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介紹

母乳和降低小孩食物過敏有關
2018.06.21
母乳和降低小孩食物過敏有關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研究指出,母乳中某個獨特成分─人乳寡醣的組合(HMOs)─可能有助於減少嬰兒的食物敏感。這種成分是嬰幼兒配方奶粉中沒有,而這個組合是受到哺乳期、孕齡、孕產婦健康狀況、種族、地理位置和是否僅餵母乳等因素影響。   人乳寡醣是母乳中獨特的結構複雜的糖分子,他們在母乳中的豐富程度僅次於乳糖(一種不同類型的糖)和脂肪。實際上新生兒無法消化人乳寡醣,這種成分有助於嬰兒腸道微生物群的生長,過去的研究顯示腸道微生物群是過敏性疾病的關鍵影響因素。   研究分析了母乳樣本及來自CHILD研究的421名嬰兒和母親的數據。CHILD研究是一項追蹤近3,500名加拿大母親和從懷孕到入學年齡的兒童的垂直研究,由加拿大衛生研究院和AllerGen卓越中心網絡於2008年發起,組成人員包括研究人員、廠商夥伴、政策制定者、衛生保健提供者和患者支持者,以改善對過敏性疾病的理解和治療。   研究分析了在出生後三至四個月所採集的母乳樣品。在嬰兒一歲時,嬰兒接受皮膚點刺試驗(skin prick tests)以檢查對常見過敏原(包括某些食物)的過敏程度。測試結果呈現陽性並不必然代表過敏的證據,但確實顯示敏感程度較高。而嬰兒期的敏感程度不一定會持續到兒童期,但嬰兒期的敏感是未來過敏性疾病重要的臨床指標和有力的預測指標。   研究發現,421名嬰兒中有59名(14%)在1歲時表現出對一種或多種食物過敏原的敏感性。食物過敏不是和某單一的人乳寡醣有關,而是和整體人乳寡醣種類的組合有關。母乳中人乳寡醣沒有一定的組合,它受到哺乳期、孕齡、孕產婦健康狀況、種族、地理位置和是否僅餵母乳等因素影響。   研究辨識了某一種有益於嬰兒健康的人乳寡醣組合,這種組合與嬰兒一歲內食物過敏率較低有關。研究團隊表示,這是探討人乳寡醣與嬰兒過敏反應有關的最大研究,也是評估人乳寡醣組合的首次研究。   研究作者表示,這些發現證明了人乳寡醣的組合和預防食物敏感之間的聯繫,並強調需要進一步了解所涉及的潛在生物學機制、人乳寡醣組合對兒童確診的過敏性疾病的長期影響,並開始評估如何透過調整人乳寡醣的組合來治療。   編譯來源: * Eurekalert(2018.06.12) * 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 profiles and food sensitization among infants in the CHILD Study (2018─05─18)      
+ read more
注意!勃起功能障礙者心血管疾病風險高!
2018.06.19
注意!勃起功能障礙者心血管疾病風險高!
根據美國心臟協會雜誌_Circulation_的新研究,有勃起功能障礙的人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高,無論其他風險因素如膽固醇、吸煙習慣和血壓。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團隊追蹤1,900以上名年齡在60歲至78歲之間的男性。為期四年的追蹤,共發生115例致命性和非致命性心臟病發作、致命性和非致命性中風、心臟驟停和心因性猝死。有勃起功能障礙的男性發生心臟病發作、心臟驟停或中風的比例是6.3%,比沒有勃起功能障礙的男性2.6%高。當調查人員調整分析以排除其他風險因素的潛在影響時,心血管疾病風險雖有所減輕,但仍顯著增加:有勃起功能障礙的男性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幾乎是沒有起功能障礙患的人的兩倍。   研究結果指出,勃起功能障礙是一個重要的跡象,可以幫助醫生評估中年男性的心血管風險。2017年英國正式將勃起功能障礙納入臨床醫生評估患者「10年內罹患不良心血管」的風險指標。   過去幾年出現的勃起功能障礙和心血管疾病之間有關的證據有限,但這份最新的研究是科學家認為迄今為止,最能夠顯示性功能障礙代表著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的研究。   研究人員Michael Blaha博士表示,勃起功能障礙本身就是心血管風險的有效預測指標。無論其他心臟疾病風險因素如何,臨床醫師都應該對有勃起功能障礙的男性進行進一步的的檢查,並且應該考慮更積極地管理任何其他風險因素,例如高血壓或膽固醇。   而尋求勃起功能障礙治療和評估的男性應該進行全面心血管評估。此外,研究人員表示,男性應該意識到,勃起功能障礙將他們置於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8.06.11)      
+ read more
小心不要玩過頭!WHO將電玩成癮列為心理疾病
2018.06.19
小心不要玩過頭!WHO將電玩成癮列為心理疾病
許多父母抱怨電玩就像是「數位海洛因」,讓小孩身陷其中。現在,家長們的擔心可能有了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在6月18日宣佈電玩成癮(gaming disorder)為國際疾病(ICD)分類中一種新型精神疾病。 然而,並非所有心理學家都認為電玩成癮值得納入國際疾病的分類中。   電玩成癮的特徵 ICD定義了疾病、病症、傷害和其他相關健康狀況的範圍,研究人員用它來計算死亡、疾病、受傷和症狀,醫生和其他醫務人員則用ICD來診斷疾病和症狀。在許多情況下,保險公司使用ICD作為理賠的基礎。   向WHO建議將電玩成癮列為精神疾病的Vladimir Poznyak指出,這是希望衛生專業人員和整個體系更加注意這種情況的存在,同時提高患有這類疾病的患者獲得適當幫助的可能性。   電玩成癮症狀包括無法控制地打電玩、將電玩置於其他生活興趣之前,即使有負面效果依然持續或增加打電玩的時間。而其相關行為要持續至少12個月才能確診。如果症狀嚴重,觀察期可能縮短。   Poznyak強調,即使是遊戲頻率很高的玩家,也不一定會電玩成癮。總體罹病率非常低。並且,這是一種臨床狀況,臨床診斷只能由醫療專業人員進行。   reSTART是美國第一個針對電玩遊戲成癮的住院治療計劃之一,Hilarie Cash作為聯合創始人,他表示現在是時候將電玩成癮視為正式的精神健康狀況。他雖然驚訝於社會需要這麼長的時間趕上事實,但他明白這需要有以研究為基礎的強大證據才能建立新的疾病。   WHO期待,在分類中納入電玩成癮可以刺激討論及更多的研究和國際合作。換言之,目的是在增加對電玩成癮行為本質及管理的知識。   WHO對電玩成癮的標準「太寬泛」? 具有執照的心理學家Anthony Bean是反對在ICD中納入電玩成癮的人之一。   他表示,將電玩成癮視為一種病症還太早。作為臨床醫生和研究人員,他看到玩電玩的人都相信自己已經在上癮的邊緣,但根據經驗,這些玩電玩的人實際上是透過遊戲來面對生活焦慮或抑鬱。   不久將公佈的研究指出,電玩成癮是一種次要症狀,主要症狀通常是焦慮和抑鬱。當焦慮和抑鬱得到處理時,電玩成癮的症狀便會下降。   Bean表示,WHO對電玩成癮的標準「太寬泛」,且輕度、中度或重度的失調症狀尚未被充分描述,這將使臨床醫師以非常主觀的經驗診斷患者。而大多數臨床醫生可能會同意他們不了解電玩遊戲的概念,因為他們並沒有沉浸在這個世界或經驗中。   Bean的病人包括了11至36歲的男女,他與他們密切互動並理解他們的遊戲,他看到病人們沈浸的遊戲風格及他們與世界實際互動的方式。這些知識可以用來幫助他診斷患者。   「如果我們明白患者受到哪種類型的遊戲吸引,這能讓我們了解他們及為什麼選擇這種類型。然後,臨床醫生可以推薦新的遊戲來引導患者有更健康的行為。」   Bean表示,對於擔心身邊的人是否電玩成癮的人而言,第一步就是「盡可能地了解」。許多父母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正在玩什麼遊戲,那麼第一個問題應該是:為什麼你對這遊戲感興趣?   Bean並不是否認電玩成癮的存在,他只是認為這樣的診斷不是個好主意,如果心理健康專業人員不對問題進行更嚴謹的研究,幾乎任何數位活動,例如在電視上觀看太多足球賽、花太多時間研究足球,都可能被視為上癮。     編譯來源:CNN(2018.06.18)        
+ read more
心肌梗塞男女很不同!
2018.06.15
心肌梗塞男女很不同!
心肌梗塞可分「冠狀動脈阻塞」及「非冠狀動脈阻塞」(以下簡稱MINOCA)(註)。最近一項研究發現不是因動脈阻塞引起的心臟疾病類型,其常見程度及風險比過去認為的更高,並且以女性居高。   研究團隊花了12年的時間追蹤了大約36,000名心臟疾病患者,發現近6%的患者的心臟疾病不是因動脈堵塞引起。研究作者Kevin Bainey表示,他在臨床上看到越來越多這類的患者,這是他發起研究的原因。   MINOCA過去一直被視為一種良性病症,患者通常未被給予任何治療或生活方式的建議就回家。然而,一年後5%的患者再次發生心臟病或死於心臟病。這樣的現象令人震驚,因為冠狀動脈堵塞引起的的心臟疾病患者疾病復發或於一年內死亡的比例是9%。   這項研究是世界上第一個長期觀察MINOCA的研究。Bainey表示,這種疾病包括一系列目前尚不了解的心臟疾病原因,這些原因大多數被視為是良性的。研究不僅發現隨著時間其預後會惡化,而且,5年後相較於動脈阻塞引起的心臟疾病患者有16%會死亡或疾病復發,MINOCA患者為11%。   此外,研究也發現MINOCA患者的女性人數是男性的的兩倍。在一般的心臟疾病患者中大約有25%是女性,而MINOCA患者中有50%是女性,目前尚不清楚背後的原因。   傳統上,因為沒有看到斑塊破裂或堵塞,醫生傾向於低估心臟疾病風險,提供患者有限的資訊,並告訴他們回家、不要擔心。許多已知導致MINOCA的原因其實是有藥物治療的,但是,只有40%的MINOCA患者獲得合適的藥物,例如降膽固醇藥物,此藥物可以降低心臟疾病復發或死亡的風險。   患者需要知道MINOCA是真的,它會發衍生不良結果,患者需要諮詢醫生以獲得更多關於疾病和預防心臟病復發的資訊,包括進行重要的生活方式改變如健康飲食和運動。   從醫生的角度來看,毫無疑問地當辨識出MINOCA時,需要更加警惕地調查並確定原因。2017年,歐洲心臟病學會的指引確認了MINOCA是重大心臟病。   註:什麼是「非冠狀動脈阻塞之心肌梗塞(簡稱MINOCA)」? Kevin Bainey指出,女性更容易罹患與動脈阻塞無關的心臟疾病。雖然研究人員仍在調查潛在原因,但他們已經確定了以下內容: * 動脈中有微小的破裂或撕裂,稱為SCAD(自發性冠狀動脈破裂)。SCAD如果沒有專門的設備就無法觀察到。 * 在冠狀動脈造影圖中無法看見少量斑塊積聚和凝塊。 * 由壓力引起的心肌失調。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18.05.29)        
+ read more
芒果有益於女性心血管和腸道健康
2018.06.15
芒果有益於女性心血管和腸道健康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進行的一項新研究發現,每天一個芒果(330克)的對健康的停經婦女的血壓有益。吃芒果之後兩小時內,芒果可幫助放鬆血管。此外,部分參與者做了「呼吸測驗」,評估腸道發酵後氫氣和甲莞的變化。結果顯示攝取芒果有利於腸道健康。 這篇報告是首次證明吃芒果對人體血管有正面影響的研究,這次的研究結果是建立在以前的動物和細胞研究上,它們指出了芒果促進健康的潛在益處。 芒果含有多種多酚,包括芒果素、槲皮素,單寧和沒食子酸,這些都是以前在了解芒果潛在健康特性的研究重點。加州大學的研究團隊認為,這些生物活性化合物在芒果中的濃度可能可以解釋為什麼芒果對健康有利。   研究方法和結果 研究請24名健康的停經婦女每天服用330克的芒果,持續14天。研究特別選擇了愛文芒果(Ataulfo mango),因為這種品種含有高濃度的多酚。 在食用芒果14天後,研究參與者恢復了正常的日常飲食,但是13天內不吃芒果。研究人員在每次訪問研究對象時都會進行測量,包括心率、血壓、血液樣本和呼氣樣本。 在研究開始時,研究對象的血壓沒有顯著差異。在吃了芒果後兩小時,研究對象的收縮壓(血壓數據中數字較大的,代表心臟收縮時血管承受的壓力)顯著低於一開始的數值。除此之外,「脈壓」(收縮壓與舒張壓的差值,可以用作心臟健康指標)也顯著降低。 研究團隊蒐集的呼吸樣本,是測量了氫氣和甲烷的呼氣濃度,這兩個數值反映了腸道中的微生物發酵而產生的氣體的量。部份研究參與者產生了氫氣、一些產生了甲烷,另一些產生了這兩種氣體或兩者都沒有。24名參與者中有6人產生甲烷,在這6人中有3人在食用芒果後甲浣濃度顯著降低,這被認為對腸道健康有利。   此研究的經費部份來自美國農業部及美國推廣芒果的組織「National Mango Board(NMB)」,NMB背後幾乎是投資於出口及進口芒果的公司。台灣女人連線表示,雖然對於廠商資助的   研究宜有所保留,不過鑑於台灣屬於芒果盛產國家,我們樂見這樣的結果,對台灣女性健康及經濟發展是有助益,當然這需要有更大型、更長期的研究來驗證。   編譯來源: 1. Eurekalert(2018.06.11) 2. Li X, Vanness MA, Holt RR, Horn WF, Keim NL, Keen CL, Hackman RM. _Effects of two weeks of daily mango fruit intake on vascular function, blood pressure and gut fermentation in healthy adult women_. _The FASEB Journal__,_ June 2018.        
+ read more
哺乳與乳癌有關?
2018.06.14
哺乳與乳癌有關?
哺乳時會得乳癌嗎?乳房腫塊的其他原因,何時看醫師?有乳癌的婦女可以哺乳嗎?   哺乳的女性通常非常清楚乳房的感覺,所以會注意到身體的任何改變。哺乳期間普遍會發現乳房腫塊,令女性擔心是乳癌。   罹患乳癌的女性比較會考慮到哺乳的安全性,會想知道癌症的治療可能影響嬰兒。這篇文章提供更多資訊,乳癌和哺乳之間的關係。   哺乳時會得乳癌嗎? 哺乳嬰兒期間有可能得乳癌,但可能性很低,哺乳女性只佔乳癌病例的3%。   根據美國國家癌症機構,一些研究建議,懷孕和產後的幾年內,乳癌的風險暫時升高,可能是懷孕時荷爾蒙改變的結果。   整體來說,哺乳減低乳癌的風險,特別是更年期前的婦女。懷孕和哺乳的幾個月中,使得婦女一生中月經週期的次數減少,減少她暴露在會增加某些癌症風險的荷爾蒙。雖然風險低,但有關乳房健康的考量,女性仍應和醫師討論。   女性在哺乳期間,不容易做乳癌診斷的幾個因素如下: 1)哺乳會引起類似乳癌的症狀 2)女性在哺乳期間發現腫塊,可能有其他的原因,如:腫脹、阻塞的管道、乳房發炎、膿腫等,所以醫師不會考慮測試癌症 3)哺乳期間做乳房攝影術和乳房超音波,可能有錯誤或不確定的結果   女性哺乳時的乳房腫塊,大多並非癌症,不需要擔心。需要去看醫師的情況有:1)腫塊不會消失 2)繼續變大 3)壓腫塊時不會隨著乳房的組織移動 4)皮膚下陷或像橘子皮。   女性如果擔心乳房的健康,應去看醫師。   有乳癌可以哺乳嗎 大部分的案例中,在診斷出乳癌後,醫師會建議女性停止哺乳,很多乳癌的治療會影響奶水的供應或對嬰兒有負面的影響。   因有個別差異,醫師會協助決定個別乳癌患者應採取的最佳治療。治療方法有以下幾種: 1)手術:手術需要移除一個腫塊或癌細胞,有時切除一邊乳房或兩邊。手術的範圍決定是否可以繼續哺乳。 2)化療:使用強烈的藥物摧毀體內的癌細胞時,需停止哺乳。 3)放射治療:一些女性接受放射治療時也許可以繼續哺乳,依治療的種類而定。醫師會説明風險,協助患者做出有根據的決定。   癌症治療期間也許可以哺乳,治療之前和期間,需和醫師討論。   總結 哺乳時患乳癌的可能性很低,但仍可能發生,女性如果擔心,應立即去向醫師諮詢。若診斷出乳癌,和醫師討論的選擇包括是否應該繼續哺乳。   並且,女性每年應該有定期體檢和臨床的乳房檢查。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2018.06.01)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