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介紹

自閉症患者多為男性與腦部結構有關?
2017.02.14
自閉症患者多為男性與腦部結構有關?
由統計可知自閉症患者中男性的比例高於女性,但最近一份研究指出,不論個體之生理性別為何,腦部結構的差異可能也是影響風險的因素。   自閉症是一個心理障礙的光譜,用以形容導致個體明顯人際、行為困難的複雜腦部發展障礙,在這光譜中沒有患者會有完全一樣的症狀;而男女患者的比例約為4:1。   過去已有研究指出,男女在特定的腦部結構特徵上有所不同。此份研究則參考其中一篇指出「有些被發現存在性別差異的腦部結構與顯示出個體具有心理症狀-如自閉症-的區域是重疊的」的研究進行。研究人員選擇針對「皮質厚度(cortical thickness)」做研究,乃因這是男女之間會有差異且被發現在自閉症患者身上也會有變化的區塊。   由德國法蘭克福大學(Goethe University in Frankfurt)的Christine Ecker帶領的研究團隊,招募98位男女各半的右撇子、智商中等/更高的高功能自閉症患者(high functioning autism),並將他們與另外98位沒有自閉症的控制組做比較。這些參與者年齡介於18-42歲之間,研究人員用「核磁共振呈像(MRI)」測量皮質厚度,並用國際疾病傷害及死因分類標準第十版(ICD-10)診斷自閉症,診斷結果與臨床檢測是相符的。   研究結果發現,在解剖學上腦部結構較像男性的人,如皮質較厚,有自閉症的比例較腦部結構像女性的人高。舉例來說,研究顯示若女性參與者的腦部結構較像男性,其自閉症的風險是3倍於腦部結構較像女性的女性參與者。   Autism Speaks的副總裁Methew Pletcher認為,這篇研究指出特定腦部結構的變化可能與部分女性的自閉症有關,並且強調了腦部結構是與自閉症發展重要的影響因子這樣的理論,但是Pletcher也提到此研究尚不足以作出因果關係的結論。   研究團隊說明,他們的研究主要是在證明研究假設的成立,還需要更多研究去確認、了解研究結果及背後的原因。他們認為,因他們的研究參與人數少且聚焦於高功能自閉症患者,因此尚不能做出具體地的結論,未來的研究應著重在是否也可以在其他類型的自閉症患者身上看到同樣的結果。   資料來源:JAMA Psychiatry    
+ read more
多喝水真的會沒事嗎?
2017.02.13
多喝水真的會沒事嗎?
當我們身體不適時,醫生總是建議我們大量的補充水分。不過,一項新的案例研究報告卻指出喝太多水會有水中毒的風險,並強調有必要進行更多的研究來支持​​這個行之有年的建議。   一直以來,在遭遇感冒或呼吸道感染時,多喝水被認為是好的且主要的醫療諮詢建議。理論上來說,這確實是一個好建議;因為在感冒期間,鼻腔分泌液體變多或發熱燒等症狀都可能導致人體內的水分流失。而在一般的感染狀況下,多喝水亦被認為有助於與血管內體積損失,血管通透性增加,同時替換在發燒和嘔吐失去流體。   另一方面,「喝大量的水」這一醫療建議是建基於「飲水是無害的」假設上。   但是,水真的在任何情況下對人體都是無害的嗎?一個新的案例報告提醒醫生和患者關於「多喝水有好處」的證據稀少,而且,事實上,喝太多水可能是危險的。   一名59歲的英國婦女發覺自己出現尿道感染的症狀,由於這樣的狀況在過去也曾發生過,因此這名婦女遵照過去醫生所付囑的「每半小時喝半品脫(約236ml)的水」[1],在一天內喝下好幾公升的水。   但在大量攝取水分後,她的尿道感染的狀況非但沒有改善反而還加重了。最後,她因難以忍受的下腹疼痛與排尿困難而不得不前往醫院掛急診。   檢查結果證實這名婦女除了尿道感染之外其他一切正常;除了重複出現尿道感染外沒有其他病史或對任何事物過敏,也未吸菸、過量飲酒、服用任何藥物或毒品。   急診科的醫師針對尿路感染問題開給了處方抗生素與止痛藥。然而,這名婦女很快的就出現了其他的新症狀,如發抖、震顫和嘔吐;依據格拉斯哥昏迷量表,她的昏迷指數為為15—她的注意力無法集中,言語表達也有困難。   言語障礙的症狀使得醫生認為她可能發生中風,因此安排了血液測試和電腦斷層攝影(CT),檢查結果發現這名婦女並未有中風,然而,血液測試顯示她有低鈉血症的跡象。   低鈉血症表示血液中的鈉含量異常低於水平,即每升血液中鈉含量低於134毫摩爾。而過量的飲水確實有引起急性低鈉血症的風險。急性低鈉血症發展的時間不到48小時,在醫學上被認為是緊急情況,因為它對神經系統造成的影響可能致命。人體內鈉含量過低可能導致腦水腫伴隨顱內壓增高和腦疝;這導致癲癇發作、昏迷和死亡。據統計,低鈉血症病例的死亡率為17.9%。   而當時這名婦女被檢測出的鈉含量為每升僅123毫摩爾。而後,在限制其每天僅能攝取一公升的水分後,這名婦女的病情在24小時內迅速獲得改善,並在鈉含量回復正常後出院。   在此之前另一個相似的案例為一名健康的年輕女性,在經歷腸胃炎的期間喝了太多的水,最終她發展出急性低鈉血症並且死亡。   兩名患者都遵循醫生的建議,只是她們未被提醒應拿捏其中的平衡而過量的攝取了水份。此篇案例研究的作者表示:“這兩個案例皆明確地突顯了病史的重要性,並且,我們對一般疾病與感染的飲水量建議需要被重新檢視。”   根據作者,關於「感染傳染性疾病期間大量補充水份的好處」的研究數量並不充足。另一方面,過去在耐力運動、使用搖頭丸與心理煩渴症(psychogenic polydipsia,患者因精神病態而強迫自己大量飲水的病症)的案例中都曾有水中毒可能會導致致命的低鈉血症的報告。   作者指出,水中毒在生理狀態正常的人身上很少發生。若腎功能正常,一般人也很難喝下超出身體能代謝的水量。但是,某些疾病或感染發生時,人體內的抗利尿激素濃度會提高,以降低水份的流失。在這種情況下,作者質疑「多喝水」怎麼會是一個合理的醫療建議?   而根據衛生福利部的建議,健康成人每日應攝取2000 c.c.的水;不過也應視個人身體狀況、所處環境及活動量等適度調整增加,但是一日以不超過3500 c.c.為限。提醒大家在身體不適的期間若醫生叮嚀要多補充水分,可以向醫生詢問合適的飲水方式與上限。   資料來源: BMJ Case Reports     [1] 已知當尿道發生感染時,多喝水能暫時降低尿液中的細菌數量,但是造成此結果的原因尚不清楚。
+ read more
ACIP公布新的疫苗接種指南:HPV疫苗接種劑數與時程更新
2017.02.13
ACIP公布新的疫苗接種指南:HPV疫苗接種劑數與時程更...
去年(2016)10月,美國疾病管制局(CDC)的免疫實踐諮詢委員會(ACIP)表決通過「青少年接種HPV疫苗僅需兩劑」的建議以及相應的接種時程。新的一年剛開始, HPV疫苗、流感疫苗和其他疫苗的接種指引又有了更新。   根據新的HPV疫苗接種指引,ACIP建議15歲以下的青少年僅需接種兩劑HPV疫苗;成人-26歲(含)以下的女性以及21歲(含)以下的男性-以及未在15歲前完成第一劑HPV疫苗的青少年仍應遵照0、1-2和6個月的間隔進行三劑接種時程;年齡介於22至26歲間可能接觸到HPV的男性也適用上述的三劑接種時程。   26歲(含)以下的女性、21歲(含)以下的男性以及年齡介於22至26歲間可能接觸到HPV的男性若曾於15歲以前接種過兩劑HPV疫苗,且兩劑接種時間間隔至少5個月者可被視為完成接種,不需要追加補打第三劑。但是,上述三者若在15歲之前僅接種過一劑,或是兩劑接種時間相隔少於5個月,則不被視為完成接種,應再補打一劑。   再一次的,這樣的調整無非是為了讓更多人能夠接種HPV疫苗。美國癌症協會資深總監Debbie Saslow博士表示:「在過去幾年中,研究表明HPV疫苗比預期得更為有效。我們現在知道它能有效的預防HPV,這種與十數種癌症相關[1]的病毒。新的兩劑施打時程將會更利於民眾遵循。」   資料來源: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ACIP      [1] 除了子宮頸癌,已知HPV陰道、外陰、口咽、肛門和陰莖癌相關
+ read more
男女不同調——講話速度誰快誰慢?
2017.02.09
男女不同調——講話速度誰快誰慢?
要說男女在「說話」時有什麼樣的不同,多數人大概都會有「女人講起話來機哩瓜啦旁人難以打斷」的刻板印象,不過,科學家指出這樣的刻板印象可能有其道理。   曾有研究指稱,女性說話的速度普遍比男性快,尤其是在社交場合。   一個可能的原因與賀爾蒙有關,科學家指出雌激素會增加言語流暢性,而睾酮素似乎會抑制它。   此外,也有研究發現女性大腦前額葉皮層中與演說有關的重要區域 - 即大腦支配社會互動的部分 - 明顯較大,大了23 %。   而在一份2013年的研究指出另一個因素:女性腦中有較多名為Foxp2的「語言蛋白質(language protein)」。而根據美國馬里蘭大學的一項小型研究,研究人員檢測了10個3˜5歲男孩與女孩的採樣,發現女孩腦中的FOXP2蛋白質比男孩多出了30%。   神經心理學家Louann Brizendine指出,一般來說女孩較早開始說話,她們20個月大時所使用的字彙量大約是同年齡男孩的2˜3倍。男孩雖然最終也會學會使用這些字彙,但速度不及女孩。   資料來源:Open Anatomy Journal、University of Maryland、Daily Mail    
+ read more
許多乳癌患者錯過了有益的治療
2017.02.09
許多乳癌患者錯過了有益的治療
近日一份針對美國乳癌患者的研究指出:可降低乳癌患者復發機率的賀爾蒙治療藥物,如諾瓦得士錠(Tamoxifen)或芳香酶抑製劑,很少被使用或使用得並不正確。   研究指出,賀爾蒙治療與賀爾蒙受體陽性乳癌(hormone receptor-positive breast cancer )女性的死亡風險降低有29%的相關。諾瓦得士錠或芳香酶抑製劑等賀爾蒙治療藥物,可以減緩或阻止以賀爾蒙為養分來源的腫瘤生長。   將近100萬名列入美國全國性癌症登記的女性是這項研究的主要對象,其中在術後需進行賀爾蒙治療的患者,有六分之一並未接受治療。   研究團隊估計,在2004年至2013年間,有將近14,630名女性死於癌症的復發,而這些死亡可能是可以預防的。不過,研究同時發現,遵守藥物使用指南的情形有改善,從2004年的70%上升至2011年的近84%,2013年略微下降到82%。   研究人員指出,有將近18%可以從這樣的治療中受益的女性沒有接受治療,並且約有3%女性不適當地接受治療,最可能的情形是她們並沒有被診斷出特定的乳癌類型。   賀爾蒙治療的副作用,如噁心或潮熱,也許能解釋藥物未被充分利用的原因。並且,藥物有其他的風險,服用諾瓦得士錠的患者中風的風險更大,而使用芳香酶抑製劑的患者更可能發生骨質疏鬆症。並且,術後賀爾蒙治療的益處並不即時、顯著,也可能影響女性是否繼續接受治療。   來源:JAMA Oncology、UPI    
+ read more
婚姻狀態與停經女性的健康有關
2017.02.08
婚姻狀態與停經女性的健康有關
一項新的研究指出,停經婦女的健康狀況可能受到婚姻狀態(如離婚)的影響。 研究人員發現,數個重要的健康指標,如腰圍、身體質量指數(BMI)和血壓等可能因停經後婦女的婚姻狀況變化而受到影響。   該研究分析了超過79,000名來自WHI計畫[1]的停經婦女的數據,發現婚姻狀態的改變與腰圍、BMI和血壓等健康指標,以及吸煙、飲酒、身體活動和飲食等行為之間的變化相關聯。   根據此份研究的分析結果,已婚停經婦女的BMI值是上升的,但離婚者則是下降的。已婚停經婦女的自信心和飲酒量也比未在婚姻關係中的停經婦女高。   另一方面,離婚的停經婦女不僅有較低的BMI,同時也因著較佳的飲食和身體活動狀況而有較少的腰圍。   維吉尼亞聯邦大學婦女健康研究所執行主任Susan G. Kornstein博士說:「這些新的結果與過去的研究結論形成鮮明對比,過去的研究表明婚姻與整體健康改善有關,而離婚則與更高的死亡率關聯。」   不過,這份研究只呈現出婚姻狀態與健康指標的關聯性,而未提出因果關係的說明。與過去研究結論的相異或可能是現代人對婚姻的看法與過往有所差異、生活型態改變等緣故,但要找出答案還需要更多更進一步的研究。   資料來源:Journal of Women's Health       [1] The 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WHI)是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與其下的國家心肺與血液研究所(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NHLBI)於1991年所建立的長期國家衛生研究計畫。聚焦於預防停經婦女的心臟病、乳癌、結直腸癌與骨質疏鬆性骨折。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