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與情慾
性/情慾
安全性行為
避孕
性傳染病
其他性與情慾
生育健康
月經
懷孕/生產
嬰兒哺育
不孕/人工生殖
流產/人工流產
更年期
其他生育健康
慢性疾病
肥胖
心血管疾病
骨質疏鬆
糖尿病
紅斑性狼瘡
失智症
其他慢性疾病
癌症
乳癌
子宮頸癌/HPV疫苗
卵巢癌
肺癌
其他癌症
心理健康
憂鬱症
情感關係
性別氣質/認同
其他心理健康
瘦身美容
身體意象
醫學美容
瘦身
美容
其他瘦身美容
生活飲食
運動
飲食
其他生活飲食
LGBT+
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用藥安全
醫病關係/倫理
健康政策
妨害性自主
武漢肺炎
其他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2020.12.31
兩臂血壓的差異可預測你未來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一項大型國際研究的有力證據證實,從兩臂測出之血壓讀數的差異越大,心臟病發作、中風和死亡風險越高。
該研究由英國國立健康研究院(NIHR)資助,它是第一份指出兩臂間血壓讀數差異越大,患者的額外健康風險就越大的研究。
研究的結論是,兩臂測出的血壓讀數差異每差一個mmHg,預示著10年後發生新的心絞痛、心臟病或中風的風險升高了1%。
此外,在有高血壓的人當中有11%其雙臂血壓讀數差值超過10
mmHg,而在一般人口中這一比例為4%。
目前,英國和歐洲的指引均認為兩臂之間的收縮壓差值若為15
mmHg以上,代表患者有額外的心血管疾病風險。這項新的研究發現,差值在10
mmHg以上顯然就代表著有額外的風險。這意味著其實有更多人應考慮接受治療。
目前,國際血壓指引建議醫護人員在評估患者心血管風險時應測量雙臂的血壓,但這個建議經常被忽略。這項新研究為雙臂血壓讀數的差異提供了正常範圍的新上限10
mmHg,該上限明顯低於目前指引建議的上限15
mmHg。這項研究可能促使國際高血壓指引的修訂。這代表更多有風險的患者會被辨識出來並接受可能挽救生命的治療。
此研究的臨床意義
每次心跳血壓會隨之上升和下降,此為一個循環,其測量單位為毫米汞柱(mmHg)。每個人會得到兩個數值,數值較高的收縮壓代表最大血壓,數值較低的舒張壓代表最小血壓。收縮壓高代表高血壓。全球有三分之一成年人有高血壓,它是引起心臟病發作、中風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從兩臂測出之收縮壓若有顯著差異,可能代表動脈變窄或變硬,這可能會影響血液流動。這些動脈變化進一步被認為顯示著患者可能心臟病發作、中風或提早死亡,應進行治療研究。
研究作者C.
Clark說:「以常規使用的血壓計測量一隻手臂後接著測另一隻手臂的血壓成本很低,並且這在任何醫療機構是可行的,無需負擔額外的費用或昂貴的設備。儘管目前國際指引建議這樣做,但多半時間並沒有被實踐,背後通常是因為時間受限。事實上,測量兩臂之血壓所需的額外時間很少,但這最終是可以挽救生命的。」。
另一位研究作者V.
Aboyans教授說:「我們認為,當患者在定期的門診時間依序測量兩隻手臂的血壓時,可以將兩臂測出的血壓讀數差值10
mmHg合理地視為正常差值的上限。這些資訊應納入未來要修訂的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指引和臨床實務中。這種改變可能讓更多需要的人得以接受治療,以減少心臟病發作、中風死亡的風險。」。
研究方法
由英國艾希特大學主導的全球「INTERPRESS-IPD合作計畫」對所有可取得的研究進行了統合分析。他們整合了來自24項全球研究的資料,建立了擁有近54,000人的資料庫,其中涵蓋了來自歐洲、美國、非洲和亞洲成年人的資料,這些資料包含從兩個手臂測出的血壓值。
研究藉著與患者諮詢小組合作,他們取得並分析患者兩臂的血壓讀數以了解差異,並追蹤患者10年以上以了解有多少例死亡、心臟病發作和中風。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0.12.21)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12.30
如何監測胎兒對產婦才是最適合的?
在分娩過程中,密切觀察胎兒,可以迅速處理可能發生的任何問題。胎兒監測是觀察產婦與胎兒健康情況的方式之一。但是在台灣,有些產婦卻覺得受到束縛。
而最近一項澳洲的研究指出,女性希望能參與選擇胎兒監測方式的決定,但往往沒有。
因此,讓女性瞭解不同胎兒監測的方式,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做出適合的選擇。
什麼是胎兒監測?
分娩期間的胎兒監測重點在監測胎兒心率的特定變化,如果發現問題時,醫護人員可以及時處理。
胎兒監測的第一種方法是「間歇聽診」,醫護人員通常使用稱為「都卜勒超音波儀」(foetal
doppler)的設備,每15至30分鐘聽一分鐘左右的胎兒心律,包括在子宮收縮期間。
第二種方法是連續性心律紀錄法(CTG,cardiotocography),又稱電子胎兒監測儀,是透過機器紀錄胎兒心跳與母親子宮收縮的時間。CTG通常在孕婦的腹部上以皮帶固定記錄設備來記錄嬰兒的心率和婦女子宮收縮強度,然後將資訊繪製成圖表,協助醫護了解嬰兒在宮縮壓力下的反應。
兩種方法有什麼區別呢?
CTG監測是高收入國家常見的胎兒監測方法,通常在整個分娩過程中連續使用。
有些婦女反應固定紀錄設備的皮帶會讓她們不舒服,此外,某些女性可能需要躺在床上,她們的行動因此受到限制。而且,不是所有CTG監測儀器都可用於淋浴或分娩池,這也限縮了某些女性在分娩過程中舒適度的選擇。
相反地,間歇性聽診讓產婦在使用設備時可以自由地行動。
從女性舒適度的角度來看,間歇性監測可能更合適,但還需要進一步思考這兩種方法對母嬰健康的影響。
妊娠低風險的產婦
沒有會增加嬰兒發生併發症風險因子的孕婦,通常被認為是低風險的。
一項系統性回顧研究比較了間歇性聽診和CTG監測,在低風險產婦分娩過程或分娩後不久胎兒死亡或新生兒腦性麻痺的情況,並沒有顯著的差異。
與間歇聽診相比,CTG監測的產婦剖腹產的情況幾乎是兩倍。目前還不知道確切的原因,可能與接受CTG監測的產婦經常表示在分娩過程中無法自由活動有關。
有鑑於剖腹產會給產婦帶來更高的併發症機率,例如大量出血或感染,以及在之後的懷孕中流產和死胎的發生率更高,因此間歇性聽診可能是低風險產婦更安全的監測選擇。
妊娠高風險的產婦
胎兒發生不良情形的可能性大,例如胎兒比預期的小、早產或患有糖尿病等的
產婦,被認為是高危險族群。
比較妊娠高風險產婦間歇性聽診和CTG監測的結果,胎兒在分娩中或分娩後死亡的情況,依然沒有顯著的差異。
然而,CTG監測的腦性麻痺患病率幾乎高了三倍,目前並不知道確切的原因。
並且,在CTG監測下,剖腹產率依然高了近兩倍。
一般而言,妊娠高風險產婦發生胎兒、新生兒死亡或腦性麻痺等不良後果較多。但,研究顯示,使用CTG並不會降低這些不良後果的可能性,卻提高了婦女剖腹產的可能,因而增加了婦女的風險。
做出決定
在沒有太高危險因子的情況下,間歇性聽診通常是較被推薦的監測方法。所有主要的國際胎兒監測指南中,均建議對被認為處於高風險中的婦女使用CTG監測。然而,臨床醫生通常不會向有危險因子的孕產婦說明胎兒監測的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議題的許多研究都已過時,且不一定夠嚴謹。重要的是,專業指南中的建議應與研究證據一致,幫助婦女做出適合她們的需求且明智的決定。而孕產婦應就個人的情況,與醫師或助產師討論每種胎兒監測的優缺點。
編譯來源:The Conversation(2020.12.09)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12.25
2020最大的科學突破之一:培養肉的發明
到本世紀中期,地球上將會有90億人口。而人類要如何在不傷害生物多樣性和不消耗過多能量的情況下,適當地養育這些人呢?如今,雞和火雞的生物量已經比世界上所有野生鳥類還要多了。而我們所食用的動物的生物量也已是野生哺乳動物的十倍以上。
因此,飲食創新是必需的。其中有些在沒有「尖端」科學的情況下仍是可行的,例如:將營養豐富且富含蛋白質的昆蟲轉化為美味的食物或利用植物蛋白製造出人造肉。關於後者,自2015年以來,加州就有一家叫作Impossible
Foods的公司在出售「牛肉」漢堡(這個牛肉主要是由小麥、椰子和馬鈴薯製成)。不過,這些漢堡要滿足肉類美食者的需求可能還要一段時間,因為以紅色的甜菜根汁替代血並不那麼引人食慾。
但生物化學家在這方面一直有在突破。透過從動物身上取得一些細胞,再用適當的營養物刺激生長來「培養」肉,是可以做到的。就在上個月,新加坡食品監管局批准了由美國新創公司Eat
Just銷售其研發的「培養」肉。可接受的肉類替代品讓我們的飲食方式產生了良好的改變。它們是有生態效益的,而對我們許多人來說,也是一種道德上的進步;未來的世代將會回頭看當今盛行的「工廠化農場」技術會感到驚恐。現在,我們可以以樂觀的態度來看待這方面的迅速發展。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 (2020.12.20)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HPV Vaccine.jpg)
2020.12.22
新冠疫苗與傳統疫苗有什麼不同?
新冠病毒疫苗因為是全新的疫苗,又是緊急授權使用,令有些人見而生畏,很自然對其有效性:功效(efficacy)及效能(effectiveness)會有各種質疑。
功效和效能的區別
功效(efficacy)指在理想的實驗室狀態中顯示疫苗的功效,如臨床試驗中90%的功效表示,接受疫苗的群組,和安慰劑的群組比較,患病的案例少了90%。然而被選擇加入臨床試驗的人比較健康且年輕,比較沒有潛在的身體狀況。而且研究專家通常不會將某些群組包括在研究中,如小孩或孕婦。
相對的,效能(effectiveness)指在真實世界中的表現。在實驗中能夠預防疾病的疫苗,在較廣大的群眾裡其效能就可能降低。
輝瑞/BioNTech推出其新冠病毒的疫苗至英美兩國,全世界都想知道其有效性。
輝瑞/BioNTech宣稱有95%的功效,牛津/AstraZeneca疫苗平均有70%的功効,莫德納的疫苗據報導有94.1%的功效。
然而其效能又是如何呢?和抵抗流感、小兒麻痺和麻疹的疫苗比較起來呢?
流感疫苗的效能
疫苗不需要有很高的效能來拯救幾千個性命和預防幾百萬的疾病案例。
例如普通流感疫苗,根據疾病防預防中心,其效能為40-60%。然而在2018-2019之間,預防了約440萬流感疾病、230萬流感相關的就醫次數、58,000流感相關的住院和3,500流感相關的死亡。
值得注意,隨著每年循環的流感病毒本質,流感疫苗的效能也有不同。準確決定效能的比例有其挑戰性。
值得一提的是,劑量的數目可以增加某些疫苗的效能。兩個劑量的流感疫苗,比起一個可以提供更強的保護,但只限於特定的幾個群組,如小孩或器官移植接受者。加強的劑量對65歲以上或免疫系統失調的人,則似乎沒有幫助。
相反地,抵抗小兒麻痺和麻疹的疫苗,必須有高數目的劑量才能達到最高峰效能。
小兒麻痺疫苗的效能
抵抗小兒麻痺的疫苗可達到100%的效果。根據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兩個劑量的非活性小兒麻痺疫苗(IPV)扺抗小兒麻痺的效果達90%以上,三個劑量,效果在99-100%。
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專家建議小兒麻痺疫苗分成四個劑量,在小孩2個月、4個月、6-18個月和4-6歲時接種,則效能有99-100%。
小兒麻痺疫苗用來抵抗小兒麻痺病毒,因其會引起大腦和脊髓的感染,造成身體癱瘓。
麻疹疫苗的效能
抵抗麻疹、腮腺炎和德國麻疹的混合疫苗(MMR),兩個劑量有97%效能,一個劑量大約有93%的效能。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建議第一劑在12-15個月大,第二劑在4-6歲之間。
副作用比較
新疫苗的安全性是每個人都會關心的。「疫苗有多安全」也就是說「什麼是疫苗副作用的風險」。我們必須明白,沒有藥物可以完全沒有副作用,即使是最普遍的止痛藥。
科學家已經把BioNTech疫苗的副作用分成「很普遍」、「普遍」和「不普遍」。
*
「很普遍」可能1/10以上的人會有:注射處疼痛、疲勞、頭痛、肌肉痛、發冷、關節痛、發燒。
*
「普遍」可能最多影響到1/10的人:注射處紅腫、作嘔。
*
「不普遍」最多影響到1/100的人:淋巴結腫大或感覺不舒服。
流感疫苗的「普遍」副作用:注射處紅腫疼痛、頭痛、發燒、作嘔、肌肉痛。有時候因注射就暈倒。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建議,除了6個月以下的兒童或對疫苗嚴重過敏以外,所有人需接種疫苗。
有的研究發現流感疫苗注射之後,有些微得到格林-巴利症候群的風險,100萬人之中有1-2個人。有些研究則發現沒有關連。
MMR疫苗的「普遍」副作用:注射處疼痛、發燒、輕微疹子、關節暫時疼痛和僵硬。極少數人可能引發熱痙攣、臉頰或頸部腫大,或暫時血小板減少,然而沒有性命危險或有長期影響。
小兒麻痺疫苗注射處紅腫或疼痛可能會發生,然而任何藥物都會有非常極小機會導致嚴重過敏反應,其他嚴重傷害或死亡。
新冠病毒疫苗和過敏反應
BioNTech疫苗在英國推出之後,過去有嚴重過敏的兩個接種者,產生過敏反應。使得監督機構建議有明顯過敏反應歷史的人,不要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疫苗剛開始的階段應該謹慎,然而值得注意所有的疫苗,包括小兒麻痺、流感和麻疹疫苗,皆有引發嚴重過敏反應的風險。這樣的風險大約九十萬人中有一個。
輝瑞/BioNTech,
莫德納和牛津/AstraZeneca的新冠病毒疫苗實驗,經過上萬人接種後所得到的安全資料,足夠通過審核發行的緊急授權執照。然而不足以偵查出可能影響十萬人之中一個人的稀有案例。
專家以為需要有更多的資料,來決定疫苗和這些過敏反應是否有任何關係,將來對可能有風險的人提供指南。疫苗剛開始,也需要繼續監督其安全性和收集其功效的資料,才能指認出不良反應是否有連貫性的型態。
對一般大眾,這並不表示他們對接種疫苗需要覺得焦慮。
編譯來源: Medical News Today (2020.12.14)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12.22
所有關於防曬乳你要知道的事
最近一組加拿大皮膚科醫師檢視了防曬乳最新指引與實證,整理了關於防曬乳安全性、有效性、誰應該使用以及如何使用的資訊。
他們建議,任何超過6個月大的人都應使用防曬乳,以預防皮膚癌。
大多數皮膚癌是由長期暴露在陽光下引起的。防曬乳之所以能降低皮膚癌風險,是因為此類產品以化學或物理的方式阻擋紫外線,例如透過二氧化鈦或氧化鋅。
皮膚科醫師Megan
Sander指出:「紫外線輻射會直接傷害皮膚,並且與皮膚癌有關。高品質的證據顯示,防曬乳可降低罹患黑色素瘤和非黑色素瘤皮膚癌的風險。」。
以下為防曬乳的幾個重點資訊:
*
預防—隨機對照試驗的結果顯示,防曬乳可有效預防皮膚癌以及皮膚老化。
*
非白人種族—目前缺乏深色皮膚的人使用防曬乳的效果的研究。當前的證據主要限於皮膚癌發病率較高的白人。
*
嬰兒—對於嬰兒,建議以遮蔽物或防曬衣物阻擋陽光來防曬。小於6個月的嬰兒不建議使用防曬乳,因為它的影響可能不止於塗抹處而是會造成全身性吸收。
*
防曬係數(SPF)—防曬係數為30以上的防曬產品,建議使用乳霜或乳液產品。不建議使用防曬噴霧,因為它們可以分散、易燃且吸入後的影響未知。
*
危害-有些人的皮膚可能會對防曬乳產生反應,例如接觸性皮膚炎,尤其是化學性的防曬乳。並且有證據顯示化學性防曬乳可能被全身性吸收,儘管其在臨床上的重要性尚不清楚。
*
對環境的影響—最新證據顯示,在水和魚體中檢出有化學性防曬乳,並且可能導致珊瑚白化。
防曬乳、霜或噴霧只是完整防曬策略的一部分。重要的是,患者應使用寬邊帽、傘、護目鏡等以避免紫外線的傷害。當紫外線指數高於3時則要尋找陰影處避曬。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0.12.14)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0.12.21
為什麼眼淚是鹹的?
當海龜媽媽在晚上偷偷溜到海灘上產卵時,如果你仔細看,可能會看到牠們流下幾滴眼淚。古代傳說認為海龜之所以哭是因為牠們永遠無法見到牠們的寶寶。
但是科學家發現海龜並不是真的在哭。相反地,他們是透過流出一些非常鹹的眼淚來擺脫體內的鹽分。
由於海龜生活在鹹海水中,牠們最喜歡的食物是水母(水母主要是由海水組成的),因此牠們體內累積了太多的鹽,而這可能是有毒的。因此,牠們需要將這種鹽「哭」出來才能存活。
如果我們吃了太多的鹽或鹽在體內堆積,當我們上廁所時,腎臟就會幫忙將其排除。但是海龜的腎臟並不像人類的腎臟那麼機靈,牠們不能靠小便排除足夠的鹽分。
因此,海龜的每隻眼睛都有一個特殊的鹽腺,會將多餘的鹽送至眼淚中排除。
那我們人類呢?
如果你曾經舔過從臉頰上流下來的眼淚,它可能嘗起來有點鹹。但是,如果我們的腎臟運作得比烏龜的更好,而且我們不吃水母當早餐,那為什麼眼淚仍然是鹹的呢?
是這樣的,我們體內的所有液體中都含有少許鹽分。這個鹽會被轉換成能量,幫助我們的肌肉收縮和大腦思考。我們的體液(例如眼淚、汗水和唾液)中的鹽含量與我們血液中的鹽含量大致相同—不到1%,或每升約含兩茶匙鹽。
因此我們的眼淚比海龜的眼淚鹹度還要少很多,雖然還是有一點鹹。
3種類型的眼淚
其實,你的眼淚的鹹度會依據不同種的淚而有差異。
沒錯,你的眼睛—或準確來說是淚腺—會生成三種不同類型的眼淚。這三種眼淚又稱為基礎性眼淚(Basal
tears)、反射性眼淚(Reflex tears)和情感性眼淚(Emotional
tears)。
*
基礎性眼淚使你的眼睛保持濕潤,並阻止討厭的細菌感染你的眼睛
*
反射性眼淚會在你的眼睛需要沖洗掉有害物質(例如煙或沙粒)時生成
* 情感性眼淚則是你在開心或難過時會流的眼淚
基礎性眼淚和反射性眼淚的含鹽量比情感性眼淚還要多,這對於保護眼睛健康來說很重要。情感性眼淚含有更多其他物質,包括作用像天然止痛藥一樣的激素。這可能有助於解釋為什麼我們有時候哭完後會感覺好些。
下次你流下鹹鹹的眼淚時,花一分鐘想想你能擁有能夠控制體內鹽份的腎臟是多麼幸運的事,這樣你就不用像那些海龜媽媽一樣,要靠哭泣才能夠存活!
編譯來源:The Conversation (2020.12.17)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