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與情慾
性/情慾
安全性行為
避孕
性傳染病
其他性與情慾
生育健康
月經
懷孕/生產
嬰兒哺育
不孕/人工生殖
流產/人工流產
更年期
其他生育健康
慢性疾病
肥胖
心血管疾病
骨質疏鬆
糖尿病
紅斑性狼瘡
失智症
其他慢性疾病
癌症
乳癌
子宮頸癌/HPV疫苗
卵巢癌
肺癌
其他癌症
心理健康
憂鬱症
情感關係
性別氣質/認同
其他心理健康
瘦身美容
身體意象
醫學美容
瘦身
美容
其他瘦身美容
生活飲食
運動
飲食
其他生活飲食
LGBT+
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用藥安全
醫病關係/倫理
健康政策
妨害性自主
武漢肺炎
其他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2013.08.13
剖腹產寶寶 腸道好菌較少
最近一項瑞典研究發現,剖腹產生下的寶寶在出生後的頭兩年,體內腸道的好菌數,比自然產的寶寶少。
研究者以高通量DNA測序分析24名嬰兒在六個時間點的糞便微生物組成,以及取得血液樣本以瞭解免疫系統化學物質Th1及Th2相關趨化素的濃度。這24名嬰兒中有9名是剖腹產生下、15名為自然產。
結果顯示,剖腹產生下的寶寶體內某一類與腸道健康相關的腸道細菌-擬桿菌門(Bacteroidetes
phylum),比自然產的寶寶數量要少,且細菌的總數前者也比後者少。再者,剖腹產的寶寶血液中Th1的循環濃度較低,造成Th1及Th2失衡,將使寶寶比較容易發生過敏。缺少好的腸道細菌,將使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可能導致過敏、糖尿病、及腸發炎。
研究表示,母親的腸道微生物會經由陰道生產方式傳遞給自然產的寶寶,剖腹產則會改變寶寶腸道細菌菌落的方式。過去曾有研究指出剖腹產與寶寶發生過敏之間的關連性,這項研究也顯示剖腹產會使腸道的細菌多樣性降低,可能因此才提高過敏機率。未來將針對剖腹產寶寶補充益生菌是否可以刺激免疫系統發展成熟,並避免產生過敏進行研究。
資料來源:英國醫學期刊-消化道(BMJ Journal Gut)
+ read more

2013.08.09
太陽眼鏡愈黑愈好?
多數一般人會認為太陽眼鏡若鏡片愈黑遮陽效果愈好,但近日一項國外報導指出,鏡片較黑的太陽眼鏡若沒有抵擋紫外線的功能,相反地反而會使高能量波進入瞳孔內,使瞳孔放大,造成眼睛傷害。
美國佛羅里達州戴德市的一名眼科醫師Edward
Kondrot表示,黑影會使人不太眨眼睛,因而導致過多的陽光射入眼球,所以購買太陽眼鏡時,應選擇具有阻擋紫外線A及紫外線B的功能,而非去選擇鏡片顏色的深淺。
在電磁波頻譜,紫外線的波長約在100-400nm之間。大部分能夠穿越大氣層到達地球表面的是紫外線A(315-400nm),而幾乎是全部的紫外線C(100-280nm)與90%的紫外線B(280-315nm)都會被大氣層所吸收。紫外線A與B會改變皮膚分子的化學鍵,造成曬傷。
雖然多數研究都支持戴太陽眼鏡,但也有部分像是Kondrot醫師的眼科醫師,只建議動過白內障手術或需要長時間在戶外大太陽底下活動的民眾才戴太陽眼鏡,其他人則應盡量減少暴露在豔陽底下的時間。他認為,我們的身體有自然的防衛機制,我們會眨眼,壓縮眼球,自然會避開光線。
資料來源:Medpage Today
+ read more

2013.08.08
抗氧化劑無助改善生育能力
據研究約有25%的人曾經歷懷孕困難的問題,為了提高成功懷孕的機率,許多人會嘗試服用健康食品,如抗氧化劑,過去也曾有研究指出,服用抗氧化劑對男女的生育能力都將有助益,但最近一項來自紐西蘭的研究推翻這個論點。
這項研究對28個懷孕治療試驗的資料進行分析,共包含3,548位18-42歲女性參與者,接受治療的時間為2-12年。研究發現,這些女性在接受治療期間服用多種抗氧化劑,有的只服用一種、有的則服用多種,種類如維他命E、維他命C、維他命D、鈣片、及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等等。
分析結果顯示,與服用安慰劑或葉酸的女性相比,女性服用抗氧化劑並未被發現會提高懷孕的機率。至於是否會有副作用,過去曾有研究指出抗氧化劑會有害女性生育能力,但在這項研究並未發現服用抗氧化劑會使女性特別容易出現副作用傷害,不過研究中這部分的相關資料非常有限。
資料來源:考科蘭實證醫學資料庫(The Cochrane Library)
+ read more

2013.08.07
長期服用降血壓藥物鈣離子阻斷劑 恐增加乳癌風險
近日一項美國研究指出,長期使用降血壓藥物鈣離子阻斷劑,女性罹患乳腺管癌或葉狀乳癌的風險將大幅增加,過去的假設因此得到了證實。
這項研究分析近2,800位55-74歲女性的資料,這些女性中有在2000-2008年間被診斷罹患乳腺管癌或葉狀乳癌者,也有健康的女性。分析結果發現,無論是現在正在使用、過去曾使用、或短期使用任何降血壓藥物,都不會與乳癌風險增加有關連。
但如果女性服用降血壓藥物的其中一種-鈣離子阻斷劑至少10年以上,則浸潤性葉狀乳癌與浸潤性乳腺管癌的風險將會增加,該風險為未使用鈣離子阻斷劑者之相同風險的2.6及2.4倍,研究還特別指出短效型的風險提高更多。
而女性服用其他如利尿劑、beta阻斷劑、ACE抑制劑或血管張力素受器阻斷劑,都未被發現有乳癌風險增加的情形。
研究認為,未來將使用劑量與乳癌風險之間的關係以量化呈現,瞭解藥物的風險效益,將對臨床病患決定如何選擇藥物有幫助。
資料來源: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

2013.08.01
雌激素可能影響女性的脂肪囤積
今年四月一項研究發現女性過多的脂肪會囤積於臀部及大腿部位,而男性則是在胃部,但在更年期過後,女性的多餘脂肪也會與男性一樣儲存在胃部周圍,顯示女性的雌激素狀態會影響脂肪囤積部位。近日另一項來自美國卡羅萊納大學研究,也呼應這樣的論點。
該研究包括17位18-44歲停經前的女性參與者,這些女性都過重或肥胖,研究要求她們提供體重、身高、脂肪比、淨體重及最大攝氧量(VO2
max)資料。研究將雌激素慢慢注入參與者的臀部與腹部,再給予參與者幫助燃燒分解體內脂肪的藥物,或要求參與者運動。之後研究再以儀器測量脂肪分解程度。
研究結果顯示,以部位來看,將雌激素注入腹部,同時搭配含isoproterenol成分的脂肪分解藥物,腹部脂肪的分解會受雌激素阻礙,即便再服用第二種藥物,阻礙脂肪分解狀況仍不變,但此情形在臀部卻不會出現。但如果在運動狀態中,兩種藥物同時服用、或者完全不服任何藥物,都會使腹部的脂肪分解增加,臀部脂肪也會被分解,雖然沒有如腹部效果好。
研究認為,動員脂肪的介入方式(藉由藥物或運動)及脂肪的囤積部位,都會影響雌激素對囤積脂肪的作用。這可以解釋為何停經前女性以運動或使用其他方式幫助身體分解脂肪,仍可維持水梨形身形,而停經後女性卻是比較容易在腹部累積脂肪。未來研究則應針對機制以及為何雌激素會有不同作用進行瞭解。
資料來源:美國生理學期刊:內分泌學與新陳代謝(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 read more

2013.07.30
美研究分析單獨雌激素對子宮切除女性有益 但研究方法...
最近一項針對婦女健康行動計畫研究(WHI)的美國分析研究指出,在2002年WHI研究結果出來後,婦女紛紛停用荷爾蒙療法,而子宮已切除的50歲世代女性也跟著不服用單獨雌激素療法,使得在過去十年間有數萬個停經後女性因而提早死亡。然而,這樣的結論因研究方法出現問題,遭到WHI質疑與反駁。
這項研究指出WHI研究雖然主要發現合併型荷爾蒙對健康有風險,但婦女幾乎是避免服用任何形式的荷爾蒙,因此研究想瞭解這是否會對健康帶來什麼影響。研究因此使用WHI在2002-2011年與50-59歲子宮切除女性相關的研究資料進行分析,結果發現使用單獨雌激素療法對女性健康有正面益處。以2011、2012年資料為例,使用單獨雌激素的女性比安慰劑組,十年間每年的死亡數都比較低,且乳癌與心臟病的風險也是相同情形。研究認為如果這個族群的女性使用單獨雌激素療法,可以在過去十年間避免掉5萬個死亡數。
然而,WHI的研究者卻指出該研究沒有思考所要驗證的假設是否合理,僅拿2011年WHI報告中的其中一個研究所推測的可能死亡數據,然後再進行計算就得出那樣的結論,這是非常不可信的。同時也不應適用於臨床實作上,目前還沒有任何一種藥物可以宣稱能降低停經女性的死亡風險。WHI方面並告誡媒體報導在擁護這樣的研究結論前,應先審慎評估其證據力。
WHI另一方面也提醒,WHI所研究的族群是停經後女性,並且,50歲以上子宮已切除的女性不應定期服用雌激素療法。但這樣的結論不適用於在40或45歲進行子宮切除或因手術停經的女性身上,根據目前研究,對半數以上因手術而停經的年輕女性來說,雌激素的效益是大於風險。
資料來源:美國公衛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Medpage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