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介紹

歐盟藥物管理局對第四次加強劑量的必要性表示懷疑
2022.01.14
歐盟藥物管理局對第四次加強劑量的必要性表示懷疑
歐盟藥物管理局 (EMA) 週二對第四劑 COVID-19 疫苗加強免疫的必要性表示懷疑,並表示目前沒有數據支持這種方法,因為需要更多關於快速傳播的 Omicron變種的數據。   EMA疫苗戰略負責人 Marco Cavaleri 在媒體簡報會上說:「雖然使用額外的加強劑可能是應急計劃的一部分,但在短時間內重複接種疫苗並不代表可持續的長期戰略。」   EMA 官員提出了一種擔憂,假設每四個月給予加強劑,可能會導致人們的免疫系統超過負荷並導致人群疲勞。   Cavaleri 還表示,需要更多關於新變種對疫苗影響的資料,以及更好地了解當前這一波疫情的演變,才能決定是否需要 Omicron 特異性疫苗。   他說,重要的是針對疫苗成分的選擇進行良好的討論,以確保我們有一個不僅僅是反應性的策略,而是嘗試提出一種合適的方法,以便防止未來的變種。   EMA 表示,它目前正在與疫苗開發商進行對話,是否需要更新疫苗,但補充說,任何此類變化都需要在全球範圍內進行協調。       編譯來源:REUTERS(2022.1.12)      
+ read more
已經飽了,為何還吃不停?
2022.01.12
已經飽了,為何還吃不停?
要了解為什麼會這樣?要怎麼處置?我們需要探討身體是怎樣知道「吃飽」,然後「停止繼續吃」,也就是如何產生「飽足信號」的。   飽足信號是怎樣產生的?   當大腦感應到你已經吃了足夠的營養,飽足信號就會出現。大腦指示的來源有:   1)胃腸道的「撐開程度」的信號,表示所飲用的食物和飲料的量。   2)當胃腸道某部分接觸到消化的食物時,飽足荷爾蒙如膽囊收縮素 (CCK) 和YY勝肽分泌進入血液中。   3)在血液中的食物營養,會把飽足的感覺直接導入大腦。   4)瘦體素 (leptin) 是體內脂肪細胞所分泌的蛋白質。它可影響腦中樞產生抑制攝食與促進產熱的作用。體內有過多的營養時會形成脂肪。當脂肪組織中有越多脂肪,會有更多的瘦體素分泌進入血液,大腦也更多感應到身體已有足夠必需的營養。   大腦把所有訊息的來源納入「飽足演算法」,在某一點時,傳導出停止吃的信號。   這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如果你未得到所需的營養時,會覺得不滿意而繼續吃到飽足。   我正在吃營養的食物,為何不能停止?   身體的飽足信號容易被忽視,特別是受到多種美食的誘惑時,或為了「社交期待」而吃。有時,加上一兩杯酒精飲料,更容易忽略飽足信號。   其他的因素可能包括不想浪費食物,或者習慣性的餐後甜點等。   吃和情緖有關   有時你感覺無聊、害怕、壓力、寂寞、疲勞或有罪惡感,會大吃一頓,無意發現食物可以改善情緒 (至少暫時的) 。沒錯,飽足信號相關的一些荷爾蒙和大腦的化學物質會影響情緒。   如果你平常吃飽了卻照樣的繼續吃,或許要探討可能潛在的心理因素:憂鬱症、焦慮、壓力或創傷症候群和吃過多有關連。   飲食失調如暴食症或神經性暴食症也和吃過多相關。孩童時期不好的經驗,也會在習慣性吃過多中扮演一個角色。   飽足後,如何停止繼續吃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 ─ 當飽足信號告訴你停止時,收掉你的餐具或馬上離開餐桌。   如果你懷疑暴飲暴食和心理因素有關,需知已有科學證明的治療可以幫忙。   例如憂鬱症和焦慮症已有建構很好的治療方法。創傷症後群也有已證實的療法。飲食失調也可以有效的用認知行為療法。地方的健康照護專家可以協助尋找治療的選項。       編譯來源:The Conversation (2021.12.24)      
+ read more
突破性的 COVID 感染通常是輕症
2022.01.11
突破性的 COVID 感染通常是輕症
針對著COVID-19 疫苗完全接種 (即依規定接種兩劑) 提供的保護,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 (NIH) 對 465 家美國醫院的突破性病例進行了一個回顧研究。   這項新審查發現,完全接種疫苗的成年人突破性感染很少會患重病。呼吸衰竭、需要在重症加護病房接受治療以及死亡也非常罕見。   重症的高風險因素   研究顯示,罹患嚴重疾病或死亡風險最高的因素是 65 歲及以上、免疫系統受損或患有慢性疾病 (例如影響腎臟、心臟、肺、肝臟或神經系統的疾病)。   研究顯示,每 10,000 名接種疫苗的 COVID 患者中,有 1.5 人死亡,18 人出現嚴重後果。所有結果較差的人都至少有一個高風險因素使他們容易感染嚴重的 COVID,而近80%死亡的人則有至少有四個。   這些研究涵蓋了 2020 年 3 月至 2021 年 10 月期間的一段時期,120 萬完全接種 COVID 疫苗的人的數據。當時 SARS-CoV-2 的嚴重 Delta 變種在美國廣泛傳播。而Omicron尚未出現。   專家怎麼說?   研究人員指出,除了接種兩劑輝瑞 (Pfizer) 或 Moderna 疫苗或一劑強生 (Johnson & Johnson) 疫苗外,加強注射還能提供進一步的保護。   NIH高級研究員Sameer Kadri博士說,疫苗非常有效,大大降低了 COVID-19 造成嚴重後果的風險。   Kadri補充說,增加 COVID-19 疫苗接種覆蓋率是公共衛生的優先事項,疫苗不僅可以減緩病毒的傳播,還有助於防止新變種的出現。   他警告說,可能會出現更多病毒變種。但由於 Omicron 變體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它可能會壓制其他變種。   傳染病學專家Dr. Marc Siegel 說,我們需要一種能夠阻斷 Omicron 變種的疫苗。輝瑞和 Moderna 應該為 Omicron 重新設計疫苗。他們是開始了,但太慢了。       編譯來源:HealthDay (2022.1.7)      
+ read more
我們是否處於過度接種Covid疫苗的邊緣?
2022.01.08
我們是否處於過度接種Covid疫苗的邊緣?
以色列官員已經宣布他們打算開始進行另一輪加強注射,而德國衛生官員警告說,需要第二劑加強劑來管理 Omicron。這意味著美國和英國最終都將面臨效仿的壓力,儘管兩國都堅稱還沒有計劃進行第四次注射。   很多人會質疑為什麼打了兩劑的疫苗,保護力會消失的那麼快?加強接種必要嗎?有需要打到第4劑嗎?有專家表示,我們在與 Covid 的對抗中可能過度接種疫苗了。以下是專家不同的意見:   應該要加強接種   Indiana Universit 醫院的主任David Aronoff,教授說,回顧一些最初的試驗,這些試驗顯示這些疫苗在預防有症狀的感染方面有多好。但是,我們需要記住,正在流行的新變種 Delta 和 Omicron其外部與原來的病毒有不同。   他又說,我們需要疫苗來預防即使是症狀輕微的疾病。這將防止 COVID 的長期併發症,如長期 COVID,同時,也將中斷傳播循環,這最終是結束大流行所必需的。這就是我們需要打第四劑,甚至第一劑專門針對變體(如 Omicron)疫苗非常重要的原因。   反對加強接種   有些科學家們認為,每三、四個月就施打一次疫苗根本不是「可行的」,甚至可能沒有必要,因為 Omicron 會加速流行病的進程,並導致住院天數和歷史上的死亡數字。    他們呼籲在推動施打第四次注射的計劃之前,應提供更多關於加強注射之間劑量差異的數據。一些專家聲稱額外加強注射的好處微乎其微,因為它們的主要目的 —防止死亡和住院— 在一年後幾乎沒有減弱,而且又產生了幾種 Covid 變種。這實際上意味著加強劑在已經很高的免疫水平基礎上增加免疫力,效益不大。   University of Reading的病毒學家Ian Jones教授說, Omicron 可視為「天然疫苗」。   該論點背後的邏輯是,由於 Omicron 具有高度傳染性但比其他變體更溫和,因此它可以在不引起嚴重疾病的情況下增強免疫力,一些數據顯示接種兩劑後感染比再加強疫苗接種更能有長期最佳的免疫!   健康不公平   在先進國家爭議要不要打第4劑時,許多經濟落後的國家打第一劑的人口都不到10%。歐美國家急欲保護人民免於感染,卻任由病毒在其他國度變種,轉而更嚴重地感染其國民,這樣的政策邏輯是可議且可笑的。       編譯來源:Dailymail (2022.01.04)      
+ read more
穿制服學童表現會比較好?
2022.01.07
穿制服學童表現會比較好?
很多老師認為學校制服在課堂上會產生不同的效果。他們堅持整齊的上衣領帶和適中的格子裙,大家一致平等,會提高出勤率,以及其他的好處。   但是一項新的研究指出並非如此。   根據一個全國性公立和私立小學孩童的研究,學校制服對學生的行為或出勤率並無任何影響。   俄亥俄州大學人類科學助理教授,研究作者Arya Ansari說:「和其他不必穿制服的小學生比較,穿制服的小學生在參與、社交或行為的表現差異,並沒有任何一致性。」   即使如此,制服變得越來越普遍,甚至在公立學校。根據美國國家教育統計數據中心,2017-2018學年度有20% 的公立學校要求學生穿制服。而1995-1996年度只有3%。   制服對學生行為上的影響?   Ansari團隊分析超過6,300兒童,從幼稚園到五年級末。   每年教師評估每個學生的個人問題,如焦慮和社會退縮,以及行為議題,如攻擊性或破壞物品和社交技能。出勤率也是報告之一。   結論:任何年級,制服在行為上沒有任何影響。不論是在公立或私立學校都有同樣的發現。   研究發現,需要制服的學校中,低收入的學生有些微比較好的出勤率,但也只有一年中不到一天。   研究人員也檢視五年級學生自己的報告,所浮現的霸凌或社交焦慮並無不同。   但有一個關鍵的不同:問到五年級生對學校的精神和歸屬感,穿制服的比沒有制服的較低。   紐約市一個學習專家和教育顧問Mary Miele說:「制服增加或降低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和行為,一直有很大的爭論。這項研究的發現,已經證明制服並不會創造一個更專注的學生,和同伴們更融洽,以及更強烈的認同感。我並不驚訝一個簡單的制服政策並不會創造出無數正面的學習結果。」   這些發現最近發表在線上的《早期兒童研究季刊》。       編譯來源:HealthDay News (2021.12.28)      
+ read more
RU486的限制缺乏科學依據?!
2022.01.05
RU486的限制缺乏科學依據?!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在2021年12月16日公告,允許人工流產藥物RU486於藥局或網路販售,取消患者需要親自取藥的限制。   過去,只能經由診所或醫院為患者提供RU486(Mifeprex)。這項改變,讓因故無法前往門診、或希望私密進行護理的患者無需與醫療保健系統互動,更方便取得藥物   去年4月,美國FDA行使了「執法自由裁量權」,在公共衛生緊急期間,也就是疫情流行期間,取消親自取藥的規定。其後進行了為期一年的審查,FDA決定取消RU486的親自取藥限制。理由是,根據研究顯示,遠距給人工流產藥是安全有效的。   此為遠距醫療人工流產開了一條路,減輕患者就診和醫療保健提供系統的負擔。   人工流產藥物的作用 RU486是用以中止妊娠的口服藥物。患者首先服用RU486阻斷繼續懷孕所需的賀爾蒙─黃體素,2天後,服用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促使子宮收縮,從而排出剝離的胚胎。在歐美國家,RU486的使用需在懷孕10週內,台灣則是在七週內。   儘管RU486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顧及用藥的安全以及反對意見,該藥物在各國核准時都有嚴格的監管。例如,必須由經由認證的醫療提供者親自下處方及配藥、在醫療院所中服用、留院觀察等。   在台灣,RU486和成癮藥物一樣被列為第4類的管制藥品。施行人工流產,只限於婦產科醫師在公私立醫療院所執行,病人須簽妥同意書,並在婦產科醫師面前服用。   加拿大的安全見證 加拿大於2015年核准RU486的使用,於2017年11月取消對RU486處方和給藥的所有配套限制,是世界上第一個取消對RU486限制的國家。   2021年12月的一項最新研究,檢視了2012至2020年間於加拿大安大略省進行的31萬5千次人工流產。分析顯示,取消對RU486的限制後,與人工流產相關的併發症沒有增加;同時,總體人工流產率繼續下降。使用藥物人工流產仍是一樣的安全,並且沒有濫用現象。   這是迄今最有力的證據,顯示取消RU486的給藥限制,就像其他大多數處方一樣是安全的。   研究的資深作者Wendy Norman教授表示,這項研究傳達了重要的訊息:即限制不是確保患者安全所必需的。RU486的限制沒有科學依據,只會使人們更難獲得所需的護理。加拿大的經驗,為其他國家如何更安全、更有效地改善計畫生育服務提供了指引。   疫情期間 看見女人健康需求 武漢肺炎疫情期間,為了因應女性健康需求,一些歐美國家,包含比利時、愛沙尼亞、愛爾蘭、芬蘭、法國、德國、挪威、葡萄牙、瑞士、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等國,暫時性地採取了不同的方法鬆綁藥物人工流產的規定,包括:減少了親自臨床就診的次數、透過遠端醫療擴大藥物流產的可用性,並放寬RU486給藥和服藥的規定。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