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介紹

肥胖由個人健康界定,不宜單憑體重
2020.08.10
肥胖由個人健康界定,不宜單憑體重
肥胖的診斷標準,一直是以體重為基礎:身高體重指數(BMI)和腰圍。爾後,強調脂肪的種類及其分布的重要性。   日前,加拿大更新臨床實務指南,指出肥胖應該由一個人的健康來界定,而不只是體重。臨床上應該關注體重增加的根本原因及聚焦在體重如何影響一個人的健康。   指南還建議醫生不要單純地推薦節食和運動,要重視整體健康的發展。   最佳體重與最理想體重 體重減輕約3-5%即可以改善健康,而且一個肥胖者的「最佳體重」,不一定是身高體重指數中的「理想體重」。   臨床指南指出,醫生應關注患者認為重要的健康目標,而不是僅僅關注減肥,同時應從「節食和運動」的減肥模式轉移到解決過重的根本原因上,並對健康採取整體性的考量。   醫學專家認為,僅僅降低卡路里攝取,不是能持續減輕體重的方式,而且最終會導致體重回升。   新指南本是用來給家醫科醫師做為平時的肥胖診斷和治療,避免給病人體重污名化:「主流文化對肥胖的敍述預設了個人的不負責任、缺乏意志力,怪罪肥胖的人使其蒙羞。」   主要作者之一Ximena Ramos-Salas提到,體重的偏見不只是對肥胖有錯誤的認知,實際上也影響了醫護人員的行為。對肥胖者的歧視,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健康問題。醫護人員宜評估自己對肥胖是否有歧視的態度。   肥胖是一個錯縱複雜慢性的狀況,新指南強調需要長期的處理。除了勸導病人選擇營養均衡的飲食、維持規律的運動之外,醫師也提供心理治療支持、藥物和減肥手術如胃繞道手術。   減重維繫不易,因為腦部會補償性地感覺更餓,使得人們吃得越多。許多研究已經顯示大部分由節食而減重的人,體重又回升。   加拿大肥胖症研究與政策總監Ramos-Salas甚至認為,節食是無效的。許多研究也指出,運動減重更難。   醫師在討論體重之前應該要先得到病人的允許,和病人合作聚焦他們所關心的目標,而不是一味告訴他們減少攝取或消耗熱量。   新指南最近發表在加拿大醫學協會的期刊。   編譯來源:BBC NEWS (2020.08.04)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不持久?不要擔心!
2020.08.09
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不持久?不要擔心!
過去有幾個科學研究指出,感染新冠狀病毒的人,其抗體的反應在兩個月內明顯下降。這個消息令人擔心患者的免疫力很快減弱,使得發展一個有效且持久的疫苗的希望也減少了。   這些擔心很令人困惑,但也是誤解。   我們的身體有兩種免疫力:自然免疫力和經由疫苗得到的後天免疫力,有同樣抑制病毒、預防其引起疾病的功能。然而其中的運作並非完全相同。   因此,一些COVID-19患者自然產生的抗體正在消退,實際上對正在研發的疫苗的有效性沒有太大意義。在這種情況下,科學的可以比自然的更有效。   自然免疫力和後天免疫力 病毒進入人體的細胞引發疾病,掠奪人類的基因機制,反䨱複製自己,把宿主變成病毒工廠。   人類身體幾乎所有的細胞都可以偵查到病毒感染,然後,我們的白血球會啓動防衛的反應來對付病源。當我們與生俱來的免疫反應成功地控制病原體時,感染會迅速解決,而且一般來說,沒有很多症狀。然而,在更持久的感染的情況下,我們的適應性免疫系統(adaptive immunity)會啟動,保護我們。適應性免疫系統由兩種類型的白血球組成,稱為T細胞和B細胞。   T 細胞發覺並殺死這些被感染的細胞,B細胞製造抗體,抓住病毒體,阻止其進入我們的細胞,預防病毒的複製,中止了感染。然後我們的身體儲藏了這些消滅感染的T和B細胞,以備未來可以抵抗同樣的病毒。它們被稱為「記憶細胞」,是長期免疫的主要媒介。   對抗一般季節性的冠狀病毒感染所產生的抗體,可維持大約一年。麻疹感染的抗體,可以提供一輩子的保護。其他病毒所產生的抗體在感染期間達到高峰,感染消失後,通常在幾個月內抗體會降低。這個事實讓一些人擔心新冠病毒,但並非如此。   感染消退後抗體減少並不是失去作用,而是免疫反應過程中正常的一個步驟。   抗體減少並不表示免疫力降低。最初製造抗體的記憶B細胞,仍然在體內待命,準備需要時製造更多批的抗體。   這也是為何對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我們應該充滿希望。   疫苗模仿自然的感染,製造記憶T和B細胞,能持久保護接種疫苗的人們。然而疫苗所創造出的免疫力和自然感染有重要的不同。   幾乎所有感染人類的病毒都有其天生的機制,幇助它們避開我們的免疫系統的偵查。例如,新冠病毒顯示出有一個基因,會製造蛋白質,專門讓我們的免疫系統失去反應。   而一些區域性的流行病毒,有的已找出避開後天免疫系統的方法,如: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很快的突變;皰疹(Herpes)病毒出動蛋白質,包圍抗體,使其無法作用。慶幸的是,新冠病毒似乎仍未有類似的進化,表示我們仍有機會繼續尋求比較直接的疫苗方式,來阻止它的傳播。   自然免疫與疫苗免疫的差異 疫苗種類繁多,但所有的疫苗包括兩個主要成分:抗原和佐劑。抗原是病毒的部分,也是後天免疫反應的目標。佐劑是模仿感染的媒介,促進啓動免疫反應。   不同於人體對感染的自然反應,疫苗中抗原的免疫反應,可以設計聚焦在病毒最脆弱的地方。   疫苗的另一個好處是不同種類和不同劑量的佐劑,經由標準化和微調,可以協助提升延長免疫反應。   自然感染時,抵抗病毒的免疫反應,在某種程度上,受病毒的擺佈,疫苗則非如此如此。以人類乳突病毒(HPV)為例,它有避開人們天生免疫系統的能力,所以自然感染時,我們並没有產生強大或持久的免疫力,這也是它會引發慢性感染的原因。HPV疫苗觸發的病毒抗原的抗體反應比天然的HPV好得多,它幾乎是百分之百有效預防HPV的感染和疾病。   疫苗除了抵抗感染知疾病,也可以阻擋病毒的傳播,如果疫苗夠普及,則可以達到群體免疫。   麻疹傳染性非常高,需要有90%的人接種疫苗,才可以保護沒有打疫苗的人。而新冠狀病毒,估定大概需要有43-60%的人。   考慮到新冠狀病毒對很多年紀大的患者嚴重的後果,以及此疾病對年輕人難以預測的病程和影響,唯一能達到群體免疫的安全方法就是疫苗。此外,目前新冠狀病毒似乎還末發展出避開人體免疫系統監視的機制,我們更應加速努力找出一個疫苗,不必因抗體數量下降的報導而緊張擔心。   已有超過140種疫苗正在研發,有些在初期實驗時已有好成果,現在應該開始思考當疫苗開發成功後,如何作有效及公平的分配。   編譯來源:New York Times (2020.07.31)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解決身障青少女的月經問題有譜了!
2020.08.08
解決身障青少女的月經問題有譜了!
過去研究已指出,釋放黃體素(孕激素)的子宮內避孕器(IUD)除了能避孕外,還可以減緩成年女性的經期不適、出血量多和經痛。但是,關於是否能減輕年輕女性和青少女的這些症狀的資料很少。   最近一項研究分析了至今最大筆的資料,指出IUD是中止經期或處理與身障青少女經期相關症狀的有效手段。   兒科與青少女婦科醫學主任B. Schwartz說:「患有復雜疾病,包括身體、智力和發育障礙的年輕女性想瞭解如何處理月經的問題。這項研究呈現了IUD對年輕婦女及其家庭來說多麼安全和有效。」。   對於有智力或發育障礙的年輕女性,青春期和月經來潮可能讓她們驚嚇且難以理解。許多家庭在這一艱難的過渡期尋求支持,但IUD並不總是浮現在許多兒科醫師的腦海。此研究向醫生展示,這種治療選項可能對年輕女性的生活帶來極大的幫助並改善其生活品質。   研究的結果 研究團隊對過去10年內在辛辛那提市兒童醫院醫學中心置入的IUD個案進行回溯性病歷研究。分析對象包括22歲以下、從未生過孩子且有身體、智力或發育障礙的婦女。該研究最終納入了159名身障者,他們在置入IUD時的平均年齡為16歲(9-22歲)。   結果顯示,在放置IUD一年後,有65%的年輕婦女和青少女報告出血較少,只有7%的出血加劇。多達59%在置入IUD後沒有出血,這一比率相較於一般人和其他月經管理方法是相當高的。   研究人員還發現,研究中95%的女性在一年後仍然在使用IUD,估計73%的婦女在五年後仍會使用IUD,這代表他們對治療感到滿意。研究中的女性也很少報告有副作用,比率為5%以下。   在另一項研究中,Schwartz博士研究了非身障青少女因為經血量多或經痛等醫療原因而使用IUD的情況。總共有219名青少女和年輕婦女,其中80%的人月經出血量減少,而76%的人經痛減少。   Schwartz博士說:「這些好處類似於我們在成年人口中看到的好處。IUD可能是年輕女性管理經期症狀的有效工具,讓她們的生活不會因為困難的經期而被干擾或受到負面影響。這些方法不應只保留給成年女性或僅用於避孕。事實上,兩項研究中的大多數患者從未有過性行為。」。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0.07.23)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6-45歲的女性是否要接種HPV疫苗?專家不同調!
2020.08.07
26-45歲的女性是否要接種HPV疫苗?專家不同調!
美國癌症協會(ACS)日前更新了HPV疫苗接種指南。這是繼2007年發布接種指南、2016年首次更新後,第三版的更新。在這版指南中,ACS直言不贊成美國疾病管制局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ACIP)對26歲以上成年人透過醫病共享決策接種HPV疫苗的建議。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雖然HPV疫苗終於核准使用在26-45歲的女性,但是就其仿單上的適應症,僅能預防第一期的細胞病變,無法預防第二、三期的細胞病變,因此,接種的效益不大。   與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意見不一 ACS指南制定小組(GDG)重新檢視了2019年ACIP提出的指南,並參酌近期有關提高疫苗接種覆蓋率及按時接種的研究,對其指南提出修改。   儘管達成了共識,但在癌症預防目標與如何提高國內疫苗使用率上,ACS與ACIP有不一樣的想法。   新版指南有三個重點 在ACS新版的接種指南中,回應了三個關鍵問題:接種的年紀、疫苗的補接種,以及成人接種。   * 開始接種疫苗的年齡:男孩和女孩應在9歲至12歲間接種2劑HPV疫苗 ACS建議在9至12歲之間進行常規HPV疫苗接種,以提高準時接種率,從而預防更多的癌症,鼓勵醫療提供者從9歲或10歲開始提供HPV疫苗。   * 關於疫苗補接種:26歲以下未接種HPV疫苗者應補接種 建議所有年齡在26歲以下、未充分接種疫苗的民眾都接種HPV疫苗。   然而,補接種者不能像兒童接種者一樣預防多種癌症。此外,醫療提供者應告知22歲至26歲間的接種者,疫苗在降低其癌症風險方面可能不太有效。   * 成人疫苗接種:不建議26歲以上成年人接種HPV疫苗 ACIP雖不建議所有26歲以上成年人都接種HPV疫苗,但仍提出建議:醫療提供者對27歲至45歲間未充分接種HPV疫苗的某些成年人,臨床醫生可以考慮與最有可能受益的人討論HPV疫苗接種,進行醫病共享決策。(補充說明:美國並未許可HPV疫苗用於45歲以上的成年人)   然而,ACS不認同這項建議。主要原因有四:該年齡段的疫苗接種效率低、預防癌症的可能性低、患者和臨床醫生做決定產生的負擔,以及對要做出選擇的個人無法提供足夠的指導與訊息。   指南主要撰寫者Debbie Saslow博士表示,有證據顯示,與11歲和12歲開始接種相比,從9歲或10歲開始接種疫苗具有潛在的益處,有望帶來更高的接種率及預防的癌症數量。   ACS不支持在27歲至45歲間進行疫苗接種的臨床共同決策的決定,主要是基於該年齡範圍內接種疫苗的癌症預防效益低。此外,全球HPV疫苗短缺的情況預計將在未來幾年繼續。   編譯來源:Eurek Alert (2020.07.08)、ACS JOURNAL(2020.07.08)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奧迪汽車利用女童做性暗示行銷!
2020.08.07
奧迪汽車利用女童做性暗示行銷!
近日,德國奧迪的RS4新車廣告出現,一個小女孩斜靠於一輛新車前吃香蕉,圖像搭配文字「讓你心跳加速—在任何層面」。該廣告引發大量撻伐的聲浪,稱其帶有挑逗性甚至是傷害。   台灣女人連線指出,過去常有汽車、電腦廣告,以展示不相關的女體行銷,已引發諸多的批判。而此廣告竟以「小女孩手握香蕉倚靠於車前」並佐以「讓你心跳加速」為文宣,這個大剌剌的具性意涵的行銷,不但是對於女人的性騷擾,更是對於小女孩的性侵害。一個享譽國際的大車廠竟然毫不掩飾地消費兒童,罔顧兒童權益,嚴重違反聯合國兒童公約,應予以最大的譴責!   受到了巨大的批評之後,奧迪為此廣告道歉,他們表示他們愛護兒童,並對他們這則缺乏敏感度的廣告深表歉意。他們確保將來不會使用它,並將立即進行內部檢討以了解這則廣告產生的過程中審查機制是否失靈。   編譯來源:FemPositive(2020.08.06)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有什麼區別?
2020.08.06
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有什麼區別?
有氧運動是一種耐力型運動。在一段時間裡,肌肉持續以有節奏的、協調的方式運動。這種運動之所以稱為有氧,是因為過程中需要氧氣來產生能量,它透過增加心率和呼吸頻率來為身體的肌肉提供更多的氧氣。例子包括:快走、跑步、騎腳踏車、游泳、登山、跳舞等。   無氧運動是指短暫而激烈的運動。它之所以稱為無氧,是因為這類運動不會增加需氧量和氧氣運輸。在無氧運動期間,人體在沒有氧氣的狀況中分解儲存的葡萄糖,導致肌肉累積乳酸。例子包括:衝刺、舉重、高強度間歇訓練、伏地挺身、引體向上等。   差異性 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之間的主要區別是:身體如何利用儲存的能量、運動強度及一個人能夠持續運動的時間長度。   有氧運動較有節奏、輕柔且持續時間較長。無氧運動往往涉及短時間內進行高強度運動。一般來說,有氧運動有助於增加耐力,而無氧運動則有助於增加肌肉量和力量。   好處與風險 一個2017年回顧研究指出,有氧和無氧運動對心血管系統有益。兩種運動類型都可以加強心肌、促進循環、增加新陳代謝、幫助體重管理。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這兩種運動均有助於降低以下風險:心臟病、第二型糖尿病、癌症、失智症、焦慮、憂鬱。   除上述之外,有氧運動還有一些潛在好處包括:增加耐力和減少疲勞、降低血壓、刺激免疫系統、改善心情、改善睡眠、減慢骨密度下降。   2015年一份研究探討了有規律的有氧活動是否降低一個人的死亡風險。該研究發現,與不運動的人相比,每週進行2、3次總共1至2.4小時的慢跑的人的死亡風險顯著降低。   但是,進行劇烈慢跑的人似乎與完全不運動的人有相同的死亡風險。這一發現顯示,適度的有氧運動可以幫助降低死亡風險,但是高強度的有氧運動可能不會帶來任何額外的好處。   有氧運動有該注意的風險。如果有以下情形,則在開始進行有氧運動之前,應該諮詢醫生:有心血管問題如冠狀動脈疾病、高血壓、血栓;有心血管疾病風險;及正從心血管事件恢復中。醫生可能能夠提出具體的運動建議或合理的限制,以幫助人們輕鬆進行有氧運動。   久坐不動的人也應漸漸地加強運動。突然進行長時間的高強度有氧運動可能會對身體造成不必要的壓力。   雖然無氧運動跟有氧運動一樣對人的心血管健康有益處,但是無氧運動需要在較短的時間內消耗身體更多的能量。因此,無氧運動對於希望減少體脂肪的人可能特別有益。無氧運動還可以幫助一個人增加或維持肌肉量及增加骨密度。   由於無氧運動通常對身體的要求更高,並且需要更用力,因此人們在進行激烈的無氧運動之前應確保自己具有基本的健康水準。有潛在健康問題的人應在進行無氧運動前諮詢醫生。   第一次嘗試無氧運動時有私人教練陪同可能有益。私人教練可以確保運動方式正確,以減少運動過度或受傷的風險。   應該多久做一次有氧運動? 美國健康與人類服務部建議,成人每周進行150-300分鐘的中度有氧運動如快走、騎腳踏車;或75-150分鐘的高強度的有氧運動如長跑或更劇烈地騎腳踏車。並且增加運動量將提供更大的健康益處,劇烈的有氧運動可使一個人更快地達到其每周有氧運動的要求。   應該多久進行一次無氧運動? 美國健康與人類服務部,成人每周進行2次中或高強度的肌力訓練,例如舉重和阻力訓練。   在進行肌力訓練時,重要的是人們鍛煉所有主要的肌肉群,而不是僅僅專注於上半身或下半身的肌肉。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2020.06.03)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