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與情慾
性/情慾
安全性行為
避孕
性傳染病
其他性與情慾
生育健康
月經
懷孕/生產
嬰兒哺育
不孕/人工生殖
流產/人工流產
更年期
其他生育健康
慢性疾病
肥胖
心血管疾病
骨質疏鬆
糖尿病
紅斑性狼瘡
失智症
其他慢性疾病
癌症
乳癌
子宮頸癌/HPV疫苗
卵巢癌
肺癌
其他癌症
心理健康
憂鬱症
情感關係
性別氣質/認同
其他心理健康
瘦身美容
身體意象
醫學美容
瘦身
美容
其他瘦身美容
生活飲食
運動
飲食
其他生活飲食
LGBT+
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用藥安全
醫病關係/倫理
健康政策
妨害性自主
武漢肺炎
其他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2010.12.07
女人天生善妒?
去年六月,南卡羅來納州長與情婦自阿根廷幽會回國時,在機場被記者們當場逮到。當時他告訴美聯社記者說,他遇上了他的「心靈伴侶」。他的遣詞用字似乎暗示著他與情婦間心靈相通,好像也使他肉體上的出軌看起來不那麼地庸俗;但是,這位腳踏兩條船的州長沒搞清楚的是:對於大部分的女人而言,精神出軌比肉體出軌更糟!這或許可以解釋希拉蕊在柯林頓發生性醜聞後,為何仍願意待在他身邊,且似乎毫不在意先生與陸文斯基間的性出軌。
很多研究顯示,大多數的男性對肉體出軌的嫉妒比精神出軌更為強烈,而女性卻正好相反。這樣的性別差異可以用一個很普遍的理論來解釋它:男女在演化上的差異;也就是說男人自古以來學到對「性」產生高度警覺,因為他們總是無法確定自己是小孩的親生父親;但對女人來說,她們則更關注於找到一個可以忠心養家的伴侶。不過最近一份新的研究顯示,這類的差異更可能是因為個別人格特質差異所致,而每個人的人格特質則是建構在過去情感關係的經驗累積上,只是這樣的人格發展有可能正好落入性別角色的框架中。
賓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演化無法完全解釋這樣的現象,因為仍有一些男性和女性一樣無法接受精神背叛,因此他們推測這可能與情感關係中的信任感有關。不論是男性或女性,某些人會與別人建立起安穩的情感關係,而某些人則抗拒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心理學家認為這種強迫自己獨立的態度可能是一種自我防衛機制-避免與人建立深刻情感,就能避免自己受到傷害。因此,研究人員做了一項假設:自我防衛機制較強的人比較在意「性關係」,而非情感的親密程度。
他們訪問受試的男女,肉體出軌與精神出軌那一種較令他們痛心?並且對受試者在戀愛關係中的依附性進行一些評估。如同原先的假設,研究結果顯示自我防衛機制較強的受試者認為「性關係勝於承諾」,他們較無法忍受另一半肉體上的出軌。相反地,會安穩依附他人的受試者,不論男性、女性都較無法忍受精神上的出軌。
研究人員認為這些結果意味著:關於嫉妒的性別差異這件事,「心理」與「文化環境」的影響比以往所認知的佔有更重要的角色。此外,藉由促進伴侶間安穩的依附關係,或許將有助於降低某些因嫉妒所引發的家庭暴力。
資料來源:心理科學期刊(Psychological Science)
+ read more
2010.12.03
自然流產或死產增加心臟疾病風險
傳統用來評估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指標常常會低估女性的風險,最近一份德國的研究發現,曾經發生過自然流產或死產的婦女日後發生心臟病的風險比一般婦女高出許多。
為了要瞭解自然流產、人工流產、死產與心肌梗塞的相關性,這份研究的對象包含11,518位至少懷孕過一次的婦女,這些婦女的年齡介於35-66歲,研究平均追蹤了11年。結果發現:在控制年齡、菸酒習慣、身體質量指數(BMI值)、腰臀比、運動量、健康狀況等變因之後,每一次死產約提高2.32倍的心臟病風險,自然流產兩次以上則約提高4.34倍的心臟病風險;但人工流產和心臟病則沒有相關性。此外,研究也發現,任何形式的懷孕終止都和中風沒有相關性。
研究人員表示,在評估女性心臟疾病的風險時,她的風險因子不可能和男性一模一樣。這份研究顯示曾經經歷過自然流產或死產的婦女發生心臟病的風險會比較高,因此,在心臟疾病的預防和風險監控上,這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
資料來源:心臟期刊(Heart)
+ read more
2010.12.01
腹部脂肪是骨鬆的風險因子
肥胖會增加許多疾病的風險,例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膽固醇、氣喘、睡眠呼吸中止、關節疾病等;但一直以來許多人都相信比較胖的女性罹患骨質疏鬆的風險比較小,因為體脂肪被認為可以防止骨質流失;但是最近一份在北美洲放射學學會(Radiological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
RSNA)年會上發表的研究指出:體脂肪並不全都一樣,有皮下脂肪、腹部脂肪(內臟脂肪)之分,而腹部脂肪對骨質健康其實是有負面影響的。
這份研究的參與者包含50位身體質量指數(BMI)為30的更年期婦女,研究人員針對參與者的皮下脂肪、腹部脂肪、整體脂肪、骨髓脂肪、骨質密度進行測量。結果發現,女性的內臟脂肪越高,骨髓脂肪也越高、骨質密度就越低,而皮下脂肪、整體脂肪則與骨髓脂肪、骨質密度沒有相關性。
這份研究的主要作者、也是哈佛醫學院的教授Miriam A.
Bredella表示,肥胖是非常重要的健康議題,這份研究也發現腹部肥胖對骨質健康是有害的,一般大眾應該要認知到腹部肥胖是骨質疏鬆和骨質流失的風險因子。
由於這份僅研究僅以女性為研究對象,因此,男性肥胖與骨質健康的相關性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與分析。
+ read more
2010.11.23
安慰劑也能促進女性性生活
很多人都一直不斷的在尋找促進性生活的秘訣,最近有一份研究結果顯示:答案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簡單!一份有關性滿意度的臨床試驗發現,女性服用安慰劑也能改善性慾不足等現象。這份研究結果顯示,女性只要對她們的性生活採取一些行動或是讓她們感覺到多一點希望,就可以有效的促進她們的性滿意度。
這個臨床試驗是測試犀利士(Cialis)在女性身上使用的效果,犀利士目前是用來治療男性勃起功能障礙的藥物。參與這份研究的200位女性都是在穩定伴侶關係中的女性,很多是已婚的狀態;在12個星期的試驗中,這些女性會與醫師會談並填寫問卷回報她們的狀況。結果發現:服用安慰劑的50位女性中,有三分之一的女性在這期間對性生活感到滿意。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教授Cindy
Meston,也是這份研究的作者表示,對處於長期穩定關係中的女性來說,性慾降低是很正常的現象。服用安慰劑的女性也能改善性生活是因為這項試驗給了她們希望,或者也可能是因為性生活頻率的增加使伴侶關係更親密。
資料來源:性醫學期刊(Journal of Sexual Medicine)
+ read more
2010.11.17
性別影響心血管治療
美國一篇研究指出,雖然整體來說已經有進步,但是在周邊動脈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PAD)的治療成果上仍存在著性別差異,亦即性別在周邊動脈疾病的治療成果上是一個重要的風險因素,身為女性有可能使病人得到較差的術後結果。
這份研究檢視了372,692位在1998-2007年間因周邊動脈疾病而住院的病人,其中43.7%為女性;和男性相較之下,女性平均年齡高三歲、肥胖的比例多7%、肢體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的比例高1.7%。結果發現女性的死亡率比男性高1.1%,其中落差最大的是腦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女性的死亡率在調整變因後比男性高出33%;女性冠狀動脈心臟病(CAD)的死亡率也比男性高21%;此外,手術副作用的比例女性也比男性高,特別是出血(10.62
% vs 8.19%)與感染(3.23% vs 2.88%)。
研究人員認為在死亡率上會有性別差異,可能是因為忽略了女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和高風險的女性族群。
資料來源: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
+ read more
2010.11.15
女性工作壓力大 不利心血管
美國1項研究顯示,工作壓力較高的女性,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高出40%。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她們心臟病發的機率高出88%,也比較容易中風,或需要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波士頓布里翰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花了超過10年時間,追蹤1萬7415名健康婦女。
這份研究被提交至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工作壓力是一種心理壓力,定義是工作要求高,決定機會受限,發揮創造力或個人技巧的機會也少。
學者同時發現,工作上的不安全感,和高血壓或肥胖一樣,都是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但是和心血管健康不佳沒有直接關連。
壓力會誘發腎上腺素和可體松等荷爾蒙釋放,這些荷爾蒙若一直維持在高濃度,被認為會損害心血管系統。
壓力也可能加重發炎症狀,破壞血管裡的脂肪斑(fatty
plaque)平衡,產生循環系統問題。
資料來源:中央社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