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與情慾
性/情慾
安全性行為
避孕
性傳染病
其他性與情慾
生育健康
月經
懷孕/生產
嬰兒哺育
不孕/人工生殖
流產/人工流產
更年期
其他生育健康
慢性疾病
肥胖
心血管疾病
骨質疏鬆
糖尿病
紅斑性狼瘡
失智症
其他慢性疾病
癌症
乳癌
子宮頸癌/HPV疫苗
卵巢癌
肺癌
其他癌症
心理健康
憂鬱症
情感關係
性別氣質/認同
其他心理健康
瘦身美容
身體意象
醫學美容
瘦身
美容
其他瘦身美容
生活飲食
運動
飲食
其他生活飲食
LGBT+
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用藥安全
醫病關係/倫理
健康政策
妨害性自主
武漢肺炎
其他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2013.11.08
降血脂藥物史達汀恐提高白內障罹患風險
過去針對降血脂藥物史達汀(Statins)的討論包括質疑該類藥物對女性的效益不如男性,以及去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要求該類藥物應加註提高短暫性記憶認知受損、及血糖升高的警語。日前又有一項美國研究指出,使用Statins藥物者比未使用者,發生白內障眼疾的風險來得高,而這個爭議性的發現早在1980年代藥物出現時就曾被提出。
有關於Statins與白內障風險的關係,過去有些研究證實其中因果關係,但也有其他研究卻是發現該類藥物對預防白內障具有保護作用,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結論。由於Statins類藥物愈來愈常被用來作為初級預防用途,且白內障使生活品質受影響及造成美國健康照護支出的負擔也非常大,因此這個問題相當重要。
這項回溯性研究針對過去兩個共包含超過4萬名參與者的研究進行分析,第一個研究參與者的平均年齡56歲、女性佔46%;第二個研究參與者平均年齡,使用Statins為56歲、為使用者為46歲,兩組中的女性各佔40%、52%。
最後分析兩個研究的結果都顯示使用Statins藥物都與發生白內障呈現顯著的正向相關性,壞膽固醇(LDL)的數值愈低時,白內障風險反而卻愈高。其中一個所計算出與未使用Statins相比的風險增加數據為9%(95%
CI 1.02-1.17)。
白內障及青光眼主治醫師Anurag
Shrivastava評論此研究表示,這項研究無法提供使用Statins藥物的病患預防白內障的建議,但就一般而言,還是以維持均衡飲食、健康的生活型態、不抽菸及減少暴露於紫外線,並對糖尿病進行嚴格血糖控制為基本預防建議,同時,醫師應小心Statins使用者有無併服類固醇,服用這些藥物可能會增加白內障及青光眼的發生。
資料來源:美國醫學會期刊—眼科學(JAMA Ophthalmology)
+ read more

2013.11.07
60歲以下女性罹患糖尿病恐將提高心臟病風險
一般而言,在60歲以下罹患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同年齡層的女性比男性要低,但最近發表的一項美國研究卻進一步發現,若本身有心臟病的風險因子之一—「糖尿病」,將對這些女性產生與男性不同的影響。
日前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針對三份研究中包含超過1萬名男女參與者的資料進行分析,所有參與者皆無心臟病病史。結果發現,60歲以下年輕與中年女性有第二型糖尿病的話,她們得到冠狀動脈疾病的機會就大幅提高,風險增加了將近四倍之多,該風險數值已大概與男性心臟病風險相當。不過,糖尿病影響心臟病風險的情形卻在相同年齡層的男性身上並不明顯。
研究表示,其他風險因子如肥胖、高血壓、糖尿病與吸菸對罹患心臟病的影響在研究中都未被發現有任何性別差異,唯獨糖尿病對女性心臟病的影響遠遠超過男性。研究推測可能有不一樣的基因及荷爾蒙因素影響著不同性別心臟病的發展過程,同時,不同性別對於醫囑與治療的順從程度也不一,這也可能是造成差異的原因之一,未來將須要更進一步研究瞭解。
資料來源:糖尿病照護期刊(Diabetes Care)
+ read more

2013.11.07
60歲以下女性罹患糖尿病恐將提高心臟病風險
一般而言,在60歲以下罹患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同年齡層的女性比男性要低,但最近發表的一項美國研究卻進一步發現,若本身有心臟病的風險因子之一—「糖尿病」,將對這些女性產生與男性不同的影響。
日前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針對三份研究中包含超過1萬名男女參與者的資料進行分析,所有參與者皆無心臟病病史。結果發現,60歲以下年輕與中年女性有第二型糖尿病的話,她們得到冠狀動脈疾病的機會就大幅提高,風險增加了將近四倍之多,該風險數值已大概與男性心臟病風險相當。不過,糖尿病影響心臟病風險的情形卻在相同年齡層的男性身上並不明顯。
研究表示,其他風險因子如肥胖、高血壓、糖尿病與吸菸對罹患心臟病的影響在研究中都未被發現有任何性別差異,唯獨糖尿病對女性心臟病的影響遠遠超過男性。研究推測可能有不一樣的基因及荷爾蒙因素影響著不同性別心臟病的發展過程,同時,不同性別對於醫囑與治療的順從程度也不一,這也可能是造成差異的原因之一,未來將須要更進一步研究瞭解。
資料來源:糖尿病照護期刊(Diabetes Care)
+ read more

2013.11.01
BRCA基因突變者血液中女性荷爾蒙濃度影響乳癌與卵巢癌...
罹患乳癌的風險因子中,具有BRCA1與BRCA2基因突變的女性為乳癌與卵巢癌的高風險族群,日前一項英國大學學院(UCL)的研究進一步發現,這些帶有基因突變者的血液中女性荷爾蒙濃度異常問題,可能可以解釋為何她們較易罹患乳癌與卵巢癌,而非其他癌症。
這項研究測量1966位女性的子宮內膜厚度,並比較有與沒有BRCA1、BRCA2基因突變女性的血液中女性荷爾蒙濃度,其中共包括1573位無BRCA1、BRCA2基因突變女性、與203位BRCA1基因突變、190位BRCA2基因突變女性。結果發現,帶有基因突變者的女性荷爾蒙濃度確實比較高。
研究認為其中造成女性荷爾蒙濃度出現異常的原因,有可能是這些女性卵巢中出現某種與突變之BRCA1、BRCA2基因相關的機制有關,或者是突變的BRCA1、BRCA2基因改變細胞對荷爾蒙的敏感度,這都是未來研究須進一步瞭解的方向。
這項研究是第一個發現乳癌、卵巢癌風險不只是與BRCA1、BRCA2基因本身的缺陷有關,更開啟另一個更深入的研究問題。研究表示,許多有BRCA1、BRCA2基因突變問題的女性會因為自己是高風險族群而選擇直接切除乳房或卵巢,但這項研究希望未來能發展出較不具侵略性、較不極端的乳癌防治方法。
資料來源:刺針腫瘤醫學期刊(Lancet Oncology)
+ read more

2013.10.31
女性慢性疼痛比男性嚴重且複雜
最近一項來自澳洲阿得雷德大學的新研究發現,女性身上的慢性疼痛相較於男性較為複雜且不易治療,該研究認為男女疼痛問題應針對其不同的性別有不一樣的用藥方式與醫療處置。
這項研究主要為瞭解嚴重疼痛問題如何轉變為連續三個月以上的慢性疼痛、以及為何女性出現慢性疼痛的情形比起男性較為普遍。
這項研究結果發現,由於腦內的神經膠質細胞影響,使得男女會對疼痛有不一樣的經驗與反應。儘管疼痛發生的原因可能類似,但腦內機制作用證實,女性發生慢性疼痛的情況比男性更為複雜,且不好醫治。不過這並不代表女性發生疼痛的比率比男性要高,因為男女疼痛系統有許多地方都不同。
研究以發炎性腸道疾病為例表示,有些藥物對女性有效,但在男性身上則無效,因此這部分就需要有針對不同性別量身訂做的治療方式。研究希望未來研究能發展出針對特定性別更有效的疼痛舒緩藥物。
資料來源:澳紐麻醉醫學院疼痛醫學分部春季會議(ANZCA
the Faculty of Pain Medicine)
+ read more

2013.10.29
中年婦女的身體意象滿意度
在1930年代,寫下「如果妳想要被愛,保持年輕與美麗。」這句歌詞的作者大概不會料想到這句話激起了許多女人心中的漣漪;還有「美麗是妳的責任。」這句話,對於市值上億美元的廣告業與化妝品工業而言,共如同來自天堂的甘露。
一直以來,這種要求/認為女性應該保持美麗的言詞比比皆是,所以,當《女人與老化期刊》最新一期的研究發表指出:多數50歲以上的女性對於自己的外表仍然感到非常的不開心時,這樣的結果確實不會讓人太感訝異。
在研究者找來的1,789個受測的美國婦女當中,僅有12%的受試者表示她們對自己的身材感到滿意。(滿意的定義為認為自己現在的身材就是自己理想中所喜好、偏好的身材。)
對自己的身材感到滿意的女性數量如此稀少確實是一件讓人擔憂的事。不過,與其負面的看待這件事情,這個研究的研究者選擇採取正面的態度,將重點放在那些對自己的身體感到開心的女性,試圖解開感到滿足的秘密。他們對於那些對自己的身材、身形感到滿意的女人感到好奇,畢竟現今社會上仍普遍存在一種要求女性保持年輕且纖瘦形象的壓力,還有投入驚人資金的抗老化妝品工業的影響力。
研究發現,那些對自己感到滿意的女性有一些共通的特點,她們的身體質量指數都偏低,也比較沒有飲食失調的症狀出現。相較於那些對自己的身材感到不滿意的女性,她們更有可能維持著規律的運動習慣。
不過,北卡羅萊納大學的學者Cynthia
Bulik也說明,這並不代表這些女性對自己外表的所有面向都是滿意的。只能說明這些女性不會因為自己的身形外貌而在心理上感到不平衡,特別是那些因歲月流逝而引起的變化。
這些婦女或許沒有自覺的,但是,根據研究者的觀察,中年婦女都一直的在為了達到、維持對自身身體的滿足感付出一致的努力。根據研究統計,有接近80%的女性指出隨著年齡而有所改變的肌膚狀況是讓她們感到擔憂的一個原因。此外,不論是否對於自己的外在條件感到滿意,體重控制與容貌改變行為(包含美容整形手術)都是這些女性會注意的重點,顯示出對於女性而言,體重與身形仍然是評判自我價值的一部分。
資料來源:女性與老化期刊(The Journal of Women & Aging)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