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介紹

美研究:HPV疫苗防護力為8年
2014.10.20
美研究:HPV疫苗防護力為8年
  日前美國一項針對HPV疫苗的長期研究結果出爐,顯示HPV疫苗針對透過性行為感染的病毒能提供承達8年的保護力。 研究團隊隨機選取1,781位尚未有性經驗,年齡介於9至15歲之間的男女童,分組分別施打HPV疫苗與安慰劑,8年後,所有接種疫苗的孩童身體內都仍存有抵抗HPV的抗體,也沒有任何一個人在參與試驗的過程中出現HPV感染的症狀或相關的疾病。 計畫主持人Ferris博士表示接種疫苗後,人體透過產生抗體形成保護,經過8年,受試者的身體狀況都非常良好,沒有增加其他輔助措施的必要。同時,所有的研究證據都顯示疫苗是安全的,並且能夠有效預防生殖器疣與HPV引起的相關病症。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雖然美國學者與相關政府部門對HPV疫苗信心滿滿,但是,近幾年來,歐盟、日本都陸續出現施打疫苗後發生嚴重不良反應,以及藥廠前醫師指出疫苗實際上並未能有效提供防護。另一方面,美國疾病管制局呼籲11~12歲的幼童及早接種,在接種對象的規劃上,台灣目前部分公費施打的縣市與之相同,鎖定國中女生,但按照此篇研究報告所述,在疫苗防護力僅有8年的情況下,待這些施打疫苗的女生在20來歲性行為發生機率最高最頻繁時,疫苗防護力卻已過效期。由於上述相關的爭議目前仍尚未有完整的定論,提醒大家在考慮接種疫苗前三思而行。更多相關訊息可參考本網站的【子宮頸癌】新聞專區,以及本會【給父母的一封信】。 資料來源:Pediatrics  
+ read more
為何女性會選擇冷凍卵子技術?
2014.10.17
為何女性會選擇冷凍卵子技術?
      醫療科學日益發達加上資訊傳遞越趨便利,已有越來越多年輕女性知曉「冷凍卵子」技術,並接受其為一個可能的生育規劃選項。不過,根據英國與丹麥的調查研究,雖然年輕女性對此項醫療科技的接受度普遍高,但僅有1/5的年輕女性將其視為是適合自己的生育計畫。   這份調查於網路上進行,從2012年9月到2013年9月,為期一年的時間蒐集了973位年齡在30歲上下女性的資料。目的在於確認女性對於此項醫療技術的認識程度,並且了解女性在何種情況下會考慮使用此項技術。   調查統計有83%的女性聽聞過「冷凍卵子」技術,其中99.4%的女性基於醫療技術發展現狀認為冷凍卵子是可被接受的;若是基於社會因素進行考量,則有89.1%的女性認同使用,以延遲生育待更合適的環境與伴侶出現。   研究者發現,有意圖或考慮過使用冷凍卵子技術的女性有幾個顯著的特徵:年齡在35歲以下、35歲時仍未有固定的伴侶、沒有子女、有不孕的病史。同時,分析後發現,最佳生育年齡的限制與是否有固定、合適的伴侶是影響女性採用冷凍卵子作為生育計畫與否的兩個重要因素。最後,出乎研究團隊意料外的是,女性在考慮進行此類手術時,多未注意到手術本身帶有的風險,安全與花費也都不是首要的考量因素。 資料來源: ESHRE Annual Meeting  
+ read more
男性喝太多酒  恐增加HPV感染機率
2014.10.16
男性喝太多酒 恐增加HPV感染機率
  HPV(人類乳突病毒)是一種常見的病毒,主要經由性行為接觸傳染,在美國,每年有600萬的新感染案例。HPV會導致男女出現生殖器疣,尤其是造成女性子宮頸癌、陰道癌及肛門癌的主要風險因子;近年有研究指出, HPV也會引起男性的陰莖癌、肛門癌及口咽癌,但目前對於男性感染後的生物機轉研究討論仍相當有限。   為了瞭解男性感染HPV的潛在風險因子,最近美國Moffitt Cancer Center研究團隊進行一項研究後發現:男性喝太多酒,將會大幅增加他們感染HPV的風險!   研究團隊將超過1,300位美國佛羅里達州男性感染HPV的情形,與他們飲酒、吸菸及性生活調查資料進行交叉分析。最後發現,喝酒量最多者,酒精量每天平均攝取超過9.9公克,感染HPV的風險將會提高,且無論現在或過去是否吸菸、以及性伴侶數目的多寡,都不影響這個結果。   研究團隊指出,酒精會阻礙人體的免疫反應,增加身體對細菌與病毒感染的脆弱性,過去已有多項研究證實即使是適量的酒精也會對免疫系統有負面影響,而這個研究結果則說明了喝太多酒將會傷害男性對HPV的免疫反應,恐易造成長期感染。     資料來源:性傳染疾病期刊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 read more
減重成功的滿足感反可能加重厭食症病情
2014.10.15
減重成功的滿足感反可能加重厭食症病情
  厭食症是一種嚴重的飲食失調疾病,在美國,15至24歲的女性中,厭食症引起的死亡率是其它死亡原因的12倍之多;在台灣,受到「瘦便是美」的審美觀影響,也有許多女性為減重瘦身節食而導致飲食失調的案例。   飲食失調疾病與厭食症患者的心理狀態一直持續的收到關注,不過,過往的研究多將重點擺在負面情緒-諸如:悲傷、憤怒、失去控制感等-如何引發、影響厭食症。日前一篇發表於Clinical Psychological Science的研究則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切入了解厭食症患者的心理狀態。   研究者Selby博士追蹤了118位18至58歲的女性厭食症患者,將這些女性連續兩週的心理狀態記錄下來,並進行分析。研究團隊發現,當這些女性表明自己感到自豪等對自我的良好感受時,厭食症的病症-諸如,催吐、使用瀉藥、限制卡路里攝取、過度運動、不斷檢查體重與體脂肪等行為-也會更頻繁地出現。Selby博士解釋這是因為減重成功的滿足感鼓勵了厭食症患者的疾病行為,進而產生惡性循環。   由於厭食症患者的心理情緒狀態複雜,若無妥善處理情緒很容易對於厭食病症造成負面影響。Selby博士強調「自覺擁有控制權」對患有厭食症的女性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心理學家必須想辦法將厭食症患者將減重成功時所感受到的正向情緒與她們生活中其他同樣能帶來快樂與幸福感的事物做連結,轉移對於體重控制投注的過多注意力。   資料來源:Clinical Psychological Science    
+ read more
油炸食物吃太多 小心成為妊娠糖尿病高風險群
2014.10.14
油炸食物吃太多 小心成為妊娠糖尿病高風險群
  油炸食物含熱量及脂肪量都過高,吃太多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及致癌風險,因此千萬別因油炸食物入口香脆就吃過量,小心長久下來對健康將造成嚴重的負荷。最近一項美國Eunice Kennedy Shriver國家兒童健康與人類發展研究所的研究更特別指出,孕婦如果在懷孕之前吃很多油炸食物,將會提高發生妊娠糖尿病的機率。   在這項回溯性的研究中,研究團隊分析15,027位婦女21,079次單胎妊娠的紀錄資料,在1991-2001年的十年之間共有847例發生妊娠糖尿病,並將此紀錄與這些婦女的飲食資訊進行比對。他們發現,每週吃7次以上的油炸食物者,罹患妊娠糖尿病的可能性,是每週吃少於1次者的兩倍以上。每週吃4到6次,該風險還是增加了31%。   研究數據也顯示,即便調整了這些婦女的BMI值,吃過多油炸食物與妊娠糖尿病之間的關聯性依舊不變;而在調整紅肉與含糖飲料的攝取量之後,兩者的關聯性強度雖然稍微降低,但仍然具統計學上的意義。   研究團隊指出,吃外食的油炸食物比吃在家裡自己炸的,比較容易導致懷孕時出現妊娠糖尿病,這可能是由於通常餐廳或速食販賣場所油鍋裡的油多會重複使用,使得油的品質會變得更差,對人體健康的傷害愈加嚴重。     資料來源:糖尿病學期刊(Diabetologia)      
+ read more
油炸食物吃太多 小心成為妊娠糖尿病高風險群
2014.10.14
油炸食物吃太多 小心成為妊娠糖尿病高風險群
油炸食物含熱量及脂肪量都過高,吃太多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及致癌風險,因此千萬別因油炸食物入口香脆就吃過量,小心長久下來對健康將造成嚴重的負荷。最近一項美國Eunice Kennedy Shriver國家兒童健康與人類發展研究所的研究更特別指出,孕婦如果在懷孕之前吃很多油炸食物,將會提高發生妊娠糖尿病的機率。   在這項回溯性的研究中,研究團隊分析15,027位婦女21,079次單胎妊娠的紀錄資料,在1991-2001年的十年之間共有847例發生妊娠糖尿病,並將此紀錄與這些婦女的飲食資訊進行比對。他們發現,每週吃7次以上的油炸食物者,罹患妊娠糖尿病的可能性,是每週吃少於1次者的兩倍以上。每週吃4到6次,該風險還是增加了31%。   研究數據也顯示,即便調整了這些婦女的BMI值,吃過多油炸食物與妊娠糖尿病之間的關聯性依舊不變;而在調整紅肉與含糖飲料的攝取量之後,兩者的關聯性強度雖然稍微降低,但仍然具統計學上的意義。   研究團隊指出,吃外食的油炸食物比吃在家裡自己炸的,比較容易導致懷孕時出現妊娠糖尿病,這可能是由於通常餐廳或速食販賣場所油鍋裡的油多會重複使用,使得油的品質會變得更差,對人體健康的傷害愈加嚴重。     資料來源:糖尿病學期刊(Diabetologia)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