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介紹

多種癌症早期檢測的突破性新方法
2022.12.09
多種癌症早期檢測的突破性新方法
癌症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疾病之一。當癌症在早期被發現時,存活率會急劇增加,但如今只有少數幾種癌症類型會被篩查。   尋找同時早期檢測多種癌症的有效方法,即所謂的多癌症早期檢測 (MCED),是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目前已經有的篩檢是測試特定的癌症類型,也就是說,需要針對每種癌症類型分別進行測試。正在開發的新興 MCED 測試通常基於遺傳學,例如測量血液中循環的腫瘤的 DNA 片段。但基於 DNA 的方法只能檢測某些類型的癌症,並且在早期 (第1期) 發現腫瘤的能力有限。   現在,在一項國際合作中,Chalmers 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基於人體「新陳代謝物質」的多種癌症早期檢測新方法,揭示了更便宜、更有效的癌症篩檢的新機會。   基於人體新陳代謝的新方法 研究者們觀察到糖胺聚醣 (glycosaminoglycans,是我們新陳代謝的重要部分) 在體內癌症發展模型中有廣泛的癌症特異性變化組譜。藉著分析血液及尿液中這些變化的糖胺聚醣,我們可以發現早期的不同的癌症。   在一項總計 1260 名參與者的研究中,研究人員首次發現新方法可以檢測所有 14 種被測試的癌症類型。與基於 DNA 的 MCED 測試相比,使用新方法可以檢測出無症狀健康人的 第1 期癌症數量的兩倍。   這是一種以前未探索過的方法,由於此研究已經能夠在大量人群中對其進行測試,我們可以證明它可以有效地發現更多的 1期癌症和更多的癌症類型。對於目前無法以基於 DNA 的 MCED 測試的癌症類型,例如腦腫瘤和腎癌,該測試方法可以用來篩檢。   該方法使用相對少量的血液或尿液,這使得它們更實用且使用起來更便宜。   邁向有效的多癌症測試的重要一步 在下一步中,研究人員希望能夠與更多的參與者進行研究,以進一步開發和確認該方法用於篩檢的潛力。   Francesco Gatto 說:「這是一項開創性的研究,它讓我們希望有一天社會能夠創建可以早期檢測所有癌症類型的篩查程序。」   該研究的合著者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的 Eric Jonasch教授說:「為了能夠及早發現更多的癌症病例,我們知道需要新的工具。這些結果非常有希望,因為在第一階段,使用具有成本效益且易於使用的技術,對更多類型的癌症表現出更高的敏感性」。   此研究《 Non-invasive multi-cancer early detection using glycosaminoglycans》已發表在_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__PNAS__)_上。   該研究由查默斯大學的研究人員與來自瑞典和國際上 10 所不同大學和研究機構的 30 多個合作夥伴合作領導。它們是:瑞典隆德大學、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瑞典哥德堡大學 Sahlgrenska 學院、瑞典卡羅林斯卡研究所、加拿大溫哥華前列腺中心、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意大利聖拉斐爾生命健康大學、大學意大利摩德納和雷焦艾米利亞、美國德克薩斯大學 MD 安德森癌症中心和丹麥哥本哈根大學。       編譯來源:EurekAlert! (2022.12.07)、PNAS(2022.12.05)      
+ read more
媽媽因為餵孩子配方奶感到羞愧
2022.12.06
媽媽因為餵孩子配方奶感到羞愧
英國國家廣播公司 (BBC Radio) 進行了一項民意調查,超過33%的受訪者表示,她們因為給孩子餵配方奶而感到羞愧。   這項調查的對象是1,162名年齡在18至40歲之間,過去十年內有哺育嬰兒的女性。總體而言,29%是純母乳哺育、41%配方奶和母乳喂養,另有29%完全使用配方奶粉。   67%受訪母親表示,母乳喂養是當母親最好的部分之一,但其中的一半也表示這是最難的部分。   許多受訪者表達了自豪的感覺,但因為哺餵母乳而掙扎的媽媽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有16%的人說這樣的掙扎讓他們心理受到創傷。   台灣女人連線表示,配方奶如果對嬰兒不好,為什麼政府要核准?如何在自己的狀況裡將小孩養大,是媽媽最知道。政府的政策應支持母乳哺育,而不是施壓女人的選擇。   尊重媽媽的選擇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在嬰兒出生後的六個月進行純母乳喂養,並繼續母乳喂養搭配適當補充食品至兩歲。   台灣女人健康網曾報導,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在其2016新的聲明中表示應由母親自己決定什麼是對自身及嬰兒最好的哺育方法,強調「支持」母乳哺育,避免產生迫使女性違背其意願進行母乳哺育的印象。   2018年6月,英國皇家助產學院表示,是否進行母乳喂養應是女性的選擇,必須得到尊重。雖然在嬰兒出生的前六個月內進行純母乳哺育是「最合適」的嬰兒餵養方法,但最重要的是父母做出了明智的決定。如果在得到完整的資訊與協助下,女性選擇哺育配方奶,那麼她的選擇必須獲得尊重。       編譯來源:BBC NEWS(2019.01.29)、Daily Mail(2019.01.29)      
+ read more
十分之一的女性可能在生產後首次患上高血壓
2022.12.05
十分之一的女性可能在生產後首次患上高血壓
我們都知道沒有高血壓病史的人會在產後數周和數月內首次出現高血壓,但對於其風險的瞭解非常少。   現在,由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Public Health團隊主導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在懷孕前或懷孕期間沒有高血壓的女性中,有十分之一可能會在分娩後一年內患上高血壓。儘管大多數患者在分娩後、出院前被診斷出患有產後新發高血壓,有43%的病患是在後出院才診斷出來,其中有一半 (22%) 發生在產後六週以上,顯示整個產後期間都需要監測血壓的重要。   產後新發高血壓的高風險因子為:母親年齡超過35歲,目前或曾經吸煙或以剖腹產分娩。   產後高血壓會導致生命後期出現中風、心血管疾病和腎衰竭等併發症。但直到現在,大多數研究都低估了產後新發高血壓的負擔。以前關於這個問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娩或再度住院期間進行的血壓測量。例行的產後護理僅包括在分娩後四到六週內進行一次臨床就診 —因此產後晚期 (分娩後六周到一年) 的新高血壓的病例可能無法診斷出來。   研究結果對產後護理有影響,特別是對沒有高血壓病史的患者。   研究的主要作者流行病學助理教授 Samantha Parker說:「我們對分娩後超過六週發現的病例數感到驚訝。這段時間遠遠超出常規產後訪視的範圍,在此期間進行監測可以減輕嚴重的產後和長期心血管併發症。」   未來的研究應該探索降低產後高血壓風險的機會,並調查產後高血壓對未來心血管健康的影響。   種族差異 這項以不同種族和族裔參與者為特色的新研究顯示,具有上述所有三種風險因素的產婦患上產後新發高血壓的風險為 29%,而在非西班牙裔黑人產婦中,這一風險增加到 36%。   她補充說,其他研究顯示,與白人女性相比,非西班牙裔黑人女性分娩後新發高血壓的發生率可能高出2.5 倍。了解懷孕與高血壓之間的這種關係對於解決有色人種在孕產婦心血管疾病和死亡方面的不平等現象尤為重要。   研究如何進行? 在這項研究中,Parker 及其極其合作團隊檢查了 2016 年至 2018 年間在波士頓醫療中心分娩的 3,925 名孕婦的產前、分娩、產後和種族數據。研究人員分析了患者從產前到分娩後 12 個月的血壓測量值,這些測量值是在醫院就診、緊急和緊急護理以及再入院期間採集的。   該團隊將新發產後高血壓定義為至少兩次獨立的血壓讀數,從分娩後 48 小時開始,其中收縮壓至少為 140 毫米汞柱,舒張壓至少為 90 毫米汞柱。嚴重的血壓包括至少 160 mmHg 的收縮壓讀數和至少 110 mmHg 的舒張壓讀數。   此研究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期刊《高血壓》       編譯來源:EurekAlert! (2022.12.01)      
+ read more
胸部摸到腫塊 不是乳癌就能放心?
2022.12.02
胸部摸到腫塊 不是乳癌就能放心?
隨著乳癌防治意識的提升,許多女性會自我檢查,如果摸到腫塊都會很擔心,若進一步檢查發現是囊腫或其他類型的非癌性增生大多會鬆一口氣,但故事可能還沒結束。   一項最新研究指出,這些囊腫或增生組織雖不一定會發展成癌症,它們會是未來罹患乳癌可能性上升的指標。   有良性乳房疾患的女性 更可能罹患乳癌 這項來自西班牙的研究指出,女性若有良性乳房疾患,包括纖維腺瘤和囊腫,未來20年內確診乳癌的可能性幾乎是沒有乳房疾患女性的兩倍,並且與年齡無關。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比較了超過77萬名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其中,在20年左右的追蹤,大約17,800名女性被診斷出患有良性乳房疾患,約11,700名女性確診乳癌。   每千名患有良性乳房疾患的女性中約有25名確診乳癌。相較之下,每千名沒有良性乳房疾患病史的女性中,大約15名診斷出罹患乳癌。   「客製化」乳癌篩檢可能是解方 研究作者、流行病學家Marta Román表示,這項研究發現鼓勵有良性乳房疾患的女性應有乳房篩檢計畫,因為她們面臨的風險更高,而且可能受益於更高程度的乳癌早期檢測。   「由於患有良性乳房疾患的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增加,因此可以使用與乳房疾患相關的訊息,包含乳房密度、年齡和乳癌家族史等內容來設計個人化的篩檢策略。」Román這樣說。例如,沒有乳房疾患、乳房組織密度高或乳癌家族史的人,可能每三、四年接受一次標準乳房X光檢查,而不是每兩年一次。而對於有乳房密度高、乳癌或良性乳房疾患家族史的較高風險族群,可每年提供乳房X光或MRI檢查。       編譯來源:Health Day (2022.11.22)      
+ read more
大多數人每天八大杯水過量
2022.11.30
大多數人每天八大杯水過量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每天喝八杯水 (2000cc) 的建議可能是過量的。   每天喝八大杯水已成為公認的智慧,並經常出現在健康指南中。然而,最新的工作,迄今為止最嚴格的水周轉量 (Water Turnover) 研究顯示,人們的水攝入量範圍很廣。許多人每天只需要大約 1.5 至 1.8公 升,低於通常推薦的2公升。   水周轉量是指我們身體每天所使用的水,包括攝入的水分和流失的水分,在很大程度上它反映了我們的我們每天對水的攝入需求。   該研究的學者Yosuke Yamada教授指出,「目前的建議根本沒有科學依據。大多數科學家都不確定這個建議是從哪裡來的。」   一個問題是,以前對需水量的估計往往忽略了食物的水分含量。而食物水分占我們總攝入量的很大一部分。   Yamada 說,「如果你只吃麵包、培根和雞蛋,你不會從食物中獲取太多水分,但如果你吃肉、蔬菜、魚、意大利面和米飯,你可以從食物中獲取大約 50% 的水分需求。」   沒有所謂的「一體適用的」飲水量 研究發現該指標因人的年齡、性別、活動量和周圍環境而有很大差異。生活在炎熱潮濕氣候和高海拔地區的人以及運動員和孕婦、哺乳期婦女的周轉率更高,這意味著他們需要喝更多的水。   能量消耗是水周轉的最大因素,在 20 至 35 歲的男性中觀察到轉換的數值最高,平均每天 4.2 升。這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90 多歲的男性平均每天2.5 升水。20 至 40 歲的女性平均換水量為 3.3 升,到 90 歲時下降到 2.5 升。運動員比非運動員多換水量約 1 升。新生兒換水的比例最大,每天更換體內約 28% 的水分。   根據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身體活動的水平和運動的狀況是水分轉換量差異最大的原因,其次是性別和年齡。   研究共同作者University of Aberdeen 的John Speakman教授表示,這項研究顯示,在大多數情況下,應該喝八大杯水的普遍建議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可能太高了。我們的結果並不支持『一體適用的』飲水量。   事實上,雖然飲用的水量超過身體所需的水量不太可能對健康有害,但清潔飲用水不是免費生產的。即使不是健康成本,但飲超過我們的需要水也是要付出經濟或環境成本的。   如何檢測水周轉量 這項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研究評估了來自 23 個國家的 5,604 名年齡在 8 天到96 歲之間的人的飲水量。該研究中人們飲用的水,其中一些氫分子被「氘(deuterium)」取代,氘是氫的一種穩定同位素,天然存在於人體內並且無害。測量一個人在一周內通過尿液排出氘的速度,可以告訴你他們正在更換多少水。多餘氘的排出率揭示了體內水的轉換速度。       編譯來源:EurekAlert! (2022.11.24)、 the guardian (2022.11.24)      
+ read more
剖腹產後選擇分娩方式的健康風險
2022.11.25
剖腹產後選擇分娩方式的健康風險
蘇格蘭研究人員評估了超過 45,000 個生產,並進行了 22 年以上的追蹤。   根據研究結果,剖腹產後選擇陰道分娩在未來骨盆腔手術的風險比選擇剖腹產高。此發現提供有用的資料協助婦女在經過一次剖腹產後,計劃下一次懷孕的分娩的方式。   近年來,剖腹產在全球顯著地增加:英國所有的分娩中 30% 是剖腹產。已有指南建議孕婦應諮詢有關剖腹產後未來懷孕分娩方式的相關風險和益處,以便對其選擇做一個知情的決定。   但目前少有證據顯示這樣的選擇如何影響婦女骨盆腔失調的風險,例如:骨盆器官的脱垂、尿失禁、肛門脱垂和糞便失禁等。   因此,英國University of Oxford人口健康的Dr. Kathryn Fitzpatrick 和同儕進行一項世代研究 (cohort study)。對象為發生在 1983 年 1 月至 1996 年 12 月蘇格蘭 47,414 的剖腹產,皆足月且只有一胎。   研究發現,67% 的婦女在一次剖腹產後計劃陰道產,33% 計劃剖腹產。在追蹤這些婦女平均超過 22 年中,有 1,159 人施行骨盆腔手術,而計劃陰道產的婦女是計劃剖腹產的2倍:其中骨盆器官脱垂手術的風險是3倍、尿失禁是2倍。   研究又發現,只有隨著計劃陰道產而分娩的婦女,其風險才會增加。而計劃陰道產分娩時無預警的做了剖腹產的婦女,她們的風險和計劃剖腹產相似。   作者希望這個研究可以提供有用的資訊給這些有過剖腹產的婦女,做為未來分娩的抉擇的依據。   此研究發表在11月《PLOS醫學》期刊。       編譯來源:EurekAlert! (2022.11.22)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