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介紹

避孕藥增加乳癌風險
2009.02.27
避孕藥增加乳癌風險
過去有關乳癌與避孕藥的研究,大多是在1990年前進行的,為了要使用近期的資料再次確認避孕藥與乳癌的相關性,波士頓大學的Lynn Rosenberg教授與其研究團隊在1993-2007年間訪問了907位乳癌患者和1,711位沒有罹患乳癌的婦女。結果發現使用避孕藥超過一年的婦女,罹患乳癌的風險比一般婦女高50%;此外,研究也發現種族會影響避孕藥與乳癌的相關性,但是影響的程度在統計學上並不顯著,而荷爾蒙接收器(hormone receptor)則不影響其相關性。 資料來源:美國流行病學研究(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 read more
避孕藥增加乳癌風險
2009.02.27
避孕藥增加乳癌風險
過去有關乳癌與避孕藥的研究,大多是在1990年前進行的,為了要使用近期的資料再次確認避孕藥與乳癌的相關性,波士頓大學的Lynn Rosenberg教授與其研究團隊在1993-2007年間訪問了907位乳癌患者和1,711位沒有罹患乳癌的婦女。結果發現使用避孕藥超過一年的婦女,罹患乳癌的風險比一般婦女高50%;此外,研究也發現種族會影響避孕藥與乳癌的相關性,但是影響的程度在統計學上並不顯著,而荷爾蒙接收器(hormone receptor)則不影響其相關性。 資料來源:美國流行病學研究(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 read more
優缺點一覽表,幫助民眾選擇藥物
2009.02.27
優缺點一覽表,幫助民眾選擇藥物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近日要求藥物廣告應隨附一頁藥物簡介,但有意見認為,藥廠在編寫藥物簡介時可能會故意疏漏藥物風險及副作用。因此專家建議,藥品廣告應特別設計「藥品優缺點一覽表」(fact box),以表格列出藥品的效益與副作用、服用藥物與否的後果差異,藉此增進病患對藥品的知識與判斷。 為了測試藥品優缺點一覽表是否能確實增進病患對藥品的瞭解與判斷,研究人員設計了一項實驗。此項實驗進行期間為2006年10月到2007年4月,分成兩個群體,一個群體有231位受試者,觀看的藥物廣告為治療現有症狀的藥物(如治療心口灼熱的藥物);另一個群體有219位受試者,觀看的藥物廣告是預防性藥物(抗血脂藥物,用以預防心血管疾病);此二群體又各自分成實驗組跟對照組。 在治療現有症狀藥物的實驗中,有70%的受試者正確地選出較佳的藥物,相較之下對照組只有8%的人選擇較佳藥物。在預防性藥物的實驗中,有72%的受試者正確地選出較佳藥物,相較之下對照組只有9%的人選擇較佳藥物。研究者根據實驗結果認為,兩項實驗的對照組多半高估了疾病風險、治療效益及副作用,藥品優缺點一覽表正可矯正這些錯估。 然而這項研究也有所侷限,因為研究設計只測試了四個藥物廣告,而如果其他藥物廣告傳達訊息的方式更佳,藥品優缺點一覽表的效果可能就沒有這麼顯著。 讓消費者在選擇治療藥物時有更充足的資訊,始終是政府機關與消費者團體共同關心的重點。藥廠行銷藥品的時候往往過度誇大藥品效益,或對效益語焉不詳;而FDA規定必須詳列的藥物風險及副作用,又可能造成消費者不願服藥的現象。此外,也有研究指出,雖然處方藥都是由醫生所開,但醫師通常會受患者影響,直接開立患者要求的藥品。因此,專家認為,藥物廣告隨附藥品優缺點一覽表的設計可以改善上述現象,讓消費者有充足的資訊做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決定,也能據此與醫師進行有效的溝通與討論。
+ read more
優缺點一覽表,幫助民眾選擇藥物
2009.02.27
優缺點一覽表,幫助民眾選擇藥物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近日要求藥物廣告應隨附一頁藥物簡介,但有意見認為,藥廠在編寫藥物簡介時可能會故意疏漏藥物風險及副作用。因此專家建議,藥品廣告應特別設計「藥品優缺點一覽表」(fact box),以表格列出藥品的效益與副作用、服用藥物與否的後果差異,藉此增進病患對藥品的知識與判斷。 為了測試藥品優缺點一覽表是否能確實增進病患對藥品的瞭解與判斷,研究人員設計了一項實驗。此項實驗進行期間為2006年10月到2007年4月,分成兩個群體,一個群體有231位受試者,觀看的藥物廣告為治療現有症狀的藥物(如治療心口灼熱的藥物);另一個群體有219位受試者,觀看的藥物廣告是預防性藥物(抗血脂藥物,用以預防心血管疾病);此二群體又各自分成實驗組跟對照組。 在治療現有症狀藥物的實驗中,有70%的受試者正確地選出較佳的藥物,相較之下對照組只有8%的人選擇較佳藥物。在預防性藥物的實驗中,有72%的受試者正確地選出較佳藥物,相較之下對照組只有9%的人選擇較佳藥物。研究者根據實驗結果認為,兩項實驗的對照組多半高估了疾病風險、治療效益及副作用,藥品優缺點一覽表正可矯正這些錯估。 然而這項研究也有所侷限,因為研究設計只測試了四個藥物廣告,而如果其他藥物廣告傳達訊息的方式更佳,藥品優缺點一覽表的效果可能就沒有這麼顯著。 讓消費者在選擇治療藥物時有更充足的資訊,始終是政府機關與消費者團體共同關心的重點。藥廠行銷藥品的時候往往過度誇大藥品效益,或對效益語焉不詳;而FDA規定必須詳列的藥物風險及副作用,又可能造成消費者不願服藥的現象。此外,也有研究指出,雖然處方藥都是由醫生所開,但醫師通常會受患者影響,直接開立患者要求的藥品。因此,專家認為,藥物廣告隨附藥品優缺點一覽表的設計可以改善上述現象,讓消費者有充足的資訊做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決定,也能據此與醫師進行有效的溝通與討論。
+ read more
腦血管疾病的性別差異
2009.02.26
腦血管疾病的性別差異
美國心臟醫學會(AHA)與美國中風醫學會(ASA)最近在聖地牙哥舉辦國際腦血管疾病研討會,會議中多篇研究指出腦血管疾病的性別差異。 第一份研究指出,暫時性腦缺血(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是健康問題的警訊,其症狀與中風十分類似,只是症狀較輕微,且通常在短時間之內就會恢復正常。最近一份研究將122,000位65歲以上的TIA病人視為研究對象,其中62%為女性。追蹤的結果發現TIA發作的一個月內,女性發生中風的機率比同齡男性低30%,發生心臟疾病的機率低14%,死亡的機率低26%;而一年內女性發生中風的機率比同齡男性低15%,發生心臟疾病的機率低19%,死亡的機率低22%;但是女性一年內復發TIA的機率卻比男性高6%。 第二份研究則針對中風後的治療作分析。中風大多是因為動脈阻塞,而血栓溶解劑(tPA)是用來分解阻塞物,讓血流恢復暢通。這份研究使用文獻回顧的方式分析了1995-2008年刊登在期刊上有關中風的研究,總共包括18份研究、超過230萬人。結果發現女性接受血栓溶解劑治療的機率比男性少30%。 過去已經有研究發現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接受治療的程度、藥物的藥效等有性別差異,但是,目前醫界對造成這些差異的原因則尚未有定論。為了增進心血管疾病病人的治療和照護品質,進一步瞭解和釐清這些原因是必要的。 資料來源:Strok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read more
子宮頸癌疫苗與多發性神經炎的關連尚未釐清
2009.02.25
子宮頸癌疫苗與多發性神經炎的關連尚未釐清
  美國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_ACIP_)在2008年10月的一場會議上表示,民眾接種子宮頸癌疫苗(嘉喜)後的不良反應通報已有10,326例,其中包括了6%屬於住院、永久性傷害、有生命危險、或死亡等嚴重不良反應。但ACIP也強調,這些嚴重不良反應與子宮頸癌疫苗之間的關連尚未被確定。而在所有的不良反應中,一直以來爭議最大的是多發性神經炎(Guillain-Barre sydrome)與疫苗的關連,美國學者Nizar Souayah, M.D.特別對此做了深入的研究,並表示大多數的患者都是在接種完疫苗後六週內發生多發性神經炎,此一現象絕對不容忽視。   Dr. Souayah及其團隊在所有不良反應通報中取300例做進一步的觀察,並將這些案例依照與疫苗的相關性分成三個部分:與「疫苗極為有關」、「與疫苗極不相關」、及「不確定」。然而,他同時也強調,由於通報系統缺乏許多重要的細節,因此無法做出確切的結論。   在所有案例中,研究者認為有36例的多發性神經炎可能與子宮頸癌疫苗極為有關,這些人的年齡分佈約為13-50歲。其中四分之三起案例是發生在接種疫苗後六週內發生,其中22起情況極為嚴重並需住院治療,六起則導致殘廢。Dr. Souayah表示,36起案例中,有16起是病患在接種子宮頸癌疫苗的同時也接種了其他疫苗,但有20起的病患只單純接種子宮頸癌疫苗。   雖然日前美國疾病管制局(CDC)及疫苗安全臨床評估(_CISA_)皆曾表示無法證實疫苗與神經系統失調有關,但Dr. Souayah認為子宮頸癌疫苗與多發性神經炎之間關連的問題並未真正解決。雖然如此,他也認為疫苗的好處大於可能的風險,然而,Dr. Souayah也強調應開誠布公,誠實、清楚、並中立告知民眾目前所知道的情形,讓民眾自己決定是否願意接種此疫苗。   此研究報告預計將在四月的美國神經學學會(_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會議上發表。_ _ _ _ _ 資料來源:http://www.medpagetoday.com/MeetingCoverage/AAN/12941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