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與情慾
性/情慾
安全性行為
避孕
性傳染病
其他性與情慾
生育健康
月經
懷孕/生產
嬰兒哺育
不孕/人工生殖
流產/人工流產
更年期
其他生育健康
慢性疾病
肥胖
心血管疾病
骨質疏鬆
糖尿病
紅斑性狼瘡
失智症
其他慢性疾病
癌症
乳癌
子宮頸癌/HPV疫苗
卵巢癌
肺癌
其他癌症
心理健康
憂鬱症
情感關係
性別氣質/認同
其他心理健康
瘦身美容
身體意象
醫學美容
瘦身
美容
其他瘦身美容
生活飲食
運動
飲食
其他生活飲食
LGBT+
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用藥安全
醫病關係/倫理
健康政策
妨害性自主
武漢肺炎
其他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2013.06.21
懷孕婦女應注意環境化學物質暴露
過去多項研究指出,環境中的化學物質會提高女性乳癌風險、傷害胎兒健康、並影響兩性的生育能力與心臟健康。最近英國皇家婦產科學院的一項研究指出,應該讓孕婦知道她們暴露於化學物質的來源及方式,以降低對胎兒的健康傷害。
先前有關孕婦暴露於化學物質對胎兒所造成的風險傷害一直未有定論,這項研究因此探討這個問題。研究發現,環境化學物質與孕婦發生流產、早產、未來生育力受損、以及新生兒出現先天性缺陷、出生體重過低、免疫系統發展受損呈現相關。孕婦接觸到這些化學物質的方式則包括家庭用品、非處方藥(如止痛藥)、個人清潔保養用品(如防曬乳、沐浴精及乳液)、及殺蟲劑。
某些產品對人體的傷害又常因為產品標示不清楚而未知,因此研究建議以安全第一為首要選擇,盡量減少罐裝或塑膠包裝的食物、減少使用個人清潔保養產品、避免接觸殺蟲劑與油漆味、及非必要時不購買服用非處方藥,並認為須將這些資訊在不孕及產前門診提供給婦女,讓女性可以在充足資訊下決定是否改變其生活型態。
英國皇家婦產科學院科學諮詢委員會主席Scott
Nelson教授則進一步提到,因為許多化學物質會干擾體內荷爾蒙系統,這將影響胎兒的正常發展,而實際生活中孕婦已暴露於上百種化學物質之中,但我們目前卻還缺少可以評估整體風險的方法。
資料來源:英國皇家婦產科學院(Royal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aecologists)
+ read more

2013.06.18
含糖加工食品與飲料恐增加心臟病風險
2011年曾有研究指出,女性每日喝兩瓶以上含糖飲料可能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最近又有一項美國德州大學健康科學中心的研究支持這個論點,該研究發現人們透過加工食品及飲料攝取過多的糖份,將使與心臟病相關的風險提高。
研究團隊一開始先在動物身上進行臨床前試驗,之後再在人類病患細胞上進行檢測,結果發現葡萄糖代謝產物G6P會對心臟產生傷害,研究主要作者Heinrich
Taegtmeyer教授指出,高血壓或其他疾病本來就會對心臟造成壓力,如果病患又攝取過多的葡萄糖,將只會讓心臟的狀況更加嚴重。
研究解釋,當人體攝取太多的糖與澱粉,葡萄糖代謝產物G6P就會逐漸形成,進而對心臟造成壓力,而光是一分子的G6P就可以使心臟功能出現不正常。現階段醫師只能以給予病患利尿劑控制水份,以及beta阻斷劑、ACE抑制劑以降低心臟的壓力,使其能較正常運作,但在過去20年都一直沒有出現新的治療方式。
資料來源:美國心臟協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read more

2013.06.17
美國最高法院否決人體自然基因的專利權
美國最高法院在13日以九比零的票數一致通過自然基因不可申請專利,但人工合成的DNA非自然發生的基因則可申請專利。
參與投票表決的Clarence
Thomas法官表示,依據美國專利法案,當一項新的、有用的事物被發明或發現,它是可以申請專利的,但自然法則、自然現象是科學與科技的基礎工具,已超出可受專利保護的範圍。因此,基因是自然的產物,生技公司Myriad
Genetics
申請BRCA1及BRCA2基因的專利是無效的,這兩種基因可用來檢測女性是否為乳癌與卵巢癌高風險群。
過去Myriad
Genetics辯駁認為,基因一旦被從人體取出後,它就不再是自然的產物,所以要將基因申請專利是合法的。但此說法曾遭John
Roberts法官反對,他以樹與棒球棒做比喻,我們無法將樹申請專利,棒球棒卻是可以申請專利的,不過棒球棒並非只憑它是樹的一部分就可以變成一支棒球棒,重點就在於這中間是需要經過一段發明創造的過程。Stephen
Breyer法官就認為,Myriad可以將他們發現並擷取某個基因部分的「過程」申請專利,但並非基因本身。
此次最高法院指出Myriad主要貢獻在於發現BRCA1及BRCA2兩種基因的正確位置及基因序列,但並沒有創造或改變這兩種基因的基因資訊或者DNA的基因結構,因此否決Myriad公司對這兩種基因的專利權,。
這項判決對病患來說將是一大福音,這將使更多機構能提供針對風險基因的檢測服務,人們獲得服務的機會因此增多,費用也會因市場競爭而大幅下降。此外,有人擔心廢除基因的專利權會阻礙生技公司繼續發展基因檢測,但賓州大學基因學教授Arupa
Ganguly對此卻不認同,並指出商業利益的重點是在於研究如何對現有的基因序列進行設計創新,找到未來可能療法的新路徑,而這是一直以來都在進行的事。。
資料來源:Medpage Today
+ read more

2013.06.13
懷孕期間過重恐提高發生早產危險
在許多地區過重已逐漸取代抽菸成為導致不良懷孕結果的首要可預防性風險因子,曾有兩項研究指出,BMI值在30以上的過重女性,出現極早早產的風險會增加,這次瑞典的大型研究再次呼應這個論點。
這項研究使用瑞典醫療出生登記資料,該資料涵蓋自1973年起瑞典國內98%的生產紀錄。研究主要分析1992-2010年間生產一胞胎的近160萬筆出生數資料,資料內容包括孕婦的身高、體重、BMI值,早產則分為在產程前進行引產、剖腹、或自然性早產。早產程度以妊娠週數為評估標準,有極早早產(在妊娠第22-27週間生產)、早早產(第28-31週)及中期早產(第32-36週)。
研究結果顯示,三種類型的早產比例都隨著母親BMI值增加而上升,尤以極早早產與女性肥胖的關連性最為顯著,研究進一步指出,BMI值在35以上的孕婦出現極早早產的比例(0.35%~0.52%),是正常體重孕婦(0.17%)的2到3倍。
事實上,孕婦懷孕期間過重會產生許多健康問題,包括妊娠糖尿病、先兆子癇、胎兒出現小臉症或為巨嬰等,早產同為其中問題之一,然過去研究對此一直未有定論,這次這項研究證實了過往婦產科醫師的懷疑,並提醒我們應注意女性懷孕期間的過重問題。
資料來源:美國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 read more

2013.06.11
睡眠不足影響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性別差異
已有許多的證據顯示,睡眠品質對於健康是相當重要的,晚上的睡眠若低於6小時是慢性病的高風險因子,也會提高發炎機率,慢性疾病則包括冠狀動脈心臟病,發炎則為一項可預測心血管疾病發展的因子。已有研究指出,年長婦女的睡眠問題,將可能增加她們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最近又有另一個新的研究呼應該結論,指出睡眠不足將特別對女性以及她們的心臟造成傷害。
此份研究包含了約700位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研究對象,來自舊金山聖地牙哥的榮民醫院及九家公立健康診所。男性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為66歲,女性為64歲。女性參與者有較高的收縮壓、服用較多的抗抑鬱劑、以及較少服用beta受體阻斷劑、抗血脂藥物或其他治療血壓或冠狀動脈方面疾病的藥物。
參與者在一開始參與研究及研究進行五年後,分別以「非常好」、「相當好」、「普通」、「相當差」、「非常差」自評其睡眠品質。發炎狀況在五年間的改變則以介白素-6、C-反應蛋白與纖維素原作為評估指標。研究發現,自評睡眠品質較差的參與者中,女性睡眠不足與其發炎狀況有明顯關連,這些女性在研究進行的五年間發炎狀況出現惡化的程度是男性的2.5倍;在控制了服用的藥物、心臟功能、生活型態、社經人口變項後,這樣的性別差異仍然存在。
參與此研究的婦女大多已過更年期,因此研究者認為女性體內低濃度的雌激素可能可以解釋睡眠不足與發炎狀況之間的關係;而男性擁有的高量睪固酮則在其中扮演了緩衝的作用。
此份研究結果更顯示,長期地睡眠不足,尤其是過早起床,將惡化心臟病婦女的發炎狀況。但限於此份研究之參與者多為男性,故研究結果可能會低估了真正的影響,另外則建議未來的研究應對睡眠不足與發炎狀況間的性別差異提出解釋,以幫助釐清男女在冠狀動脈心臟病上的差異。
資料來源:精神病學研究期刊(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延伸閱讀
女性更年期失眠恐提高心臟病風險
+ read more

2013.06.10
美國FDA專家會議建議:放寬糖尿病藥物梵蒂雅的使用限...
過去研究資料顯示rosiglitazone成分藥物可能提高心臟病風險,2010年9月美國FDA因此建立「梵蒂雅」(Avandia)新的使用規範,要求病患須透過參加藥物風險管理計畫的特定合格藥局才可取得該藥物。此外,也規定只有過去服用該類藥物能成功產生療效、或使用其他成分藥物(pioglitazone)無法控制病情之病患,才可使用。
2010年FDA曾要求重新檢視之前GSK藥廠對rosiglitazone成分藥物所做的RECORD試驗結果,檢視的結果發現心血管疾病死亡、心肌梗塞及中風的危險比(0.95,
95% CI 0.78-1.17))都與原先的試驗結果(0.93, 95% CI,
0.74-1.15)大致相同。這個檢視的結果在本月初公布,美國FDA隨即召開專家會議再度討論是否要放寬針對「梵蒂雅」的限制。
與會專家共有26位,最後有20位贊成更正藥物標示與藥物分配系統、5位認為應維持現狀、1位要求應將「梵蒂雅」下市。過去有關RECORD試驗的資料、蒐集過程與解讀都備受質疑,而這次的結果已成功說服大部分專家相信「梵蒂雅」的安全性。不過也仍有部分專家認為應進行另一個隨機控制試驗才能解決原先研究設計的問題,希望未來研究的主要對象應是美國正在服用「梵蒂雅」的3,400位病患。
專家意見已經出爐,未來就等待FDA決定是否採納專家的建議,而FDA並未設下一個期限。
資料來源:Medpage Today
延伸閱讀
美FDA:糖尿病藥物恐致心臟病,今年11月美全面下架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