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介紹

人工流產不會讓女性憂鬱
2008.08.22
人工流產不會讓女性憂鬱
許多人認為女性在人工流產後會經歷悲痛、難過、傷心等情緒,甚至出現臨床上的情緒失調,例如,沮喪、焦慮等;但是,美國精神科協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的一個專門小組(Task Force)表示,目前沒有任何證據顯示經歷一次選擇性的人工流產,會影響成年女性的心理健康。 這個專門小組從2006年開始,重新檢視有關人工流產的英文文獻,這些文獻是自1989年至今曾出版在期刊中的實證科學研究。專門小組比較了進行選擇性人工流產和沒有進行人工流產的女性心理健康狀態,並針對有進行人工流產的女性,調查影響其心理健康的危險因子。 專門小組的主席Brenda Major表示,若女性非預期懷孕,不論決定在前三個月進行人工流產或繼續懷孕,都不會影響女性的心裡健康。但是,多次人工流產與心理健康的關係較複雜,目前尚未有確定的科學論證。 影響女性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包括個人、社會、文化等各個面向,例如,家庭暴力、藥物、酒精濫用、經濟狀況等,這些因素都有可能增加女性未預期懷孕的風險,也有可能影響懷孕後的心理健康。因此,有關「人工流產會影響女性健康」的說法其實是誤導社會大眾,與其說人工流產會影響女性心理健康,不如說影響女性的是人工流產的污名以及社會大眾與親友所帶來的壓力,例如必須向家人隱瞞等因素,才是影響的主因。
+ read more
人工受精的成功率遭質疑
2008.08.19
人工受精的成功率遭質疑
最近一份英國的研究發現,透過醫療介入的方式來幫助不孕夫妻懷孕的效果可能不如預期,這項研究結果挑戰了現行的醫療操作。 這份研究由英國的亞伯丁大學(University of Aberdeen)的研究團隊所進行,研究人員招募了580位不孕的婦女,這些婦女都無法檢驗出不孕的原因。研究人員將這些婦女隨機分成三組:一組沒有任何醫療介入,完全靠自然的方式促進受孕;另一組使用調節排卵功能的藥物clomifene citrate(CC,此藥物已註銷,未於台灣市場上販售),最後一組則使用人工受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 IUI)的方式介入。結果總共有101位婦女懷孕並順利生產,再分別統計三組懷孕的成功率,發現完全沒有醫療介入的組別有17%的婦女懷孕、服用藥物的有14%、使用人工受精的有23%。 研究人員表示,真正有意義且成功的醫療協助懷孕方式,成功率不應該只比透過自然方式懷孕高6%。而且許多夫妻找不到不孕的理由,還必須忍受一連串昂貴、高風險、甚至是不必要的檢查和治療。因此,研究者表示許多幫助不孕症夫妻的手冊或指引應該在科學實證下再重新檢視內容的適當性。 有趣的是這份研究發現,接受醫療介入的女性對於整個過程其實感到很放心;但是即使有一樣的成功率,使用自然方式受孕的女性卻感到比較不滿意。 資料來源: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
+ read more
HIV應擴大女性篩檢?
2008.08.15
HIV應擴大女性篩檢?
美國婦產科學院建議應擴大對女性篩檢,將HIV篩檢納入19-64歲的女性常規婦科照護中。 在一項正式的會議中,學院成員表示婦產科醫師應更積極推動HIV篩檢,這同時也是美國CDC的建議。他們認為,雖然「opt-out」(選擇性退出,意即除非病患特別拒絕篩檢,否則列入常規篩檢包裹處理)的篩檢模式可能會因為違反某些州的法律而無法全面施行,但仍然是最理想的篩檢模式。美國CDC的Denise Jamieson醫師表示,婦產科醫師應該傳達兩項基本認知:一、每個婦女都必須瞭解自己HIV的狀況;二、HIV篩檢只是一項簡單的檢查。 由於美國女性感染HIV人口快速增加,異性戀間危險性行為也成為更重要的危險因子,因此,學院成員建議針對以下高危險群女性應每年例行篩檢: 1. 以針頭注射毒品者。 2. 性伴侶中有與吸毒者或HIV感染者。 3. 以性交易方式取得毒品或金錢。 4. 經診斷患有其他性傳染疾病數年。 5. 有一個以上的性伴侶。 針對19-64歲以外的女性,若醫師知道他們的病患屬HIV高危險群,應鼓勵他們進行篩檢。快速HIV篩檢可由相同的診所得知檢驗結果,若檢驗結果為陰性,將不以面談方式通知,若檢驗結果為陽性,將由專業人士進行諮詢,解釋檢驗結果的意義,並告知將進行進一步篩檢。 會中另一項建議為,婦產科醫師及病人都必須認知,有色人種(尤其是非裔、西裔)女性感染HIV的比例及死亡率都占有相當高的比率。 台灣女人連線認為,未來無論是否擴大篩檢,篩檢前同意及諮詢仍是最重要的。HIV篩檢只是一項簡單的檢查,但不可否認的,在HIV/AIDS仍被污名化的狀況下,檢查結果對於受檢者的影響,並不如其他檢驗來得單純,接受篩檢者都有權利知道自己進行的是什麼檢查、及快速篩檢的準確度及後續為何。
+ read more
美FDA發佈利益迴避條款
2008.08.11
美FDA發佈利益迴避條款
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的諮詢委員會,最近因為誤導FDA通過某些缺乏安全性的藥物,而遭人質疑其專業性與客觀性,特別是諮詢委員與藥廠間的利益關係尤其引人非議。因此,FDA終於決定要針對利益衝突的問題採取行動,主要建立諮詢委員會的公平、客觀性,並且將公布審查過程,讓社會大眾檢視。 這次FDA總共發佈了四份資料,規範重點包括: 一、若諮詢委員持有被審查公司股份超過五萬美元,則被認定為有利益衝突問題,有可能會影響審查的公正性,因此,將喪失諮詢委員的資格。 二、若諮詢委員仍持有被審查公司之股份、但總值少於五萬美元的話,只要FDA認為此委員之專業意見非常重要便可予以豁免,其仍可參與審議過程,並參與投票;但是每年予以豁免權的委員比例必須從2008開始逐年降低5%。而予以豁免之原因、此委員與被審查公司的財務關係都將公布在FDA的網頁上。 三、在某些情況下,諮詢委員也會被取消資格,例如,擔任被審查公司或是其競爭公司所進行之臨床試驗的負責人。 四、過去諮詢委員投票的方式採一個委員投票便唱票、再換下一個委員投票的方式,之後的投票方式將改採同時投票,且每一個委員的投票結果都將公布在網頁上。 美國消費者團體Public Citizen表示,FDA這次公布的規範比過去發佈過的指引還寬鬆,FDA一年多前公布的指引讓持有五萬元以下股份的委員可以參與審議過程,但不可參與投票。此外,雖然FDA公布了這些規範,但是能不能具體落實這些政策,終止藥廠與諮詢委員間的裙帶關係則還有待觀察。
+ read more
妊娠糖尿病增加糖尿病風險
2008.08.05
妊娠糖尿病增加糖尿病風險
「妊娠糖尿病」是指懷孕前沒有罹患糖尿病,在懷孕期間才出現糖尿病的症狀。最近一份由多倫多大學所做的研究則發現,有妊娠糖尿病的女性,懷孕過後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比一般女性高出許多。 這份研究的參與者包括21,823位在懷孕期間曾出現妊娠糖尿病的婦女,研究人員後續追蹤了九年。結果發現有20%的婦女在生產完後的九年內罹患第二型糖尿病,而一般沒有妊娠糖尿病的婦女,只有2%會在生產完罹患第二型糖尿病;此外,最多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時間點落在生產完的九個月內和第九年這兩段期間。 研究人員表示,有任娠糖尿病的婦女可以藉由一些預防性的介入方法,例如例行性的篩檢,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 資料來源:加拿大醫學協會期刊(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 read more
妊娠糖尿病增加糖尿病風險
2008.08.05
妊娠糖尿病增加糖尿病風險
妊娠糖尿病增加糖尿病風險2008/8/5 「妊娠糖尿病」是指懷孕前沒有罹患糖尿病,在懷孕期間才出現糖尿病的症狀。最近一份由多倫多大學所做的研究則發現,有妊娠糖尿病的女性,懷孕過後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比一般女性高出許多。 這份研究的參與者包括21,823位在懷孕期間曾出現妊娠糖尿病的婦女,研究人員後續追蹤了九年。結果發現有20%的婦女在生產完後的九年內罹患第二型糖尿病,而一般沒有妊娠糖尿病的婦女,只有2%會在生產完罹患第二型糖尿病;此外,最多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時間點落在生產完的九個月內和第九年這兩段期間。 研究人員表示,有任娠糖尿病的婦女可以藉由一些預防性的介入方法,例如例行性的篩檢,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 資料來源:加拿大醫學協會期刊(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