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介紹

美FDA發佈利益迴避條款
2008.08.11
美FDA發佈利益迴避條款
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的諮詢委員會,最近因為誤導FDA通過某些缺乏安全性的藥物,而遭人質疑其專業性與客觀性,特別是諮詢委員與藥廠間的利益關係尤其引人非議。因此,FDA終於決定要針對利益衝突的問題採取行動,主要建立諮詢委員會的公平、客觀性,並且將公布審查過程,讓社會大眾檢視。 這次FDA總共發佈了四份資料,規範重點包括: 一、若諮詢委員持有被審查公司股份超過五萬美元,則被認定為有利益衝突問題,有可能會影響審查的公正性,因此,將喪失諮詢委員的資格。 二、若諮詢委員仍持有被審查公司之股份、但總值少於五萬美元的話,只要FDA認為此委員之專業意見非常重要便可予以豁免,其仍可參與審議過程,並參與投票;但是每年予以豁免權的委員比例必須從2008開始逐年降低5%。而予以豁免之原因、此委員與被審查公司的財務關係都將公布在FDA的網頁上。 三、在某些情況下,諮詢委員也會被取消資格,例如,擔任被審查公司或是其競爭公司所進行之臨床試驗的負責人。 四、過去諮詢委員投票的方式採一個委員投票便唱票、再換下一個委員投票的方式,之後的投票方式將改採同時投票,且每一個委員的投票結果都將公布在網頁上。 美國消費者團體Public Citizen表示,FDA這次公布的規範比過去發佈過的指引還寬鬆,FDA一年多前公布的指引讓持有五萬元以下股份的委員可以參與審議過程,但不可參與投票。此外,雖然FDA公布了這些規範,但是能不能具體落實這些政策,終止藥廠與諮詢委員間的裙帶關係則還有待觀察。
+ read more
妊娠糖尿病增加糖尿病風險
2008.08.05
妊娠糖尿病增加糖尿病風險
「妊娠糖尿病」是指懷孕前沒有罹患糖尿病,在懷孕期間才出現糖尿病的症狀。最近一份由多倫多大學所做的研究則發現,有妊娠糖尿病的女性,懷孕過後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比一般女性高出許多。 這份研究的參與者包括21,823位在懷孕期間曾出現妊娠糖尿病的婦女,研究人員後續追蹤了九年。結果發現有20%的婦女在生產完後的九年內罹患第二型糖尿病,而一般沒有妊娠糖尿病的婦女,只有2%會在生產完罹患第二型糖尿病;此外,最多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時間點落在生產完的九個月內和第九年這兩段期間。 研究人員表示,有任娠糖尿病的婦女可以藉由一些預防性的介入方法,例如例行性的篩檢,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 資料來源:加拿大醫學協會期刊(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 read more
妊娠糖尿病增加糖尿病風險
2008.08.05
妊娠糖尿病增加糖尿病風險
妊娠糖尿病增加糖尿病風險2008/8/5 「妊娠糖尿病」是指懷孕前沒有罹患糖尿病,在懷孕期間才出現糖尿病的症狀。最近一份由多倫多大學所做的研究則發現,有妊娠糖尿病的女性,懷孕過後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比一般女性高出許多。 這份研究的參與者包括21,823位在懷孕期間曾出現妊娠糖尿病的婦女,研究人員後續追蹤了九年。結果發現有20%的婦女在生產完後的九年內罹患第二型糖尿病,而一般沒有妊娠糖尿病的婦女,只有2%會在生產完罹患第二型糖尿病;此外,最多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時間點落在生產完的九個月內和第九年這兩段期間。 研究人員表示,有任娠糖尿病的婦女可以藉由一些預防性的介入方法,例如例行性的篩檢,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 資料來源:加拿大醫學協會期刊(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 read more
感染HIV,還要餵母乳嗎?
2008.08.01
感染HIV,還要餵母乳嗎?
一般建議母親至少補餵四個月的全母乳,但是,哺餵母乳是否會增加HIV母子垂直感染的風險,一直是很具爭議性的問題。為了嬰兒的健康,過去都建議感染HIV的母親在嬰兒出生的前4-6個月哺餵母乳,之後便完全斷奶。哥倫比亞大學的公共衛生學院也針對這個議題進行了研究。 這份研究包含了958位感染HIV的母親,研究人員比較了哺餵母乳4個月和16個月的嬰兒,結果發現4個月斷奶和繼續補餵母乳並不會影響4-24個月的嬰兒感染HIV的風險,也不會影響其存活率;也就是說斷不斷奶並不會對嬰兒產生顯著的正影響。但是,若嬰兒於斷奶前檢驗出陽性HIV反應的話,在4個月時斷奶的嬰兒死亡率為74%,較繼續餵母乳的嬰兒高(55%)。 資料來源: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read more
從病人身上學習醫療品質
2008.07.29
從病人身上學習醫療品質
英國政府首席醫藥顧問Liam Donaldson於日前提出一份名為「醫學再進步-原則與下一步」(Medical Revalidation - Principles and Next Steps)的報告書,期望藉此提升醫療品質。 Donaldson認為病人應該在醫療領域裡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醫療品質的評估應該要納入病人對醫師與診療過程的看法與回饋。因此於報告書中建議,每一次更新醫師執業執照時,應該將病人、其他醫事人員的意見納入考量,包括:醫師是否善盡溝通的責任,例如,傾聽、告知、解釋;在做醫療決定的過程中,是否已納入病人的角色;在治療過程中是否讓病人感覺受到尊重等面向。 Donaldson表示,納入病人的意見可以讓我們重新定義醫療品質,並進一步思考到底什麼才是病人需要的健康照護,醫師才能在醫療實踐上達到病人、社會大眾和專業的要求。 英國醫學總會(General Medical Council)最近會成立一個專責的委員負責研擬和執行這項計畫;英國政府衛生部(UK Health Departments)和皇家醫學學院(Academy of Medical Royal Colleges)也承諾將和病人、醫事人員一起努力來推動醫療改革。
+ read more
營養攝取,男女不同
2008.07.24
營養攝取,男女不同
飲食和我們的壽命、健康、生育力有很大的相關性,現在有科學家發現在攝取營養上也有性別差異,也就是說吃了對男性好的食物不見得對女性會有一樣的效果。 這份澳洲的研究發現對女性和對男性來說,食用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質的食物能使壽命的期限達到最長。但是若就生育力來說,飲食對女性和男性的影響就有很大的差異性,對男性來說,當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攝取比例達到八比一時,生育力是最好的;但是女性的攝取比例達到一比一時是最好的。不過,研究也發現,即使如此,女性和男性對食物的偏好是很類似的。 當我們在選擇食物時,必須要注意到每一個個體的特質,包括,性別、年齡等,在根據這些特質選擇適當的食物,例如,懷孕婦女和更年期婦女所需要攝取的營養素便不一樣。此外,也必須要留意到我們喜歡吃或想要吃的食物,並不一定就是對我們好的食物。  資料來源:近代生物學期刊(Current Biology)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