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與情慾
性/情慾
安全性行為
避孕
性傳染病
其他性與情慾
生育健康
月經
懷孕/生產
嬰兒哺育
不孕/人工生殖
流產/人工流產
更年期
其他生育健康
慢性疾病
肥胖
心血管疾病
骨質疏鬆
糖尿病
紅斑性狼瘡
失智症
其他慢性疾病
癌症
乳癌
子宮頸癌/HPV疫苗
卵巢癌
肺癌
其他癌症
心理健康
憂鬱症
情感關係
性別氣質/認同
其他心理健康
瘦身美容
身體意象
醫學美容
瘦身
美容
其他瘦身美容
生活飲食
運動
飲食
其他生活飲食
LGBT+
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用藥安全
醫病關係/倫理
健康政策
妨害性自主
武漢肺炎
其他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2022.09.07
誰的心房顫動風險較高,男性還是女性?
心房顫動 (a-fib)
是心律不整最常見的一種,會導致血栓、中風、心力衰竭和其他與心臟相關的併發症。
長期以來,醫生一直認為男性患心房顫動的風險高於女性,但事實可能恰恰相反。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當考慮到男女之間的身高差異時,女性患心房顫動的可能性比男性高
50%。
一個人越高,他們的心房顫動風險就越大。女性往往比男性矮,因此過去的研究結果都指向她們的風險較低。
資深作者 ─Cedars-Sinai 醫療中心心臟病學負責人─
Christine Albert 博士說:「這是第一項翻轉心房顫動
(性別差異) 實際風險的研究」。
「在這 25,000
名沒有心臟病史的人中,在調整了身高差異後,女性患
[a-fib] 的風險高於男性 —高達
50%」Albert在新聞發布會上說。
「此研究令人訝異地指出,如果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身高相同,那麼這個女人就更有可能患上心房顫動。所以,現在我們必須要了解的是,為什麼女性面臨更高的風險,而不是為什麼女性是被保護的。」
研究結果顯示,醫療保健提供者需要促進兩性心房顫動的預防和早期介入。
專家估計,隨著一般人群身高和體重的增加,心臟專家預計將有更多人被診斷出患有心房顫動。
有效的預防策略包括保持健康體重、控制血壓、限制飲酒和適度運動。
未參與該研究的女性心臟病先驅 Bairey Merz
表示,這些數據強調了預防對女性的重要性。
該研究結果於 8 月 31 日發表在_JAMA Cardiology_上。
編譯來源:Health Day (2022.09.01)
+ read more
2022.09.06
人工協助生殖 可能增加兒童罹癌風險
全世界越來越多的小孩是經過人工協助生殖
(試管嬰兒)
後出生,儘管尚不清楚該治療是否會影響兒童罹患癌症的風險。
人工協助生殖的程序中,植入胚胎可以是新鮮的胚胎,或冷凍後再解凍的胚胎。因為一些原因,如:方便、可以進行植入前基因檢測等,冷凍胚胎移植變得越來越普遍。
日前瑞典研究報告指出,植入冷凍胚胎出生的孩子,罹患癌症的風險可能較高。但,總體而言,經人工協助生殖出生的小孩中沒有發現癌症增加。
該研究中最常見的癌症是白血病和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個人風險很低,但在整體人口上,由於人工協助生殖使用冷凍胚胎大幅增加,它可能會產生影響」University
of Gothenburg婦產科的 Ulla-Britt Wennerholm 說。
研究怎麼說?
過去的研究顯示,冷凍胚胎移植後出生的孩子短期健康風險可能較高,但長期風險尚不清楚。
2019年丹麥研究顯示,在丹麥出生的兒童中,與自然出生的孩子相比,使用冷凍胚胎移植的兒童癌症風險有小幅度,但具有統計學意義的增加。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丹麥、芬蘭、挪威和瑞典超過
790 萬兒童的醫療數據。其中,約有 172,000
人是經過人工協助生殖技術出生的,其中 22,630
人是移植冷凍胚胎後出生的。
研究人員發現,冷凍胚胎移植後出生的兒童患癌症的風險,高於新鮮胚胎移植後出生或未接受人工協助生殖出生的兒童。但通過人工協助生殖懷孕的兒童總體癌症風險並不高。
研究人員表示,應該謹慎看待結果,因為患癌症的兒童人數很少
—總共 48
例。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認癌症和冷凍胚胎值入之間可能存在的聯繫以及其潛在的生理機制。
新發現於 9 月 1 日發表在線上_PLOS Medicine_。
編譯來源:Health Day (2022.09.01)、JAMA Network (2019.12.10)
+ read more
2022.09.05
U型幸福曲線是錯誤的:很多人越老越不幸福
根據多項研究,人在老化的過程,幸福感是呈U型曲線。也就是說,隨著人們接近中年,幸福感會下降,在
40
多歲時觸底,但進入退休年齡時,幸福感會回升。這種所謂的U
型幸福曲線令人放心,但不幸的是,這可能不是真的。
澳洲University of Leicester的David
Bartram教授對歐洲社會調查資料的分析顯示,對於許多人來說,隨著人們面臨著與年齡相關的困難,例如健康狀況下降和喪失親友之痛,幸福感實際上會在年老時下降。在他調查的
30 個國家中,幾乎一半的 U 形模式並不明顯。
那麼為什麼會有差異呢?
David
Bartram教授的研究修正了以往研究中研究方法的錯誤。U
型的想法來自一些研究分析。這些研究為了驗證年齡和幸福的相關性,調整了其他的影響因子,比較了財富和健康狀況相似的中、老年人的幸福感。
但鑑於人們在年老時往往變得更窮、更不健康,這種調整可能會產生誤導。當研究不做調整時,與年齡相關的幸福感下降在許多國家變得明顯。
沒有一式的幸福模式
在福利國家效率較低的國家,這種下降幅度更大。土耳其的情況尤其如此,那裡的幸福感
(以從零到十的等級衡量) 平均從退休年齡的 6.4
下降到老年人的不到 5.0。
對於愛沙尼亞、斯洛伐克和捷克共和國來說,幸福感從
30 歲出頭開始穩步下降。
相比之下,荷蘭人的幸福感從 30
歲開始增加,甚至在老年時也保持穩定。在芬蘭,幸福在整個生命過程中保持不變,在零到十的範圍內高於八。
簡而言之,沒有普遍的幸福模式。相反,不同國家/地區存在多種模式。不同的社會條件會導致不同的結果,這不足為奇。
幸福來自內心?
U
型的想法之所以吸引人,部分原因在於它違反直覺:當然,晚年生活會變得更艱難,但即便如此,人們也會變得更快樂。為什麼?據說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會獲得智慧和接受。我們培養了欣賞我們所擁有東西的能力,而不是沉思我們所缺乏的東西。年老鈍化了我們銳利的雄心壯志,也減少了隨之而來的挫敗感。
心理學的流行智慧告訴我們,「幸福來自內心」。所以,也許人到了晚年,終於能理清自己的「內在」,感受到幸福。
這是一個很好的想法。但對於許多社會來說,這種顯然的結果只是假設老年人沒有任何問題的結果:只要人們不生病、不經歷喪親之痛或開始失去朋友,幸福就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
但是,事實上,隨著年齡的增長,許多人確實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到時候,如果他們不感到幸福也就不足為奇了。
David
Bartram教授並不認為人們不會隨著時間的流轉而整理自己的內心。「幸福來自內心」的智慧值得接受,因為它是我們可以控制的。但他的分析顯示,要以這種方式彌補老齡化遇到的挑戰,我們的能力可能有限。
幸福是上升還是下降取決於這些老化的各種大挑戰及精神適應的平衡,沒有人能保證積極的結果。
為了釐清這些幸福的模式,David
Bartram教授進行反應人們變老時實際狀況的分析。當他以這種方式進行分析時,許多國家的
U 型消失了
—主要是因為事實上,許多人並沒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得更快樂。
編譯來源:The Conversation (2022.08.31)、Cambridge (2022.04.11)
+ read more
2022.09.02
代糖的「代」價:可能會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影響人體
代糖或人造甜味劑是提供糖的甜味而不含卡洛里的。但是今天發表在《細胞》雜誌上的一項對照試驗顯示,與以前的看法相反,這種代糖並不是惰性的!它們確實對人體有影響。事實上,有些會改變消費者腸道中的的微生物群,從而改變一個人的血糖濃度,且這些代糖產生的效果也會因人而異。
2014 年,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在小鼠的一項研究顯示,代糖本是因為不經過糖的正規代謝途徑,而不會產生熱量。但實際上,有些可能會以其它的方式改變糖的代謝。然而,代糖在人體內是否會發生相似的生理反應?這是Weizmann’s
Systems免疫學的 Eran Elinav 教授研究團隊想要知道的。
研究團隊篩選了120
名嚴格不食用任何代糖食品或飲料的志願者。然後將他們分成六組:其中四組的參與者給小袋普通的代糖,每組一種代糖:糖精、蔗糖素、阿斯巴甜或甜菊糖;另外兩組作為對照。
研究人員發現,食用四種代糖兩週後,試驗者腸道微生物群的組成和功能發生了變化,且其分泌到人體血液中的小分子會因代糖不一樣而異。他們還發現,糖精和蔗糖素這兩種代糖更顯著地改變了使用者的葡萄糖耐量
—即人體對葡萄糖代謝或血糖濃度的調節能力。繼而可能導致代謝疾病。而在兩個對照組中都沒有發現微生物群或葡萄糖耐量的變化。
代糖引起腸道微生物的變化與葡萄糖耐量的變化密切相關。
Elinav
說:「這些發現強化了我們的觀點:腸道微生物群是整合來自人體自身系統和外部因素,如我們吃的食物、藥物、生活方式和物理環境等信號的樞紐」。
為了檢視微生物群的變化是否確實導致葡萄糖耐量降低,研究人員將
40
多名試驗參與者的腸道微生物群移植到從未食用過代糖的無菌小鼠組中。引人注目的是,受體小鼠表現出的葡萄糖耐量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腸道微生物提供者的模式。
Elinav
表示,試驗顯示,代糖可能會通過改變我們的微生物群來削弱葡萄糖反應,並且它們以獨特的方式影響每個人。事實上,這種差異性是意料之中的,因為每個人的微生物群落的組成都很獨特。
Elinav
補充說:「代糖可能對人類產生的變化對健康的影響仍有待確定,值得我們進行新的長期研究。同時,我們必須要強調,此研究結果並不意味著在許多研究中被證明對人類健康有害的糖優於代糖。」
編譯來源:EurekAlert! (2022.08.21)
+ read more
2022.08.30
韓國再創世界最低生育率
韓國的生育率在 2018
年首次下降到低於每名婦女生育一個孩子的水平。
但24日政府公佈的數據顯示,該數字已從2020年的 0.84
降至去年的0.81,連續第六年下降。
相比之下,2021年台灣總生育率為0.98
(今年預估約為0.89),日本為1.37,美國的生育率為1.66,世界上最發達經濟體的平均生育率為
1.6
。人口學家指出各國每個育齡女性至少需要兩個孩子
—即 2.1 個孩子— 以保持人口規模不變。
全球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表示,全球過去 60
年生育率「顯著下降」。而這一趨勢在亞洲尤為明顯。2020
年,韓國首次記錄的死亡人數超過出生人數,引發了廣泛的恐慌。台灣也是在2020年開始人口負成長。
專家說,近年來,經濟壓力和職涯因素一直是人們決定生孩子時考慮的關鍵。而生活成本上升、房價飆升以及新冠疫情影響是2021
年生育率下降的主要因素。
一場危機正在醞釀
人口減少會使一個國家承受巨大壓力。除了隨著對醫療保健系統和養老金的需求增加而增加公共支出的壓力外,青年人口的減少還導致勞動力短缺,從而影響經濟。如果韓國人口繼續減少,就沒有足夠的人來發展經濟、照顧老齡化人口和徵兵入伍。
多年來,政客們都知道這種情況即將到來,但一直無法解決。他們已經投入了數十億美元試圖說服人們生孩子,但仍在摸不著頭腦,為什麼這沒有奏效。
生孩子的罷工,為什麼?
錢當然是一個因素。在韓國撫養孩子是昂貴的,許多年輕人正沉沒在天文數字的住房成本之下。但這也關乎機會。
韓國女性受過高等教育,但在工作場所卻離平等很遠。韓國性別薪酬差距是所有富裕國家中最高的。韓國的大部分家務和育兒工作仍然由女性承擔,女性在生完孩子後停止工作或事業停滯不前的情況很常見。從本質上講,這裡的許多女性仍然被迫在事業和家庭之間做出選擇。他們越來越多地決定不想犧牲自己的事業。
正如一位女士對我說的那樣:「我們正在進行生孩子的罷工」。
編譯來源:BBC (2022.08.24)
+ read more
2022.08.26
癌症死亡近半可預防
新的研究指出,全球將近一半的癌症死亡是由於可預防風險因素的。包括三個主要的風險因素:抽煙、過度飲酒或高BMI。
此研究是比爾蓋茲基金會贊助,由華盛頓大學的Dr.
Chris
Murray的團隊主導。他們檢視於2010-2019年間,204個國家的23種癌症死亡及失能和34個風險因素相關性。
研究發現2019年間,44.4%的癌症死亡中和42%的健康年損失,可歸咎於可預防的風險因素。其中,不論男女,氣管癌、支氣管癌及肺癌的死亡和可預防風險因素最相關。
數據顯示歸咎於可預防風險因素的癌症死亡正在增加,從2010到2019年間全世界增加了20.4%。在2019年主要是在5個地區:中歐、東亞、北美、南部拉丁美洲和西歐。
防癌由改變生活形態做起
美國癌症學會的首席科學家Dr. William
Dahut說,調整行為可以解救幾百萬人的生命,比任何藥物更有影響。將近65年來已知煙草和癌症相關,但是問題仍然佷大。此外,因肥胖而增加的癌症需要我們的注意。
伴隨在《柳葉刀》所發表的新研究的評論,紐西蘭的Dr.
Diana Sarfati和Jason
Gurney寫道:「預防癌症的行動必須有健康部門裏裏外外的共同努力,政策應包括減少接觸引發癌症的風險因素,如抽煙和飲酒,和通暢的疫苗管道以預防引發癌症的感染,包括B型肝炎和人類乳突病毒。」
「預防癌症的最佳希望,主要經由消除或減少風險因素。減輕癌症的負擔可以改善健康和生活,減少覆加在人類的衝擊,也減輕癌症治療和更廣泛的醫療部門財政資源壓力」。
研究發表在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 。
編譯來源:CNN (2022.08.19)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