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與情慾
性/情慾
安全性行為
避孕
性傳染病
其他性與情慾
生育健康
月經
懷孕/生產
嬰兒哺育
不孕/人工生殖
流產/人工流產
更年期
其他生育健康
慢性疾病
肥胖
心血管疾病
骨質疏鬆
糖尿病
紅斑性狼瘡
失智症
其他慢性疾病
癌症
乳癌
子宮頸癌/HPV疫苗
卵巢癌
肺癌
其他癌症
心理健康
憂鬱症
情感關係
性別氣質/認同
其他心理健康
瘦身美容
身體意象
醫學美容
瘦身
美容
其他瘦身美容
生活飲食
運動
飲食
其他生活飲食
LGBT+
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用藥安全
醫病關係/倫理
健康政策
妨害性自主
武漢肺炎
其他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2021.02.09
臉部失去脂肪加速老化
有很多人,一上年紀臉部的皮膚開始下垂,眼睛周遭、臉頰和下巴的組織也減少了。這是長年來不抵地心引力?還是脂肪流失了?
傳統上,我們認為下垂是因為臉部的柔軟組織終於屈服於地心引力。
脂肪部位及量的流失影響臉的老化
雖然這種臉部中間韌帶的減弱可能導致柔軟組織往下垂的説法沒錯,但最近的研究指出不同的看法,也許臉部老化的真正罪魁禍首是脂肪的流失,不論是靠近皮膚表面或更深層次的脂肪。
威斯康辛醫學院醫師Aaron
Morgan和其同僚研究19個病人。他們都接受頭部的電腦掃描兩次,相隔至少10年。病人第一次掃描的平均年齡是46歲,第二次是57歲。電腦掃描是在測量臉部中間(眼睛和嘴巴之間)脂肪經年累月的改變。
研究發現雖然每個病人的掃描結果並不相同,但是,臉部中間地帶脂肪的流失是很淸楚地測量出來。從第一次掃描的臉部脂肪大約有46.5
cc到第二次的40.8 cc,大概少了12.2%。
然而每個減少的量因為臉部深度的不同而異。皮膚下表層的脂肪減少平均11.3%,臉部深層的脂肪減少平均18.4
%。
這些發現提供了直接的證據支持臉部老化「組織流失」的理論,也有助於了解病人尋求臉部回春的特殊問題。Dr.
Morgan指出:「特別是,我們認為深層臉部脂肪因為流失而失去了支撐皮下脂肪的功能,加深了鼻唇溝之間的皺紋。而皮下脂肪流失使臉頰看起來消瘦了。」
脂肪量流失的差異也可解釋和年齡相關的眼睛凹陷和下巴多肉。Dr.
Morgan指出「臉部上方比較少脂肪,流失時更明顯,所以眼睛凹陷。相反地,當臉部中間其它地帶變化時,臉頰脂肪較少流失,所以顯得比較飽滿。」
研究證明隨著年齡,不只是組織鬆弛了,也有脂肪量的減少。
Dr. Morgan
希望這個研究可協助外科整型醫師,以更「自然」的方法做臉部的回春,將替換或重置臉部中間的脂肪,再造年輕的臉部。
這個研究發表在美國整型外科手術醫師學會的二月份期刊《整型重建手術》。
編譯來源:EurekAlert! (2021.01.27)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1.02.08
乳癌超越肺癌成為全世界最常見的癌症
世界衛生組織近日表示,乳癌已經取代肺癌成為最常見的疾病,佔全世界每年新增病例將近12%。
世界癌症日(2/4)前夕癌症專家Andre
Ilbawi在聯合國上指出:「乳癌首次成為全球最常見的癌症。」。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幾乎都發生在女性的癌症數竟然超越發生在男女的癌症總數。這意味生理及環境因素變得對女健康的更加不利,政府要有更積極的女性健康策略來防制乳癌的盛行。
全球癌症概況
根據2020年全球癌症統計數據,2020年全世界估計有1930萬例新癌症病例,近1000萬例癌症死亡。
總體而言,每5個人中就有1個人會得癌症。8分之1的男性和11分之1的女性死於這種疾病。
女性乳腺癌是去年最常被診斷出的癌症,估計有230萬新病例(11.7%),其次是肺癌(11.4%)、結腸癌(10%)、前列腺癌(7.3%)和胃癌(5.6%)。
Ilbawi指出,女性肥胖是常見的乳癌風險因素,它也拉高了整體癌症發病率。隨著全球人口增長和預期壽命增加,預計癌症將變得更加普遍,從2020年的1930萬例增加到2040年的約3000萬例新病例。
世界衛生組織警告,約有三分之一的癌症死亡是由於吸菸、BMI(身體質量指數)、蔬果攝取量低、缺乏運動及飲酒引起的。
Ilbawi指出,在研究調查的國家,新冠狀病毒大流行由於讓診斷延遲、醫護人員承受極大壓力,正在干擾著癌症的治療。
該報告於2月4日在《CA:臨床醫生的癌症雜誌》上發表,研究了10種主要癌症類型,它們佔新診斷的60%以上,佔癌症死亡的70%以上。
編譯來源:
* Reuters(2021.02.02)
* Sung H, Ferlay J, Siegel RL, Laversanne M, Soerjomataram I, Jemal
A, Bray F.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_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_. doi:
10.3322/caac.21660.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1.02.05
你愛吃油炸嗎?小心嚴重心臟病和中風!
我們已經很清楚西方飲食不利心血管健康,但尚不清楚油炸食品對嚴重心臟病和中風風險有什麼影響。
最近一份研究顯示,吃油炸食品可能增加嚴重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相較於每周吃的油炸食品量最少的人,每周吃的量最高的人重大心血管事件風險增加28%、罹患冠心病的風險增加22%、心臟衰竭的風險增加了37%。
此外,吃油炸食品與主要心血管事件、冠心病和心臟衰竭之間存在線性關係。每周每多吃114克油炸食品,主要心血管事件、冠心病和心臟衰竭的風險就會分別增加3%、2%和12%。
油炸食品究竟如何影響心血管疾病
油炸食品究竟如何影響心血管疾病的發展尚不完全清楚,但他們提出了幾種可能的解釋:
*
油炸食品的脂肪含量促進了身體對能量的吸收,它們從經常用於烹飪的氫化植物油中生成有害的反式脂肪酸。
* 油炸食品會增加影響身體發炎反應的化學分子。
*
油炸類如炸雞和薯條常添加高鹽,而且人們通常配著含糖飲料食用,這些都可能影響心血管健康。
研究是怎麼做的?
為了對此有所了解,他們匯總了來自17個相關研究的資料,包含562,445名參與者和36,727個重大心血管事件(例如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數據,以評估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另外,他們也匯總了6個研究的資料以了解吃油炸食品與心血管疾病和任何原因導致的死亡之間的潛在關聯。這6個研究包含754,873名參與者,在平均9.5年的追蹤期內有85,906人死亡。
分析顯示,相較於每周吃的油炸食品量最少的人,每周吃的量最高的人與重大心血管事件風險增加28%、罹患冠心病的風險增加22%、心臟衰竭的風險增加了37%。
此外,吃油炸食品與主要心血管事件、冠心病和心臟衰竭之間存在線性關係。每周每多吃114克油炸食品,主要心血管事件、冠心病和心臟衰竭的風險就會分別增加3%、2%和12%。
研究人員指出,有些研究僅包括一種油炸食品,例如炸魚、番薯或點心,而不是油炸食品的總攝取量,這可能低估了所發現的關聯。
另外,研究沒有發現吃油炸食品與死於心血管疾病或任何原因有關,但這可能是由於研究能分析的死亡人數相對較少。
研究人員還提到,他們找到的研究在設計方面差異很大,並且全都依賴於參與者回憶,在解釋結果時應考慮這些因素。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1.01.14)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1.02.04
關於乳牙 爸媽需要知道的事
大家都知道,孩童會經歷「換牙」,也就是乳牙搖晃掉落,長出恆齒,這通常象徵孩童長大的通過儀式。
乳牙會搖晃掉落,是因為要長出的恆齒會推擠破壞乳牙的根部。雖然大多數乳牙都會掉下來,不過有時恆齒不一定會形成,因此,既使已經進入成年,乳牙還是一直存在。
乳牙終將會掉落,父母可能覺得不太需要費心照顧,但卻不應如此。健康的乳牙對兒童的健康和生活至關重要,爸媽們應該要注意孩子的口腔健康。
乳牙也會蛀牙
就像成人的牙齒一樣,乳牙也會發生蛀牙,原因包括來自口腔中的細菌、經常食用含糖飲料和零食、刷牙不當等。
未經處理的蛀牙可能影響牙齒內的神經和血管。情況如果嚴重,孩子可能會有嚴重的牙痛和感染。這些是兒童需要在全身麻醉下進行牙科治療的最常見原因。如果乳牙被感染或蛀牙情況嚴重,可能必須將牙齒拔掉。
如果在恆齒出現前就失去了乳牙,則兩側的牙齒可能會進入這個空間。在缺少空間的情況下,後來出現的恆齒可能會在錯誤的位置穿出。
牙齒問題可能導致嚴重情況
如果不及時治療,牙痛可能影響孩子睡眠,更可能難以集中精神,影響學習。
牙齒問題也會影響兒童的發育,牙齒酸痛的孩子可能不進食或少吃東西,影響營養和成長。
如果孩童時期就有蛀牙的問題,成年後發生同樣問題的風險較高。
孩子可能牙齒不適的徵兆
與成年人相比,兒童經歷的牙痛可能有所不同,父母們需要注意這些跡象。孩子牙齒不適時可能會:
*
抱怨牙齒會酸痛、發癢或有劇烈的疼痛,甚至是耳朵痛
* 避開熱、冷、甜、硬,或需要持續咀嚼的食物
* 比平時花更長的時間吃飯
* 抱怨有食物卡在牙齒裡
* 刷牙有困難
* 很難入睡或夜間醒來的頻率變高
不過好消息是,只要就醫治療,兒童的牙齒問題大多數都可以處理或解決。
定期看牙醫
父母應該在孩子長出第一顆牙齒或在他們一歲前(看哪個情況先發生),帶孩子到牙科檢查。之後,依據牙醫的建議定期回診。雖然孩子的牙齒可能還不錯,但定期地回診可以幫助孩子與牙醫建立關係,並可以及早發現問題及早治療。
有些孩子(甚至是成年人)會很懼怕看牙醫,父母要從孩子小時候建立看牙醫的習慣,並讓孩子有正面的態度。
在家牙科保健
除了定期檢查牙齒,重要的是要讓孩子養成照顧牙齒和刷牙的習慣,以下是一些小撇步:
* 與孩子討論牙齒和其重要性
* 協助孩子使用適合其年齡的牙刷
*
讓刷牙變得有趣,例如,使用有孩子喜愛圖案的牙刷
有牙齒問題的父母可能會擔心孩子有同樣的情況,但父母可以建立孩子保健牙齒的習慣和態度,讓同樣的問題不再發生。
編譯來源:The Conversation(2021.01.21)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1.02.03
心心相印:心理健康影響心血管健康
良好的心理健康可以改善心臟健康並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不良的心理健康可能增加心臟病的風險。
這是美國心臟協會的專家委員在一份新的科學聲明中的總結。
心血管健康照護應涵蓋心理健康
由於科學顯示心理健康與心臟健康之間有明確的關聯,因此,醫生應將評估心臟病患者的心理狀態列為照護中的常規。
撰寫這份聲明的委員會主席Glenn
Levine博士說:「在治療心臟病時,傳統上我們將重點放在容易測量的因素上,例如高血壓和膽固醇。量化心理健康狀況並試圖衡量其對心臟健康的影響並不容易。但是,最近越來越多的研究能夠做到這一點。」。
例如,有研究顯示患有憂鬱症的人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較高,而樂觀的人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較低。原因分析指出,那些對生活有較強的目標或方向感的成年人,他們會透過生活方式來降低心臟病風險,例如少吸菸、規律運動和控制血糖。
Levine說:「對醫生及患者來說,意識到思維、心臟和身體之間的這些關係非常重要。身為醫療人員,我們不僅需要治療疾病,還需要以整體的方式治療患者。」。
聲明指出,所謂積極的心理健康雖尚無統一的定義,但那是多方面的狀態,其特徵是樂觀、目標感、感恩、彈性、正向情緒、覺察力以及有效調節情緒的能力。負面的心理健康包括抑鬱、慢性壓力、焦慮、憤怒和敵意、悲觀和對生活不滿。
該聲明建議醫生在常規訪視期間使用簡單的篩檢工具來檢查憂鬱和焦慮,以評估患有心臟病或處於心臟病風險中的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聲明還討論了可以提供給有精神健康障礙跡象的人可能的干預措施,例如抗抑鬱藥或心理治療。
另一位聲明撰寫者心臟病專家Erin
Michos說:「醫生為每位病人看診的時間有限。但是花時間檢查患者心理健康可以減少高風險行為、增加用藥依從性,並減少併發症發生。我認為這是值得的。」。
慢性壓力可能影響身體健康
Michos說:「壓力會促使人體產生的戰鬥或逃跑反應、增加血壓及引起發炎反應。它會產生低度的發炎。情緒困擾會增加血管壁上的斑塊剝裂事件對身體的傷害,例如心臟病發作或中風。」。
2017年一項在《刺胳針》的研究發現,高壓可以預測心臟病的發展,而不受其他風險因素的影響。當大腦中處理壓力的杏仁核活動增加時,動脈發炎和骨髓變化也跟著增加。
Michos和Levine表示,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促進人們意識到慢性壓力和其他心理健康問題可能對心臟健康造成影響特別重要。我們要想辦法照顧自己:飲食健康、運動、睡眠充足、盡量減少飲酒並與他人相處。
編譯來源:Health Day(2021.01.25)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1.02.02
什麼時候死是真的死了?
心跳停止死亡後的捐贈在醫學上可行,但必須在撤除維生措施後很短的時間內宣布死亡。然而,關於死亡宣告後,人們「復活」的故事仍然存在,而目前,幾乎沒有證據可以幫助醫學理解死亡。
家人在親人死後選擇器官捐贈,他們必須能夠相信死亡確實發生了,並且是不可逆轉的,這樣人們才可以在悲傷時決定捐贈,並使醫學界可以沒有壓力地展開捐贈的對話。
因此,為了瞭解死亡過程的生理學,S.
Dhanani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與加拿大捐贈與移植研究計劃合作,徵得其家人的同意,對600多個臨終的ICU病患進行監測其生命跡象的過程。
研究發現了什麼?
Dhanani博士發現,傳統以“直線”切割生死,其實並不是那麼簡單。研究顯示,#在死亡過程中通常心臟活動會停止又重新開始數次,然後才完全停止。但沒有人恢復持續的血液循環或意識。目前的標準作法是,在心臟停止後,等待5分鐘確定死亡,再進行器官捐贈。該研究提供了支持當前死亡標準的證據!
您如何和一個家庭討論加護病房中垂死親人的器官捐贈研究?這個計畫因為有當事人家人H.
Talbot女士的參增添了力量。Talbot女士的兒子死於車禍後成為了捐助者。2015年她以顧問身份加入研究團隊,從家庭的角度提供了反饋,如:何適當地對待垂死患者的家庭提出了一些想法。她的貢獻幫助實現了93%的家庭同意率,並降低了團隊對超越界限的恐懼。她兒子的器官捐贈至少挽救了四個人的生命,而她參與的努力使這些捐贈禮物成倍增加。
對公眾有什麼好處?
家庭和醫療團隊可以相信,一旦確定死亡,就可以安全地開始器官捐贈過程。現在,此研究數據可用於在國內和國際上為確定器官捐獻死亡的政策和指南提供信息。利用研究數據進行的進一步工作將使捐贈和移植團隊能夠預測出去除生命維生措施後,患者死亡所需的時間。預測死亡時間對於協調捐贈和改善器官分配非常有用。
這項研究得到了加拿大衛生研究所的支持,這是加拿大捐贈和移植研究計劃,CHEO研究所和KarelPavlík基金會的一部分。
研究發表在1月28日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編譯來源:Eurekalert(2021.01.25)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