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介紹

乳房填充物可能與癌症風險有關
2011.01.27
乳房填充物可能與癌症風險有關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日前表示,根據近年累積的數據顯示:不論是矽膠或是鹽水袋的乳房填充物都會增加異生性大細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 ALCL)的風險,ALCL的腫瘤細胞通常會在手術的疤痕組織內增生。ALCL是一種發生率不高的罕見癌症,每一位女性發生的相對風險也非常低,但與乳房填充物相關的發生個案數卻持續增加中。這項發現也可能再度激起社會大眾對乳房填充物安全性的疑慮。   淋巴瘤是一種與免疫系統有關的癌症,而ALCL是淋巴瘤中很罕見的一種類型;在美國大約每50萬人會有一人罹患此癌症,其中在乳房發現此種腫瘤的又更少了,大約每一億人會有三個案例。美國FDA表示,在全球五百萬至一千萬的隆乳人口中,目前所知大約有60個ALCL的個案。   大部分的案例會被衛生當局發現,是因為婦女就診時抱怨許多不適的症狀,例如:疼痛、不明隆起的腫塊、乳房腫脹或形狀異常;這些症狀都是因為乳房填充物周圍的組織流動和硬化所造成的。而在檢查填充物周圍的液體和組織後才檢測出ALCL。   美國FDA要求醫師只要發現ALCL的案例就一定要回報,且乳房填充物的製造商必須要更新產品的標示,提供醫師和病人此風險的相關資訊,隆乳的病人也應該要定期追蹤檢查。美國FDA和美國整形外科醫師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Plastic Surgeons)正在合作建置一套通報系統,以完整瞭解ALCL與乳房填充物的相關性。     資料來源: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 read more
男女運動情形有別
2011.01.19
男女運動情形有別
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進行之「民國98年國民健康訪問暨藥物濫用調查」發現,過去兩個禮拜有做運動者,已由94年52.73%,(男性53.19%;女性52.25%),增加為53.53%(男性56.48%;女性50.58%),整體上升0.8%,女性略減1.67%,但屬誤差範圍內,惟男性增加3.29%具統計上意義;該數據也顯示仍有46.47%的國人,過去兩個禮拜沒有做運動。 該調查係以民國97年底台灣地區戶籍登記人口為抽樣母群體,運用隨機抽樣方法抽選出具全台灣地區代表性樣本為調查對象,18歲以上樣本數共24,174人,利用面訪問卷收集民眾過去兩個禮拜之運動行為相關資料,有效回收問卷20,036份,回收率為83%。 從調查結果顯示男性運動人口仍維持上升趨勢增加3.29%,但女性則略減1.67%。進一步檢視94年與98年男性各年齡層運動人口發現,除65歲以上略微減少,其餘各年齡層均較94年調查結果增加,整體增加3.29%;94年與98年女性各年齡層運動人口發現,除45-54歲該組略微增加3.84%,其餘各年齡層均較94年調查結果降低。 從98年男女運動人口年齡層比較上發現,國人自離開校園進入家庭與社會職場後,男性運動人口呈現逐年增加,於55-64歲到達最高峰,再逐漸下降;女性運動人口亦呈現逐年增加,於45-54歲到達最高峰,再逐漸下降。 以身體質量指數(BMI)分組比較發現,男性BMI值屬「過重」範圍者,過去兩週有運動之勝算比為BMI值正常範圍者的1.17倍,這項結果可能是因為BMI值過重之男性,選擇以「運動」的方式從事健康生活型態,屬於較積極從事運動之人口族群。女性BMI值屬「肥胖」範圍者,有運動之勝算比為BMI值正常範圍者的0.75倍。值得注意的是,男女BMI值屬「過輕」者,有運動之勝算比均較BMI值正常範圍運動者明顯偏低;顯示國內有一群又瘦又不運動的族群,健康狀況令人憂心。 從這次的研究結果與發現,有幾個值得重視的課題: * 根據調查目前18歲以上國人約有421萬人以散步、健走為主要運動;因此,提供國人適宜的用路環境與運動休閒步道十分重要。 *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女性在健康體能活動比率低於男性,衛生署於99年委託辦理相關研究,希望透過研究計畫與介入措施,瞭解女性身體活動不足之原因及解決方案。 * 仍有46.47%的國人沒有做運動的習慣,衛生署建議國人應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成人運動每週五次,每次累積30分鐘以上,每週150分鐘的中等費力活動(有點喘但是還可以交談的活動)。 資料來源:衛生署新聞稿    
+ read more
偽陽性的檢查結果影響婦女生活品質
2011.01.18
偽陽性的檢查結果影響婦女生活品質
一般估計乳房攝影檢查結果為異常的情況中,約有60%屬於偽陽性;而一份荷蘭的研究發現,為了釐清偽陽性的結果所必須進行的檢查比乳癌確診的病人所必須進行的檢查還多。因此,不少婦女因為偽陽性的結果,而必須面對嚴重的焦慮感和降低生活品質。有醫師開始出面呼籲:應該讓婦女獲得更完整的資訊,包括乳房攝影檢查的困難和風險,而非僅宣傳正面、有益的訊息。 這份研究的參與者包括385名乳房攝影檢查結果為異常的婦女,其中152名為乳癌確診病例,另外233名為偽陽性個案。研究人員除了蒐集婦女的病歷外,也利用世界衛生組織(WHO)發佈的生活品質測量工具表(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來評估生活品質,並請參與者完成一份有關個人資訊的問卷。 研究發現偽陽性的結果會明顯的降低婦女的生活品質,如果是比較容易感到焦慮的婦女,這個影響甚至可能長達一年。事實上,比較容易感到焦慮的婦女,檢查出偽陽性的結果對她的影響,可能比檢查出乳癌還大。 此外,檢查結果為偽陽性的婦女還必須經歷較多的檢查:乳癌確診的病人有14%必須再接受四項檢查,其餘的86%需要再接受三項檢查;但檢查出偽陽性的病人有32%必須接受超過三項的檢查;且55%的偽陽性病人一年內回診的次數高達八次。而那些焦慮的來源和影響生活品質的原因,極有可能起因於不斷的回診和隨之而來的檢查。 研究人員表示:大家都說「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乳房攝影檢查可以降低乳癌的死亡率」;但是,當一部份的婦女真的能從乳房攝影檢查中得利時,還有另一部份的婦女必須因此經歷不必要的焦慮和傷害。婦女在決定做乳房攝影檢查前,應該要獲得充分、平衡的資訊,包括檢查的益處與風險;醫護人員或衛生單位不應該只將宣導的焦點放在檢查的益處上,而完全忽略了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 資料來源:英國外科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    
+ read more
為何多發性硬化症常發生於女性?
2011.01.14
為何多發性硬化症常發生於女性?
多發性硬化症(MS)常被視為發生在女性身上的疾病,但其實100年前多發性硬化症發生在男女身上的機率其實是相等的,直到現在,各個國家發生多發性硬化症的男女比卻幾乎都是2:1,一位研究者Ebers所分析的2100多個多發性硬化症個案中,甚至高達73%的患者都是女性。 一直以來多發性硬化症都被認為與MHC基因有關,但為何較常發生在女性身上卻一直是個謎。曾經有人認為這與X染色體上的基因有關,但現在已排除這個說法。一項發表在神經學(Neruology)的研究發現,原因可能是在於一個叫做HLA-DRB1*15基因。但除了基因的因素之外,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如何,也是造成男女比差異的主因。 研究發現,旁系血親之間傳播多發性硬化症的機率高於直系血親。核心家庭傳播HLA-DRB1*15基因的勝算比是2.12,旁系則是3.35。此外,無論是何種家庭,當親屬間雙方皆為女性時傳播的機率最高。 科學家認為,這些可被環境因子影響且會遺傳的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可能就是造成這些情形的表現基因標記(epigenetic mark)。但目前此說法仍缺乏實驗數據的證實。 資料來源:Neruology    
+ read more
太愛乾淨對健康也不好
2011.01.14
太愛乾淨對健康也不好
最近一份研究發現,在抗菌的肥皂或用品裡的化學物質會削弱人體的免疫系統、造成過敏,也就是說如果妳太愛乾淨反而可能對妳的健康有害,不過這個影響的程度會因年齡而有差異。 研究人員分析了2003-2006年美國健康與營養調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的資料,其中5歲以上的參與者,三分之一有尿液分析的資料。 結果發現:對18歲以下的人來說,尿液中含有高濃度的三氯沙(triclosan)與過敏和花粉症有相關性;對18歲以上的人來說,尿液中若含有高濃度的雙酚A(bisphenol A, BPA),巨細胞病毒(cytomegalovirus)抗體的濃度較低,亦即免疫系統較差。上述兩種化學物質都屬於「內分泌干擾物質」(endocrine disruptors,俗稱環境荷爾蒙),因此,即便是低濃度的存量,是否會引發健康危害都是一項非常大的爭議。 研究人員表示,三氯沙和雙酚A等內分泌干擾物質會危害人體的免疫系統、干擾內分泌和生殖功能。例如:暴露在過度乾淨的環境中,或是暴露在三氯沙等抗菌物質中,人體會減少分泌用來塑成免疫系統的共生微生物群(commensal microbiota),因而影響免疫系統的發展。 資料來源:環境衛生觀點期刊(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 read more
月經週期影響乳房攝影檢查
2011.01.12
月經週期影響乳房攝影檢查
開始在妳「月經週期的第一週」(註一)安排乳房攝影檢查吧!因為對大部分的婦女而言,乳房攝影篩檢在月經週期的第一週進行較為準確。 美國預防工作小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在2009年11月時發佈一項指引,建議婦女和她們的醫師討論應該在40歲時,還是等到50歲時再開始做乳房攝影檢查。而當初發佈這項指引時,已有不少乳房攝影檢查的爭議,例如:40多歲的婦女可透過乳房攝影檢測癌症;但比起年紀更大的婦女,這些40幾歲的婦女得到偽陰性或偽陽性的風現較高,而偽陽性的結果將導致不必要的檢查。且40多歲的婦女往往有緻密的乳房組織,使的她們乳房攝影的結果難以判讀,因為緻密的乳房組織在攝影檢查時呈現白色,而乳房異常的部分往往也是呈現白色。此外,乳房的密度在月經週期中會有些微的不同,也可能影響乳房攝影的結果。 為了暸解乳房組織的密度是否會因月經週期的各時間點產生變化,進而影響乳房攝影檢查的靈敏度,Diana Miglioretti博士的團隊分析了自1994年以來,乳房癌症監策聯盟(Breast Cancer Surveillance Consortium)所收集的387,218位停經前婦女的乳房攝影篩檢資料,其中有1,283例為實際乳癌案例。 Miglioretti博士認為停經前的婦女將乳房攝影檢查安排在月經週期的第一週有助於乳癌的篩檢,因為月經週期的第一週,乳房組織密度較低,且不會充血,可使乳房攝影檢查的靈敏度(sensitivity)提高。至於偵測癌症的特異性(註二)則與月經週期的變化無關。 Miglioretti博士也指出:篩檢靈敏度的提升只針對過去有定期作乳房檢查,且過去兩年內亦曾作過篩檢的婦女有用,而非適用於第一次作乳房篩檢的婦女(此組第一週的靈敏度最低,第四週的靈敏度最高);因為一般來說,當婦女第一次進行篩檢就發現腫瘤時,腫瘤通常較大;若有定期作篩檢的話,發現的腫瘤則通常較小。而低密度的乳房組織對篩檢「小腫瘤」而言是相對重要的,乳房密度的細微變化可提高小腫瘤篩檢的靈敏度。反之,第一次作乳房篩檢的婦女,月經週期中乳房密度的細微變化可能對較大腫瘤篩檢的影響不大。較大的腫瘤在月經週期較後期(黃體期,即第三、四週)更容易被發現,但這仍需進一步的研究證實。 此外,Miglioretti的研究結果也不適用於「診斷性乳房攝影(註三)」。婦女們可能無法每次都準確預測月經的週期,但是Miglioretti博士建議:如果可以,婦女們在月經週期的第一週安排乳房檢查是相對有利的。許多婦女在月經週期的後半段會因乳房充血感到脹痛,避免在此時期進行乳房檢查可減緩過程中的不適感。 目前我國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補助45-69歲婦女每2年一次乳房攝影檢查,40-44歲的婦女,若二等親內具乳癌家族史(指祖母、外婆、母親、女兒、姊妹曾有人罹患乳癌),政府亦提供篩檢服務。婦女們可與醫療保健人員諮詢以找出適合自己的乳房篩檢計劃。 註一:從月經來潮第一天算起的七天為第一週。 註二:「特異性」(specificity)指辨識「沒有乳癌」的能力,即降低「偽陽性」的能力。 註三:乳房攝影分為「診斷性乳房攝影」(dignostic mammpgraphy)和「篩檢性乳房攝影」(screening mammography),前者用於診察乳房已有腫塊的情況;後者用於尋找無法以乳房觸診感覺到的乳癌腫塊。 資料來源:放射學期刊(Radiology)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