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與情慾
性/情慾
安全性行為
避孕
性傳染病
其他性與情慾
生育健康
月經
懷孕/生產
嬰兒哺育
不孕/人工生殖
流產/人工流產
更年期
其他生育健康
慢性疾病
肥胖
心血管疾病
骨質疏鬆
糖尿病
紅斑性狼瘡
失智症
其他慢性疾病
癌症
乳癌
子宮頸癌/HPV疫苗
卵巢癌
肺癌
其他癌症
心理健康
憂鬱症
情感關係
性別氣質/認同
其他心理健康
瘦身美容
身體意象
醫學美容
瘦身
美容
其他瘦身美容
生活飲食
運動
飲食
其他生活飲食
LGBT+
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用藥安全
醫病關係/倫理
健康政策
妨害性自主
武漢肺炎
其他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2012.05.08
多數美國臨床試驗不可靠
一項由美國杜克大學與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所合作的研究分析指出,大多數癌症、心臟病及心理健康的研究規模過小,無法提供足夠的醫學證據。
這項合作名為「臨床試驗轉型倡議」(Clinical Trials
Transformation Initiative,
CTTI)檢視1997年到2010年9月為止在ClinicalTrials.gov登錄的96,000個研究,這些研究屬於有關介入性醫藥的研究。
結果發現,其中96%試驗的受試對象不到1,000人,62%在100人以下。此外,66%的試驗在單一個中心進行、47%不是由產業或美國政府的國家健康機構所執行;多數研究的設計、隨機取樣無一致性,也無法避免研究偏見;將近有60%在試驗結束後沒有委員會去監督或檢視資料;一些甚至發現71個主要研究結果,導致不同研究之間難以進行比較。
這個資料庫當初是受法律規定,為了要讓重症病患可以取得目前正在進行中的臨床試驗之相關資訊,研究者須依法紀錄關鍵資料,回報基本結果與不良事件。
研究者表示,ClinicalTrials.gov仍有不足的地方,部份是因為要求與蒐集的資訊不夠,甚至當調查人員要求提供資訊時,研究者不見得能提供。研究認為,這需要研究者、醫師、病患、倫理委員會、補助單位一同投入此登錄系統,才會有助於該登錄系統的運作。
資料來源:NYDailyNews.com
+ read more

2012.05.03
孕婦羊膜早破 立即引產並無幫助
近日一項荷蘭研究指出,懷孕女性在早產的晚期階段羊膜破裂就馬上引產,與羊膜破裂後持續監控孕婦狀況,使其按照自然產程分娩相比,兩者在母體與胎兒的後續狀況表現上並無明顯差異。
依照美國婦產科學院(ACOG)建議,如果孕婦在妊娠未滿34週以上羊水破裂即應引產,但其它相關醫學會對此採保留態度。研究團隊為深究這個問題,在荷蘭國內六十家醫院進行PPROMEXIL試驗,該試驗包括532位羊膜在妊娠第34至37週之間破裂,隨機將她們分為馬上進行引產、及受監控到孕婦自然生產或至第37週才生產兩組。
結果發現,整體而言,按照自然產程分娩者比引產者,僅延長中位數3天的時間(251天:245天),且對剖腹產率(RR
1.27, 95% CI 0.98 to 1.65)、發生新生兒敗血症(RR 1.06, 95% CI
0.64 to 1.76)、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RR 1.03, 95% CI 0.80 to
1.65)、或嚴重負面事件都沒有顯著影響。經過調整後再次比較,兩組之間最大的差異只出現在新生兒低血糖症的比例上。
資料來源:PLoS醫學期刊(PLoS medicine)
+ read more

2012.04.25
提早停經恐增加死亡風險
根據近日一項瑞典研究發現,女性在47歲之前就已停經的話,在停經後的三十年間,發生骨質疏鬆(增為2倍)、脆弱性骨折(增加70%)以及早發性死亡(增加60%)的風險將顯著增加。
這項研究希望評估停經對骨鬆及骨折風險的長期影響,研究的390位女性參與者在1977年加入研究時年齡為48歲,經過29年後,77歲時接受骨密度測量有198位。
結果發現,罹患骨鬆的比例,提早停經的女性為56%、較慢停經的女性為30%(P=0.01),也就是提早停經的女性之罹患骨鬆風險比為1.83。發生骨折的比例,提早停經的女性為每年每1,000人之中有19.45位、較慢停經的女性為每年每1,000人之中有11.60位,也就是提早停經的女性之脆弱性骨折骨折風險比為1.68。死亡風險部份,提早停經的女性有52.4%在追蹤時間結束前死亡、較慢停經的女性該比例則為35.2%,也就是提早停經的女性之相對死亡率風險比為1.59。
研究表示造成這樣的現象背後原因仍未明,推測提早停經引起骨折風險提高的部份原因可能是低骨密度所致,而死亡風險較高則起因於併發症增加負擔、骨折相關的死亡率提高、以及其他不同的疾病、治療與生活型態。
資料來源:國際婦科與產科學期刊(BJOG)
+ read more

2012.04.24
Cetuximab成分藥物與化療併用 並無改善大腸癌病患存活...
一項研究發現,Cetuximab成分藥物與標準化療併用,對於切除後第三期大腸癌病患的無疾病存活期之療效,並無顯著優於單獨使用化療,兩者使病患延長存活三年的比例相似。
這項研究包括2,686位病患,隨機將其分為進行雙週一次化療並搭配cetuximab、以及沒有搭配cetuximab的兩組,研究從2004年2月開始,於2009年11月因期間分析發現搭配cetuximab並無增加任何益處而停止該試驗研究。最後分析顯示,兩組的三年無疾病存活期病患比例、復發時間與整體存活期都沒有顯著差異,此外,搭配cetuximab發生第三級或更嚴重的負面事件之機率也比較高。
研究表示化療搭配cetuximab缺乏療效的原因仍不清楚,但這可能與cetuximab的副作用對化療的影響有關,或者是cetuximab在微轉移性疾病上的作用機制發生改變所致。其他評論則認為,某些藥物在轉移性疾病上被證實有療效,但用於作為輔助藥物時卻可能沒有相同效果。
台灣女人連線提醒,國內核准含有cetuximab成分之藥品有兩項,中文品名為爾必得舒注射液(ERBITUX)、爾必得舒注射液
5毫克/毫升(Erbitux 5mg/ml Solution for
infusion),有用藥需求之乳癌病患應與醫師討論藥物之效益風險,審慎評估藥物選擇。
資料來源:美國醫學協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 read more

2012.04.23
食品藥物管理局說明對Avastin(成分為bevacizumab)與...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已蒐集彙整Avastin(成分為bevacizumab)藥品國內外最新相關資訊,再次評估該藥品治療轉移性乳癌之臨床效益與風險。從該藥品之相關臨床試驗報告、使用於東西方族群之療效及安全性與各國管理現況等進行評估,並綜合考量風險效益後,同意維持原核准轉移性乳癌適應症:「Avastin與paclitaxel合併使用,可以做為HER2
(-)
轉移性乳癌患者的第一線治療。」,惟廠商須執行風險管理計畫,以加強對該藥乳癌治療患者的風險管控。另對於廠商預計執行之一個新的Avastin與Paclitaxel併用於治療轉移性乳癌的臨床試驗,廠商須於該試驗完成後,儘速將報告送衛生署審查。
經查,衛生署核准含bevacizumab成分藥品許可證共2張,包括「癌思停
注射劑」及「癌思停 注射劑
(瑞士廠)」,用於治療轉移性大腸直腸癌、轉移性乳癌、惡性神經膠質瘤(WHO第4級)-神經膠母細胞瘤及晚期、轉移性或復發性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
食品藥物管理局已建立藥物安全主動監控機制,除有藥物不良反應通報系統之外,對於安全有關訊息,隨時進行瞭解,以保障民眾之用藥安全,提醒醫療人員或病患懷疑因為使用(服用)藥品導致不良反應發生時,請立即通報給衛生署所建置之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藥物不良反應通報專線02-2396-0100,網站:http://adr.doh.gov.tw。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新聞稿
+ read more

2012.04.20
荷爾蒙替代療法增加乳癌罹患風險
一項在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ancer
Research
Study)會議上所發表的大型研究指出,無論是現在或過去曾長期使用荷爾蒙替代療法(HRT),都會使女性罹患侵略性乳癌的風險增加。
該研究分析護士健康研究(Nurses’ Health
Study)中在1980-2008年間的停經後女性,人數從一開始31,959位增加至2008年的61,473位。
研究結果顯示,現在正在使用複合式HRT超過10年以上的女性,罹患乳癌風險將加倍(RR
1.89-2.56,
P<0.001);過去曾使用至少10年以上但現在已停止使用的女性,罹癌相關性較弱但仍存在。正長期使用單獨雌激素的女性,乳癌風險會增加22-57%(P<0.0001),不過過去曾使用單獨雌激素10年以上但現在沒有使用的女性,並無發現乳癌風險會增加。
研究還發現,雌激素陽性與黃體素陽性的女性,若正在使用複合式HRT,乳癌風險增加顯著(RR1.54-3.37,
P<0.001);但正使用單獨雌激素,則須達10年以上,乳癌風險的增加才會明顯(RR
1.33-1.67)。
再者,女性BMI值無論小於或超過25,目前正長期複合式HRT都會增加乳癌風險,不過BMI值小於25者,風險增加的幅度稍微較高。目前正長期使用單獨雌激素療法,則只會使BMI值小於25的女性增加乳癌風險(RR1.54-2.00,
P<0.0001)
資料來源: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ancer
Research Study)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