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與情慾
性/情慾
安全性行為
避孕
性傳染病
其他性與情慾
生育健康
月經
懷孕/生產
嬰兒哺育
不孕/人工生殖
流產/人工流產
更年期
其他生育健康
慢性疾病
肥胖
心血管疾病
骨質疏鬆
糖尿病
紅斑性狼瘡
失智症
其他慢性疾病
癌症
乳癌
子宮頸癌/HPV疫苗
卵巢癌
肺癌
其他癌症
心理健康
憂鬱症
情感關係
性別氣質/認同
其他心理健康
瘦身美容
身體意象
醫學美容
瘦身
美容
其他瘦身美容
生活飲食
運動
飲食
其他生活飲食
LGBT+
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用藥安全
醫病關係/倫理
健康政策
妨害性自主
武漢肺炎
其他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2015.01.16
誰罪無可赦?身體出軌或心靈出軌?
美國查普曼大學日前發表了一篇關於「出軌」的大型研究成果,證實男性/女性、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者面對不同出軌型態時所感受到的忌妒情緒是不一樣的。
這份研究總共有63,894位18-65歲(平均年齡為30歲左右)的受試者參加,研究人員要求受試者想像自己的父母與外人發生性關係(但沒有愛上對方)以及愛上別人(但沒有發生性關係)兩種情境,並且自我判斷並陳述哪一種狀況對他們而言較難以接受。
研究發現,異性戀男性較異性戀女性更容易因為伴侶生理上的不忠貞而感到煩惱、憂慮(54%男性與35%女性);而異性戀女性則較容易因為對方情感上的不忠而情緒不佳(46%男性與65%女性)。而在同性戀與雙性戀的群體中,男女性對於伴侶出軌的情緒反應則皆未有顯著差異。
研究主持人Frederick博士認為,從演化論的觀點來看,由於後代「血緣的不確性」是每一個男性註定會面對的問題,因此,會對於伴侶生理上的不忠展現強烈的反應。反之,女性就不會有「孩子究竟是不是我的?」這樣的疑慮。
而從社會文化面來看,一直以來男性多被教育要具備「陽剛特質」,其中包含性能力的展現。因此伴侶的身體出軌往往被視為是對其性能力的質疑與挑戰。反觀女性多半自小即被教導重視人際關係與情感,成為他人情感上的支持者與心靈力量的提供者,因此,當伴侶將情感寄託於他人時,往往會讓女性感到被否定。
過去相關研究的參與人數較少或對象鎖定在大學族群,因此皆未發現此種性別上的差異。Frederick博士也說明,每個人面對各種形式出軌時的反應受到環境與其他個人因素的影響,不過,此份研究所發現的性別差異是超越年齡、經濟階層、過去被背叛/背叛的經驗、關係類型與長度,以及,有無小孩等因素的。不過,年紀較輕的參與者確實有較易因伴侶身體出軌而憂鬱的傾向。
最後,研究者強調,任何形式的不忠都會對男性與女性造成傷害,包括心碎、關係結束得突然且痛苦(包含被拋棄)、暴力行為,以及,注意力與情感支持轉移至第三者等。Frederick博士表示,伴侶不忠激起的強烈妒意會使人無所不用其極地挽回,或做出對自己及伴侶具有傷害性的暴力行為,因此了解激起伴侶妒意最具影響力的因素是重要的。
資料來源: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 read more

2015.01.15
嘸路用!維他命飲料無助營養補充!
加拿大的多倫多大學與懷雅遜大學合作研究了維他命水、能量飲料與果汁水等飲品,近日發表研究成果,指出市面上這些看似有神奇功效、能提供每日人體所需養分的飲品事實上並不如我們想像的美好。
根據研究,市售的相關飲品標示含豐富營養成分,包裝上會特別強調其成分能幫助提升免疫力、抗氧化,或是含有特定營養素。亦常將所謂的營養成分與良好表現、健康等正面訊息結合在一起,甚至誇大營養素所能帶來的實際功效;有些產品則宣稱其中所添加的營養素能為食用者帶來特定的好處。
研究人員發現這些飲品中的微量營養素含量往往大幅超過人體的實際需求量。最常見的營養素為維他命B、B3、B12以及C。但是,以最可能飲用這類產品的青年人為例,其日常飲食所攝取的養分可能就已足夠。
來自多倫多大學的研究員Naomi
Dachner表示,研究結果證實,事實上這些添加微量營養素的飲品對於營養的攝取助益非常小,甚至沒有幫助。
當這些飲品被視為日常生活中的飲食選擇,而非保健食品時,其標示改而遵循食物的標示規範,但是,這些規範往往與微量營養素的標示沒有太大的關係。Dachner說明,大多數產品中所添加的微量營養素是被允許的,問題在於添加的量並不合宜。消費者因而被誤導或暴露在過多不必要的營養素之下,不但沒有獲得益處,反而可能造成負擔。
資料來源:Physiology,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
+ read more

2015.01.15
要「杏」福噢!縮腰瘦腿、預防心血管疾病就靠它!
研究發現每日1.5盎司的杏仁取代碳水化合物製成的點心,可以改善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另外,以杏仁當點心還可以消除腰和腿部脂肪,不僅能改善體態亦可降低因腰圍粗而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52位平均年齡50歲的健康成年人參與實驗,他們擁有高總體膽固醇及LDL膽固醇(俗稱「不好的」膽固醇),但仍保持在健康狀態。參與者被分為兩組,其中一組食用有香蕉蛋糕作為點心的套餐,另一組則將點心改為1.5盎司的杏仁,兩種套餐僅點心不同且熱量依每位參與者的身體需求微調以維持其體重。經過六周後,要求每位參與者用兩周的時間消除前六週的飲食習慣對身體的影響,並於兩周後交換原有的飲食內容。每位參與者總計參與實驗14周,並且每天記錄體重和飲食內容;血液組成分析則於實驗一開始以及不同飲食階段開始前測量。
實驗結果顯示,兩種飲食內容都使容易引起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總體膽固醇及LDL膽固醇下降。然而每日食用1.5盎司杏仁的參與者其下降幅度更大。相較於每日食用香蕉蛋糕作為點心的參與者,食用杏仁的人的總體膽固醇下降了-5.1±2.4mg/dL、LDL膽固醇下降了-5.3±1.9
mg/dL。另外,每日1.5盎司的杏仁有助於增加俗稱「好的」膽固醇,即HDL膽固醇,能將膽固醇輸送到肝臟儲存而非附著在血管上造成動脈硬化。
除此之外,雖然兩種飲食皆沒有使整體的脂肪量下降,但是每日食用1.5盎司杏仁的人的腰部脂肪減少了約0.07kg、腿部脂肪減少了約0.12kg,並且腰圍也小了約0.80cm。因此可知以杏仁取代其他澱粉質含量高的點心,有助於降低罹患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以及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更可以透過杏仁影響脂肪分布的特點改善腰圍及腿部體態。
然而,此研究並未將參與者運動習慣和參與前的飲食習慣納入考量,因此其結論還待未來的研究加以確定。不過研究者說明,市面上澱粉質含量高的點心確實對心血管造成很大的負擔,若將杏仁搭配降低膽固醇的飲食,杏仁所含有的營養能使降低膽固醇的飲食效果更為明顯。
資料來源:美國心臟協會期刊
+ read more

2015.01.14
酪吉酪梨:研究發現酪梨有助降低膽固醇
研究者宣稱每日一顆酪梨可幫助過重及肥胖者降低膽固醇。
眾所周知酪梨的脂肪含量相當高,然而人們大多不知道的是其脂肪大部分是由單元不飽和脂肪組成,即所謂「好」的脂肪。這種脂肪可以降低不好的膽固醇,進而減緩罹患心臟病和中風的可能。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營養學傑出教授Penny M.
KrisEtheron的研究團隊找來45位21-70歲,平日飲食習慣為一般大眾認為「美式飲食」(其膽固醇有34%來自脂肪、16%來自蛋白質,而有一半的熱量來自於碳水化合物)的過重或肥胖者參與實驗。每位參與者需進行三種不同的飲食方法各五週,分別為不含酪梨的低脂肪飲食(飲食一)、不含酪梨的中度脂肪飲食(飲食二)以及含酪梨的中度脂肪飲食(飲食三)。
研究發現,相較於參與者參與前的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即一般認為的不好的膽固醇,在第一與第二種飲食法結束後,參與者每100毫升的低密度脂蛋白分別下降了8.3毫升與7.4毫升;而食用第三種飲食法後,參與者的低密度脂蛋白每100毫升更是下降了13.5毫升之多。另外,研究者也發現飲食(三)有助於降低引起心血管疾病的總體膽固醇、三酸甘油脂過高的問題,並增加被稱為「好」的膽固醇的高密度蛋白膽固醇。
不過,KrisEtheron教授強調,雖然實驗結果證實酪梨有助於降低不好的膽固醇,但實驗場域與現實間的差距可能讓結果有所不同。她呼籲人們應該將會增加血液中壞膽固醇的飽和脂肪替換為健康的脂肪,如少食用牛油、豬油、全脂奶酪製品、零食等,多食用植物性油。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推廣食用酪梨的農業推廣組織Hass
Avocado Board為此篇研究的金費
來源之一,然而研究者說明該組織除了資助外並未參與實驗。
資料來源: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read more

2015.01.13
美:HPV基因檢測比子宮頸抹片篩檢更有效
2014年4月時,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將HPV基因檢測技術運用於25歲以上女性的子宮頸癌初級篩檢,幫助患者了解自己未來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並有助醫事人員評估後續的追蹤檢測流程。日前,兩篇新的研究結果顯示HPV基因檢測所提供的數據比現行普遍採取的子宮頸抹片篩檢更為有效。
為了評估HPV基因檢測作為子宮頸癌初級篩檢方式是否適切,來自各領域的子宮頸癌篩檢專家學者組成專門小組,一同回顧「進階HPV診斷需求之滿足(ATHENA)」研究的相關數據,期望能藉此了解HPV基因檢測法的安全性與有效性。
HPV基因檢測可辨別出14種病毒型,包含造成美國7成子宮頸癌的16型與18型病毒。專家小組建議,女性若經由HPV基因檢測發現感染16型或18型病毒,應立即接受陰道鏡檢;若是檢測出其他12種病毒型,則應在一年內再次接受HPV基因檢測與抹片檢查。
另一篇研究檢驗了ATHENA的分析結果,共計42,209名25歲以上的女性同時接受抹片檢查與HPV基因檢測,以供研究人員比對檢測結果;同時,研究者也關注HPV基因檢測在不同年齡層施作的差異。結果發現,在25~29歲的女性群組當中,HPV基因檢測篩檢出高風險子宮頸病變的數量是抹片檢查的兩倍。在其餘年齡群組中,HPV基因檢測的結果則與抹片檢查的結果一致。
專門小組中的Huh博士認為這是子宮頸癌篩檢的一大進步,因為HPV基因檢測結果為偽陰性的可能性極小,能針對女性罹癌的風險評估提供更可靠的保證,而且與抹片檢查一樣每三年接受一次檢測即可。其他學者也認為HPV基因檢測的經濟效益較高,更有利於資源不足以接受多項檢查的弱勢群體。
目前已有部分國家,如澳洲、荷蘭,使用HPV基因檢測進行初級篩檢。
資料來源:Gynecologic Oncology
+ read more

2015.01.12
孕期換裝新地板,恐誘發新生兒呼吸道疾病
根據德國海姆霍茲環境研究中心以及萊比錫的聖喬治醫院所進行的研究顯示,在懷孕期間如果進行居家環境裝潢,例如換裝新地板,嬰兒出生後第一年內,出現呼吸道方面疾病的機率會顯著增加。
有鑑於新的室內地板材質可能散出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例如苯乙烯和乙苯,會導致呼吸道方面問題,海姆霍茲環境研究中心的法蘭克博士建議,有孕婦的家庭應該盡量避免地板換裝,包括超耐磨地板、地毯或地板貼皮等。尤其準爸媽其中一人如原本即患有氣喘、花粉熱或其他過敏性症狀,新生兒出現呼吸道過敏症狀的機率也比一般嬰兒多了五倍。
之前萊比錫已有研究顯示,居家裝潢工程所散發的化學物質可能會影響新生兒的免疫系統,在新生兒臍帶血中檢驗出對過敏反應發展扮演關鍵角色的增強第二型免疫反應,通常是母親懷孕期間曾暴露於上述環境之中。
德國這項針對環境因素對胎兒出生前後影響的長期性追蹤研究,旨在了解揮發性化學物質對兒童疾病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母親懷孕期間暴露在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環境中,對胎兒的影響遠比胎兒出生後頭一年來的關鍵。專家因此建議,最好避免在懷孕期間以及新生兒滿一歲之前,進行居家裝潢,以降低新生兒出現呼吸道問題的風險。德國學者估計如此一來每年將約可預防2萬個新生兒氣喘問題的病例。
資料來源: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