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與情慾
性/情慾
安全性行為
避孕
性傳染病
其他性與情慾
生育健康
月經
懷孕/生產
嬰兒哺育
不孕/人工生殖
流產/人工流產
更年期
其他生育健康
慢性疾病
肥胖
心血管疾病
骨質疏鬆
糖尿病
紅斑性狼瘡
失智症
其他慢性疾病
癌症
乳癌
子宮頸癌/HPV疫苗
卵巢癌
肺癌
其他癌症
心理健康
憂鬱症
情感關係
性別氣質/認同
其他心理健康
瘦身美容
身體意象
醫學美容
瘦身
美容
其他瘦身美容
生活飲食
運動
飲食
其他生活飲食
LGBT+
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用藥安全
醫病關係/倫理
健康政策
妨害性自主
武漢肺炎
其他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2006.03.09
懷孕中的性事,你不可不知
060309
對於已經懷孕或計畫懷孕的女性,你可能會找到許多性知識,是告訴你如何懷孕,以及產後性生活的變化等,然而對於懷孕中是否可以從事性行為?以及如何的性行為方式較為安全等,卻很少被討論,這可能是受到社會文化價值中刻意將母親的角色與性分開,因而忽略懷孕時女性的性需求。
懷孕時可以做愛嗎?
其實只要是正常的懷孕狀態,通常指流產、早產等併發症之低風險者,在懷孕的任何階段都是可以從事性行為的,如果你不清楚自己的懷孕狀況,可以直接和醫師、護士等相關人員討論。
此外,與伴侶討論性事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增進彼此性關係、親密的方式,包括性行為時如何的體位、姿勢能讓彼此感到最舒服,除了常見的體位外,也可以採取側位、女上男下等,以及其他表達愛意的方式,如親吻、擁抱、言語關心等。
最好的建議就是勇敢說出自己的需求,和醫師、護士、伴侶共同討論,懷孕時,也可以享有滿意與安全的性關係。
做愛會危害到嬰兒嗎?
從事性行為不會危害到嬰兒,因為羊水與子宮強壯的肌肉會保護著嬰兒,此外,子宮頸亦有濃稠黏膜防止其受感染,所以陰莖不會於性交中接觸到嬰兒。然而部份的醫師會建議女性於產期最後一週停止性行為,其實是考量精液中含有的某種化學物質可能會刺激子宮收縮。
性高潮會導致流產或早產?
對於一般、低風險懷孕者是沒有影響的,因性高潮而來的子宮緊縮和產前的子宮緊縮是完全不同的。
為什麼懷孕時不想做愛?
懷孕時能夠做愛不代表孕婦想做愛,許多懷孕中的女性對於性的渴求是變化不定的,有的孕婦因體型變大,做愛時覺得不舒服,也有人對於即將到來的新生命感到憂心忡忡,或對於即將為人母親感到興奮,所以沒有心思做愛。
懷孕做愛時要注意的事情:
1. 口交時,提醒伴侶不要吹氣進入陰道,因為吹氣可能會導致血管栓塞,危及母親與小孩的生命。
2. 避免和性行為史不明或可能傳染性病者發生性關係,除了孕婦本身有感染風險,也可能會傳染給嬰兒。
如果你有以下狀況,醫師、助產士等相關人員可能會建議你不要從事性行為:
1. 曾經流產或有流產的威脅。
2. 曾經早產或者有早產的跡象(如過早的子宮收縮)
3. 無法解釋的陰道出血、分泌物、痙攣、羊水外洩
4. 因胎盤位置過低而覆蓋子宮頸
5. 不健康的子宮頸,可能因虛弱或過早張開導致流產或早產
6. 身懷多胞胎
+ read more
2006.03.09
懷孕中的性事,你不可不知
對於已經懷孕或計畫懷孕的女性,你可能會找到許多性知識,是告訴你如何懷孕,以及產後性生活的變化等,然而對於懷孕中是否可以從事性行為?以及如何的性行為方式較為安全等,卻很少被討論,這可能是受到社會文化價值中刻意將母親的角色與性分開,因而忽略懷孕時女性的性需求。
懷孕時可以做愛嗎?
其實只要是正常的懷孕狀態,通常指流產、早產等併發症之低風險者,在懷孕的任何階段都是可以從事性行為的,如果你不清楚自己的懷孕狀況,可以直接和醫師、護士等相關人員討論。
此外,與伴侶討論性事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增進彼此性關係、親密的方式,包括性行為時如何的體位、姿勢能讓彼此感到最舒服,除了常見的體位外,也可以採取側位、女上男下等,以及其他表達愛意的方式,如親吻、擁抱、言語關心等。
最好的建議就是勇敢說出自己的需求,和醫師、護士、伴侶共同討論,懷孕時,也可以享有滿意與安全的性關係。
做愛會危害到嬰兒嗎?
從事性行為不會危害到嬰兒,因為羊水與子宮強壯的肌肉會保護著嬰兒,此外,子宮頸亦有濃稠黏膜防止其受感染,所以陰莖不會於性交中接觸到嬰兒。然而部份的醫師會建議女性於產期最後一週停止性行為,其實是考量精液中含有的某種化學物質可能會刺激子宮收縮。
性高潮會導致流產或早產?
對於一般、低風險懷孕者是沒有影響的,因性高潮而來的子宮緊縮和產前的子宮緊縮是完全不同的。
為什麼懷孕時不想做愛?
懷孕時能夠做愛不代表孕婦想做愛,許多懷孕中的女性對於性的渴求是變化不定的,有的孕婦因體型變大,做愛時覺得不舒服,也有人對於即將到來的新生命感到憂心忡忡,或對於即將為人母親感到興奮,所以沒有心思做愛。
懷孕做愛時要注意的事情:
1. 口交時,提醒伴侶不要吹氣進入陰道,因為吹氣可能會導致血管栓塞,危及母親與小孩的生命。
2. 避免和性行為史不明或可能傳染性病者發生性關係,除了孕婦本身有感染風險,也可能會傳染給嬰兒。
如果你有以下狀況,醫師、助產士等相關人員可能會建議你不要從事性行為:
1. 曾經流產或有流產的威脅。
2. 曾經早產或者有早產的跡象(如過早的子宮收縮)
3. 無法解釋的陰道出血、分泌物、痙攣、羊水外洩
4. 因胎盤位置過低而覆蓋子宮頸
5. 不健康的子宮頸,可能因虛弱或過早張開導致流產或早產
6. 身懷多胞胎
+ read more
2006.03.07
禁煙新規定
最近護理專業團體正在研擬新的禁煙規則:當有醫護人員到家裡拜訪時,癮君子不可抽煙。這項新的規定將引起個人自由與公共健康的論戰。
在NHS即將出版的指導手冊中建議:如果病患申請居家護理將會以文字告知他的家人或是病患自己在照護者到達前的一個小時及照護者工作時都不許抽煙,以創造無煙害的環境,而無法遵守的病患則必須去診所接受治療。
護理皇家學院表示:護理人員、助產士與其他可能會出外拜訪的健康促進者,他們的工作包括到家裡去探望新生兒的母親、體弱者或是老人,不能夠因為他們的工作場合是在別人的家就強迫他們吸二手煙,這是將他們置於健康風險中。再者,護理人員也會因為在前一個服務地點,制服上沾上了煙味,而被下一位服務對象拒絕於門外。
這項規定影響所及包括家事服務員、社工人員都可沿用此規定而提起訴訟。然而,護理皇家學院的煙害政策辦公室發言人則表示:目前此項規定將以工作人員提出請求的方式進行。但反對者則認為:要叫人們不能在自己的家裡抽煙,在執行上很困難。
+ read more
2006.03.06
複雜又矛盾的研究,你讀懂了多少?
最近兩個禮拜所發表和健康有關的新聞,常讓人看了之後更加困惑,因為這些研究結果似乎都推翻了醫學界長久以來建立的概念,例如:低脂食物並不能有效降低罹患心臟病、乳癌和結腸癌的機率;賀爾蒙療法並不會危害年輕更年期女性的心臟,甚至還有保護作用;補充鈣質和維他命D並無法有效預防骨折和結腸癌。雖然如此,仍然沒有人敢說「吃高熱量的食物是沒關係的」、「荷爾蒙療法絕對是安全的」、或是「補充維他命D和鈣片是沒用的」。
每個人都希望研究結果能找到確切的答案,但是研究過程中常會有無法掌控和無法預期的事件發生,例如:
一、研究時間長短:以WHI的「婦女健康計畫」為例,整個研究歷時15年,研究範圍越大、時間越長,變因自然也就越多,過程中的問題假設、研究決策、意外發展等都會使研究結果更複雜;當然,研究時間過短也是變因之一。
二、問題假設錯誤,或是隨著研究的進行,假設就過時了。
三、參與者的配合:以醫學研究而言,要參與者控制飲食或準時用藥是很困難的,許多參與者的飲食習慣不斷地在改變,也有人常會服用新藥物。
四、參與者間的差異:參與者的年紀、健康狀況等都是影響研究結果的重要因素。
因為以上的種種變因,研究就有可能會產生互相衝突的結果,甚至有時候為了讓結果能趕快發表,研究者可能忽略了微小但重要的細節,因此,研究雖然無法提供一個完整確切的答案,卻能夠產生許多有價值的資料;民眾在閱讀這些訊息時,也不應以過於專斷的態度解讀這些資訊。
+ read more
2006.03.06
複雜又矛盾的研究,你讀懂了多少?
最近兩個禮拜所發表和健康有關的新聞,常讓人看了之後更加困惑,因為這些研究結果似乎都推翻了醫學界長久以來建立的概念,例如:低脂食物並不能有效降低罹患心臟病、乳癌和結腸癌的機率;賀爾蒙療法並不會危害年輕更年期女性的心臟,甚至還有保護作用;補充鈣質和維他命D並無法有效預防骨折和結腸癌。雖然如此,仍然沒有人敢說「吃高熱量的食物是沒關係的」、「荷爾蒙療法絕對是安全的」、或是「補充維他命D和鈣片是沒用的」。
每個人都希望研究結果能找到確切的答案,但是研究過程中常會有無法掌控和無法預期的事件發生,例如:
一、研究時間長短:以WHI的「婦女健康計畫」為例,整個研究歷時15年,研究範圍越大、時間越長,變因自然也就越多,過程中的問題假設、研究決策、意外發展等都會使研究結果更複雜;當然,研究時間過短也是變因之一。
二、問題假設錯誤,或是隨著研究的進行,假設就過時了。
三、參與者的配合:以醫學研究而言,要參與者控制飲食或準時用藥是很困難的,許多參與者的飲食習慣不斷地在改變,也有人常會服用新藥物。
四、參與者間的差異:參與者的年紀、健康狀況等都是影響研究結果的重要因素。
因為以上的種種變因,研究就有可能會產生互相衝突的結果,甚至有時候為了讓結果能趕快發表,研究者可能忽略了微小但重要的細節,因此,研究雖然無法提供一個完整確切的答案,卻能夠產生許多有價值的資料;民眾在閱讀這些訊息時,也不應以過於專斷的態度解讀這些資訊。
+ read more
2006.03.05
膽固醇的標準過於嚴苛?
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畫(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al
Program)最近更新了膽固醇的指標(此處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但是重訂標準後有上百萬的美國人不符合這個標準。
西北大學和其研究團隊在分析完1999至2002年的「國家健康及營養評鑑調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al Examination
Survey)報告後表示專家們所認定的標準值,和民眾所能維持的標準值並不一致,而且其間的差距越來越大,以心血管疾病的低危險群為例,膽固醇在2001年的標準值為130mg/dl,但是在2004年時,標準值降至100mg/dl;因此,3200位參與者中,在2001年有30%的人的膽固醇是高於標準的,而於2004年重新訂定標準後,則有36%的人不合標準;而心血管疾病的中危險群及高危險群的差異更大,以2001年的標準來說,分別有56%及72%的人超過標準,但是在2004年重訂標準後,不合標準的人分別增至87%和96%。
通常超過標準的病人,醫師都會建議使用藥物降低膽固醇以預防心血管疾病,但是在新的標準重訂後,許多人即使服用Statin也無法降到標準值,而且,現階段藥物的價格反而讓真正需要它的人無力取得;這個缺口是一個真正需要思考的問題,究竟這樣的標準值是訂的合乎標準,還是過於嚴苛?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