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與情慾
性/情慾
安全性行為
避孕
性傳染病
其他性與情慾
生育健康
月經
懷孕/生產
嬰兒哺育
不孕/人工生殖
流產/人工流產
更年期
其他生育健康
慢性疾病
肥胖
心血管疾病
骨質疏鬆
糖尿病
紅斑性狼瘡
失智症
其他慢性疾病
癌症
乳癌
子宮頸癌/HPV疫苗
卵巢癌
肺癌
其他癌症
心理健康
憂鬱症
情感關係
性別氣質/認同
其他心理健康
瘦身美容
身體意象
醫學美容
瘦身
美容
其他瘦身美容
生活飲食
運動
飲食
其他生活飲食
LGBT+
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用藥安全
醫病關係/倫理
健康政策
妨害性自主
武漢肺炎
其他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2007.03.09
青少女披衣菌復發率高
披衣菌是女性間最普遍的性傳染病,其症狀為小便疼痛、外陰部搔癢等,若未對症下藥,則難以醫治,嚴重的話會引起骨盆腔炎、子宮外孕和不孕,也會使女性更容易感染或傳染HIV。最近一份研究發現,美國有30%的青少女感染披衣菌(Chlamydia)後會再復發,這個數字比先前預估的比例高出許多。
這份研究發表在三月份的「小兒科與青少年醫學資料庫期刊」(Archive
of Pediatrics and Adolescent
Medicine),研究人員於1998-2001年在一間生育保健中心,平均追蹤了411位14-19歲的青少女4.7年。結果發現有53%的青少女感染披衣菌,其中有30%的青少女有復發的問題,平均復發的時間為5.2個月。
研究人員表示,有一些方法可以降低披衣菌的感染率和復發率,其中很重要的兩點是:使用保險套和發現感染後,應該和伴侶一起進行治療。披衣菌的復發對年輕女性的健康來說是很大的負擔,因此,宣導其預防措施以降低其復發率是刻不容緩的。
+ read more
2007.03.06
子宮頸癌疫苗安全嗎?
由多位醫師學者所催生的「台灣婦女健康學會」於三日舉行成立大會,會中積極推動子宮頸癌疫苗政策,並向民眾鼓吹應施打疫苗,但此會議竟然是由製造疫苗的Merck藥廠所協辦。日前也曾有新聞報導發現,要求注射子宮頸癌疫苗的女性當中,有八成誤以為疫苗可以預防所有性病。這些報導看來似乎無關緊要,畢竟一般民眾都會認為「疫苗」多是有益無害,且一直以來不斷有醫師透過新聞的方式,替這個新上市的疫苗強力背書。但令人擔憂的,是這個消息所透露出的台灣長期醫病關係的不平等,民眾「知」的權益被漠視,且若更進一步探討,更質疑民眾權益與藥廠利益的拔河中,國家對於照顧民眾健康的輕率。
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在2006年6月8日通過Merck藥廠所研發的子宮頸癌疫苗--「Gardasil」,台灣也在同年12月准許上市,此後便不斷有醫師透過各種方式向民眾大力傳播此疫苗的好處、呼籲將子宮頸癌疫苗列入常規接種,甚至有立委出面要求將此疫苗納入公費施打項目。在種種權威的加持之下,一般民眾對此疫苗的效用完全沒有質疑的餘地。
2006年,台灣女人連線曾偕同民進黨立委黃淑英召開記者會,針對此疫苗提出疑問,例如:國人常見的HPV究竟是何類型?有無正式統計?Gardasil在台灣是否與在美國一樣有70%的保護力?以及在本土的臨床實驗結果是否有其特殊性等問題,希望衛生單位出面向國人說明。尤其在美國相繼傳出接種疫苗的少女傳出暫時性失明甚至癲癇昏迷等狀況後,疫苗副作用等問題都是我們希望瞭解的。
由於這幾年來美國接二連三的新藥下架事件,FDA核准新藥的信用其實早被質疑。但FDA已於2004年委託醫學研究所(IOM)對於藥物安全系統作一個評估,IOM也提出報告,建議FDA需做出重大變革,其中包括了任何處方藥在核准上市後的兩年內,其包裝要有符號標示,告知病人用藥安全的整體性並未完全確立;新的處方藥在上市的兩年內,不得對消費者做直接廣告;在新藥核准後的5年內必須再評估其安全性及有效性等等。這是美國為民眾健康把關所做的努力,我們的衛生署呢?
我們肯定並感激Merck研發疫苗成功,造福婦女健康,但我們也堅持民眾有知的權利,而衛生單位有告知的義務。我們更要呼籲政府,在核准子宮頸癌疫苗之後,請充分告知民眾正確及完整的資訊,讓民眾能做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決定,而不是只聽到藥廠的聲音。
本文刊載於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 read more
2007.03.05
回應立院三讀通過人工生殖法
我們的社會文化向來將女人與生殖、母親等角色畫上等號,母職的實現被視為女性生命自我成就的重要一環,相對地,不孕的女性因此常於社會中飽受傳宗接代的壓力。自1977年,第一個人類的人工授精案例成功;1978年,第一個試管嬰兒出生,雖然帶給不孕婦女新的希望,但亦帶來另一種壓力與恐懼,而使得傳宗接代的重擔更形加重。另一方面,人工協助生殖科技的發展同時也帶來倫理、法律、生命價值等各層面新的問題。例如日前李幸育在未婚夫死後要求取精,就在社會上引起風波。
為因應施行日廣的人工協助生殖技術,行政院衛生署自1986年起,即陸續頒布「行政院衛生署人工生殖技術管理諮詢小組設置要點」等管理辦法。然而自2001年12月28日修正之行政程序法第174條之一通過後,「人工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已失其效力,人工協助生殖科技從此處於無法可管的情況。雖然衛生署於1996年即著手研擬「人工協助生殖法」,但由於代理孕母是否應該合法化一直有重大的爭議,因此多年來,這個法案仍未能送進立法院審查。為了不讓人工協助生殖技術在管理上有太長的空窗期,2004年,衛生署將爭議不斷的「代理孕母」與「人工生殖法」脫鉤,分別研擬「人工生殖法」與「代孕人工生殖法」。
台灣女人連線長期追蹤此議題,並於2005年與黃淑英立委辦公室共同草擬「人工協助生殖法草案」。這個延宕多年的草案於2005年10月6日在衛生環境及社會福利委員會進行第一次草案大體討論,2006年5月22日初審通過,2007年3月5日三讀通過。
我們很高興此次立法接納了許多我們的意見,例如:
1.
「諮詢委員會」女性委員人數不得少於全體委員人數二分之一。
2.
取消受術夫妻之年齡限制。因為生養小孩應由夫妻衡量自身情況及能力加以判斷,年齡限制乃限縮夫妻自主決定之權利。
3.
已婚者捐贈生殖細胞不需經過配偶同意,因為捐贈屬個人行為,捐贈生殖細胞屬個人身體自主權之延伸。
4.
考慮配偶一方死亡或婚姻無效所可能延伸之糾紛,確立醫療機構每次實施人工生殖前,均需夫妻雙方書面同意之原則。
然而很遺憾的,法案名稱最後還是為「人工生殖法」,而非我們所提之「人工協助生殖法」。此名稱不同之處在於:「人工協助生殖法」涵義上是以人為主體,生殖科技乃是用來解決生殖障礙、協助生育;若是依行政院版草案名稱「人工生殖法」,其內涵成為在實驗室就能操縱的、人造(artificial)的概念,不一定需要「人」做為「生育主體」。因此我們認為,法案名稱應為「人工協助生殖法」,非「人工生殖法」。此外,目前限制每次植入母體之胚胎數不得超過4個亦是一種妥協。依照目前歐洲國家已趨向一次植入胚胎不超過2個的標準,我們仍有改善空間。
閱讀更多人工生殖法相關資訊,請點這裡
+ read more
2007.03.05
中風症狀,女男不同
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的會議中,有一份研究發現,女性中風病患所出現的症狀常和教科書上所舉的例子不同,也就是說,女性中風常出現的都不是典型的症狀。過去醫學研究及臨床實驗都是以男性為主,因此,所謂「中風的典型症狀」就是指「男性中風的症狀」,而女性的症狀就只能被歸類為「非典型症狀」。
這份研究包含了16個醫學中心的急診室資料,其中中風病患有1724位,醫護人員將病患所轉述的中風症狀登入資料庫中,研究人員再將資料庫中的紀錄和典型的中風症狀做比較。結果發現其中女性出現典型中風症狀的機率,比男性低三分之一。因此,若女性出現非典型的中風症狀,醫護人員便有可能認為病患不需要做腦部掃瞄,而錯過了後續的重要治療。研究人員相信,這有可能是女性的中風病患較容易接受不積極的治療的原因。
根據這份研究,女性最常出現的五大症狀為:
1. 失去意識或是昏厥
2. 呼吸困難
3. 常跌倒或是發生意外
4. 身體不適或是疼痛
5. 抽筋
而根據美國心臟協會,典型的中風症狀為:
1.
臉部、手臂和腳突然的麻痺或是無力,這個症狀女性和男性反應有出現的機率大致相同。
2.
突然暈眩,有言語和理解上的困難,這個症狀女性和男性反應有出現的機率大致相同。
3. 突然視力變差,這個症狀較少出現在女性身上。
4.
突然頭昏,失去平衡或協調,而無法行走,這個症狀較少出現在女性身上。
5.
突然因為不明原因頭痛的很厲害,這個症狀女性和男性反應有出現的機率大致相同。
+ read more
2007.03.02
糖尿病藥物提高骨折率
Avandia(中文品名:梵帝雅膜衣錠;成分:Rosiglitazone)是目前市面上用來治療第二型糖尿病的藥物。日前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表示,根據GlaxoSmithKline藥廠的一份研究報告發現,使用Avandia的女性病患,手部、手臂和腳的骨折率較高;因此,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和藥廠都建議醫師,在使用含有Rosiglitazone的藥物前,應該要先評估患者骨折的風險。
這份研究所分析的資料,是擷取自另一份叫做ADOPT(A
Diabetes Outcome and Progression
Trial)的試驗,總共包括4360位病患,結果發現使用Rosiglitazone的女性骨折率為2.74%,使用Metformin的骨折率為1.54%,使用Glyburide的骨折率為1.29%;也就是說,女性病患若使用含有Rosiglitazone的糖尿病藥物,骨折的機率比使用其他藥品的女性高出許多。
雖然研究結果發現女性若使用含有Rosiglitazone的藥物,手腳的骨折率會增加,但是,就更年期女性因為骨質疏鬆,而最容易發生骨折的髖骨和脊椎而言,卻沒有影響。
這項研究還會持續地進行追蹤,預計最後的結果會在2009年發表,因此,Rosiglitazone對女性骨折的影響尚未完全確立,但是,因為目前的研究數據已呈現顯著差異,所以考慮到病人的安全,仍應該將此風險納入考量。
*相同成分的其他藥品:梵帝美錠(Avandamet)
+ read more
2007.02.16
女性心臟病的新指標
早在1956-1966年,醫學人員就已將高血壓、抽菸、糖尿病、高血脂視為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危險因子,但是,在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女性中,有20%的女性沒有出現這些情況,而有出現這些情況的女性,卻又沒有冠狀動脈心臟病。雖然對於心血管疾病的認知,在過去半個世紀以來,有了巨大的改變,但是,預測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卻沒有重新修訂過。
成人治療準則第三版(Adult Treatment
Panel-III)是目前用來評估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指引;根據美國醫學協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裡的一篇研究表示,為了確保女性心血管的健康,這個準則加入了兩項新的參考指標,但是這兩項新的參考指標僅限於用來評估女性十年內的短期心臟病風險,將40%-50%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女性,分為高風險群和低風險群。
為了重新評估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特別是瞭解女性的心血管疾病,研究人員從24,558位45歲以上的美國健康女性身上,紀錄了35項因子,並追蹤了平均約10.2年的時間,再將這些因子和參與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成人治療準則的指標做分析和比較;結果發現:和女性冠狀動脈心臟病有相關性的因子有: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的濃度及心臟病家族史。因此,成人治療準則第三版便加入了這兩項新的參考指標:C反應蛋白的濃度過高,以及家族史中有人在60歲前就診斷出冠狀動脈心臟病。
研究人員表示,這兩項新加入的參考指標,在預防女性心臟病上,一定會有立即的影響,但是這個影響有多大?哪一個參考指標準確度較高?是否適用於男性?都還值得觀察;此外,這次的研究結果也帶出一些值得深思的問題,例如,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指標是否應該修改、是否應該讓病患使用阿司匹靈、是否應增加其他新的指標?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