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介紹

中國國藥和科興疫苗效果如何?安全嗎?
2021.07.03
中國國藥和科興疫苗效果如何?安全嗎?
中國國藥COVID-19疫苗於今年5月獲得世界衛生組織(WHO)批准緊急使用,科興疫苗則於6月獲緊急批准,兩款疫苗已有數億劑運往非洲、中南美洲、東南亞等80多個國家。   台灣女人健康網於六月初針對國藥疫苗的副作用與安全性進行了報導,隨著越來越多的相關研究與接種報告發表,世界對中國疫苗有更多的瞭解與掌握,也伴隨了一些疑問與擔心。   國藥和科興是什麼類型的疫苗? 國藥和科興COVID-19疫苗都是滅活病毒疫苗,這意味著它們是由實驗室生產的病毒顆粒製成,然後被滅活。   滅活是指用物理或化學方式殺死病毒,但不損害病毒體內的有用抗原,也就是讓病毒失去感染力,保留抗原性。這樣的疫苗不會讓人感染COVID-19,並透過疫苗中的蛋白質刺激人體免疫系統產生抗體以對抗武肺病毒。   簡單說,就是把病毒弄死降低活性後,注入人體,讓免疫系統認識進而產生抗體,達到免疫效果。有許多其他疫苗使用類似技術,例如:小兒麻痺疫苗、A型肝炎疫苗和流感疫苗。   國藥和科興安全嗎? 一旦疫苗獲得批准並在大量人群中使用,就會持續監測它們的副作用。根據研究結果,大多數其他COVID-19疫苗常見的副作用,如發燒和疲勞,在國藥和科興疫苗並不常見。   根據WHO的調查,科興在中國、巴西、印尼和智利的接種過程中沒有發現重大的安全問題。也就是說,總體上確定的不良事件數量非常少,這顯示可能存在嚴重的漏報。舉例來說,在中國使用的3,580萬劑科興疫苗後,僅有49起嚴重不良事件通報。   按推估,在如此規模的人口群中,接種疫苗後的幾週內預計會出現更多的疾病和死亡記錄,即使僅僅是巧合與疫苗沒有直接因果關係。   而在中國,WHO的報告指出,施打110萬劑國藥疫苗後只有79件通報,大部分為輕度的不良事件,遠低於一般免疫接種後不良事件報告率。   一個特別令人擔憂的潛在副作用是所謂的「疫苗相關增強疾病」(vaccine-associated enhanced disease),意指當接種疫苗的人接觸到病毒並出現嚴重的發炎,導致他們出現比沒有接種疫苗時更嚴重的症狀,這是使用「滅活」技術的疫苗非常罕見的副作用。   儘管WHO建議持續進行安全監測以識別發生的任何病例,但迄今為止尚未有任何相關報告。   國藥和科興在臨床試驗中的功效如何? 科興疫苗預防症狀感染的有效性在巴西為51%、在智利為67%、於印尼為65%、土耳其為84%,落差可能來自於每個國家/地區流行的病毒有不同變種以及人口群有所差異等原因。   國藥疫苗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埃及和約旦預防症狀感染的有效率達78%。   與所有可獲得數據的COVID-19疫苗一樣,國藥和科興疫苗針對感染後嚴重後果的效力更大。科興在智利、巴西和土耳其的住院治療效能分別為85%、100%和100%。然而,這些研究中甚少納入有潛在健康問題的老年人。   國藥疫苗部分,住院治療的有效性為79%,這些研究中則很少有女性參與。   國藥和科興在現實世界中的效果如何? 一項在智利進行的大型現實世界研究於今年四月發表,報告指出,科興疫苗在預防有症狀的COVID-19感染之有效性為67%、預防住院治療的有效率為85%、預防入住加護病房的有效率為89%、預防死亡的有效率為80%。   國藥疫苗在巴林對有症狀感染的有效率達90%。   然而,令人擔憂的是,在一些廣泛使用這些疫苗的國家感染人數有所增加,但尚無詳細報告。   例如,台灣女人健康網日前曾報導,塞席爾(Seychelles)已為68%的人口進行全面疫苗,其中大部分接種國藥疫苗,其餘接種AZ。但最近病例激增,20%的住院患者和37%的新活躍病例已完全接種疫苗。   這可能是因為尚未達到群體免疫,然而,是否受到變種的流行、接種疫苗的人數或疫苗有效性的影響,還需要詳細的流行病學研究來調查。   巴林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疫苗接種率也達到高覆蓋率,主要是施打國藥疫苗。但兩國最近的感染病例也激增。因為擔心兩劑國藥疫苗可能無法提供足夠的保護,兩國政府決定在施打國藥疫苗兩劑後六個月提供輝瑞疫苗作為加強。   然而,目前並沒有公開的研究說明這樣混合施打是否安全、是否能產生保護性的免疫反應。   在蒙古,包括國藥在內的四種不同疫苗快速推出,初步效果良好。但最近病例的增加顯示疫苗僅具有短期保護作用,可能對抑制傳播的作用不大。   此外,印尼的病例激增也讓人越來越擔心。幾乎所有的衛生工作者都接種了科興疫苗,但有些人出現了重症。   智利也有高疫苗覆蓋率,主要是科興疫苗。大約75%的成年人口接種了一劑,58%接種了兩劑。儘管如此,目前感染人數激增和死亡人數持續居高不下,促使首都聖地亞哥全面封鎖。據推測,這波疫情可能與傳播力更高的Gamma變種(巴西變種)有關。   然而,在巴西一個4萬5千人的小鎮中,科興疫苗高達95%的成人接種覆蓋。據報導,症狀感染減少了80%,死亡人數減少了95%。   儘管國藥疫苗已在50多個國家/地區使用,但目前尚無關於國藥疫苗對任何變種有效性的數據。   在智利,科興疫苗預防Alpha變種(俗稱英國變種)和Gamma變種症狀性感染的有效性為67%;另有一份未經同儕審查的研究指出,在巴西,隨著Gamma變種的傳播,科興疫苗對有症狀感染的有效性為42%。   這兩種疫苗都對嚴重的COVID-19有效。   然而,確定疫苗的安全性、對變種病毒的有效性、對傳播的影響等是至關重要的,這包括了「疫苗相關增強疾病」。   不管對於何種疫苗,都還需要進一步了解在老年人、青少年、孕婦和免疫功能低下等人群中的效果如何,以及保護可以持續多長時間。   疫苗的數量是越多越好,但目前這些疫苗已被廣泛使用,並由COVAX進一步分配。COVAX是一個為中低收入國家提供疫苗的全球聯盟,因此必須繼續密切監測所有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編譯來源:THE CONVERSATION(2021.06.21)    
+ read more
各國數據顯示 疫苗接種有效
2021.06.30
各國數據顯示 疫苗接種有效
來自美國官方5月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目前因COVID-19住院和死亡者幾乎都未接種疫苗。   根據瑞士官方的數據,瑞士在今年1月27日至6月21日間,18萬件新感染病例中,僅有209例完全接種過莫德納、輝瑞或BioNTech疫苗。   而在英格蘭,自今年2月1日至6月21日間,50歲以下接種過兩劑疫苗(包含AZ、JJ、莫德納或輝瑞)者,沒有一人死於DELTA變種,且僅佔住院者的3%。   疫苗有效預防COVID-19死亡 根據美聯社對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5月數據的分析,在超過85萬3千例因COVID-19住院的病例中,完全接種疫苗者不到1,200人(0.1%),而在超過1萬8千例COVID-19死亡病例中,完全接種疫苗者僅佔約150人(0.8%)。   雖然美國CDC還沒有分析出完全接種人群中住院和死亡的發生率,但目前的統計數據反映了許多衛生官員和專家的意見。   拜登政府前COVID-19顧問Andy Slavitt早前就曾表示,未接種疫苗的人將占美國COVID-19死亡人數的98%至99%。   美國COVID-19死亡人數已從1月中旬每天3,400人的高峰大幅下降。   然而,疫苗雖然已被證明非常有效且大量供應,但需求也急劇下降,相當大比例的美國人仍然不願意接種疫苗。   專家預測,今年秋冬,美國接種疫苗率較低的地區可能會再度爆發疫情,導致更多可預防的死亡。某些州可能會比其他地方更脆弱,例如,阿肯色州只有大約33%的人口接種了疫苗,這是美國疫苗接種率最低的州之一。並且,阿肯色州的病例、住院和死亡人數已經在上升。       編譯來源:HEALTH DAY(2121.06.25)、REUTERS(2021.0.25)、DAILY MAIL(2021.06.25)        
+ read more
歐盟呼籲 確保女性人工流產的權利
2021.06.29
歐盟呼籲 確保女性人工流產的權利
歐盟於6月24日通過決議,呼籲歐盟27個成員國確保合法和安全人工流產的權利,以改善女性的性健康和生殖健康。   歐盟表示在COVID-19疫情下,女性取得與性/生殖健康相關醫療或服務的過程,受到很大的影響與限制,說明了疫情對女性的影響大於男性。   這項不具約束力的決議以378票對255票通過,投票前進行了激烈的辯論,議員們最終對該決議的50多項修正案進行投票。   既使合法依然受到打壓 雖然歐洲大部分地區已將人工流產合法化,但一些國家在實施上有所限制,對人工流產權利態度的分歧依然存在。   倡議人士表示,歐洲女性的人工流產權利近年來受到打壓,尤其是在波蘭,波蘭政府實際上已經禁止人工流產。   支持者認為,加強性健康和生殖健康及權利對於確保平等和尊重民主人權是必要的。反對者表示,人工流產不會改善女人的健康,生命權是根本。   歐盟議會也呼籲成員國加強定期健康檢查、改善避孕和生育治療的可近性、消除月經貧困、透過法律保障雙性人的權利、對兒童進行更好的性教育。       》》延伸閱讀:波蘭宣布因胎兒畸形而尋求人工流產違憲  爆發民眾強烈抗議     編譯來源:REUTERS(2021.06.25)      
+ read more
陽光下的危險!多款防曬產品含有超標苯
2021.06.28
陽光下的危險!多款防曬產品含有超標苯
美國獨立實驗室Valisur於數十種防曬產品中檢測到致癌物質苯(benzene),呼籲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應有積極的措施,以保障大眾健康。   苯是一種已知會導致癌症和其他潛在嚴重健康風險的工業化學品。這是Valisur於手部清潔產品中檢測到超標苯之後不到兩個月,再次提出的發現。   Valisure檢查了來自69家不同公司294款防曬乳和曬後護理產品,於78種產品樣本中檢測到過量的苯,包括四個不同品牌:露得清、Sun Bum、CVS Health與Fruit of the Earth。   根據報告,超過四分之一的產品被檢測出苯含量,其中14件驗出的苯濃度介於2.78ppm至6.26ppm間,超出FDA 2ppm的標準,某些產品的苯含量超過標準值三倍。   可能導致血癌的苯存在於以化學和礦物質為配方的噴霧劑、凝膠劑和潤滑劑中。   Valisure的聯合創始人David Light說:「在廣泛被推薦用於預防皮膚癌,且成人和兒童都經常使用的產品中存在這種已知的致癌物,令人非常不安。」   耶魯大學皮膚病學副教授Christopher Bunick博士說表示,防曬產品中並不存在所謂的苯安全含量。   Valisure要求FDA鼓勵廠商下架含苯的防曬產品,並進一步詳細定義藥品和化妝品中苯的限值。例如,2 ppm的標準僅適用於特殊情況,並不包括防曬乳的生產。因此,除了下架外,Valisure還請FDA規定包括防曬乳在內的藥物產品標準濃度限值,並設定每日接觸量。   Light指出,苯污染是美國消費產品供應鏈中一個廣泛且非常令人關注的問題,迫切需要進行獨立的測試。FDA必須盡快解決當前有關藥品和化妝品中苯的監管漏洞。   手部清潔用品也有過量苯 2021年3月下旬,Valisure已經在多個品牌的手部清潔用品中檢測到可能有害的苯和其他污染物,要求FDA下架產品,並在其指南中納入苯的標準值。   4月下旬,Scentsational Soaps & Candles公司自主下架了自動回了含有苯、甲醇和乙醛的洗手液。   Valisure認為,這次的回收進一步強調了苯在藥品和消費品供應鏈中的明顯流行以及管理苯的必要性。       編譯來源:MEDPAGE TODAY(2021.05.26)、MEDPAGE TODAY(2021.04.29)、MEDPAGE TODAY(2021.03.25)      
+ read more
研究支持孕婦接種mRNA COVID-19疫苗
2021.06.26
研究支持孕婦接種mRNA COVID-19疫苗
懷孕婦女究竟能不能接種COVID-19疫苗,不只準媽媽們關心,更是社會關注的議題。上個月,台灣女人健康網曾報導,美國、英國、以色列等國家,懷孕婦女列為疫苗接種優先者;在法國,孕婦只能在懷孕三個月後接種COVID-19疫苗。而隨著研究的進展,其他國家對孕婦接種疫苗的原則有了變化。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的建議 根據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的指引,任何目前授權的COVID-19疫苗均可於孕期或哺乳期間施打。但建議孕婦優先考慮mRNA疫苗,因為增加血栓機率更小,且有較多安全資料。   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黃閔照表示,拿到媽媽手冊就能去接種疫苗。   其他國家的孕婦接種情形 紐西蘭和澳洲於近日更新COVID-19疫苗施打原則,提供懷孕婦女在任何孕期接種輝瑞疫苗(Pfizer)。   因為研究顯示,與一般人口相比,孕婦感染COVID-19發生嚴重後果的風險要高得多。此外,根據目前全球孕婦接種疫苗的報告,沒有與COVID-19疫苗相關的安全問題。   同時,懷孕期間接種疫苗也可以保護胎兒/新生兒。最新研究在臍帶血和母乳中發現mRNA疫苗抗體,意味著可經由母體對胎兒出生前後起到臨時保護的效果。這類似於在懷孕期間接種流感和百日咳疫苗,通過胎盤將抗體轉移至胎兒,也可稱「被動免疫」。   接受COVID-19疫苗的哺乳期婦女沒有安全問題,而有懷孕規劃的女性亦不需延遲接種疫苗或避免在接種疫苗後懷孕。   優先考慮孕婦 紐西蘭政府在今年3月宣布其疫苗接種計劃時,孕婦被指定為第三類優先族群。這一決策反應了當時來自國際研究的資訊,表明與其他人口群相比,患有COVID-19的孕婦更有可能住院和進入加護病房。   紐西蘭免疫諮詢中心當初的建議是,女性可以在懷孕期間的任何時間接種疫苗,但對於那些接觸風險較低的人,建議分娩之後再接種疫苗。   澳洲和紐西蘭皇家婦產科學院( RANZCOG)過去也有類似的建議,指出女性可以選擇在懷孕的任何階段接種疫苗,特別是如果屬於高風險族群。但如果社區傳播情況不嚴重,不建議進行常規的全民疫苗接種。   對孕婦接種疫苗建議的改變 那麼,三月以來發生了什麼變化呢?越來越多對懷孕期間感染COVID-19的研究發表,而孕婦接種mRNA的疫苗(如輝瑞)的實際經驗亦正在累積增加。   最初測試COVID-19疫苗安全性的臨床試驗並沒有包括孕婦,但沒有證據顯示懷孕期間接種疫苗有任何危害。   美國的疫苗試驗現在正在積極招募孕婦受試者,研究結果可望於今年年底出爐。於此同時,美國疾病管制署V-Safe COVID-19疫苗懷孕登記處持續蒐集研究懷孕期間接種疫苗的婦女及嬰兒的後續健康狀況。目前對此登記系統的研究指出,懷孕期間接種疫苗的女性出現不良妊娠和新生兒發生不良情況的機率,與疫情之前相似。   孕婦和非孕婦接種疫苗的副作用也相同,服用普拿疼(paracetamol)來控制這些副作用也是安全的。   為了回應眾多懷孕或有懷孕規劃者對以苗接種的疑慮,包括英國在內的許多國家提供了孕婦是否接種疫苗的決策輔助工具,協助做出這一重要決定。       編譯來源:The Conversation(2021.06.09)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21.06.17)、JAMA Network(2021.05.13)、The BMJ(2020.09.01)      
+ read more
COVID疫苗可能和罕見心肌炎有關
2021.06.25
COVID疫苗可能和罕見心肌炎有關
因為年輕人接種「輝瑞」與「莫德納」等mRNA疫苗後,發生心肌炎及心包膜炎病例超過預期值,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將於疫苗加註警語。   然而,因為接種mRNA疫苗的好處遠大於風險,美國疾管署(CDC)和其他專家仍然鼓勵12歲以上人口(包含12歲)應繼續接種。   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HSS)發布了由CDC、HSS與包含美國心臟協會、美國兒科學會等15個醫護公衛組織共同簽署的聲明,重申mRNA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聲明寫道:事實很清楚,這是一種極為罕見的副作用,只有極少數人在接種疫苗後會出現這種情況。   心臟發炎的風險為何? 根據CDC評估,發病率約每百萬人12.6例。主要發生在12至39歲、接種第二劑輝瑞(BNT)或莫德納(Moderna)疫苗後3週內,男孩和年輕男性的比例最高。這種副作用很少見,但發生時通常是在接種疫苗後一周內。   CDC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系統中的初步數據顯示,截至6月11日,12至29歲人群中共有323例心肌炎或心包膜炎。其中309人住院治療,近八成的人已康復,9 人仍在住院,其中2人在加護病房。   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成員Sarah Long博士指出,疫苗接種後出現心肌炎的症狀與在青少年中常看到的特發性心肌炎非常不同。   接種疫苗後的心肌炎似乎發病更快、出現更嚴重的症狀,如胸痛,而典型的心肌炎常見的症狀是呼吸困難。傳統心肌炎的消退速度也慢得多,需要幾個月而不是幾天。因此,很有可能與疫苗有關。   疫苗警語內容 FDA發言人Doran Fink表示疫苗警語將包含:接種2劑後,某些人會發生心肌炎或心包炎症狀。出現時間為「幾天到一周」,並且基於有限的追蹤資料「大多數病例的症狀都得到了緩解。」   警語內容還將建議任何出現這些症狀的人「就醫」,並指出有關該病的後遺症目前所知有限。       編譯來源:MEDPAGE TODAY(2021.06.23)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