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介紹

如何判斷過期的食物是否仍然可以安全食用
2019.04.27
如何判斷過期的食物是否仍然可以安全食用
面對冰箱裡一塊略帶綠色和毛茸茸的切達乳酪,你會把它丟掉嗎?還是將醜陋的部分切掉,然後夾在三明治中吃掉?   一位食品科學家表示:「我非常了解可能潛伏在食物中的細菌的危害,但我也知道看起來發霉的乳酪是蠻安全的。英國肉類加工商協會稱牛肉和羊肉的食用期限可能比保存期限的時間來得長—出產後可存放長達七週,我不感到驚訝。」   「只要被正確存放,現代包裝可以保持肉類更新鮮。同樣地,如果我注意到我的雞蛋已經超過最佳賞味期限一周,我並不擔心,因為我知道簡單的方法來判斷它們是否還可以食用。這是一種常識性方法,但我知道。」   更為常見的現象是人們對「最佳賞味期限」的執著—對食物新鮮度日益增長的迷戀,這導致每年大量可食用食物被浪費。每年英國有多達7億2千萬顆雞蛋只因為過了最佳賞味期限而被丟掉;730萬噸的蔬果、麵包及乾貨也因為超過最佳賞味期限一兩天而被丟棄。   面對這樣的問題,英國政府已經開始採取措施,將所謂的「可避免的家庭食品浪費」減少一半,。而超市已開始去掉商品上的最佳賞味日期以試圖解決這一問題。   什麼是「最佳賞味期限」、「下架期限」及「保存期限」? 英國於1980年開始在食品上貼上標籤,在此之前,人們都用聞肉、啜一口牛奶等方式來看食物是否還能食用。   「最佳賞味期限」與安全無關,而是與品質有關。食品業者想要確保消費者在最佳狀態下吃下食物,透過實驗、數學模型或只是單純的憑靠經驗來訂出最佳賞味期限。   「下架期限」則是提供給超市和食品店的資訊,為的是讓他們知道食物是否已經超過其最佳的時間,並據此來輪換他們的庫存。   「保存期限」則是對易變質的食物訂出的嚴格時間,例如肉類產品、乳製品和袋裝沙拉等。如果忽視這些,最終可能會導致令人討厭的食物中毒。不過,即便有「保存期限」,也不代表在此之前食物不會變質。   孕婦、嬰兒和老人及免疫系統受威脅的人不應該冒險。不過,事實是,有很多食物即使超過「保存期限」仍可以安全食用。   如何在不依賴標籤的情況下判斷食物是否新鮮? 為了給出一些答案,食品科學家對一批於2019年4月16日購買的食品進行評估,說明這些食品存放多久後仍可食用,即使日期與標籤上的日期可能不同。   * 蛋 最佳賞味期限:2019年5月4日 新日期:2019年6月4日 蛋殼讓蛋可以在室溫下保持新鮮長達幾個月。食品標準局表示,食用超過包裝上的日期兩天的蛋是安全的,只要確保蛋被煮至蛋黃及蛋白都變成固態。不過,食品標準局的說法是個比較謹慎的預測。   在許多案例中,新鮮的雞蛋超過最佳賞味期限3-4周後仍可食用。檢查蛋是否仍然可食用的簡單方法是將它們打入一碗水中,並從正面、右下方觀察細節。   * 牛肉 保存期限:2019年4月24日 新日期:2019年4月25日 紅肉可以保存多久端看肉的種類及保存方式。理想上應保存於負1度至負2度間,並且一定要在5度以下。   通常你可以在買了整塊牛肉後5至16天內食用它。這個資訊對於在路邊攤或獨立肉店買肉的人很有用,因為這些地方不需要提供「保存期限」。如果肉品上有標示「保存期限」,超過「保存期限」24小時就不要食用,因為超過一天後肉很快地就會變質。   變質的肉呈咖啡色或灰色,外觀黯淡。靠近聞的話會有不好聞的味道。若煮了變質的肉也會聞起來不好,這時就應馬上將肉丟掉。   而以真空包裝的肉可以保存較久,因為沒有空氣讓細菌增生,這讓腐壞過程變得較慢。   * 去骨雞肉 保存期限:2019年4月19日 新日期:2019年4月20日 即使將生雞肉保存於冰箱中,也必須在超過保存期限後一天內食用完畢,並且只有在雞肉保存於冰箱中的情況下才能如此。   生雞肉會孳生沙門氏菌、曲狀桿菌等細菌,若保存太久會讓細菌孳生到危險的程度。有時很難透過看或聞的方式來判斷雞肉是否變質,不過完全變質的雞肉聞起來有點像阿摩尼亞(ammonia)。   * 鱒魚 保存期限:2019年4月17日 新日期:2019年4月17-18日 新鮮的魚應在保存期限內食用,勉強可以在超過保存期限後24小時內食用。   在聞的時候應該聞到大海的味道,若是魚腥味很重就表明魚已經不新鮮了。   魚片應該看起來閃亮並且堅固,而不是濕透。如果是帶有魚頭的魚,檢查它的眼睛是否清晰、鱗片是否完整。任何可見的血液應該是紅色,而不是棕色。   煙熏鮭魚或醃魚等在保存期後可在冰箱中保存長達三天,因為醃製過程有助於長時間保存肉。   * 半脫脂奶 保存期限:2019年4月22日 新日期:2019年4月24日 未開封的半脫脂牛奶通常在保存期限後兩天仍可飲用,有時甚至更長。變質的脫脂牛奶會出現分離現象,因此看起來像液體中有結塊且有酸味。如果仍然不確定,可以啜一口來檢查,這不會危及生命。   脂肪較少的牛奶,如脫脂牛奶,持續時間更長。   放在冰箱中的黃油超過保存期限後幾周仍可食用,但如果在室溫下保存超過幾天,可能會變質。您還可以輕鬆透過味道來判斷黃油是否變質,這將是非常不愉快的經驗。   放在冰箱中的優格通常仍可在其保存期限後一兩天內食用。如果它味道不好,該是扔掉它的時候了。   你可以將牛奶和黃油冷凍長達三個月。   * 切達起士 最佳賞味期限:2019年7月24日 新日期:2019年9月4日 冷藏的硬乳酪只要切掉任何可見的黴菌,就可以在最佳賞味期限後6週內安全食用。   巴馬干乳酪可以長時間冷凍,可以直接添加到湯和燉菜中。軟乳酪如布里乾酪和卡門培爾奶酪可以在最佳賞味期後1周內食用,但如果開封的話則時間可能縮短。如果有任何黴菌,不要吃它們,因為它可以與李斯特菌和大腸桿菌等令人討厭的細菌一起生長。   * 切片麵包 最佳賞味期限:2019年4月19日 新日期:2019年4月26日 妥善儲存、包裝的切片麵包於室溫下保存超過最佳賞味期限5至7天仍可食用。將麵包放入冰箱,即使是裝在包裝袋中也會使麵包變得不新鮮,因為它加速了麵包中澱粉結晶的過程。如果您有一個未切片或包裝的整個麵包,請將其放在密封的盒子中。   如果冷凍,麵包可以保存6個月。   如果您的麵包有藍色的黴菌,只需將黴菌及其周圍幾公分的部分切掉,以確保有切掉所有的菌絲。扔掉任何已經長出黑黴的麵包。   * 袋裝沙拉 保存期限:2019年4月19日 新日期:2019年4月20日 如果袋子未開封,切好的沙拉可在超過保存日期後24小時內使用。否則,請在保存期限之前食用完。若打開袋子並出現一股腐爛的味道,那就把整袋丟掉,無論包裝上的日期是什麼。   不要冒險。英國廣播公司的研究人員在2016年發現,沙拉袋內的環境是沙門氏菌的理想滋生地,沙門氏菌會導致令人討厭的食物中毒。還有大腸桿菌滋生與受污染的沙拉有關。   * 番薯 最佳賞味期限:2019年4月23日 新日期:2019年5月14日 馬鈴薯可以在最佳賞味期限後3週安全食用。如果它們已經變綠並且有發芽,那麼切斷這些區域,吃剩餘的部分。   如果它們已經發霉,切掉這些部分,只要你確保你吃的部份是奶油色且堅硬的。如果它們變軟了,它們仍然可以食用,但它們味道不是很好。   * 草莓醬 最佳賞味期限:2021年2月 新日期:2022年2月 果醬和蜜餞 - 這是一種天然的防腐劑 – 在未開封的狀態下在罐子中可以存放到超過最佳保存期限六個月到一年。一旦打開,如果存放在冰箱中,它們通常至少可以保存一個月。   如果你的含糖果醬表面有黴菌你可以把它刮掉,但要確保你刮至兩三公分深,因為真菌孢子可以穿透果醬並且是肉眼看不見的。如果它有不好的味道,那就丟掉。   * 乾義大利麵 最佳賞味期限:2021年10月30日 新日期:2023年10月30日 如果乾燥且密封良好,義大利麵和米可以在最佳賞味日期後兩年仍保存良好。它們不太可能生長黴菌或細菌,但隨著它們老化和變色,它們確實會失去味道。   未開封的新鮮義大利麵可以在冰箱中可以保存至最佳賞味日期之後一周,但如果開封後則只能保存至最佳賞味期限後一至兩天。   未經烹煮的白米可以保存至最佳賞味日期後數月,而未煮熟的糙米通常可以在最佳賞味日期後一個月仍可食用。   * 罐裝番茄 最佳賞味期限:2020年12月 新日期:2021年12月 罐頭食品通常具有較長的最佳賞味時間,罐裝番茄或豆類等在超過這個日期後至少可以繼續保存一年,只要罐子是密封的,並且存放於陰涼的地方。   將罐子打開後,將內容物從罐子取出並存放在密封容器中。如果內容物氣味難聞或黴菌生長,請不要食用。丟棄任何有損壞的罐頭,如凹痕、內容物漏出或凸起。   * 鹹派 保存期限:2019年4月23日 新日期:2019年4月23日 煮熟的肉類,包括加工過的餡餅,應在其保存期限內食用。   加工過的肉類可能含有李斯特菌,這是一種在製造過程中引入的細菌,它們會導致嚴重的食物中毒。   必須將熟肉保持在冰箱中正確的低溫下。大多數冰箱的平均溫度為5℃,但有些冰箱的平均溫度可高達14℃。所以檢查你的冰箱溫度。若冰箱無法顯示溫度,請拿一個冰箱溫度計。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9.04.20)        
+ read more
純母乳哺育的新生兒餵養不足風險較高
2019.04.26
純母乳哺育的新生兒餵養不足風險較高
一項研究發現,和配方奶餵養的嬰兒相比,純母乳餵養的新生兒在出生後第一個月內住院的風險多了一倍,這與許多兒科醫生的經驗相符。   這份研究蒐集了2009年至2013年美國北加州醫院出生大約150,000名健康正常新生兒的資料。分為三組進行觀察,分別是全母乳、全配方奶,以及兩者兼有的混合組,追蹤這些嬰兒的情形直至他們滿月。分析這些新生兒再次住院的原因,大多是治療脫水和黃疸,這與餵養不足密切相關。   在陰道分娩的新生兒中,配方奶餵養的嬰兒再入院率為2.1%,母乳喂養嬰兒則為4.3%,混合餵養者的風險在兩者之間;剖腹產的新生兒差異較小,再住院的風險母乳餵養者是2.​1%,配方奶餵養者為1.5%,這兩個數字都低於陰道分娩的再入院風險。可能是因為剖腹產的嬰兒會在醫院多待了一兩天,提供了更多建立適當餵養方式的時間。   不過好消息是,大部分的嬰兒最終都會痊癒出院,但母乳喂養的嬰兒比配方奶更有可能因為餵養不足住院治療。   這是否意味著我們應該勸阻母乳餵養?當然不是。大多數母乳喂養的嬰兒都很好,母乳喂養也有一些健康益處。但我們需要誠實地面對,過程中的照護並不一定完善。母乳和配方奶一樣都有利弊,父母應該得到真實的資訊。   母乳哺育的媽媽也需要得到支持,包含技術、情感與醫療層面。例如哺餵的方法、休息時間如何調整等等。並且,在嬰兒吃不夠的狀況下,如何搭配使用配方奶,都是必要的資訊。家庭、醫師、護士和哺乳專家都需要在不指責的態度下,協助保持媽媽和嬰兒的健康。     編譯來源:Medpage Today (2019.03.28)            
+ read more
打鼾,女人較難以啟齒?
2019.04.26
打鼾,女人較難以啟齒?
打鼾是在睡眠過程中上呼吸道所發出的呼吸聲音,一般發生的強度會有變化,常會干擾正睡在同張床旁邊的伴侶,同時,打鼾也是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的常見徵兆之一,該病症是種慢性疾病,會在睡覺過程中反覆出現呼吸道阻塞的狀況。   男人與女人在這個問題上有什麼不同嗎?最近一項以色列的新研究指出,相較於男人,女人比較不會說自己會打鼾,而且低估自己打鼾的聲量。   女人打鼾強度與男人一樣,卻較少承認 研究參與者是1,913名在以色列大學醫院睡眠中心進行睡眠評估的患者,平均年齡49歲,其中女性有675位。研究團隊先以問卷調查問題判斷他們打鼾的嚴重程度,並以一整夜的長度,用標準化數位聲音調查儀表量化出他們的客觀打鼾聲量。打鼾強度分為輕微(40-45分貝)、中度(45-55分貝)、嚴重(55-60分貝)以及常嚴重(60分貝以上)。   結果發現,88%女性有打鼾問題,卻只有72%會自行說出有此問題;但在男性92.6%會打鼾,93.1%會自行說出,兩者幾乎一致。49%女性有嚴重或非常嚴重的打鼾問題,但只有40%的女性認為自己打鼾有達到嚴重的程度。同時,女性打鼾的聲量與男性一樣大,平均女性為50分貝、男性51.7分貝。   社會汙名恐降低女性睡眠障礙就醫意願 研究團隊表示,社會存在對女人打鼾的汙名,女性因此可能不會誠實面對打鼾的問題,將可能造成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的診斷比例過低的現象,同時這也是讓她們會比較不願意進入睡眠中心參與研究的原因之一。   由於這個現象,健康照護提供者在替女人篩檢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時,應該考量除了自行報告之外的其他因子,有睡眠呼吸暫停的女性更可能會出現男性沒有的其他症狀,例如:日間虛弱或疲累。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9.04.23)        
+ read more
「雞蛋不好?!」的幕後推手:藥廠
2019.04.25
「雞蛋不好?!」的幕後推手:藥廠
自從1970-80年代膽固醇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的理論出現後,雞蛋一直遭受攻擊。不僅如此,現在連糖尿病風險增加也是因為它!   不過,近幾年已經有研究指出膽固醇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而芬蘭兩份大型研究:一份為流行病學研究,一份為追蹤研究,兩份研究都得出吃雞蛋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較低。   吃雞蛋不增心臟病的風險 流行病學研究常發現「結果有關,但不代表因果關係」,而研究所發現的「有關」是啟發進一步研究的原動力,亦即進行實驗或是臨床試驗。   2015年芬蘭的研究利用「庫奧皮奧缺血性心臟病世代研究「庫奧皮奧缺血性心臟病世代研究」從1980年代招募參與者,並於第4年及第11年記錄參與者的醫療狀況,研究持續了20年。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可以使用此研究的資料,目前已被500份國際研究使用。 」的資料進行分析。研究團隊追蹤了2,342名42-60歲男性,欲分析飲食對慢性疾病及心臟健康的影響。他們發現,吃蛋並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吃雞蛋也不會增糖尿病的風險 研究再利用同一群人的資料了解吃蛋與糖尿病風險之間的關係,他們分析了血糖數據及胰島素阻抗的指標,並發現吃較多雞蛋與糖尿病風險較低有關。   繼2015年之研究,同一研究團隊從KIHD世代研究中召募239名參與者,實際測量了引發糖尿病的代謝功能異常的指標,藉此進一步了解雞蛋如何避免而非導致糖尿病。此份研究發現,相較於攝取較少雞蛋的人,攝取較多的人有較低的糖尿病風險,進一步證實2015年研究的結果。並且發現某些代謝物可能可以解釋吃雞蛋與糖尿病風險低的關係。   打擊雞蛋是藥廠鞏固「膽固醇理論」的障眼法 由企業贊助的主流媒體多呈現的是高膽固醇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的研究,膽固醇對健康很重要及低膽固醇者有較多健康問題等資訊則被大大地忽略。而官方營養機構認同「膽固醇理論」,因此長期以來富含膽固醇的雞蛋就被當成攻擊對象。   如今,若承認科學並不支持心血管疾病的「膽固醇理論」,等同於催毀藥廠獲利最多的藥物—降血脂藥史達汀。其實,史達汀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一直存有爭議,而其副作用也長期被關注,如糖尿病、肌肉痠痛等。     更多膽固醇相關新聞: 壞膽固醇越低越好嗎? 好膽固醇越高越好嗎?     編譯來源:Health Impact(2019.04.09)          
+ read more
年長男性該做攝護腺癌篩檢嗎?
2019.04.24
年長男性該做攝護腺癌篩檢嗎?
攝護腺癌是一個疾病發展進程緩慢的男性特有癌症,男性在50歲以前鮮少罹患,在台灣,以65歲以上的病患佔大多數。目前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是檢測攝護腺癌的重要指標,一般國內醫療會建議,50歲以上男性每年定期做1次攝護腺癌檢查,而有家族病史者,40歲以後最好每年做篩檢。但針對年紀更長的老年男性,繼續定期篩檢的必要性卻是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   美國攝護腺癌確診數與死亡數出現極大差距 在美國,2011-2015年間,每年每10萬名男性中,有112.6人被診斷罹患攝護腺癌,因此死亡的卻僅有19.5人,但是這樣的死亡數還是太高。而死亡數與確診數中間存在極大的差距,原因出在年長男性攝護腺癌的過度診斷。不過幸運地,過度診斷問題開始逐漸減少,因為醫生正慢慢放棄讓年長男性做攝護腺癌篩檢。   年長男性過度診斷問題 根據許多專家看法,對年長男性進行攝護腺癌篩檢的傷害會大於好處──對某些男性,他們錯誤地對與癌症無關的血液中高攝護腺特異抗原數值感到驚慌,而對其他男性,篩檢導致過度診斷,也就是檢查後發現了成長速度非常緩慢的癌細胞,而事實上它們即便沒被偵測發現,也不會造成發病或是死亡。因此,太過積極的攝護腺篩檢會讓許多男性出現焦慮,並經歷不必要且造成麻煩副作用的介入治療。   目前專家都建議初級照護醫師應該降低對年長男性攝護腺篩檢的頻率與強度,根據刊登在健康事務期刊中的一篇研究,自從2008年調整篩檢指引的建議後,檢測攝護腺特異抗原數值的75歲以上男性已大幅減少。   編譯來源:Medpage Today(2019.04.16)        
+ read more
攝護腺肥大藥物增加糖尿病風險!
2019.04.23
攝護腺肥大藥物增加糖尿病風險!
最近一份英國與台灣共同合作的研究指出,用來治療良性攝護腺肥大的藥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雖然研究表示不需要修改目前的指引,並且有攝護腺肥大的老年男性仍應持續服用此藥,但提醒患者可能需要接受額外的健康檢查。 醫師經常開立「5-alpha還原酶抑制劑」的藥物給有攝護腺肥大的男性以降低雄性激素(androgens)水平,有助於治療排尿很久等症狀。過去亦有短期研究指出,此類藥物可能影響代謝及降低身體對胰島素的反應,這是罹患糖尿病的早期徵兆。這個研究提出了新的驗證。 研究怎麼做的 此項研究檢視了約55,000名英國男性的健康紀錄,這些男性服用「5-alpha還原酶抑制劑」已長達11年。 研究發現,這種藥與糖尿病風險增加三分之一有關。亦即500名服用此藥20年的男性中可能會有16名罹患糖尿病。此外,分析台灣男性的健康紀錄後也得出相似的結果。 研究結果提醒服用這類藥的男性可能需要額外做健康檢查以追蹤糖尿病,這樣才能在必要的時候調整處方箋。 研究作者表示,這些發現對於已經是糖尿病高風險者的老年男性尤其重要。我們將持續研究以了解長期影響,以便辨識出有較高風險的患者。 另一位研究作者表示,告知患者治療方式的利與弊很重要,如果男性正在服用治療良性攝護腺肥大的特定藥物,應對糖尿病風險增加有所警覺,並且如果擔憂的話應主動與醫師進行討論。 未參與研究的泌尿專家表示,這些發現不應讓正在服用藥的男性過於擔心,而身為醫師,我們必須回顧我們檢查患者的方式,以確保我們對糖尿病早期徵兆有所警覺。 編譯來源:Eurakalert(2019.04.11)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