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介紹

過度使用胃食道逆流藥物可能增加骨折與感染風險
2010.05.12
過度使用胃食道逆流藥物可能增加骨折與感染風險
衛生署發佈新聞稿指出: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流行病學調查追蹤了161,806位50-79歲服用氫離子幫浦抑制劑(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藥品的婦女8年,結果發現該類藥品與骨折風險有相關性,尤其是脊椎和手腕部位的骨折。另外在美國哈佛醫學院的的調查研究中,也發現該類藥品有增加74%感染桿菌的風險。 衛生署核准PPI類藥品許可證,包括rabeprazole成分(2張)、esomeprazole成分(4張)、omeprazole成分(25張)、pantoprazole成分(7張)、lansoprazole成分(10張)。衛生署曾於96年12月14日發布新聞,提醒醫療人員及病人,這些藥品較常引起的不良反應包括:頭痛、腹瀉、腹痛、腹脹、噁心/嘔吐,也曾有肝臟疾病患者服用該藥品後出現腦病變之經驗或肝衰竭等。另外有研究顯示「氫離子幫浦抑制劑」可能引起心臟方面之不良反應,惟其關聯性尚未確認。醫師為病人處方該類藥品時,宜小心評估病人之用藥風險。 資料來源:衛生署新聞稿    
+ read more
瞭解自己的骨質健康!婦女該問的五個問題
2010.05.11
瞭解自己的骨質健康!婦女該問的五個問題
瞭解自己的骨質健康!婦女該問的五個問題 在美國,每兩位婦女就有一位會因為骨質疏鬆而骨折。但最近一篇研究指出,大部分的婦女都沒有獲得有關骨質健康的充足資訊,也沒有做過骨質密度檢測或治療骨質疏鬆。 研究主持人Ekman博士表示,骨折病患會尋求骨外科醫師的治療,骨外科醫師有很多機會教育骨折病患關於骨質健康的問題,從而避免未來可能的骨折;但不到10%的骨折病患有得到相關資訊,但這些病患其實是髖部、脊椎、手腕骨折的高危險群。許多民眾不知道髖骨骨折會帶來高死亡率,如果民眾懂得如何問問題、獲取更多骨質疏鬆的資訊,就可以節省時間、金錢以及伴隨骨折而來的疼痛。 Ekman博士建議,婦女看醫生的時候應該要問五個問題: 1. 我最近骨折了,我是不是有骨質疏鬆?我需要做骨質疏鬆的測試嗎? 2. 我一天需要攝取多少鈣質跟維他命D? 3. 我該如何預防跌倒? 4. 有什麼樣的藥可以強化我的骨頭? 5. 我現在吃的藥,有什麼會影響我的骨頭健康嗎? 一位骨外科醫師Cannada也認同婦女應主動瞭解骨質疏鬆,不要等到骨折或年紀大了才開始關心自己的骨質健康。Cannada醫師建議:婦女應多瞭解可能造成骨質疏鬆的危險因子、吃富含鈣質的食物、一天攝取2,000個單位的維他命D、戒菸及適量飲酒、一週做三到四次負重運動,一次30分鐘、加強運動神經及改善居家環境以預防跌倒。 台灣女人連線提醒,骨質疏鬆藥物導致嚴重副作用的新聞頻傳,婦女若有骨質疏鬆的疑慮應與醫師討論,充分瞭解服用藥物的效益及副作用,才能做出對自身健康最有利的判斷。 資料來源:骨外科醫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    
+ read more
糖尿病增加結腸直腸癌風險
2010.05.07
糖尿病增加結腸直腸癌風險
由美國知名的醫療機構Mayo Clinic的研究團隊所進行的研究發現,年長的女性若有糖尿病的話,罹患結腸直腸癌的的風險會比一般人高出兩倍以上。 這份研究的參與者來自愛荷華女性健康研究計畫(Iowa Women’s Health Study),總共包含了37,695位55-69歲的女性,這些女性多在1986年參與這項計畫,至今仍持續在追蹤;其中有2,361位女性診斷出糖尿病、1,200位女性罹患結腸直腸癌。且為了瞭解結腸直腸癌與糖尿病的相關性,研究人員和整個地區的病理實驗室合作以取得參與者癌症組織的樣本,進一步將組織樣本做交互比對,以瞭解風險因子和致病機轉等。 研究人員發現,以罹患結腸直腸癌的女性而言,罹患糖尿病與三種不同的生物分子標記有強烈的相關性,包括:微衛星不穩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CpG island的甲基化陽性(methylation)和BRAF基因突變;也就是說罹患糖尿病的女性罹患這幾種特定生物標記腫瘤的風險比一般女性高出兩倍多。    
+ read more
糖尿病增加結腸直腸癌風險
2010.05.07
糖尿病增加結腸直腸癌風險
糖尿病增加結腸直腸癌風險2010/5/7 由美國知名的醫療機構Mayo Clinic的研究團隊所進行的研究發現,年長的女性若有糖尿病的話,罹患結腸直腸癌的的風險會比一般人高出兩倍以上。 這份研究的參與者來自愛荷華女性健康研究計畫(Iowa Women’s Health Study),總共包含了37,695位55-69歲的女性,這些女性多在1986年參與這項計畫,至今仍持續在追蹤;其中有2,361位女性診斷出糖尿病、1,200位女性罹患結腸直腸癌。且為了瞭解結腸直腸癌與糖尿病的相關性,研究人員和整個地區的病理實驗室合作以取得參與者癌症組織的樣本,進一步將組織樣本做交互比對,以瞭解風險因子和致病機轉等。 研究人員發現,以罹患結腸直腸癌的女性而言,罹患糖尿病與三種不同的生物分子標記有強烈的相關性,包括:微衛星不穩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CpG island的甲基化陽性(methylation)和BRAF基因突變;也就是說罹患糖尿病的女性罹患這幾種特定生物標記腫瘤的風險比一般女性高出兩倍多。
+ read more
雙薪時代還是男人的天下!
2010.05.04
雙薪時代還是男人的天下!
隨著社會的進步,女性在工作職場上漸漸掙得一席之地,但是在家庭裡,卻無法贏得與男性伴侶間平等的關係,這讓職業婦女在與同儕競爭時,處於非常不利的位置。 一份美國研究便發現,婦女如果有一個每週工作超過50小時的老公,有可能會阻礙婦女在職場上的發展;因為婦女被期待應該要做家事還要承擔大部分的照顧工作,使她可以支配使用在工作上的時間比較少。 這份研究的參與者包含8,484位從事專業工作和17,648位從事非專業工作的工作者,這些參與者都來自雙薪家庭,研究所使用的數據來自美國人口普查中心(U.S. Census Bureau)。研究結果發現,先生每週工作超過60小時的話,太太辭去工作的機率會增加42%;但是,如果太太每週工作超過60小時,並不影響先生辭職的機率。此外,同樣有一個每週工作超過60小時的先生,職業婦女辭職的機率增加51%,職業母親辭職的機率增加112%;相反的,不論有沒有小孩,太太長時間的工作並不會影響先生辭職的機率。 研究人員表示,對雙薪家庭來說,長時間的工作會引起職場與家庭的衝突,許多夫妻在解決這個衝突時,常把先生的職業放在第一順位;這種現象在管理階層和職業工作者的家庭中特別明顯,因為這些工作者常會過度工作,對教養子女也非常嚴謹。 資料來源: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 read more
BMI值有可能低估年輕女性的肥胖率
2010.04.27
BMI值有可能低估年輕女性的肥胖率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將女性肥胖標準訂為「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30,男性則是大於25。世界衛生組織(WHO)則是將肥胖標準訂為女性體脂肪大於35%,男性體脂肪大於25%。最近美國一份研究發現,體脂肪大於35%的育齡婦女中,有將近一半的女性BMI值並未達到肥胖的標準。 這份前瞻性的研究包含555位20-33歲的婦女,研究人員使用雙能X光吸收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EXA)測量身體脂肪組織量。結果發現有36.9%的婦女BMI值大於30,但是有63.1%的婦女體脂肪大於35%。 研究人員表示,BMI值是一項簡單、容易計算的體位標準,對促進公共健康有一定程度的效果,但是這樣的計算方式有可能過於簡化了。BMI值最普遍的爭議就在於計算過程中無法分辦脂肪和肌肉,而脂肪與身體的比例因為族群、人種的不同,也會有所差異。 研究指出,整體來說BMI值作為肥胖標準的敏感度(sensitivity)為57.7%、特異度(specificity)為98.5%。研究人員並不建議將BMI值改為與WHO一樣用體脂肪作為基礎的標準,而是認為應該要針對族群、種族校正BMI的標準,以增加準確度。 資料來源:婦產科期刊(Obstetrics & Gynecology) 備註:我國衛生署的成人肥胖定義: 過輕:BMI<18.5 正常:18.5≦BMI<24 過重:24≦BMI<27 肥胖:27≦BMI 若BMI值沒有超過標準,但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女性超過80公分,也稱之為「肥胖」。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