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介紹

素食者中風風險較高?
2019.09.16
素食者中風風險較高?
最近研究顯示,素食者比非素食者罹患心臟病的風險較低,但是中風風險較高。飲食專家表示,無論人們的飲食選擇如何,攝取多種食物對健康最有益。   研究怎麼做的 研究團隊分析了長期大型研究計畫EPIC-Oxford的數據,該研究計畫主要關注飲食和健康。研究對象共有48,188人,有一半是非素食者,34%為素食者,17%為魚素者(肉類只吃海鮮的人)。   研究追蹤了18年,期間有2,820例冠狀動脈心臟病和1,072例中風,中風包括519例缺血性中風、300例出血性中風。   研究發現,相較於非素食者,魚素者冠心病風險低了13%,素食者低了22%。不過,素食者的中風風險比非素食者高了20%,並且主要為出血性中風,而即使研究考量了其他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結果仍然不變。研究表示,素食者中風風險較高可能與體內維生素B12較低有關。   難道素食是個不健康的選擇? 由於這是一項觀察性研究,無法證明因果關係,因此還需要進一步確定素食與中風的關係。或許中風風險較高可能跟一個人的飲食型態無關,而是跟不吃肉的人其他生活習慣有關。   不過,研究指出了一個重要訊息,擬定飲食計畫是有意義的,並且吃各種各樣的食物對健康有益。   素食定義隨著時間改變 英國營養學會一位營養師提醒,在理解研究結果時要注意,雖然研究在1993-2001年及2010年分別調查了參與者的飲食內容,但現今典型的素食可能跟過去的素食不同。如今,素的便利食品種類大幅增加,相較於過去素食變得較為普遍。   素食者在飲食方面該注意什麼? 維生素B12是維持神經系統及血管健康重要元素,而素食者雖然可以從強化早餐穀片等食品中攝取,但比非素食者仍較為缺乏。   此外,鐵也不容易從素食中攝取,因此素食者要確保飲食中包括全麥麵包或麵粉、乾果和豆類等食物。素食者也要確保攝取足夠的膽鹼,以免影響大腦健康。   編譯來源:BBC(2019.09.05)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醫學會聯合聲明:睪固酮治療只適用於性慾低落症!
2019.09.15
醫學會聯合聲明:睪固酮治療只適用於性慾低落症!
長久以來,醫師常提供「睪固酮(testosterone)」給女性來處理一系列的症狀,但其效果及風險始終不確定。最近,多個國際知名醫學會聯合發表「全球立場聲明」,確認睪固酮治療對於女性的效益及潛在風險。這是第一次專家們對於如何提供女性睾固酮治療有了共識。   什麼樣的女性能受益於「睪固酮治療」? 聲明確認了提供睾固酮治療給有性慾低落症(HSDD)的停經女性是適當的,這種治療有助於改善她們的性慾,並進一步減緩因性慾低落引起的失落與擔憂。對於有性慾低落症的停經前女性,則還需要更大型的研究來確認利弊。   這份聲明提供了醫師關於開立睪固酮治療處方及劑量的建議,如:不應用血液中總睪固酮數值來診斷女性是否有性慾低落症。   「睪固酮治療」適用於女性其他症狀嗎? 聲明強調現有證據不支持治療用於女性其他的症狀或醫學狀況,例如:情緒低落、憂鬱、疲憊、記憶衰退、熱潮紅、頭痛及預防乳癌等。聲明的作者表示,希望這將使可能受益的女性得到治療,同時保護女性免於不適當的睾固酮治療。   一位內分泌醫師表示,我們身處於將「睪固酮」視為萬靈丹的時代,這份聲明能抗衡藥廠為牟取利益而對睪酮治療進行的炒作。   「睪固酮治療」的潛在風險 聲明指出,口服的睪固酮治療對脂肪及膽固醇數值可能有負面影響,因此並不建議。短期使用非口服的睪固酮療法對於停經前女性體內脂肪樣態並沒有顯著的不良影響。   對於乳房健康,證據顯示睪固酮治療不會增加乳房密度,而既有資料指出,短期經皮膚給藥的睪固酮療法不會影響乳癌風險。   由於隨機臨床試驗通常會排除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女性,因此這份聲明的建議不適用於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女性。   再者,女性接受睪固酮治療長期的安全性尚未確定。聲明指出,其所檢視的研究中研究時間最長只有24個月。因此,還需要有更長期、深入的分析,來了解女性接受這種療法的風險。   呼籲要有更多研究 撰寫聲明的專家們呼籲,產業、學界及贊助機構認識到需要進一步研究睪固酮治療用於不同年齡女性的利弊,並需要研發專門給女性的睪固酮治療。   目前睪固酮療法是為男性而設計,並沒有提供給女性的睪固酮治療,因此醫師通常在提供女性這種治療時,不是將給男性使用的睪固酮療法調整劑量,就是使用複合療法(compounded therapies)。   聲明建議,在合理情況下,男性使用的睪固酮治療可以低劑量提供給女性,但應定期追蹤血液中總睪固酮數值。重要的是,提供給女性的劑量不應讓血液總睪固酮數值高於女性停經前正常的睪固酮數值。另外,除非政府許可的治療選項無法獲得,不建議使用複合的療法。   這份聲明是由一群跨國且跨科別的工作小組所撰寫,小組成員都是國際知名醫學會的代表。聲明經過醫學會專家委員會的同行評審,並獲得11個醫學會背書。已被翻譯成13國語言以改善全球女性性健康。   11個醫學會為:國際更年期學會、內分泌學會、歐洲更年期和男性更年期協會、國際性醫學學會、國際女性性健康研究學會、北美更年期協會、拉丁美洲更年期及停經聯合會、皇家婦產科學院、國際內分泌學會,澳大利亞內分泌學會、澳大利亞皇家和紐西蘭皇家婦產科學院。   編譯來源: * Eurekalert(2019.09.02) * Medscape Medical New(2019.09.02) * Global Consensus Position Statement on the Use of Testosterone Therapy for Women.(2019.09.02)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婦女何時容易受孕不能只算日子!
2019.09.14
婦女何時容易受孕不能只算日子!
女性經期的長短因人而異。   根據UCL and Natural Cycles所做的一項新研究,參加研究的婦女之平均經期為29.3天,65%的婦女是25-30天,只有13%的經期是28天。   這是至今有關經期最大的回顧研究之一。它分析的資料包括瑞典、美國和英國124,648位婦女,超過600,000經期,可以幫助伴侶更了解什麼時候是最可能懷孕的。   完整的經期是由月經來潮第一天到下一次月經來潮,並以排卵為分界點分成兩個階段:卵泡期和黃體期。研究專家發現卵泡期平均為16.9天,黃體期平均為12.4天。在25-45歲之間,每年平均經期減少0.18天,平均卵泡期減少0.19天。肥胖婦女的平均經期變異是0.4天或14%。體重不足和非肥胖的婦女經期長度的變異比較少。     想要懷孕的婦女應在排卵時─容易受孕的時間─性交。但是排卵並不是固定地在第14天發生,因此確認容易受孕的時間很重要,單看經期日是不足的,也應追蹤其他指標,如基礎體溫。   因為經期和卵泡期的長短有個人差異,特別是在平均範圍(25-30天)之外的人,在估算容易受孕的時間時應該是採取更個人化的方式。已有幾個研究指出,只基於經期日來估算日子的應用程式,可能完完全全錯過容易受孕的時間。   受孕覺知的應用程式 受孕覺知應用程式是在幫助婦女確認其容易受孕的時間,該應用程式連結著一個龐大的受孕資料庫,能從大量月經週期的數據中增進對容易受孕時間的認識。   資料庫收集的資料來自2016年9月至2019年2月中使用應用程式的婦女,他們年紀介於18-45歲、身體質量指數(BMI)介於15-50之間,並在過去12個月未曽使用荷爾蒙避孕法。而已有身體狀況的(如有多囊性卵巢症狀、低甲狀腺或子宮內膜異位症)或停經的皆已排除。   手機應用程式中個人健康監控的廣泛使用製造出大量的經期資料,若將真實世界數據和在控制情境中的傳統臨床研究互相驗證,新的科學發現將潛力無窮。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9.08.26)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性不是「對」女人做的事!
2019.09.12
性不是「對」女人做的事!
大家可能覺得男女已經很平等,就算在「性」事上也一樣。真的是如此嗎?最近一份4000人的調查透露出不一樣的結果。   異性戀性行為是實現男性高潮的過程 這項調查發現,在異性戀的性行為中,超過40%的人認為男人比女人更想要做愛,將近50%的人認為在性愛上,男人比較會發起做愛、有性高潮,且掌有主導權,可以決定性行為什麼時候結束。相較之下,女人比較會拒絕做愛,且會「配合伴侶」而做愛。   這些結果表示,「性是屬於男性的」的觀點還持續存在。女性高潮被認為是難以捉摸的。但事實上,這種「高潮差距」僅存在於異性戀,來自將陰莖插入成就的性高潮視為性的核心的結果,缺乏兩性相互的理解、努力和溝通。女同性戀者間沒有這個問題。   令人悲傷的是,女人對於自己在做愛過程中經歷快樂或高潮的期望也比較低,並且認為這是正常的,這樣的想法可能造成惡性循環。如果女人相信「配合伴侶做愛」是一種常態,她們就不太可能表達和探索自己的需求與慾望,也會因為有壓力而不去表達疼痛或不舒服。   女人應該要能期待和享受愉悅平等的性生活,但現實情況卻並非如此,我們應該要挑戰,表現得激進些。   性的歧視 讓女人需要為「被」性侵負責 只有1%的人認為男人會拒絕性行為,2%的人認為男人會為了配合而做愛。這些對性的性別歧視,可能讓男人發展出更大權力,成為男人糾纏或強迫女人性行為的基礎。   因為男人通常比較想要、比較需要性生活,而女性的動機較少、又比較常拒絕,這樣的雙重標準讓女人成為性的「看守者」,負責管理自己的性互動及身體的界線。這意味著什麼?   如果女性是性行為的「看守者」,那麼女性若表現出慾望就可能受到譴責,並且女性需要為每一次性互動承擔全部責任。亦即,如果女人的界限被打破,甚至遭受性暴力,女人被認為應該要負責。所以當發生性侵害時,為了確定是否發生主要是女性受到調查。而男人的行為顯然不需要仔細地檢查,因為普遍認為男人就是一直努力地爭取發生性行為。這會讓性暴力被修飾為只是男性爭取發生性關係失敗的不幸後果,這些都是會產生嚴重悲劇的巨大迷思。   而這樣的想法也經常是性侵起訴失敗的原因之一,因為警方和檢察官認為一個「未能守護」自己的女人是失敗的,而一個越線的男人是正常的,所以這不是犯罪。   令人吃驚的世代差異!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超過70%的人認為男女都有可能在性行為中享受自己,但這個數字卻在18至24歲間減少到58%。   和一般的想像不同,年輕人不是「最進步」的,這需要進一步調查,但可能與「色情」被默認為是性知識來源有關。   性騷擾和色情研究員Fiona Vera Gray博士表示,年輕人有著退步的態度,可能說明了政府對性教育的延遲讓這個世代的年輕人透過色情刊物或影片等內容來理解性行為和性別關係,建立了既不正確又充滿歧視的性觀念。   性不是「對」女人做的事  是兩人共同經歷的情感交流 根深蒂固的性別歧視,讓社會無法阻止、減少和防止性侵害發生。如果對性能夠有平等的想法,事情就會很不一樣。   這就是為什麼性行為需要進行更多、更坦率的對話,男人需要知道自己的責任。我們必須停止:「性是『對』女人做的事情」這樣的想法,讓男女在性關係中相互同意、平等和愉快成為常態。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19.08.26)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預防乳癌:服用雌激素抑制藥物
2019.09.11
預防乳癌:服用雌激素抑制藥物
為減低乳癌風險,2013年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USPST)建議停經婦女服用兩種藥物Tamoxifen 和Raloxifene,在今年的指引增加了第三種芳香酶抑制劑(aromatase inhibitors, AIs)。   芳香酶抑制劑是一種治療停經後乳癌的治療藥物,可減低身體中的雌激素,使乳癌細胞難以成長,可減少乳癌風險達50%。   建議服用AIs的對象是,沒有乳癌症狀35歲以上的婦女,包括之前有乳房良性瘤,其乳癌風險增加,但對藥物的副作用低的婦女。   對於乳癌風險低的婦女,或過去/現在已診斷出乳癌的婦女,工作小組並不建議使用這三種藥物。   乳癌是婦女第二惡性腫瘤死因,僅次於肺癌。乳癌風險包括:年長、家族史、有BRCA基因突變或胸腔曾照過輻射等。男性也會罹患乳癌,但比率少於1%。   乳房X光檢查是目前檢測乳癌早期階段的主要方式,而降低乳癌風險的藥物可以提供更多防癌選項。根據美國2016年的研究發現,乳癌高風險的婦女中只有16.3%使用這些藥物。   檢視46個研究後得出的建議 研究顯示,Tamoxifen、Raloxifene及芳香酶抑制劑都和減少侵入性乳癌相關。十項隨機臨床實驗顯示,這三種藥物可以減少「侵入性雌激素接受器陽性反應」的乳癌達50%。   不過,這些藥物也有副作用,包括:熱潮紅、疲倦、頭痛、噁心和情緒不穩定。每位婦女需要個別評估以了解自己是否適合服藥。   醫師應謹慎考量病人罹患乳癌的風險因素,並結合藥物潛在的傷害評估患者是否適合服藥,不是每個人都適用。對乳癌風險沒有增加的婦女,這些藥物的傷害可能超過益處。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19.09.03)、Eurekalert(2019.09.03)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你累了嗎?看看她做了多少工作吧!
2019.09.11
你累了嗎?看看她做了多少工作吧!
無論你多麼想否認,很明顯地,女性是國家的主要勞動者!而且她們所付出的勞動力,大多是無酬勞的。   關於經濟或經濟發展的所有討論當中,最常忽略「無償勞動」的貢獻和影響。   做家務事和照護孩童時並無酬勞,也不會被計算在國家的GDP內。但是,如果是付錢給別人去做這些事,就會被包含進 GDP 數據報告中。 根據最近公佈的最新調查—「澳洲家庭、收入和勞動力動態調查(HILDA)」顯示,澳洲社會的家務勞動幾乎都是由女性完成的。這樣的狀況在這五年來並沒有太大改善,澳洲的男性應該多少要感到有點羞愧。   HILDA調查將數據中的異性戀家庭分成不同群體—主要由男性負責賺錢養家、女性負責賺錢養家,或者男女一同擔起賺錢養家。並且區分他們是否有扶養孩童。   如果我們僅看那些沒有撫養孩童的家庭,我們會發現無論誰主要負責賺錢養家,女性花費在家務勞動上的時間都比男性更長。     也許你會想反駁說:但是男性花費更多時間在整理修繕屋子外面的事務,這些都沒有被算進去家務勞動的時間。很抱歉,HILDA調查的「家務勞動」定義有包括這些整理修繕,也有將時數計算進去。   HILDA調查的「家務勞動」定義包含了:(一)家庭雜務,像是外出購買食材或日常用品,銀行業務,支付帳單,和記帳等財務管理等等(但不包括接送小孩去學校或參加其他活動),(二)家事,像是準備三餐,洗碗,清潔打掃家裡,洗燙衣服和裁縫等等。(三)打理屋子和屋外的事情,像是維修,整修,塗油漆等等維持房子的家務,或者修理保養汽車,園藝修整等等的事務。所以,就如同我說的,HILDA調查的「家務勞動」定義涵蓋了所有和家有關的勞動內容(『接送小孩』被定義成『托育和照護』,這個我們等等討論)。   公允而言,當我們將男女在外有酬勞支付的工作時數(包含上下班)也算進去時,男性有酬勞的勞動時數加上無酬勞的家務勞動時數後,勞動總時數平均比女性還多,但是這僅發生在沒有小孩且男性是主要賺錢養家的夫妻身上。     當夫妻一旦有了小孩,事情就不一樣了。   你可能會開始想說該不會是因為加上哺育母乳的時間,所以女性勞動總時數大大增加吧?但並非如此,HILDA調查將「孩童托育和照護」定義為與小孩一起玩耍、協助並照護他們、教導和積極監督他們,或者接送他們去托育所、學校或參加其他活動等等。   無論在哪種家庭當中,平均而言,女性都比男性一週多花7個小時在兒童托育照護上。     驚人的是,在有小孩的家庭之中,當男性擔任主要賺錢養家時,平均而言,男性僅花費11小時在兒童托育和照護,而女性則是花費26小時。而在女性擔任主要賺錢養家的家庭當中,女性平均花費19.3小時在孩童托育和照護上,而男性則花費11.2小時。也就是說,無論誰負責養家,女性都比男性花費更多的時間在孩童托育和照護上。   當我們再加上家務勞動的時數時,我們很清楚看到,男性花費比較少時間在孩童托育和照護上並非因為他們把時間都拿去幫忙做家務了。   在一同賺錢養家的夫妻當中(且賺的錢一樣多),女性平均比男性多做1.5倍的家務勞動和兒童托育照護--- 大約是一週多做14小時!女性主要負責賺錢的家庭當中,女性仍然是比男性多做很多,平均一週多做13小時。     若是將有酬勞的工作時數加上去,能不能看起來平衡一些呢?(也就是說,是否因為男性在外工作時數很長,所以導致較少時間做家務勞動和孩童托育照護呢?)對於男性是主要賺錢養家的家庭而言,沒錯,將有酬勞的工作時數加上去後,的確男女雙方的勞動總時數是差不多的。但是,在其他兩種類型的家庭當中,卻遠遠不是這麼一回事。     在雙方收入等同的家庭當中,將所有勞動時數加總起來後,女性還是平均一週多做4.5小時的勞動,也就是大約比男伴多做6%。在女性負擔多數的家庭中,女性竟然比起男伴勞動總時數多出19%,也就是一週平均多做13個小時的勞動。   這也難怪在所有類型的家庭當中,女性對於自己是否擁有足夠自由時間的這件事,滿意度都遠遠低於男性!     好消息是,如果跟以前比,現在的狀況似乎算是稍微有一點改善了。 在2002-2004年時,雙方收入等同的家庭當中,女性所做的家務勞動和孩童托育照護的總時數是男伴的1.7倍,比現在的1.5倍還糟糕。   但是同期間女性在外工作時數卻比現在還長,也就是說若是把在外工作的勞動時數加上去後,看起來總數和比例分配還是沒有什麼改變,目前的狀況可能和2002-2004年的期間差不多。   所以,總之,男人當然可以彼此自我安慰,繼續相信比起以往的男性,現在的男性已經多做了許多家務勞動和孩童照護!但是,無論男性多麼想要否認,很明顯地,女性是國家的主要勞動者!而且她們所付出的勞動力,大多是無酬勞的。   編譯來源:The Guardian(2019.07.31) -------------------------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