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與情慾
性/情慾
安全性行為
避孕
性傳染病
其他性與情慾
生育健康
月經
懷孕/生產
嬰兒哺育
不孕/人工生殖
流產/人工流產
更年期
其他生育健康
慢性疾病
肥胖
心血管疾病
骨質疏鬆
糖尿病
紅斑性狼瘡
失智症
其他慢性疾病
癌症
乳癌
子宮頸癌/HPV疫苗
卵巢癌
肺癌
其他癌症
心理健康
憂鬱症
情感關係
性別氣質/認同
其他心理健康
瘦身美容
身體意象
醫學美容
瘦身
美容
其他瘦身美容
生活飲食
運動
飲食
其他生活飲食
LGBT+
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用藥安全
醫病關係/倫理
健康政策
妨害性自主
武漢肺炎
其他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2024.04.09
洗米有利有弊
米是一個易煮的主食,是許多人每天飲食中必有的部分。但在煮食前,應不應該把米放在鍋水中先洗過呢?
TikTok上討論米中的砷,和完成更鬆軟的飯,都促使洗米的流行熱潮。這類型的短片引發了更多的討論:最佳洗米的方式,達到最健康的結果。
專家的說法如下:
洗米可以有食物安全和美食的好處
正如許多的宣稱,專家說洗米會使得米不會太黏,而變得如雲般鬆軟。
米公司Lunderberg家庭農場的資深研究的食物科學家Kaitlin
Sass說:「烹煮前洗米有助於去除表面的澱粉,使得煮好後質地更鬆軟。」當表面的澱粉減少時,米粒比較不會黏在一起,比較少有塊狀。
烹煮上的運用之外,洗米的另一個原因是吃得比較安全。Sass說,洗米可以洗掉不好的物質,包括如麈土或小石頭的殘餘碎片,會從農田遊走到餐桌上。
冲洗也可以移除一些食物包裝的微塑料。一個2021年在《危險物質期刊》的研究,發現煮前先洗米減少20-40%塑料汚染。
有限的證據指出,清洗市售的米可以減少砷的濃度。在自然界的土壤和水中都可以找到砷,是有毒的。
在美國食藥署2023年的評論中,報導非有機的砷濃度平均白米通常是92
ppb (parts per billion),而糙米是154
ppb。食藥署一般並沒有米中砷濃度標準的指南,只有嬰兒的穀片粥設在100
ppb。
氣候變遷可能使得此議題更糟糕,研究人員發現較暖的溫度會導致米中砷的濃度更高。
但研究顯示,洗米可以是家庭中減少白米毒性的方法。去除糙米或白米的砷,也可試著「預煮」,先把米放入滾水中5分鐘,米撈起水丟棄,再做正常的烹煮。
亞利桑那州營養師Taylor
Janulewicz說:「根據食藥署,一份米用6-10份的水先預煮後,把水丟掉,可以減少非有機的砷達40-60%。」然而即使透過清洗米來去除砷,這也不是萬無一失的方法。
Janulewicz說:「洗米提供一些減少砷的可能性,但無確切證據,且減少的比例各不相同。」
Sass指出,國家和全球衛生組織如食藥署、世衞組織和其他組織都有在監督米的砷含量(和其他食物),以確保安全性,所以清洗並非絕對必要。
洗米的缺點
Sass建議,雖然洗米可增進其質地和去除不良物質,但米粒也不可以浸泡太久。烹煮前,重覆冲洗或浸泡長時間會去除一些養分。
Janulewicz說,洗米去除表面的澱粉,也會去除少量有益的纖維,稱抗性澱粉(resistant
starch),相關於改善腸胃功能、穩定血糖,冷藏的米會增加血糖。
但洗米可能減少養分,如鐵質或水溶性維他命B,包括葉酸、菸鹼酸和硫胺素。事實上,用過多的水洗米(用來減少砷的方法),會讓這些養分減少50-70%。如果你擔心飲食中需攝取足夠的這些養分,可能就要跳過洗米了。
編譯來源:Health (2024.03.29)、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21.08.15)、NIH Health & Education、Frontiers in
Nutrition(2023.07.14)、FDA(2020.08)、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21.02.10)
+ read more
2024.04.08
檢測孩子肥胖症「腰圍身高比」效果優於「體重身高比」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腰圍與身高比(WHtR)是衡量兒童和青少年肥胖的一種便宜方法,可以取代體重指數(BMI)。此測量方法能夠比BMI更準確地檢測兒童和青少年的多餘脂肪量並區分脂肪量和肌肉量。
在台灣,過重肥胖影響幾乎三分之一的兒童和青少年,並與心血管、代謝、神經、肌肉骨骼疾病和成年期過早死亡有關。
近年來,體重身高指數(BMI)一直被用來診斷兒童肥胖症,但這些替代評估工具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並不準確,因為它們無法區分脂肪量和肌肉量。 例如,兩個體重指數相似的兒童可能有不同的脂肪和肌肉質量比例,這使得肥胖診斷變得困難。
雙能量X光測定儀(DEXA)可以準確測量身體的脂肪和肌肉含量。但這類工具相當昂貴,初級衛生保健中心並不容易有。因此,有必要尋求便宜且準確的肥胖檢測替代方案。這對於及時採取預防措施至關重要。
從過去及此研究都顯示,不像BMI,兒童期、青少年的平均腰圍與身高比不會隨年齡和性別而變化,這就是為什麼在兒童和青少年診斷中,它可能比BMI評估更適合作為檢測多餘的脂肪簡易工具。
這也意味著父母可以通過檢查孩子的腰圍與身高的比率,輕鬆快速地確認孩子的體重指數(BMI)或體重增加是否是由於脂肪過多造成的。
研究怎麼做?
這項研究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DEXA測量脂肪量和肌肉量後續研究,使用Bristol大學90年代兒童數據。研究納入了7,237名9歲兒童(其中51%為女性),對他們進行追蹤直至24歲。他們在9、11、15、17和24歲時測量了BMI和腰圍身高比。
與BMI測量相比,腰圍與身高比可以檢測到15%多餘的脂肪量和25%減少的肌肉量。腰圍身高比與DEXA測量的全身脂肪量和軀幹脂肪量的一致性非常高,為81-
89%,但與肌肉量的一致性較低(24-39%)。BMI與總脂肪量、軀幹脂肪量(65–72%)以及肌肉量(52–58%)具有中等程度的一致性。由於BMI與DEXA測量的肌肉量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因此很難確定BMI測量的是多餘脂肪還是肌肉量。
這項研究再度確認,兒童期、青少年期的平均腰圍與身高比為0.45,它不隨年齡和性別和BMI而變化。在兒童與青少年診所中,腰圍與身高比可能比體重指數(BMI)評估更可取,作為檢測多餘脂肪的便宜工具。有助於更新未來的兒童肥胖指南和政策聲明。
該篇論文發表在_《_兒科研究_》_上。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4.03.05)、Pediatr Res(2024.03.05)
+ read more
2024.04.04
如何填補空白的中老年女性運動研究
女性在更年期後,因荷爾蒙下降等生理變化,面臨著骨質疏鬆、肌肉減少、心血管疾病和失智症風險增加的健康問題,而這段時間可能佔生命的三分之一以上。荷爾蒙變化不僅影響女性的生活品質,還會影響她們參與運動的意願、運動能力以及對訓練的反應,但是相關研究卻極為不足。運動界向來被視為男性的天下,對女性的相關討論也少之又少。
最近一項英國研究提出,為了女性的整體健康,有必要加強對中老年女性在運動領域的研究。
研究人員對六份體育和運動科學期刊的研究進行了分析,在5261項研究中,女性僅佔參與者總數34%,專門針對女性的研究僅佔6%,其中對中老年女性的研究更是稀少。
根據統計數據,中老年女性僅佔研究參與者總數的9%,而對老年女性的研究僅占其中的16%。
研究人員強調,許多現有的相關研究存在著不足之處。例如,在描述更年期狀態時術語不一致、將更年期前/中/後的女性混合在一起研究,且沒有說明其他影響因子,例如是否使用荷爾蒙替代療法等,這些問題影響了中老年女性研究的使用和影響力。
就像在體育和運動科學領域的研究中,「典型的70公斤男性」被當成所有男性的代表一樣,在以女性為對象的研究中,似乎將年齡在18歲至40歲間,有自然月經週期的女性視為所有女性的代表。
為了改善在研究中性別失衡的情況,這份研究提出了幾項優先事項:探討更年期前後對參與運動、鍛煉和身體活動的影響;研究運動和飲食改變在管理症狀、改善健康和幸福感方面的作用,特別是在更年期及之後;以及更年期後和荷爾蒙替代療法對運動表現和訓練反應的影響。
研究人員呼籲,體育和運動科學研究領域應採取積極行動,消弭對中老年女性的數據和知識落差,才能更好地支持對女性和女性運動員。
編譯來源:Eurek Alert(2024.2.6)、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24;58:180-181.
+ read more
2024.04.01
複雜妊娠會增加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目前已知,患有複雜妊娠(懷孕時發生併發症者)的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大約增加兩倍。然而,先前的大多數研究都集中在個別併發症上,而不是完整的懷孕史。
挪威University of Bergen全球公共衛生系Liv Grimstvedt Kvalvik
副教授表示:「懷孕史是女性健康的一個獨特特徵,並且與女性最常見的死亡原因相關。」
她與美國國家環境健康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及同僚一起研究了女性40歲時的總懷孕史與其死於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風險兩者間的關聯。
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五倍甚至更高
該研究綜合了1967年至2020年期間挪威的多個登記數據。確認超過80萬名存活至40歲女性,在69歲之前因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時間。
研究變項是女性記錄的懷孕次數(從零到四次)以及出現併發症的次數,例如妊娠35週之前的早產、子癇前症(高血壓和尿蛋白)、胎盤早期剝離與子宮分離、周產期死亡、足月或近期出生體重低於2700公克。
他們發現40歲時的懷孕史與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死亡率密切相關。
Kvalvik指出:「在40歲的女性中,69歲之前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隨著複雜妊娠數量的增加而增加,呈現強烈的正相關」。
在各級別中40歲之前懷孕的婦女總數,死亡風險隨著複雜妊娠數量的增加而增加。40歲時經歷過一次以上複雜妊娠的女性的風險可能會增加3-5倍甚至更高。相較之下,妊娠3次且無併發症的女性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最低。
可能會從早期介入中受益
Kvalvik表示:「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支持不良妊娠與後期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聯,即使患有併發症的女性可能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
Kvalvik補充說:「我們的研究結果支持潛在地利用完整妊娠史來識別相對年輕的女性,這些女性可能會在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其他臨床指標完全出現之前,從降低心血管死亡率和發病率的預防措施中受益。」
這篇文章發表在_《美國心臟協會雜誌》_。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4.03.05)、JAHA(2024.02.27)
+ read more
2024.03.29
WHO:減肥藥物無法解決肥胖率上升的問題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3月1日的最新數據,目前全球有超過10億人被歸類為「肥胖」。但專家表示,目前Ozempic和Mounjaro等抗肥胖藥物的興起不應被視為解決方案。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3,663項以人口為基礎的研究,涵蓋了22國的2.22
億參與者。
研究指出,雖然Ozempic和Mounjaro等新的有效減肥療法出現被認為具有重大意義,對一些患者來說是更容易獲得的肥胖治療方法,但它們並不能解決整體問題。解決方案仍然是糧食系統和環境的轉變。
減肥以外
日前高盛投資銀行指出,美國人服用Ozempic和Mounjaro等減肥藥物(胰高血糖素樣肽1,簡稱GLP-1)越多,經濟成長的可能性就越大。該投資銀行估計,到2028年,減肥藥使用者可能多達7,000萬。
毫無疑問,GLP-1藥物代表了一個突破。它們幫助患者穩定血糖並減輕體重。事實證明,這樣做的好處不僅限於減肥。例如,SELECT試驗數據顯示,對於高BMI且心血管疾病風險嚴重的族群,服用GLP-1可以降低中風或心肌梗塞等心血管事件的風險。
但有幾點值得注意,首先,目前支持正向間接效應(例如降低心血管風險)的證據僅限於高BMI之外,還有患有嚴重心血管風險的特定患者群體。此數據尚無法推斷到一般肥胖族群。其次,我們不能忽視與使用GLP-1相關的安全訊號,包括嚴重的胃病、頭髮和肌肉量損失。第三,現實世界的研究表明,即使有充分的保險,高達
72% 的人也會在一年內停止服藥,而導致體重反彈。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注射劑並不是萬能的靈丹妙藥,單獨服用就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在Wegovy的仿單上就指出,它應該與增加體力活動和減少熱量的飲食計劃結合使用。
預防勝於治療
世界衛生組織營養和食品安全部主任Francesco
Branca博士表示:「這些藥物絕對是一種重要工具,但不應被視為解決問題的方法,解決方案仍然是糧食系統和環境的轉變。」
這些藥物也不太可能對肥胖率或整體盛行率產生重大影響。
研究人員提到:「肥胖症的新藥物治療雖然很有希望,但由於成本高昂且缺乏通用的臨床指南,短期內可能在全球範圍內產生較小的影響。」
由於肥胖的發病年齡也降低了,從而延長了患病風險的持續時間,該研究的作者強調,數據顯示應優先採取額外的預防和管理措施,以保障公共衛生。
研究人員表示:「肥胖症患者迫切需要預防肥胖、支持減肥和降低疾病風險(例如治療高血壓和高膽固醇血症等)。然而大多數預防肥胖的努力都聚焦在建立個人行為或飲食環境的改變上。這些對肥胖盛行率影響不大,部分原因是低收入及低自主權的人無法獲得或負擔得起健康的食物以及參與運動和其他積極的生活方式。」
GLP-1
藥物可以治療某些患有糖尿病、肥胖症以及其他疾病的人。但應該將更多資源用於預防罹病,以避免僅優先治療肥胖和糖尿病。
這項新研究 2月29日發表在_《刺胳針》_。
編譯來源:Becker's Healthcare(2024.03.01)、Forbes(2024.03.01)
+ read more
2024.03.27
玻尿酸保養品真如宣稱的那麼有效嗎?
「玻尿酸」已成為美容界的熱門話題,從乳霜、清潔產品到洗髮精,幾乎所有產品都強調含有「玻尿酸」這個「奇蹟」成分。這些產品在推銷時常常強調補水、撫平皺紋、增加彈性並提升肌膚水分,使皮膚可以維持在最佳狀態。但科學家表示,玻尿酸的好處可能被誇大了。
關於玻尿酸
玻尿酸在人體內天然存在,有助保持皮膚和眼睛的濕潤,並有潤滑關節等功能。玻尿酸也透過控制發炎和將血流重新引導至受損組織中,在傷口癒合過程扮演重要的角色。
隨著人的年齡增長,玻尿酸的含量會下降,這可能會導致皺紋的出現以及骨關節炎等狀況。
玻尿酸在臨床已使用數10年,例如,注射在關節之間幫助軟骨潤滑。但2000年左右,化妝品公司開始將其用作化妝品中的保濕成分。
從局部來看,玻尿酸的作用是保持和保留水分子,從而為皮膚補水並恢復彈性、防止皺紋。當與防曬乳結合使用時,玻尿酸可能具有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輻射的能力,因為它具有抗氧化性質,這意味著它可以防止由氧化劑引起的損害,例如紫外線輻射。
玻尿酸能夠吸1000倍的水分?並不會!
推銷玻尿酸最常見的說法之一是它能吸收其重量1,000倍的水分,象徵玻尿酸可以保流水分並減少水分流失。
然而,美國加州大學的研究團隊在1克玻尿酸溶解於1,000克水的溶液中測量了分子結合性質,結果發現玻尿酸吸附水分的能力遠低於之前所聲稱的程度。雖然玻尿酸確實能改善皮膚水分含量、減少皺紋並增加豐滿感,但新的研究顯示其吸附水分的能力被誇大了。
研究結果指出,沒有找到任何證據證明玻尿酸具有以千倍重量吸附水分的特殊能力,對於玻尿酸的誤解可以追溯到至一些老舊的文獻。過去的研究發現,玻尿酸所能夠吸附的水分量更接近於其重量的20到30倍。
澳洲墨爾本理工大學Oliver
Jones教授表示,雖然大多數化學家可能已經懷疑玻尿酸的效果被誇大,但透過實驗明確地糾正這些會誤導消費者的訊息是有用的。
玻尿酸如何發揮作用?
雖然實驗結果無可爭議,但這結論不一定適用於不同形式的玻尿酸。
玻尿酸有不同的分子大小,這項研究僅針對中等大小的玻尿酸分子,研究結果可能只適用於含有中等和較小尺寸玻尿酸分子的產品。
當玻尿酸與水接觸時,它的親水部分和疏水部分會產生靜電斥力,這會使大量的玻尿酸分子形成類似蜂窩的網絡並擴展。
玻尿酸的分子越大,形成這些蜂窩結構的能力就越強,也越能保持與自身重量相對應的水分。
儘管這篇論文部分澄清了關於玻尿酸保濕能力的普遍說法,但研究也指出,玻尿酸的保濕能力毫無疑問,可以使皮膚更柔軟、更光滑,皺紋更少,玻尿酸的抗氧化作用亦有助於促進新皮膚細胞和膠原蛋白的生長。
但如果想確保使用的產品最有效,請尋找含有多種分子量的玻尿酸的產品,可能標記為「三重分子量」、「多重分子量」或「多分子量」。同時,也可尋找含有至少0.1%玻尿酸濃度的產品。
這是因為另有研究表明,含有多種分子大小的玻尿酸配方產品可能比只含一種分子大小的產品對皮膚更有益。因為較小的分子可以更好地滲透皮膚,而較大的分子則能保持更多的水分。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23.2.29)、The Conversation(2024.3.20)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