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與情慾
性/情慾
安全性行為
避孕
性傳染病
其他性與情慾
生育健康
月經
懷孕/生產
嬰兒哺育
不孕/人工生殖
流產/人工流產
更年期
其他生育健康
慢性疾病
肥胖
心血管疾病
骨質疏鬆
糖尿病
紅斑性狼瘡
失智症
其他慢性疾病
癌症
乳癌
子宮頸癌/HPV疫苗
卵巢癌
肺癌
其他癌症
心理健康
憂鬱症
情感關係
性別氣質/認同
其他心理健康
瘦身美容
身體意象
醫學美容
瘦身
美容
其他瘦身美容
生活飲食
運動
飲食
其他生活飲食
LGBT+
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用藥安全
醫病關係/倫理
健康政策
妨害性自主
武漢肺炎
其他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2010.05.21
花錢租肚皮 問題多多
去年十月台中劉姓少婦因擔任代理孕母導致不孕的新聞引起社會關注,昨日又出現邵姓富商為了生洋娃娃買進烏茲別克孕母一事,除了暴露出人口買賣及兒童權益的問題,代理孕母的問題亦再次浮出檯面。而邵姓富商買進代理孕母一事當中所出現的問題,亦正是部分婦女團體長期對開放代理孕母持保留態度的原因,即—有錢人對經濟弱勢者的剝削。
代理孕母並非單純的出租子宮而已,還包括整體身體健康風險及一整年生命的付出。此外,生產本身亦有其生命風險,如果以這樣的事實來思考,除了至親摯友之外,有哪些人會願意幫別人懷孕生產?從去年的劉姓婦女及今年的烏茲別克女子的例子,我們看到的是缺錢的人來當代理孕母,而有錢人則花錢利用這些弱勢者願意以身換錢的困境。
我們的社會正在面臨一個價值的選擇,原本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之核心價值乃為維護人性尊嚴、避免將人工具化,因此法律禁止器官買賣,也禁止蓄奴,但是,如果一個女人為了生存而選擇「自願」讓別人付費使用她的陰道或子宮時,我們又該如何去面對這個問題?有人選擇爭取這些弱勢女性的「工作權」,有人選擇的則是要避免讓弱勢女性落入這樣的處境。在面對「弱勢者」困境的同時,或者更應該思考的根本問題,是「花錢使用別人身體」這件事情本身是否是如此理所當然要被保障的權利?
本文刊載於聯合報民意論壇
+ read more
2010.05.17
疫苗反應也有性別差異
女性和男性的生理差異有可能是疫苗反應的重要指標。為了佐證這項理論,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進行了一項研究計畫,檢視了多項過去發表過的疫苗臨床試驗,包括:黃熱病、流感、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肝炎、單純泡疹。研究結果發現「性別」是評估疫苗有效性的重要指標,但是,研究人員往往都忽略了「性別」的重要性,大部分的研究都沒有針對特定性別紀錄疫苗的反應和有效性。
這項研究的負責人表示,「性別」是影響發燒、疼痛、感染等疫苗副作用的頻率和嚴重度的重要指標。這份研究發現,通常女性施打疫苗後的防疫反應較男性好,在某些情況裡,女性只要使用較少的劑量就能達到和男性相同的防疫力;若能瞭解疫苗對男性和女性生理所產生的不同程度的反應,在傳染病流行之際,疫苗的分配和使用就能更有效率且更安全
資料來源: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 read more
2010.05.12
暴露在某些化學物質中增加乳癌風險
過去不少研究指出工作環境常常可能是導致癌症的風險因子,因為若工作環境必須時常接觸某些有機溶劑或化學藥劑,使其長期暴露其中的話,有可能會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研究便發現女性工作中若常暴露在壓克力棉、尼龍等石油燃料副產品或是人造纖維中的話,罹患乳癌的風險會明顯增加。
為了進一步瞭解職場與癌症的致病原理,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病例對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實驗組包括556位50-75歲罹患乳癌的女性,對照組則是613位罹患其他癌症的女性。整體來說,研究發現暴露在某些特定物質中會增加乳癌的風險,其中最受影響的階段是36歲以前。
研究發現在紡織工廠常見的人造纖維會明顯增加女性在更年期後罹患乳癌的風險。對小於36歲的女性來說,暴露在壓克力棉的環境中,每十年就會增加近八倍的乳癌風險;而暴露在尼龍中則是增加兩倍的風險;此外,多環芳香烴(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單環芳香烴(monoaromatic
hydrocarbons,
MAHs)、人造絲(Rayon)、羊毛纖維也和提高乳癌風險有關性。
而脂肪醇(aliphatic alcohols)、脂肪族醛類(aliphatic
aldehydes)、烷烴(alkane)、氨(ammonia)、碳酸鈣、殺蟲劑、含鉛與不含鉛的引擎排放廢氣、聚酯纖維、甲苯則和癌症的風險沒有相關性。
研究人員表示,人造纖維的製造常和幾種化學物質有關,例如:有機磷酸酯類的防燃劑、消光劑、染劑等,這些化學物質中有一些具有荷爾蒙的特性,因此,可能是致癌的。基本上,這份研究再次證實了乳房組織還在增長時,若接觸有害物質較容易受到影響。
資料來源:職業與環境醫學期刊(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
+ read more
2010.05.12
過度使用胃食道逆流藥物可能增加骨折與感染風險
衛生署發佈新聞稿指出: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流行病學調查追蹤了161,806位50-79歲服用氫離子幫浦抑制劑(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藥品的婦女8年,結果發現該類藥品與骨折風險有相關性,尤其是脊椎和手腕部位的骨折。另外在美國哈佛醫學院的的調查研究中,也發現該類藥品有增加74%感染桿菌的風險。
衛生署核准PPI類藥品許可證,包括rabeprazole成分(2張)、esomeprazole成分(4張)、omeprazole成分(25張)、pantoprazole成分(7張)、lansoprazole成分(10張)。衛生署曾於96年12月14日發布新聞,提醒醫療人員及病人,這些藥品較常引起的不良反應包括:頭痛、腹瀉、腹痛、腹脹、噁心/嘔吐,也曾有肝臟疾病患者服用該藥品後出現腦病變之經驗或肝衰竭等。另外有研究顯示「氫離子幫浦抑制劑」可能引起心臟方面之不良反應,惟其關聯性尚未確認。醫師為病人處方該類藥品時,宜小心評估病人之用藥風險。
資料來源:衛生署新聞稿
+ read more
2010.05.11
瞭解自己的骨質健康!婦女該問的五個問題
瞭解自己的骨質健康!婦女該問的五個問題
在美國,每兩位婦女就有一位會因為骨質疏鬆而骨折。但最近一篇研究指出,大部分的婦女都沒有獲得有關骨質健康的充足資訊,也沒有做過骨質密度檢測或治療骨質疏鬆。
研究主持人Ekman博士表示,骨折病患會尋求骨外科醫師的治療,骨外科醫師有很多機會教育骨折病患關於骨質健康的問題,從而避免未來可能的骨折;但不到10%的骨折病患有得到相關資訊,但這些病患其實是髖部、脊椎、手腕骨折的高危險群。許多民眾不知道髖骨骨折會帶來高死亡率,如果民眾懂得如何問問題、獲取更多骨質疏鬆的資訊,就可以節省時間、金錢以及伴隨骨折而來的疼痛。
Ekman博士建議,婦女看醫生的時候應該要問五個問題:
1.
我最近骨折了,我是不是有骨質疏鬆?我需要做骨質疏鬆的測試嗎?
2. 我一天需要攝取多少鈣質跟維他命D?
3. 我該如何預防跌倒?
4. 有什麼樣的藥可以強化我的骨頭?
5. 我現在吃的藥,有什麼會影響我的骨頭健康嗎?
一位骨外科醫師Cannada也認同婦女應主動瞭解骨質疏鬆,不要等到骨折或年紀大了才開始關心自己的骨質健康。Cannada醫師建議:婦女應多瞭解可能造成骨質疏鬆的危險因子、吃富含鈣質的食物、一天攝取2,000個單位的維他命D、戒菸及適量飲酒、一週做三到四次負重運動,一次30分鐘、加強運動神經及改善居家環境以預防跌倒。
台灣女人連線提醒,骨質疏鬆藥物導致嚴重副作用的新聞頻傳,婦女若有骨質疏鬆的疑慮應與醫師討論,充分瞭解服用藥物的效益及副作用,才能做出對自身健康最有利的判斷。
資料來源:骨外科醫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
+ read more
2010.05.07
糖尿病增加結腸直腸癌風險
由美國知名的醫療機構Mayo
Clinic的研究團隊所進行的研究發現,年長的女性若有糖尿病的話,罹患結腸直腸癌的的風險會比一般人高出兩倍以上。
這份研究的參與者來自愛荷華女性健康研究計畫(Iowa
Women’s Health
Study),總共包含了37,695位55-69歲的女性,這些女性多在1986年參與這項計畫,至今仍持續在追蹤;其中有2,361位女性診斷出糖尿病、1,200位女性罹患結腸直腸癌。且為了瞭解結腸直腸癌與糖尿病的相關性,研究人員和整個地區的病理實驗室合作以取得參與者癌症組織的樣本,進一步將組織樣本做交互比對,以瞭解風險因子和致病機轉等。
研究人員發現,以罹患結腸直腸癌的女性而言,罹患糖尿病與三種不同的生物分子標記有強烈的相關性,包括:微衛星不穩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CpG
island的甲基化陽性(methylation)和BRAF基因突變;也就是說罹患糖尿病的女性罹患這幾種特定生物標記腫瘤的風險比一般女性高出兩倍多。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