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與情慾
性/情慾
安全性行為
避孕
性傳染病
其他性與情慾
生育健康
月經
懷孕/生產
嬰兒哺育
不孕/人工生殖
流產/人工流產
更年期
其他生育健康
慢性疾病
肥胖
心血管疾病
骨質疏鬆
糖尿病
紅斑性狼瘡
失智症
其他慢性疾病
癌症
乳癌
子宮頸癌/HPV疫苗
卵巢癌
肺癌
其他癌症
心理健康
憂鬱症
情感關係
性別氣質/認同
其他心理健康
瘦身美容
身體意象
醫學美容
瘦身
美容
其他瘦身美容
生活飲食
運動
飲食
其他生活飲食
LGBT+
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用藥安全
醫病關係/倫理
健康政策
妨害性自主
武漢肺炎
其他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2014.01.15
瑞典婦女成功進行子宮移植 男人懷孕將可期?
近日在瑞典出現一項突破性的實驗性手術,九名先天性無子宮或因病摘除子宮的女性接受親戚所捐贈的子宮,成功完成子宮移植手術,未來若這項手術的安全性與效益得到證實,對同樣狀況的女性來說將是一大福音,而男性要懷孕生子在未來可能也並非是天方夜譚。
具救命性質的器官移植在過去幾十年已相當普遍,包括心臟、肝臟與腎臟移植,也愈來愈多醫師會替病患進行手部、臉部與身體其他部位的移植,以幫助病患改善生活品質。不過子宮移植是第一項屬於暫時性(懷孕兩次後須摘除)、為了讓婦女完成生育功能的移植手術,因此為器官移植又開啟了新的一頁。
研究主要領導者Mats
Brannstrom博士表示,手術並未將移植的子宮與婦女的輸卵管連接在一起,所以她們無法自然懷孕,但透過體外受精冷凍胚胎再植入的技術,這些婦女是可以擁有自己血緣的孩子。研究將在接下來幾個月內執行這項技術,不過研究也承認無法保證婦女一定會生出小孩,但仍對此抱持著樂觀態度。
這九位接受子宮移植的女性年紀約30多歲,目前在子宮移植手術後子宮狀況皆良好,大部分在手術後六個月就開始有月經。只有一位出現感染情形、幾位有輕微排斥狀況,但沒有人在手術後需要積極性照顧,都是在醫院待幾天就能返家。
雖然這項手術是一大進步,但英國子宮移植機構主席Richard
Smith博士回應表示,在英國只能使用即將死亡者或死者的子宮進行移植,並不像瑞典一樣使用活體移植,這非常具爭議性。再者,子宮切除手術對捐贈者來說有很大的健康風險,因此英國政府不會認為讓捐贈者經歷一個不是要救人命的手術是合乎倫理道德的。
此外,Smith博士也指出,接受子宮移植後,在懷孕過程中,胎兒是否能從胎盤獲得足夠營養且血流是否正常是重要的問題。而且,接受子宮捐贈的婦女會需要持續使用抗排斥藥物,不過目前在腎臟移植的資料中尚無任何跡象顯示寶寶因這類藥物而提高疾病風險,但藥物可能會造成婦女出現高血壓、腫脹及糖尿病,更提高某些癌症風險,因此在懷孕最多兩次後就須摘除子宮。
資料來源:Yahoo News
+ read more

2014.01.14
利益衝突?FDA顧問委員會成員遭受質疑
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以下簡稱FDA)再次被民間的監督團體要求針對顧問委員會定義出清楚的利益衝突界線。一切起因於一位顧問委員會成員的女兒參與了FDA正在審查中的藥物臨床實驗之情事遭到揭發。
這位行為受到非議的委員會成員Deanna
Cisneros是FDA內分泌學與新陳代謝藥物顧問委員會的病患代表,並且推薦、支持BioMarin製藥公司所生產的Vimizim,做為黏多醣症患者所需的酶替代療法藥物。Cisneros在11月19日的會議中大方坦承自己的孩子參與了這項FDA正在調查中的藥物臨床實驗,而且有顯著改善。隨後,她投票表示支持開放這項藥品給所有有需要的病患。
來自公民健康研究組織的Sidney
Wolfe認為讓Cisneros參與顧問委員會是荒謬的做法,這不僅僅踰越了界線,還創造出了許多衝突,使得她無法做出理性且不帶有偏見的建議。
對此,FDA則表示:他們嚴謹的考慮過所有潛在的不合宜影響,並不認為個人關於產品的使用經驗-不論是病患或照顧者-一定會影響他們身為顧問委員會成員的正當性。畢竟,病患、家屬面臨重大或危及生命之疾病之切身經驗是具有意義與獨特性的。
不過,就在這件事遭到揭露的一個月前,公民健康研究組織才剛制止了另一位FDA委員會成員的不合宜行為。當時,FDA皮膚醫學與眼科藥物顧問委員會的主席Lynn
Drake排定了一場關於如何贏得顧問委員會青睞的演講,Wolfe因此去信致食品藥物管制局官員,譴責委員會的顧問成員不應該告訴藥廠如何獲得FDA的認可。隨後,Drake便取消了這場演講。
接二連三的事件使得Wolfe認為FDA針對顧問委員會成員的責任、義務與基本規範都沒有制訂出一個清楚的政策。但截至目前為止,FDA仍未針對他的去信做出正式的回應。
資料來源:MedPage Today
+ read more

2014.01.13
地中海飲食多吃蔬果少吃紅肉 糖尿病不上身
糖尿病是我國慢性病防治重點之一,台灣目前患者約有140萬人口,且在十大死因中糖尿病是唯一女性死亡人數多於男性的疾病。糖尿病患者多數是50歲以上的成年人,而最近一項國外的新研究表示,5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如果多吃地中海飲食,將可以降低他們得到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
地中海飲食是一種選用豐富蔬菜、水果、豆類、健康油脂(如橄欖油)、全穀類以及魚類的飲食方式,而較少出現糖、紅肉與飽和脂肪等食物。這種飲食方式對健康的好處已被證實,如:中年女性可因此比較健康且長壽;有研究則發現可降低基因性中風的風險。
一群西班牙研究者曾發現低熱量的飲食方式對預防糖尿病有絕佳功效,但他們這次則想瞭解改變飲食但不減輕體重、不須降低熱量攝取、也不必提高運動量,是否也具有同樣的效果。
研究找來3,541位55-80歲沒有糖尿病的男女,但他們都是心臟病的高風險族群,此風險因子與第二型糖尿病相關。他們被分成三組:前兩組採地中海飲食,分別每天搭配50ml特級初榨橄欖油、或30公克綜合堅果,最後一組則為低脂肪飲食。
研究追蹤四年,期間地中海飲食的參與者接受營養師的指導,提高蔬果、豆類及魚類的攝取量,且避免紅肉或加工處理過的肉類、奶油與糖果,可是沒有降低攝取的熱量或增加運動量。研究指出參與者的體重、腰圍及運動量變化在各組之間並無差異,最後發展成糖尿病者共有273位,但患者中採地中海飲食的兩組參與者明顯少於低脂肪飲食組者,顯示公共衛生可考慮推廣地中海飲食作為糖尿病防治方法。
資料來源: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 read more

2014.01.10
為了眼睛的健康,戒菸吧!
有吸菸習慣的人如果能戒掉這個惡習,可能可以降低罹患白內障的風險,避免視線模糊不清的困擾。
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與眼睛的使用,眼球的晶體會逐漸變得混濁,這是一個正常的症狀,但同時也是造成視力受損的主因。白內障就是指因為水晶體變得混濁,導致視力模糊、視覺色調改變、畏光、視野中有黑點等視力障礙的一種疾病。
近來,有醫學研究人員發現,平均一天抽15支菸的中年男性若成功戒除菸癮,可降低白內障發生的機率。
根據這份來自瑞典的研究結果,平均一天至少要抽掉15支菸的男性出現白內障症狀的機率比起那些從未吸菸的男性高出42%。研究人員更進一步發現,如果這些菸癮重的男性成功戒菸達20年以上,白內障的發病機率則僅比未有吸菸習慣的人多出21%。雖然風險仍然存在,不過已經有非常顯著的下降。
瑞典Orebro大學醫院的Birgitta Ejdervik
Lindblad醫生表示:雖然停止吸菸能減少白內障發生的風險,但是,因過去的吸菸習慣所造成的風險仍可能存在數十年。他強調:由於吸菸也與其他眼部疾病息息相關,因此,有策略的預防吸菸與倡導戒菸是非常重要的!所有的眼科照護專業人員都應該鼓勵民眾停止吸菸。
資料來源:美國醫學會眼科醫學電子期刊 (JAMA
Ophthalmology)
+ read more

2014.01.10
為了眼睛的健康,戒菸吧!
有吸菸習慣的人如果能戒掉這個惡習,可能可以降低罹患白內障的風險,避免視線模糊不清的困擾。
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與眼睛的使用,眼球的晶體會逐漸變得混濁,這是一個正常的症狀,但同時也是造成視力受損的主因。白內障就是指因為水晶體變得混濁,導致視力模糊、視覺色調改變、畏光、視野中有黑點等視力障礙的一種疾病。
近來,有醫學研究人員發現,平均一天抽15支菸的中年男性若成功戒除菸癮,可降低白內障發生的機率。
根據這份來自瑞典的研究結果,平均一天至少要抽掉15支菸的男性出現白內障症狀的機率比起那些從未吸菸的男性高出42%。研究人員更進一步發現,如果這些菸癮重的男性成功戒菸達20年以上,白內障的發病機率則僅比未有吸菸習慣的人多出21%。雖然風險仍然存在,不過已經有非常顯著的下降。
瑞典Orebro大學醫院的Birgitta Ejdervik
Lindblad醫生表示:雖然停止吸菸能減少白內障發生的風險,但是,因過去的吸菸習慣所造成的風險仍可能存在數十年。他強調:由於吸菸也與其他眼部疾病息息相關,因此,有策略的預防吸菸與倡導戒菸是非常重要的!所有的眼科照護專業人員都應該鼓勵民眾停止吸菸。
資料來源:美國醫學會眼科醫學電子期刊 (JAMA
Ophthalmology)
+ read more

2014.01.09
女性受空污傷害大 須小心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種呼吸氣流受阻,而且無法以藥物完全恢複之肺部疾病總稱,通常是漸進式惡化,包括慢性支氣管炎及肺氣腫兩種疾病。任何病人如果有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難或者曾有暴露在危險因子的病史時,都要考慮慢性阻塞性肺病之診斷。
慢性阻塞性肺病在已發展與發展中國家非常盛行,過去都被認為是男人的疾病,但在近二十年內,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流行率及死亡率出現急遽上升的情形,因此最近一項美國想找出這其中的原因為何,回顧分析了過去的文獻證據。
結果指出,造成變化的第一個主要因素是在過去五十年間女性抽菸人口的增加,以發展中國家為例,2000年女性抽菸人口約只有9%,但到2025年估計將提高至20%。其他環境性因子包括在工作環境暴露於粉塵或化學物質與空氣汙染之中,而這與女性慢慢從事過去那些被認為只屬於男性的工作類型有關。
更新的研究證據則發現,女性的性荷爾蒙會影響女性受到空汙的反應;菸害或環境空汙對女童肺部功能的損害程度大於男童;男女對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疾病認知,以及相關併發症有所差異,可能進一步影響疾病治療。
資料來源:轉譯醫學期刊(Translational Research)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