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介紹

更年期另類療法缺乏研究證明
2006.07.26
更年期另類療法缺乏研究證明
由於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研究證實荷爾蒙補充療法對女性健康的風險,許多民眾紛而轉向使用另類療法來舒緩更年期熱潮紅及盜汗的症狀,其中大豆及北美升麻(Black Cohosh)等植物性荷爾蒙最為常見,其次還包括運動、針灸及電磁石療法等。然而,雖然這些另類療法雖宣稱具有療效,但事實上目前並無研究證實。   由於目前所有的相關實驗時間都很短暫、規模也不大,加上從來沒有任何針對另類療法對人體影響的隨機雙盲研究,因此大家都各說各話。在各項研究之間其實都充滿許多矛盾,專家們之間也一直是爭論不斷;每個人都只從自己的角度來解讀研究結果,而對於無法支持自己論點的部份則是選擇直接忽略。   位於波特蘭的科學家Dr. Anne Nedrow回顧過去所有的相關研究後表示,民眾服用這些自然食品雖然是安全的,但也應該要認知,目前這些食品對於舒緩更年期症狀的說法並沒有科學證實,而食品所宣稱的療效也不可全然相信。
+ read more
減肥手術後40%會出現併發症 
2006.07.23
減肥手術後40%會出現併發症 
美國有越來越多人有肥胖問題,許多重度肥胖者在試盡各種減肥管道都效果不彰後,會選擇動減肥手術,其中最常見的為胃繞道手術。但美國政府在八月份的醫療照顧期刊(Medical Care)上發表了一篇的報告,表示動過減肥手術的人當中,22%的人在手術後住院期間馬上會出現併發症,而手術後6個月內出現併發症的人,更高達40%。   這份研究分析了2001及2002年中2,522名施行減肥手術的人的保險費請領資料,發現每10人就有4人會出現手術併發症,常見的併發症為傾食症候群(Dumping syndrome):即在進食後10-15分鐘,會出現腹脹、噁心、食物逆流、腹瀉、暈眩等症狀;嚴重者更會出現感染、呼吸衰竭等症狀。而治療這些併發症的花費平均就高達上千美元。   對此研究報告有專家指出,所分析之個案為4、5年前之手術病患,與當時的技術比起來,現在手術的風險已大為降低。除此之外,有些病患在減肥手術後,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風險更大為降低,所以如何評估兩者間的利弊得失也不能一概而論。但由於此手術風險併發症極高,因此除了呼籲醫師在手術前必須明確告知病患之外,民眾也要自己評估是否有必要冒險以手術的方式減肥。
+ read more
體重會影響乳癌罹患率
2006.07.21
體重會影響乳癌罹患率
很多人都知道遺傳是女性罹患乳癌的一個重要因子,但是卻不知道生活方式也會影響乳癌的罹患率,像是肥胖、飲酒過量、運動不足都有可能提高乳癌的風險。   一份發表在美國醫學協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的研究指出,女性如果在成年後或是更年期後體重有增加的話,罹患乳癌的風險就會增加,而體重若下降的話,風險也會明顯降低;這份研究追蹤了大約五萬名女性長達24年,研究結果大致可歸為以下幾點: 一、15%的乳癌案例可歸因於18歲之後體重增加超過兩公斤,4.4%可歸因於更年期後體重增加超過兩公斤;相反的,如果女性在更年期後體重有下降的話,得乳癌的風險比體重增加和體重不變的女性少了57%。 二、若女性在成年後,體重增加25公斤以上的話,乳癌的罹患率比一般女性高了45%;若更年期後體重增加10公斤以上的話,得乳癌的風險會提高1.18倍。 三、以從未使用過荷爾蒙療法的女性而言,若成年後體重增加,風險也跟著提高24.2%,若更年期後體重增加,風險則提高7.6%;若從更年期開始減重10公斤以上,且持續維持一樣的體重,那麼得乳癌的風險就非常低。   這份研究發現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即使是在更年期之後減重,也能降低乳癌罹患率,但是由於減重的困難和健康考量,尤其是更年期之後減重更是不易,因此,研究團隊還是強調維持體重才是較健康和實際的作法。
+ read more
上網購買壯陽藥物要特別小心
2006.07.18
上網購買壯陽藥物要特別小心
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上週發表聲明,警告民眾上網購買藥物時要小心,因為許多藥物裡頭含有處方籤的成分(例如威而剛),不但是違法的,而且也很危險。FDA還特別列出含以下成分必須要民眾特別注意不要自己隨便購買:Zimaxx, Libidus, Neophase, Nasutra, Vigo-25, Actra-Rx, 4EVERON。其中Zimaxx常見於男性壯陽藥物中,美國本身也不再進口4EVERON。   對於有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的民眾,更要小心藥物間的交互影響,尤其是含硝酸鹽的男性壯陽藥物如果與心臟病藥物交互干擾,甚至可能會引起死亡。而一般民眾也要小心一些藥物中的成分有可能會降低血壓。
+ read more
抽菸女性得肺癌機率高,存活率也高
2006.07.17
抽菸女性得肺癌機率高,存活率也高
最近有幾份研究都發現,抽菸的女性比男性容易罹患肺癌,但是存活的機率也比較高,其中一份研究發表在美國醫學協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這份研究包含7498位女性和9427位男性,所有的參與者都四十歲以上、有抽菸史、而且研究開始的時候都沒有肺癌的症狀,研究者從1993年到2005年持續追蹤他們的電腦斷層掃瞄(CT)記錄;研究結果發現女性有2.1%被診斷出肺癌,男性則只有1.2%,但是,就肺癌的死亡率而言,女性只有男性的一半。 有學者推論抽菸的女性罹患肺癌的機率較高,是因為女性的體質對煙草的致癌物質較敏感所致,如果女性因為抽菸而罹患肺癌的風險確實比男性高的話,那麼在反菸的策略上,應該要多注意女性的宣導。 而女性肺癌存活率較高的原因仍然不清楚,有可能跟體型、生活型態、荷爾蒙、生育或是抽菸習慣等有關,不論原因為何,確實認知疾病的性別差異,和了解女性在對抗肺癌上的優勢,對於將來研發治療法是有益的。
+ read more
連基因表現也有性別差異
2006.07.13
連基因表現也有性別差異
  醫界一直以來都無法解釋為什麼同一個疾病會有性別差異。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研究團隊在八月號的基因研究期刊(Genome Research)發表了一篇研究,這份研究正好提供了一個可能的解答。 由於老鼠和人類的基因有99%是相同的,所以此研究團隊檢驗了老鼠的大腦、肝、脂肪和肌肉組織,希望藉此可以找到基因和疾病的關係,他們仔細地檢查了共23,000對基因,一一比對雄性和雌性的基因表現。研究結果顯示雄性和雌性基因在同一個器官裡的運作和反應是不一樣的。 在人類身體裡三萬多個基因中,男、女性唯一的不同點就是決定性別的X和Y染色體,但是研究結果卻發現在大腦、肝、脂肪和肌肉組織裡,有一半以上的基因表現模式是不同的,以肝臟為例,基因表現會影響肝臟對藥物的代謝,而研究發現藥物代謝的程度會有性別差異,這樣的結果意涵男、女性肝臟的功能和運作是一樣的,但是會有程度上的不同;這不但解釋了為什麼同樣的疾病,在男人和女人身上的症狀、風險不相同,也說明了為什麼同樣的藥物在男、女性身上會有不同的作用。 現在大部分的治療法和藥劑含量都是以男性為標準而訂定的,藥物也只有在男性身上試驗過,這項研究結果再次強調了性別差異在醫學和臨床試驗上的重要性,不僅有助於瞭解疾病,也揭示了將來研發新的治療法或藥物時,應該特別注意性別差異。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