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介紹

婦女節,著紅齊護女人心
2024.03.08
婦女節,著紅齊護女人心
台灣女人連線在今天(3/8)「為女著紅日」,也是婦女節召開記者會,大力呼籲社會重視女人的心血管健康。「Taiwan為女著紅行動」邁入第9年,除了各界於網路社交平台著紅響應之外,今天立法委員黃珊珊、林宜瑾、范雲、黃捷、林淑芬、鍾佳濱、林月琴、張雅琳等人也特地穿上紅色衣飾出席記者會齊心呼籲。   為什麼要特別重視女人的心血管健康? 發起推動「Taiwan為女著紅」的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表示,一直以來心血管疾病被認為是男性的疾病,忽略心血管疾病是女性主要死因。同時,男性與女性因為生/心理、生命經驗的差異及社會文化的影響,其心血管疾病的臨床表現及風險很不一樣。如以照護男性的方式照護女性的心血管疾病,易造成誤診或延誤診斷,危及女人的健康及生命。   有鑑於此,為提升社會對女性心血管健康的意識,2006年世界心臟聯盟(World Heart Federation)發起Go Red for women(為女著紅)行動,在特定的日子穿著紅色衣飾,呼籲大家重視女性心血管健康。至今已有超過50個國家響應。因此2016年台女連響應國際的為女著紅行動,訂每年3月的第2個星期五為「為女著紅日」。   從無到有的台灣為女著紅─促成各界為女性的心健康把關 這8年來在婦女團體、醫事團體、政府及企業的合作推動下,我們看到了努力的成果:   政府的投入─推動政策去除性別盲 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指出,在女性主要死因中,心血管疾病(含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高血壓)佔了大約五分之一,因此衛生福利部也特別關注,於2018-2022年「國家心血管疾病防治第1期計畫」中的防治指引、人力培訓等皆已納入性別的觀點,完善女性特殊照護的需求,從女性生命經驗去關注並呼籲民眾女性心血管健康。   醫界的看見─正視性別差異照護女性健康 台北榮總心臟內科陳嬰華醫師出席記者會分享,因為看見心血管疾病的性別差異,台北榮總在2023年成立了台灣首間「女性心臟醫學中心」,身為發起人的陳醫師呼籲,台灣女性心肌梗塞死亡率是男性的2倍,就是因為不易察覺容易被忽略,並提醒女性因懷孕、憂鬱症或特殊疾病都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且女性可能較易出現不典型的症狀,因此提醒女性若有上腹痛、噁心、想吐等症狀也應多加注意,以免影響治療時機。   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補充,鑑於乳癌治療會影響心血管,近年透過為女著紅的推動,2021年起各醫療院所陸續將心臟科醫師納入乳癌防治團隊,建立乳癌與心血管疾病的跨科共同照護機制。   此外,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陳思原指出,女性因為孕育的生理機制,會產生許多男性不會面臨的風險,可以說女性生命週期從初潮、避孕、懷孕到更年期都和心血管健康息息相關,因此提醒女性朋友要注意自己的飲食、運動、體重控制,以避免在生命歷程中日積月累的風險,影響自身的健康。   社會的參與─網路著紅行動吸引社會關注 長期支持贊助「台灣為女著紅」的台新銀行公共關係部部長陳盈儒表示,台新銀行對女性不論是健康、運動等各項公益活動都非常支持且關注的,也希望拋磚引玉呼籲各界能一起支持推廣,關心女性心血管健康。   最後,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表達,近年有越來越多的民眾、政府單位、民意代表、各行各業開始關注此議題,加入響應「為女著紅日」的網路著紅行動。這8年來從無到有,開啟了社會在女性心血管健康的對話及行動。在這關注女性的日子,請大家共襄盛舉網路行動,一起「著紅齊護女人心」!     ★記者會直播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TWLANDTWH/VIDEOS/300534743047270      
+ read more
法國立法者將人工流產列為憲法權利
2024.03.05
法國立法者將人工流產列為憲法權利
法國在3月4日將人工流產權寫入憲法。這是世界上第一個歷史性的修憲,受到女權組織歡迎,但遭到反人工流產組織的嚴厲批評。   在巴黎郊外凡爾賽宮的鍍金天花板下,議會兩院舉行特別聯合投票,眾議員和參議員以780票對72票的壓倒性優勢支持了這一舉措。   當艾菲爾鐵塔在背景中閃爍時,聚集在巴黎市中心的人工流產權活動人士歡呼雀躍,並在大螢幕上宣布投票結果時顯示「My Body My Choice」的訊息。   「我們向所有女性傳達一個訊息:你的身體屬於你,沒有人可以為你做決定。」總理Gabriel Attal 在投票前告訴立法者。   與美國和許多其他國家相比,人工流產權在法國得到更廣泛的接受,民調顯示,約80%的法國人支持人工流產合法。   自1974年頒布法律以來,法國婦女就已享有人工流產的合法權利,但該法律當時遭到許多人的嚴厲批評。   但2022年美國最高法院推翻促成憲法保障婦女人工流產權的羅訴韋德(Roe v. Wade)案裁決,這促使熱心人士推動法國成為第一個在基本法中明確保護該權利的國家。   「這種(人工流產)權利在美國已經被撤除。因此,我們沒有任何理由認為法國可以免受這種風險。」女性權利組織基金會的Laura Slimani說。   此次的投票載入法國憲法第34條,即「法律確定婦女享有保障人工流產自由的條件」。   法國總統馬克宏領導的中間派政黨下議院議長Yael Braun-Pive表示,「法國處於領先地位」。   但此舉也未能免於批評。   極右翼領導人Marine Le Pen表示,馬克宏正在利用它來獲得政治分數,因為該國對人工流產權的大力支持。   Le Pen在投票前對記者表示:「我們將投票將其納入憲法,因為我們對此沒有任何問題。但稱這是歷史性的一步有點誇張,因為『沒有人』正在將法國的人工流產權置於危險之中」。   梵蒂岡機構在聲明中表示:「沒有『權利』奪取人的生命。」這呼應了法國天主教主教已經提出的擔憂。   它呼籲「所有政府和所有宗教傳統盡最大努力,使保護生命成為歷史這一階段的絕對優先事項」。       編譯來源:Reuters (2024.03.05)      
+ read more
與男性相比,女性從運動中獲得的健康益處更多
2024.02.26
與男性相比,女性從運動中獲得的健康益處更多
一項心臟研究所的新研究顯示,在運動方面,女性和男性之間存在性別差異。   對於那些認為男性減肥速度比女性更快的女性來說,有個好消息:新研究指出,女性比男性從運動中獲得更多的健康益處,即使她們付出的努力更少。   研究人員發現,當定期運動時,女性過早死亡或致命性心臟病的風險比運動的男性下降得更多。   二十年來,與不運動的女性相比,經常運動的女性死於任何原因的可能性降低了24%,死於心臟病、中風或其他心臟事件的可能性降低了36%。   相比之下,經常運動的男性與電視迷的同齡人相比,過早死亡的風險降低了15%,與心臟相關的死亡風險降低了14%。 中度至劇烈的有氧體育活動,如快走或騎自行車,發現男性每周進行約五個小時的運動達到了最大的生存收益,而女性則通過每周鍛練不到2個半小時獲得了相同程度的生存收益。 同樣,當涉及到肌肉強化活動時,如舉重或核心身體鍛煉,男性每周進行三次訓練達到頂峰,而女性每周進行一次訓練則獲得相同數量的收益。   心臟研究所女性心血管健康和人口科學主席Susan Cheng博士表示,「我們希望這項研究能幫助每個人,尤其是女性,了解她們能夠從運動中獲得巨大的益處」。   Cheng補充道,「這是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更健康、更長壽的有效方式,平均而言,女性的運動量往往比男性少,希望這些發現能激勵更多女性在生活中增加額外的運動。」   研究怎麼做?   研究人員利用國家健康訪談調查資料庫分析了412,413名美國成年人的數據。1997年至2019年期間的參與者(其中55%是女性)提供了有關休閒時間身體活動的調查數據。研究人員檢查了與身體活動的頻率、持續時間、強度和類型相關的性別結果。   數據顯示,所有類型的運動對女性的益處都多於男性,包括:   * 適度的有氧活動,例如快走或庭院勞動 * 劇烈運動,例如跑步、參加飛輪課程或跳繩 * 肌力訓練,包括自由重量訓練、舉重和徒手運動   結果顯示,女性在運動量較少的情況下也能獲得與男性相同的健康益處。   對於男女來說,穩定在每週五個小時左右的適度有氧活動都會降低死亡風險。女性和男性過早死亡的風險分別降低了24%和18%。   透過適度的有氧運動,女性只需男性所需時間的一半即可將風險降低18%—每週140分鐘,即2.5小時,而男性則為5小時。   劇烈的有氧運動也是如此。每週110分鐘的劇烈有氧運動可使女性死亡風險降低24%,男性死亡風險降低19%。   每週進行肌力訓練使女性和男性的過早死亡風險分別降低19%和11%,與心臟相關的死亡風險分別降低30%和11%。   Cheng表示,「即使是少量的規律運動也能帶來很大的好處,事實證明這對女性來說尤其如此,定期花一些時間鍛煉身體,即使只是每週幾次20-30分鐘的劇烈運動,也能帶來比他們想像的更多的收穫。」   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_。_       編譯來源:Health Day(2024.02.19)、EurekAlert!(2024.02.09)、JACC(2024.02.27)      
+ read more
進行牙科X光檢查不需要鉛圍裙
2024.02.23
進行牙科X光檢查不需要鉛圍裙
那些沉重的鉛圍裙可能會在牙醫診所被淘汰,這取決於你住在哪裡。   美國最大的牙科協會近日表示,將不再建議做牙科X光檢查的患者使用鉛圍裙和甲狀腺項圈。   這項改變的主要原因有兩個:1、X射線束現在更加集中,因此不用再擔心輻射照射到身體的其他部位;2、圍裙和項圈有時會阻礙牙醫獲得他們需要的圖像。   發布該建議的美國牙科協會科學事務委員會主席Purnima Kumar博士表示,降低輻射暴露的最佳方法是確保患者確實需要X光檢查,並在第一次就做對。   Kumar表示,牙科X光檢查一開始使用的輻射量相對較少。就像從密西根州飛往舊金山的航班一樣,它相當於給你拍了一張牙科X光片。   這就是該協會的建議,但是否真的要改變取決於州牙科委員會、牙醫和患者,例如:加州規定牙醫必須使用圍裙。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放射科醫生兼教授Sanjay Mallya博士表示,「沒有實證科學顯示圍裙是必要的。但與此同時,我們確實有法律條文要求這樣做。」   Mallya在秋季幫助撰寫了美國口腔頜面放射學會的建議,反對使用鉛圍裙和甲狀腺項圈。Kumar指出,正是該組織的建議促使美國牙科協會關注這個主題。   這項最新的指南也得到了 FDA 醫學物理學家的支持。   Mallya還表示,確保X光檢查是必要的,並使用數位X光而不是膠片X光,因為它們使用更少的輻射。我們的下一步是需要宣傳和教育來改變更多患者、牙醫和政策制定者對圍裙使用的看法。       編譯來源:Medpagetoday(2024.02.03)、ADA(2024.02.01)、JADA(2024.02.01)、JADA(2023.08.01)      
+ read more
孕吐跟胎兒有關?!
2024.02.20
孕吐跟胎兒有關?!
懷孕期間噁心和嘔吐是常見現象,影響約70%的女性。對某些人來說,孕吐的症狀相對溫和,沒有太大的麻煩。但某些女性的孕吐可能很嚴重,甚至危及生命。當孕吐症狀嚴重到影響日常活動,導致體重減輕、電解質失衡、營養不良時,醫師會做出「妊娠劇吐」的診斷。妊娠劇吐是懷孕早期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能對母親和胎兒造成長期健康影響。   懷孕期間嚴重嘔吐的原因是什麼? 根據一項研究指出,「妊娠劇吐」可能是由「生長分化因子15 (GDF15) 」所引起,這是一種賀爾蒙。在懷孕的前12週,母體血液中的GDF15穩定上升。   GDF15是一種因壓力、發炎和組織損傷而產生的,它被認為可以調節食慾、能量平衡和體重。值得注意的是,在懷孕期間,GDF15主要由胎兒產生而非母體,這與過去研究的觀點不同。   研究發現,經歷過噁心、嘔吐和妊娠劇吐女性的GDF15數值高於未發生這些情況的女性。研究還確定了一種血液檢查可以預測「妊娠劇吐」以及其他妊娠相關併發症的風險,有助於改善孕婦健康情況。   另有一項研究指出,某些與「妊娠劇吐」可能性較高的遺傳變異,也與較高的GDF15數值有關。這項發現意味著,具有較高「妊娠劇吐」可能性的女性,其GDF15數值上升可能會誘發相關的噁心和嘔吐症狀。   有助找到更有效的治療方法 對GDF15的進一步研究可能找到對孕吐的潛在治療方法或預防措施。某些藥物可透過阻斷GDF15的作用來緩解症狀,這些藥物原來主要是用於控制癌症患者常見的慢性噁心和嘔吐,也可能重新用於治療「妊娠劇吐」,減輕症狀並減少相關併發症。   這項研究將孕期中嚴重的嘔吐症狀與胎兒的荷爾蒙聯繫起來,在相關研究中有象徵性的進展,為未來研究如何預防和治療孕吐找到了新的方向和方法。       編譯來源:Forbes(2024.2.5)、Nature(2023.12.13)      
+ read more
飲食對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有重大影響
2024.02.19
飲食對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有重大影響
一項詳細的研究_說明了飲食在改變阿茲海默症風險的作用__,_我們終於可以了解哪些飲食有助於降低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以植物為主的飲食,例如地中海飲食以及中國、日本和印度的傳統飲食,被證明可以降低風險,特別是與西方飲食相比。   隨著這些國家的營養轉向西方飲食,阿茲海默症的發生率上升。研究指出,失智症的危險因素,包括攝取更多的飽和脂肪、肉類,尤其是漢堡和燒烤等紅肉,以及熱狗等加工肉類,還有高糖和精製穀物的超加工食品。     為什麼某些食物會增加或降低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肉類透過增加發炎、胰島素阻抗、氧化壓力、飽和脂肪、糖化終產物(AGEs)和氧化三甲胺(TMAO)等風險因素,大大地增加了失智症的風險。幾種食物可以預防阿茲海默症,例如綠葉蔬菜、彩色水果和蔬菜、豆類、堅果、omega-3 脂肪酸和全穀物。   超加工食品通常缺乏全植物性食品中可以預防失智症的成分,例如抗發炎成分和抗氧化劑;這些食品會增加肥胖和糖尿病的風險,而肥胖和糖尿病本身就是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因子。   貧窮是美國阿茲海默症的重要驅動因素,因為超加工食品和肉類相較於水果、蔬菜、全穀物等是更便宜的能源,從而易促進肥胖。   研究顯示,基於美國肥胖趨勢,到2038年美國的阿茲海默症發病率預計將比2018年增加50%。這項估計與阿茲海默症協會2018年公佈的估計非常接近,即增加了56%。   我們認為,由於食用肉類和超加工食品而導致的肥胖趨勢不斷上升,是導致失智症的原因。雖然我們個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可以透過飲食來降低,但預計那些繼續吃西方飲食的人將繼續面臨更高的風險。   該研究發表在《_阿茲海默症雜誌_》上       編譯來源:Eurek Alert(2023.12.04)、IOS Press(2023.12.06)、JAD(2023.12.04)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