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介紹

非適應症藥物使用需要強力的監督
2008.04.18
非適應症藥物使用需要強力的監督
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於日前發佈了一份關於非適應症藥物管制的指引,指引中將現行的規範放寬,此舉將使藥商能針對尚未核准的適應症進行更大規模的行銷.對此,於史丹佛預防研究中心任職的Dr.RandallStafford表示反對此一建議.嚴格上來說,若藥物有新的適應症,必須按照新藥審核的程序,進行臨床試驗、並向主管機關申請核可.然而現在的狀況要求藥商不能公然地行銷非適應症藥物,因此,藥商便時常透過給予醫師一些教育資料,通常是期刊上刊登的文章,來行銷"非適應症藥物".但是要進行上述動作有一個前提,就是藥商必須提交相關資料至FDA,以獲得FDA對非適應症方式使用的核准,但是FDA對這項規範的執行並不徹底.而FDA新頒佈的指引則將上述的限制取消,讓"非適應症"用法的行銷規範回歸到藥商自律.Dr.RandallStafford指出:"非適應症藥物"使用的問題,在於有些醫師在沒有強而有力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證明下,便將這類的使用方式當作第一線用藥.因此,對於非適應症藥物的使用必須有更好的評估方法以及使用規範,而非取消所有限制.政府也應該扮演更積極的角色,鼓勵醫師應立基於實證基礎上開立藥物,並要求藥廠提供更多客觀有效的科學實證,以確保藥物的安全性.資料來源: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
+ read more
自然荷爾蒙非安全有效的保證
2008.04.16
自然荷爾蒙非安全有效的保證
最近許多研究紛紛發現荷爾蒙療法(HRT)會對女性健康造成風險,使許多婦女開始試圖尋找其他的替代療法,例如藥草或飲食療法等,其中一個引起女性興趣的便是所謂的"生物荷爾蒙"(BHRT,Bio-identicalHormone),也就是"自然荷爾蒙".此療法受矚目的原因,在於藥商宣稱其使用的是天然荷爾蒙,使許多女性認為此療法較過去的荷爾蒙療法安全,但是這樣的說法其實未經科學證實.此外,由於醫師可以開立自然荷爾蒙的處方簽,一般藥局也可以買到,民眾便認為自然荷爾蒙是安全有效的.美國國家婦女健康組織(NWHN)已經與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接觸多年,希望FDA可以更嚴格的管制自然荷爾蒙.在2008年初時,FDA終於表示,藥商宣稱"自然荷爾蒙是安全有效的"這種說法是未經醫學證實的,且是誤導消費者的.
+ read more
到底要隔多久再生下一胎?
2008.04.14
到底要隔多久再生下一胎?
兩胎之間到底應該要隔多久呢?關於這個問題,在一篇最新的研究報告中,華盛頓大學早產研究中心的研究員EmilyDeFranco博士指出,兩胎之間相隔時間的長短將影響下一胎胎兒的健康和早產的機率.這份研究結果顯示:-兩胎間隔時間少於6個月,下一胎於35週內早產的機率約提高41%.-兩胎間隔時間介於6到12個月,下一胎發生早產的機率約提高14%.-兩胎間隔12到18個月,對下一胎沒有顯著的影響.根據上述的結果,DeFranco博士表示,兩胎之間相隔時間過短會增加早產風險的原因,在於母體缺乏足夠的時間從上一次的生產中回復到可以提供胎兒足夠養分的狀態.因此,DeFranco博士建議,兩胎之間至少應該相隔12個月,尤其是曾經有過早產經驗的婦女更應該注意,以降低下一胎再次發生早產的風險.資料來源:美國婦產科期刊(AmericanJournalofObstetricsandGynecology)
+ read more
多一個老公,多多少家事?
2008.04.10
多一個老公,多多少家事?
密西根大學以美國家庭為範本所做的一份調查發現,女人多一個老公,每個禮拜平均得多做7個小時的家事工作;相反的,男人多一個老婆,每個禮拜可以少做1個小時的家事工作.這份研究使用的是美國"收入動態追蹤調查"(PanelStudyofIncomeDynamics)的資料,這份調查從1968年級開始進行,屬於長期追蹤的調查資料.研究人員檢視了1996年單身男性和女性的資料,這些參與者當時的年齡大約都是20餘歲,再根據他們2005年的資料,比較有結婚的人和維持單身的人從事家務工作的差異.研究人員也考量到結婚家庭裡小孩的人數和婚姻狀態,因為這也有可能影響家務分工.結果發現男女雙方的家事工作在婚後會有重分配的現象.男性開始偏重於家庭外的工作與活動,而家事工作則幾乎都落到女性身上,在有了小孩之後,情況會更嚴重.在女性方面,20和30餘歲的單身女性做家事工作的時數最少(一個星期12時),60和70餘歲的結婚婦女最多(一個星期21時).而男性所呈現的模型和女性不太一樣,花最多時間在家事工作上的反而是單身男性.女性若結婚且有3個以上的小孩的話,一個星期會花28小時在家事工作上,但是男性只會花10個小時.
+ read more
同志使用醫療服務之差異
2008.04.10
同志使用醫療服務之差異
一項包含將近35萬名同志(男、女同性戀者和雙性戀者)的研究報告指出,不同性傾向的人或族群在"醫療保健服務的使用情況"和"健康狀況的自我評估"上似乎會出現差異.這項調查的結果也再次確認同志的確有一些比較特殊的醫療保健需求.這篇報告中主要的發現可整理如下:精神衛生方面:8%的男同性戀者曾尋求過心理醫師的協助,相較於異性戀男性的3%.在女同性戀者方面,有10%尋求過心理醫師的協助,女雙性戀者則有11%,相較於異性戀女性的4%.而有17%的雙性戀女性曾經尋求社工或心理諮商師的協助,比例大約是異性戀女性的三倍.主要的醫療照顧者:約有77%的女同性戀者在此調查研究進行前的一年內曾經向家庭醫師尋求醫療諮商,相較於異性戀女性的83%.在女性方面,19%的同性戀者與24%的雙性戀者沒有固定的諮詢醫師.而在異性戀女性方面,只有12%沒有固定諮詢的醫師.子宮頸癌抹片檢查:不到2/3的女同性戀者在過去的三年內曾做過子宮頸癌的檢查,然而在異性戀和雙性戀的族群中則有超過3/4的女性做過子宮頸癌抹片檢查.總體健康狀況:12%的雙性戀男性與16%的雙性戀女性認為自己的健康狀況並不理想,而在異性戀族群中約只有8%的人認為自己健康狀況不理想.資料來源:加拿大政府統計處的健康報告
+ read more
「孕」動安全又有益!
2008.04.09
「孕」動安全又有益!
與一般傳統認為孕婦應該盡量少動的觀念相反,美國的專家表示,"孕婦不但應該持續運動,甚至應該進行重量訓練".許多研究顯示,運動可以讓孕婦的體重按照一定的比例成長,預防懷孕期間可能產生的糖尿病與高血壓現象,並且可能幫助縮短分娩的時間長度.而透過溫和的、頻繁的運動,準媽媽們也能夠在不傷害自身與胎兒的前提下,維持自身的健康與體適能.甚至一般直覺認為孕婦應該盡量少碰的重量訓練,研究也顯示對於孕婦幾乎沒有害處.美國運動醫學學院(AmericanCollegeofSportsMedicine)的JamesPivarnik博士建議準媽媽們可以將重量訓練的內容修正,進行重量較輕、次數較多的訓練計畫,每組動作之間的休息時間拉長,並在訓練時注意維持正常呼吸.進行訓練時,也務必請健康專業人員協助照看.Pivarnik並強調,雖然運動對孕婦們基本上是有益的,運動內容仍應諮詢醫療照護人員,以確定運動的安全性,並針對每個準媽媽不同的體力限制和健康需求進行設計.準媽媽們運動時,需特別注意身體的變化,特別是陰道出血、抽痛、極端噁心、輕微暈眩、頭痛等,一旦有這些狀況發生,應該要立刻尋求醫師的協助.另外,某些特別容易產生撞擊的運動(例如滑水),準媽媽們還是要避免.生產之後的媽媽們,可以依照懷孕期間運動的強度以及分娩時的強度來設計產後運動.一般來說,懷孕期間較常運動的媽媽,生產後很快地就可以恢復原有的運動量.然而如果媽媽們想要減去懷孕期間增加的體重,則必須繼續加強運動量並節制卡路里的攝取.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