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介紹

噪音會增加心臟病發的風險
2005.12.03
噪音會增加心臟病發的風險
德國柏林Charité大學醫學中心的Stefan Willich醫師於11月24號的歐洲心臟學期刊中指出,長期暴露於噪音的環境會增加心臟病的風險,且無論男性或女性都會受到噪音的影響。 這項實驗追蹤了柏林主要32家醫院,共4115名曾有心臟病發紀錄的病人,噪音來源的認定除了以往研究所著重的工作場所噪音部分外,還包括所處環境的噪音。研究顯示,噪音所造成的風險,並不會因為噪音的強度增加而往上提昇,只要超過60分貝,甚至一間忙碌的辦公室當中的噪音,就會對身體造成影響。男性若長期暴露於超過60分貝以上噪音的環境當中,會增加50%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女性則會增加三倍。另外,在工作場所的噪音方面,僅有男性會因此增加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增加的程度是30%。 在噪音引起的煩躁對於心臟病的風險方面,無論男性女性都沒有顯著的關連,但相較之下,女性較有可能會因為煩躁增加對心臟病的風險。 Willich表示這項研究仍有限制,因為該研究定義中的噪音並未包含通勤時的噪音,如開車行走高速公路去公司的部分,同時,他們研究的對象並未包括住在鄉村及超過70歲以上的個案。 美國職業安全衛生局表示,一般人能夠暴露在90分貝的工作場所中八小時,歐洲的噪音標準較為嚴格,為85分貝。但這項研究顯示,不管哪一種標準都過高了,工作場所對於噪音的限制可能該往下調整至65-70分貝。
+ read more
RU-486會引起細菌感染?
2005.12.01
RU-486會引起細菌感染?
目前為止,美國加州共有4名健康的年輕女性在使用RU-486後,因出現致命性的細菌(Clostridium sordellii)感染而死亡。11月份的新英格蘭醫藥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刊登了一篇相關研究報告,增加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對於管制RU-486的壓力。 1992年已有科學家指出人工流產藥物RU-486容易降低婦女對於細菌的抵抗力。2000年9月,FDA核准Mifeprex(俗稱RU-486)及必須同時服用的misoprostol上市,並有強烈警告標示,之後也有更新增加其它併發症的警告。 根據期刊的報告,RU-486自上市以來出現過5起死亡病例,其中4起是因為Clostridium sordellii細菌感染,佔了全部使用者的10萬分之1。這些因Clostridium sordellii細菌感染而死亡的婦女通常是在服用RU-486及misoprostol後,數日內出現腹部疼痛及大量出血的情形,與一般細菌感染不同之處在於,這類型的細菌會在體內繁殖並排出毒素,而病患卻不會出現發燒的症狀。 哈佛醫學院的教授Dr. Michael F. Greene表示,並無任何證據表示此種感染與RU-486的直接關係,因為也有可能是使用不當、特別體質或其它外在因素導致感染的發生。此外,10萬分之1的死亡率事實上是非常低的,因此Dr. Greene認為RU-486其實是很安全的藥物。 領導這項研究報告的Dr. Marc Fischer表示,因為RU-486能夠讓婦女帶回家自行服用,許多人可能從中得到錯誤的訊息,以為這個藥物不會有併發症而因為忽略而錯過治療時機。此外,報告中也建議醫師如發現病患的心律加快、白血球增加、紅血球過高、或低血壓的情形要特別注意。有專家建議在給婦女RU-486時,同時也讓她們服用抗生素,但FDA並不贊成預防性抗生素的使用。 美國許多保守或反墮胎團體一直以來都不斷給FDA壓力,要求禁止RU-486上市。除此之外,像事後避孕藥是否該開放成可以直接在藥局購買的非處方籤藥物,也飽受保守團體的反對壓力。美國偏向自由派的民主黨領袖因此批評FDA不顧科學證明而將政治置於科學之上。 其實只要是關係到女性「不想生」的議題向來都有許多爭議,尤其是來自宗教團體的壓力。然而,如同聯合國在開羅所舉辦的人口會議中所聲明的,安全的人工流產應是屬於公共衛生議題、且實施人工流產的女性不應該被視為犯罪。如果想減少人工流產的發生,首要之務應是正視情慾存在的事實,加強安全性教育及保險套的使用,而非一味的要求禁慾或恐嚇的手段來制止人工流產的發生。
+ read more
RU-486會引起細菌感染?
2005.12.01
RU-486會引起細菌感染?
目前為止,美國加州共有4名健康的年輕女性在使用RU-486後,因出現致命性的細菌(Clostridium sordellii)感染而死亡。11月份的新英格蘭醫藥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刊登了一篇相關研究報告,增加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對於管制RU-486的壓力。 1992年已有科學家指出人工流產藥物RU-486容易降低婦女對於細菌的抵抗力。2000年9月,FDA核准Mifeprex(俗稱RU-486)及必須同時服用的misoprostol上市,並有強烈警告標示,之後也有更新增加其它併發症的警告。 根據期刊的報告,RU-486自上市以來出現過5起死亡病例,其中4起是因為Clostridium sordellii細菌感染,佔了全部使用者的10萬分之1。這些因Clostridium sordellii細菌感染而死亡的婦女通常是在服用RU-486及misoprostol後,數日內出現腹部疼痛及大量出血的情形,與一般細菌感染不同之處在於,這類型的細菌會在體內繁殖並排出毒素,而病患卻不會出現發燒的症狀。 哈佛醫學院的教授Dr. Michael F. Greene表示,並無任何證據表示此種感染與RU-486的直接關係,因為也有可能是使用不當、特別體質或其它外在因素導致感染的發生。此外,10萬分之1的死亡率事實上是非常低的,因此Dr. Greene認為RU-486其實是很安全的藥物。 領導這項研究報告的Dr. Marc Fischer表示,因為RU-486能夠讓婦女帶回家自行服用,許多人可能從中得到錯誤的訊息,以為這個藥物不會有併發症而因為忽略而錯過治療時機。此外,報告中也建議醫師如發現病患的心律加快、白血球增加、紅血球過高、或低血壓的情形要特別注意。有專家建議在給婦女RU-486時,同時也讓她們服用抗生素,但FDA並不贊成預防性抗生素的使用。 美國許多保守或反墮胎團體一直以來都不斷給FDA壓力,要求禁止RU-486上市。除此之外,像事後避孕藥是否該開放成可以直接在藥局購買的非處方籤藥物,也飽受保守團體的反對壓力。美國偏向自由派的民主黨領袖因此批評FDA不顧科學證明而將政治置於科學之上。 其實只要是關係到女性「不想生」的議題向來都有許多爭議,尤其是來自宗教團體的壓力。然而,如同聯合國在開羅所舉辦的人口會議中所聲明的,安全的人工流產應是屬於公共衛生議題、且實施人工流產的女性不應該被視為犯罪。如果想減少人工流產的發生,首要之務應是正視情慾存在的事實,加強安全性教育及保險套的使用,而非一味的要求禁慾或恐嚇的手段來制止人工流產的發生。
+ read more
自然產與尿失禁沒有關聯
2005.12.01
自然產與尿失禁沒有關聯
自然產與尿失禁沒有關聯   根據婦產醫學雜誌12月報導,自然產與尿失禁並沒有關聯,反而是家族遺傳的因素扮演了決定性的角色。 尿失禁與生產有無關聯,長久以來一直因為研究方法的不同而有所爭議。紐約羅切斯特醫學中心的布希包醫師(Dr. Buchsbaum)以問卷的方式全面的評估143對姊妹骨盆底的問題。每對姊妹其中有一人為有自然產的經驗,另一人則未曾生育。結果顯示,生育婦女尿失禁的比率為50%,而未生育婦女為48%,在統計上沒有顯著的差異,且失禁的種類及嚴重性也沒有顯著的不同。然而,如其中一位姊妹有某一種尿失禁情況,也會發生在另一姊妹身上,顯示家族遺傳的可能。 國內的部分,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同時也是台北市立婦幼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謝卿宏,今年初在世界婦產醫學雜誌發表台灣婦女尿失禁的現況時也提出同樣的看法。因此,懷孕婦女其實大可放心,自然產是不會導致尿失禁的!
+ read more
使用避孕貼片小心血栓風險
2005.11.30
使用避孕貼片小心血栓風險
Ortho Evra避孕貼片自從2002年在美國開始販售,所賣出的量就比所有品牌的避孕藥都還要多,光是去年就有1千萬個銷售量。此種貼片在年輕女性中又特別受歡迎,因為使用方便且一個星期更換一次即可。然而,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在2005年11月初要求避孕貼片的製造商嬌生公司要加入新的警告標誌,表示使用避孕貼片會比避孕藥多60%的雌激素被人體吸收,因為荷爾蒙被新陳代謝方式不同的關係,避孕藥是透過胃部消化後才被吸收,而避孕貼片則是由血液直接吸收。而雌激素的提高則會增加血栓的風險,國外已有血栓的案例發生。 自從FDA警告使用避孕貼片會增加體內荷爾蒙之後,醫師們就很謹慎地使用此貼片,美國許多大學的健康中心也已停止開此貼片給學生。在台灣,衛生署曾於2004年9月27日表示,核准嬌生的女性避孕貼片「以芙」(EVRA Transdermal Patches)上市,同時也有特殊警語注意血栓風險。在此再次呼籲民眾在選擇避孕方式時要特別注意,還是使用避孕機率高、副作用最低、且是唯一可避病的保險套為佳。
+ read more
使用避孕貼片小心血栓風險
2005.11.30
使用避孕貼片小心血栓風險
Ortho Evra避孕貼片自從2002年在美國開始販售,所賣出的量就比所有品牌的避孕藥都還要多,光是去年就有1千萬個銷售量。此種貼片在年輕女性中又特別受歡迎,因為使用方便且一個星期更換一次即可。然而,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在2005年11月初要求避孕貼片的製造商嬌生公司要加入新的警告標誌,表示使用避孕貼片會比避孕藥多60%的雌激素被人體吸收,因為荷爾蒙被新陳代謝方式不同的關係,避孕藥是透過胃部消化後才被吸收,而避孕貼片則是由血液直接吸收。而雌激素的提高則會增加血栓的風險,國外已有血栓的案例發生。 自從FDA警告使用避孕貼片會增加體內荷爾蒙之後,醫師們就很謹慎地使用此貼片,美國許多大學的健康中心也已停止開此貼片給學生。在台灣,衛生署曾於2004年9月27日表示,核准嬌生的女性避孕貼片「以芙」(EVRA Transdermal Patches)上市,同時也有特殊警語注意血栓風險。在此再次呼籲民眾在選擇避孕方式時要特別注意,還是使用避孕機率高、副作用最低、且是唯一可避病的保險套為佳。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