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與情慾
性/情慾
安全性行為
避孕
性傳染病
其他性與情慾
生育健康
月經
懷孕/生產
嬰兒哺育
不孕/人工生殖
流產/人工流產
更年期
其他生育健康
慢性疾病
肥胖
心血管疾病
骨質疏鬆
糖尿病
紅斑性狼瘡
失智症
其他慢性疾病
癌症
乳癌
子宮頸癌/HPV疫苗
卵巢癌
肺癌
其他癌症
心理健康
憂鬱症
情感關係
性別氣質/認同
其他心理健康
瘦身美容
身體意象
醫學美容
瘦身
美容
其他瘦身美容
生活飲食
運動
飲食
其他生活飲食
LGBT+
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用藥安全
醫病關係/倫理
健康政策
妨害性自主
武漢肺炎
其他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2012.02.29
多吃柑橘類水果 有助降低女性中風風險
過去研究裡柑橘類水果中的維他命C被認為對中風具保護效果,然根據近日一項英國追蹤長達14年的研究結果,柑橘水果中的黃烷酮(flavanone)成份也非常重要,黃烷酮是六種常食的黃酮類化合物之一,是天然抗氧化物質。研究指出,女性從飲食中攝取最多的黃烷酮成份,比攝取最少的女性,可以降低19%缺血性中風風險(P=0.04)。
研究團隊檢視護士健康研究(Nurses’ Health
Study)中70,000位女性的飲食調查資料,發現黃烷酮的總攝取量從平均最高761mg到最低97mg不一,雖然在調整多重變項後,黃烷酮總攝取量無法預測缺血性中風的罹患風險,研究也無法排除柑橘類水果中其他成份的影響,結果僅能說明黃烷酮可能是柑橘類水果中具心血管保護作用的成份之一。
研究中以茶葉的黃烷酮成份含量最高,接著依序是蘋果、橘子或橘子汁,而研究裡女性大多數攝取來源為橘子及葡萄柚汁,佔63%,但整顆水果都吃下去會更好,因此研究建議多吃柑橘類水果。
研究限制包括可能仍有某些干擾因子未能排除,且柑橘類水果的黃烷酮含量可能會依季節、產地或種植過程而有所不同,往後也須針對黃烷酮對減少缺血性中風風險有更多研究產出。
資料來源:中風:美國心臟協會期刊(Strok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read more

2012.02.23
美研究:面對女外科住院醫師懷孕 態度普遍不友善
一項美國調查顯示,女性在外科住院醫師階段懷孕,仍會受到來自其他實習生或工作人員的負面態度反應。
這項研究向美國女外科醫師協會與美國外科醫師學會裡超過3000位的女醫師發出問卷進行調查,詢問她們在接受醫師訓練階段的懷孕歷史、以及她們觀察到同儕及老師們的態度,問卷回收率為49.6%。研究以結束住院醫師訓練的時間長短將參與調查者分為四個群體—0-9、10-19、20-29年及30年以上。
結果發現,愈年長的外科女醫師曾在接受住院醫師訓練階段時懷孕的比例愈低,且與訓練結束之後的階段相比,在擔任住院醫師時選擇懷孕的比例也比較低,研究表示,女外科醫師延遲懷孕仍是一項潛規則。
此外,研究也詢問有關不同性別的同儕及老師對參與調查者在身為住院醫師階段決定是否懷孕的影響,研究意外發現,在較年輕群體中,女性面臨來自男性同儕與老師的負面態度的比例,比年長群體高;而來自其他女性的負面反應也不少。整體而言,得到負面態度回應的比例比正面態度高,但以正面回應部份來看,來自女性同儕與老師的比例比男性高。
研究認為,未來應研究有效的介入策略,促成一個使女性能完全投入並友善的工作環境與外科醫師訓練系統。
資料來源:外科學誌(Archives of Surgery)
+ read more

2012.02.22
女性心肌梗塞多無胸痛症狀 死亡率比男性高
許多研究發現女性和男性患者常出現的心血管疾病症狀是不一樣的,女性較少出現手臂疼痛和胸痛的症狀,而較常出現「非典型」的症狀,例如,消化不良、視力改變、背部疼痛、牙痛、下顎痛、頭痛、不尋常的疲倦感、血壓降低、作嘔、暈眩及呼吸急促等。近日一項美國研究進一步指出,年輕女性出現無胸痛症狀的心肌梗塞機率較高,且死亡率也比男性高。
研究團隊為瞭解年齡、性別與心肌梗塞之間的關係,檢視國家心肌梗塞登入系統(National
Registry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的完整資料,共1,143,531位在1994-2006年間因心肌梗塞入院的病患,其中包括481,581位的女性。
結果發現,女性被診斷為心肌梗塞時的年紀明顯比男性年長(73.89歲:66.5歲,
p<0.001),35.4%因心肌梗塞到院就醫卻沒有出現胸痛症狀,包括42%的女性與30.7%的男性,無胸痛症狀的心肌梗塞被發現與糖尿病、及延遲送醫具相關性。
此外,分析顯示,不分年齡層的女性發生無胸痛症狀的心肌梗塞風險皆比男性高;死亡率也比男性高,但這個差距會隨年齡增高而縮短,惟在最年長的年齡層中情況則相反。研究提醒,沒有胸痛症狀與增高的死亡率具相關性,尤其在年輕女性族群身上特別明顯。
資料來源:美國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 read more

2012.02.21
美研究:類風濕性關節炎與紅斑性狼瘡女性生育數較少
患類風濕性關節炎或紅斑性狼瘡的女性通常生育子女數無法達到他們所預期。近日一項美國研究調查指出,與其他擁有相同生育數量計畫的一般女性相比,患有類風溼性關節炎或紅斑性狼瘡的女性其不孕的比例是的1.5倍、流產的比例是3倍。
過去研究曾表示有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的女性生育數較少,但確切原因未明,為瞭解這個問題,研究團隊針對美國風濕性疾病國家資料庫(National
Data Bank for Rheumatic
Diseases)中超過一千名女性發出生育史的調查問卷,得到來自114位紅斑性狼瘡患者、及578位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回覆。
調查結果顯示,對紅斑性狼瘡的女病患而言,流產是主要導致生育數少的原因,研究中有22%的女病患曾流產,未來研究應找出其中的生物性原因,才能改善紅斑性狼瘡女病患懷孕生產的成功率。
而不孕則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女患者的主要問題,研究推測可能是由於病患的細胞激素不正常,以及使用非類固醇類消炎鎮痛藥的影響所致,研究中有42%的女病患無法擁有自己所期待的子女數。除了不孕問題之外,害怕患病在身無法好好照顧小孩(53%)、或擔心疾病跟治療會影響孩子發展(37%),也影響著類風濕性關節炎女患者決定是否要生孩子。研究認為未來應加強治療藥物的改善,降低對女性在未來養育小孩上的困擾,並盡量避免服用可能影響胚胎發育的藥物。部份也認為有可能將關節炎遺傳給孩子(17%),但研究指出事實上只有3%的孩子會受到影響,不過生出的孩子罹患其他如紅斑性狼瘡及硬皮病等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的風險,可能也將會增加。
這項研究的限制則包括,研究結果不適合代表所有類風濕性關節炎與紅斑性狼瘡的人口。
資料來源:關節炎照顧與研究期刊(Arthritis Care &
Research)
+ read more

2012.02.20
美國「百萬心臟」計畫目標 降低心臟病及中風問題
2011年9月美國疾病管制局(CDC)、美國老人醫療保險與失業貧窮救助服務局(CMS)與其他公部門單位、及民間NGO組織(包括美國心臟協會/美國中風協會),一同合作推動「百萬心臟」計畫,目標要在未來五年內預防一百萬起心臟病與中風事件。
近日美國心臟協會/美國中風協會(AHA/ASA)於線上發表一篇諮詢文件(presidential
advisory)名為“What the Million Hearts Initiative Means for
Stroke”,文中AHA前任理事長Ralph L.
Sacco博士等人表示,現今美國人中風發生率為每年八十萬例,在罹患比例與照顧上都出現種族族群的差異性,且中風引起的永久癱瘓比例相當高;但必須提醒的是,中風還是可以被預防的,適當的介入治療可降低三分之一的發生率。
「百萬心臟」計畫的關鍵工作之一特別希望藉由強調ABCS來改善心臟病照顧,內容包括增加人口及臨床系統中,使用阿斯匹靈(aspirin)、進行高血壓控制(blood
control)、進行膽固醇控制(cholesterol
control)的比例、及降低吸煙盛行率(smoking
prevalence)。值得注意的是,缺血性中風及心肌梗塞擁有多數同樣的風險因子。
文中亦提及應加強臨床及社區預防策略的運用,才能將預防中風與相關風險因子的效果極大化,並強調應使用健康資訊科技,整合健康系統與社區內的預防工作。此外,CDC與CMS也已或即將撥款獎助健康照顧提供者、地方區域政府及社區組織,將用作預防基金,或放在改善醫療照顧品質、降低照顧成本的計畫之上。
資料來源:中風:美國心臟協會期刊(Strok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read more

2012.02.20
21個問題助分辨記憶力減退與老人失智症
過去醫師須先對病患進行簡單測驗,再經由深入神經生理學的檢查才可確實診斷失智症,2011年有美國研究團隊製作出一份包含21個是非題的阿茲海默症問卷,讓年長的老人、病患或其家人可於家中或醫院進行問卷填寫,這份問卷能協助區別出到底是因老化而出現的正常記憶力退化現象、或者是記憶型輕度認知障礙(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MCI),後者有可能發展成老人失智症。
該份問卷以回答「是」的比例愈高,則罹病風險愈高。分數在4分以下代表正常沒有記憶力問題;5-14分之間代表可能有記憶型輕度認知障礙;15-27分之間代表有阿茲海默症(老人失智)。
同一個研究團隊為了找出21個問題中有哪些問題特別具有區別是否罹病的作用,因此進行另一項研究,共有51位認知正常、及47位已確診有記憶型輕度認知障礙的病患參與研究。
結果發現,其中4個問題對判別記憶型輕度認知障礙具有指標性意義,包括問到病患是否容易在一天內不斷重複問題/陳述/故事;病患是否對記住日期、月份、年份與時間有困難,一天之內須不斷給予提示;病患是否對於付帳單或處理財務有困難,須要家人協助;病患的方向感是否正在退化當中等。資料顯示,有上述困難者可能也伴隨有記憶型輕度認知障礙問題。
研究主要作者Michael
Malek-Ahmadi表示,這份問卷並非診斷老人失智症的準確指引,但可幫助醫師瞭解是否應讓病患做進一步更全面的檢查,這將有助於及早發現失智症,延緩疾病惡化速度。
資料來源:BMC老人醫學期刊(BMC Geriatrics)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