾項限制存在,包括參與者大部分為白人;研究屬觀察性質的研究設計,因此無法提出直接的因果關係解釋及治療建議;也缺乏追蹤期間內體重變化的資訊。
資料來源:美國心臟病學院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 read more

2013.07.16
內臟脂肪囤積 恐增加心臟病與癌症風險
最近一項美國的研究指出,內臟脂肪囤積過多將可能提高心血管疾病與癌症的罹患風險,雖然過去也有研究有相同的結論,但這一項研究是少見的前瞻性研究。
研究團隊檢視3,086位平均年齡50.2歲的參與者資料,其中女性佔49%。這些參與者在研究最初都已先評估過脂肪組織,並且都沒有心血管疾病或癌症,所有人的平均BMI值為27.7
kg/m2。
研究結果顯示,在追蹤時間中位數為5年後,內臟脂肪組織每增加一個標準偏差值,心血管疾病會提高44%、癌症風險提高43%,這樣的結果即便在調整年齡、性別、吸菸狀態、BMI值等條件後仍不變。
不過,研究者承認此研究有幾項限制存在,包括參與者大部分為白人;研究屬觀察性質的研究設計,因此無法提出直接的因果關係解釋及治療建議;也缺乏追蹤期間內體重變化的資訊。
資料來源:美國心臟病學院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 read more

2013.07.15
輪班工作恐有害女性生育能力
過去已有多項研究都曾針對會造成睡眠剝奪的輪班工作進行研究,瞭解其對心臟病風險、社會支持、壓力、不健康的飲食生活行為、及新陳代謝改變的影響,不過研究結果多未有定論,且也少有研究會特別將焦點放在輪班工作對生育健康與生育力的影響這方面上。
因此近日一項英國研究回顧1969-2013年間資料後發現,女性輪班工作比進行固定工時者,生育能力將受到損害。
這項研究分析近12萬名女性的資料,比較輪班工作與非輪班工作性質對健康造成的影響。結果發現,女性輪班工作者有生育力問題的比率提高80%、經期被打亂的比率也高出33%。不過研究沒有發現女性僅值夜班會特別容易造成經期被打亂或難以受孕的情形,但這些女性發生流產風險卻提高了29%。
研究表示,生理時鐘改變對人體的長期影響本來就比較難以研究,但這項研究從輪班工作來討論這個議題,發現輪班工作者確實有睡眠剝奪問題,活動時間也與她們的生理時鐘不同步。這個研究指出,女性生育健康的某些部份會受輪班工作影響,且其中的生理機制可能是有別於其他疾病,有一可能的解釋是生理時鐘受到干擾,可能打亂體內與生理變化相關的「時鐘基因」。
資料來源:歐洲人類生殖與胚胎學會年會(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Human Reproduction and Embryology)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