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與情慾
性/情慾
安全性行為
避孕
性傳染病
其他性與情慾
生育健康
月經
懷孕/生產
嬰兒哺育
不孕/人工生殖
流產/人工流產
更年期
其他生育健康
慢性疾病
肥胖
心血管疾病
骨質疏鬆
糖尿病
紅斑性狼瘡
失智症
其他慢性疾病
癌症
乳癌
子宮頸癌/HPV疫苗
卵巢癌
肺癌
其他癌症
心理健康
憂鬱症
情感關係
性別氣質/認同
其他心理健康
瘦身美容
身體意象
醫學美容
瘦身
美容
其他瘦身美容
生活飲食
運動
飲食
其他生活飲食
LGBT+
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用藥安全
醫病關係/倫理
健康政策
妨害性自主
武漢肺炎
其他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2021.04.27
如何真正解決失聲的問題?
聲音沙啞或失聲喝檸檬和蜂蜜有效嗎?
失去聲音、聲音嘶啞或聲音有任何困難都可能是具有挑戰性的,尤其是對於那些需要在工作中使用它的人而言。
網站上有很多建議的 解決方案,包括生薑,檸檬,鹽水漱口水和蜂蜜茶。
但是,沒有證據顯示這些家庭偏方可以恢復失去的聲音。
為什麼我失去了聲音?
研究 顯示,多達30%的人一生都會發生某種形式的語音障礙。
我們的聲音發生問題的原因有很多。聲音品質的問題可能由病毒感染,過度使用或濫用我們的聲音,聲帶損壞,或結節和息肉(良性,非癌性增長)所引起,而不是在聲帶上形成。
諸如教師,歌手,演員,神職人員和律師之類的人有較大的發聲困難風險。這是因為他們必須經常大聲說話。
通常,我們所說的「失去聲音」是喉炎的結果,這是喉嚨發炎的結果。它通常是由病毒或濫用引起的,並且往往會在幾週內解決。
大多數家庭療法都無益於您的聲音
雖然鹽水漱口水和加蜂蜜茶等家庭療法大多無害的,但是並沒有證據表明它們可用於治療喉炎。如果您喉嚨痛,他們可能會暫時減輕這種疼痛。但是,它們絕對不會降低聲音的沙啞或急促聲。
這些補救措施不能改善我們的聲音,因為我們的聲帶受到會厭的保護,因此當吞嚥茶或蜂蜜(或任何東西!)時,會厭軟骨掉下來並覆蓋住聲帶。會厭也阻止食物和飲料進入我們的肺部。任何東西都不應與聲帶直接接觸-如果這樣東西可能會進入肺部並引起誤吸和肺炎。
要特別注意的一件事是,不要喝過量的茶和檸檬,尤其是在您有食道逆流的情況。檸檬是酸性的,有些茶也是酸性的,所以喝很多檸檬或茶實際上會導致食道酸逆流,刺激您的喉嚨和聲帶。
此外,如果您使用家庭療法,則可能會延遲尋求專業的醫療護理。如果您的聲音問題不是由是感冒或流感引起的,那麼延誤治療可能會帶來進一步的負面影響。
如果您的聲音恢復需要一兩個星期以上,或者您擔心自己的聲音,最好尋求言語病理學家或耳鼻喉科專家的醫療建議。
那麼,對於失去的聲音該怎麼辦呢?
研究顯示,使用加濕器可能是一種有效的選擇。這可以通過使聲帶保持濕潤,幫助聲帶的振動並因此減少粗糙度和聲音嘶啞。因為濕氣中的微小水滴是吸入而不是吞入,它們可以繞過會厭並與我們的聲帶直接接觸。
喝大量的水也可以使我們的聲帶受益。即使水與我們的喉嚨沒有直接接觸,它也會我們體內的細胞濕潤。
儘管這取決於導致症狀的原因,但您也應該讓自己的聲音放鬆。如果是由感染引起的急性喉炎,您的醫生可能會建議您完全放鬆自己的聲音。同樣,如果您的發聲箱受到外傷或手術,您的醫生可能會建議您在一定時期內完全不說話。
但是,有些耳鼻喉科醫師在有些情況下不會建議您完全安靜。對於某些聲音障礙,您的專家可能會建議您開始進行聲音鍛練。一個例子是「吸管發聲」,根據治療的預期結果,您將一根吸管放入一杯水中,並以各種方式通過吸管講話。
如果您的聲音嘶啞但無法忍受,則最好以一致的聲音低音量說話-但不要耳語!輕聲細語反而比平常聲音給您的喉嚨造成更大的壓力。
因此,如果您失去聲音,別忘了:喝大量的水,如果可以的話,使用加濕器,休息一下聲音。鹽水清喉或喝檸檬和蜂蜜茶,那就不必了!。
編譯來源: The Conversation (2021.04.16)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gif)
2021.04.26
4名為其男同事贏得了諾貝爾獎的女性 (系列四)
微生物學家埃絲特.萊德伯格(ESTHER LEDERBERG,
1922-2006)
#你知道那些男性諾貝爾獎得主身後被隱藏的女性嗎?
在紐約州布朗克斯的高中畢業後,埃絲特.萊德伯格進入了史丹佛大學,在那裡她獲得了遺傳學碩士學位。
1950年,她發現了λ噬菌體,一種可感染大腸桿菌的病毒。這一發現為了解病毒開闢了一條新途徑,這是迄今為止病毒模型的基礎。
她後來在遺傳學和免疫學的貢獻是與她的丈夫·萊德伯格(Joshua
Lederberg) 的合作。
他們共同合作發現了細菌可以交換DNA並產生新菌株。儘管他們的工作相輔相成,但她的丈夫因這一突破而獲得了諾貝爾獎。
根據《時代》雜誌的一篇文章,她的丈夫在諾貝爾獎獲獎感言中含糊地承認了埃絲特的貢獻。他說,「他感到高興有這許多同事的陪伴,特別是我的妻子」。
同一篇文章指出,根據微生物學家和史丹佛大學教授福爾科(Stanford
Falkow)對埃絲特手寫的紀念文:「她在約書亞實驗室[...]獨立、開創性的貢獻,在一定程度上讓他(萊德伯格)得了諾貝爾獎。」。
儘管這些婦女都沒有獲得諾貝爾獎並離開了這個世界,但科學界不會忘記她們的貢獻。他們在普遍性別不平等的情況下生活和工作,克服了傳統上以男性為主導的學科,並為未來女性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發展開闢了道路。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2021.03.19)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jpg)
2021.04.25
4名為其男同事贏得了諾貝爾獎的女性 (系列三)
化學家羅莎琳德.富蘭克林 (ROSALIND FRANKLIN, 1920–1958)
#你知道那些男性諾貝爾獎得主身後被隱藏的女性嗎?
羅莎琳德.富蘭克林在她生命的早期,對科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她於1941年畢業於劍橋的紐納姆學院,然後從校園轉到英國煤炭利用研究協會工作。在這裡,她研究了碳和石墨的微觀結構,這些結構構成了她在1945年獲得的劍橋大學物理化學博士學位的基礎。
1951年,她的生活又發生了變化,這次是對DNA的研究。
富蘭克林在倫敦國王學院當研究員時,遇到另一個研究團隊的成員:華生((James
Watson)、克里克(Francis Crick)和威爾金斯(Maurice
Wilkins)。
透過富蘭克林專精的技術—X-射線晶體學(一種X射線繞射分析技術),她拍攝到DNA的雙螺旋結構,這就是後來被稱為「照片51」的關鍵照片。
當威爾金斯向華生展示富蘭克林的其中一張照片時,華生立即將其發表在《自然》期刊上。但是,他在文章中沒有提及他的女同事的貢獻。
儘管她的貢獻對於理解DNA結構至關重要,但卻是華生、克里克和威爾金斯在富蘭克林因卵巢癌去世後,於1962年獲得了諾貝爾獎。
完全無視富蘭克林的貢獻引發了回憶錄戰爭。華生在他的《雙螺旋》一書中暗示了科學中雙重標準的存在。
安妮.賽爾撰寫的傳記《羅莎琳德.富蘭克林和DNA》對華生的說法持批評態度,描述了他對富蘭克林的「雙重欺騙」。
儘管富蘭克林可能沒有受到同事的尊崇,但她的典範仍然活在伊利諾伊州北芝加哥的羅莎琳德.富蘭克林醫科大學。這所大學的存在是為了培養學生探究、勤奮和學術卓越的特質—這正是該教育機構的名字所擁有的特徵。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2021.03.19)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gif)
2021.04.24
4名為其男同事贏得了諾貝爾獎的女性 (系列二)
物理學家吳健雄 (CHIEN-SHIUNG WU, 1912–1997)
#你知道那些男性諾貝爾獎得主身後被隱藏的女性嗎?
吳建雄出生於中國上海附近的一個小鎮。她進入物理學的旅程始於她父親創立的一所女子學校。他認為所有年輕女性都應有機會接受教育。這種思維方式在當時並不常見。
吳女士後來在上海大學攻讀物理學,並於1940年獲得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博士學位。
1944年,她加入了曼哈頓計劃,主要致力於輻射探測器。吳女士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任職,從而進一步發展了自己的事業,在那裡她沉浸於放射性β衰變的研究中。
隨著她的技能和知識在整個科學界廣為人知,吳吸引了理論物理學家李正道和楊振寧的注意。他們對放射性技術也很感興趣,他們有一個未經證實的理論,其依據是相同的核粒子不會起到類似的作用。兩位科學家找吳進行了一個實驗來證明這一理論。
Wu在絕對零溫度下使用放射性鈷,無疑證明了他們的理論。
李和楊於1957年因這一開創性的發現而獲得了諾貝爾獎。但是,這兩個人沒有公開承認吳在該項目上所做的貢獻。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2021.03.19)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jpg)
2021.04.23
4名為其男同事贏得了諾貝爾獎的女性
#你知道那些被隱藏在諾貝爾獎男性得主身後的女性嗎?
從古至今,我們看到女科學家開創性的發現,為人類的進步做出了貢獻。但是,有些最有影響力的女科學家從未因其貢獻而獲得諾貝爾獎,相反地,獎項落在他們的男同事手中。
諾貝爾獎是個人在物理、化學、醫學、生理學、文學與和平領域夢寐以求的榮譽。根據阿爾弗雷德·諾貝爾(Alfred
Nobel)的旨意,該獎項授予那些「給人類帶來最大利益的人」。
從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獎到最新的2020年獎項,總共只有57名婦女獲得了這一榮譽。
女性獲獎者名單包括居里夫人,她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居里實際上兩次獲得該獎項,分別於1903年和1911年在物理領域獲得該獎項。
根據一份慶祝「婦女歷史月(Women’s History
Month)」的專題報導,以下是給人類帶來巨大利益,卻由於毫無根據的性別不平等而從未獲得諾貝爾獎的女科學家名單:
1、物理學家里斯.邁特納 (Lise Meitner, 1878–1968)
2、物理學家吳健雄 (Chien-Shiung Wu, 1912–1997)
3、化學家羅莎琳德.富蘭克林 (Rosalind Franklin,
1920–1958)
4、微生物學家埃絲特.萊德伯格(Esther Lederberg, 1922 -
2006)
在此將以系列的方式一一為您介紹。系列一:
#物理學家里斯.邁特納 (LISE MEITNER, 1878–1968)
那一年是1906年,里斯.邁特納成為第二位從維也納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的女性。畢業後不久,邁特納移居柏林,開始參加德國理論物理學家Max
Planck的講座。後來她開始與德國化學家哈恩(Otto
Hahn)合作研究同位素。
這種合作關係使她得以於1913年在威廉皇帝學院(Kaiser
Wilhelm Institute)任職。
正是由於與哈恩合作,才在1917年發現了化學元素「鏷」。然而,希特勒的政權突然崛起中斷了她的事業,迫使他們於1938年逃離了納粹控制的德國,並在沒有財產的情況下前往瑞典。
當他們抵達斯德哥爾摩,兩位科學家便繼續他們的工作,最終促成了核技術的發展。儘管哈恩因隔離原子裂變而獲得了諾貝爾獎,但是,是梅特納發現了這一過程是如何發生的。
這項核技術讓梅特納受邀加入曼哈頓計劃,但有趣的是,梅特納拒絕參與,她說:「我與炸彈沒有任何關係」。
儘管諾貝爾獎委員會忽略了她的貢獻,但梅特納和她的同事們在1966年接受了恩里科.米獎
(Enrico Fermi Award)
時,其在原子裂變中的貢獻獲得了承認與肯定,獲得「原子能之母」之稱。
編譯來源:Medical News Today(2021.03.19)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1.04.22
懷孕會增加腎結石的風險
#女人懷孕的風險又增一樁!
雖然研究早已知道懷孕時生理和身體結構的改變會造成腎結石,但缺少證據連結。現在梅約診所(Mayo
Clinic)的研究專家認為他們有證據了。
一項觀察性研究回顧了1984年至2012年間近3,000名女性患者的病歷,發現懷孕增加了首次出現症狀性腎結石的風險。該風險在接近分娩時達到峰值,然後在分娩後一年內有所改善,儘管在分娩後一年以上仍有出現腎結石的中度風險。
研究顯示,有症狀的腎結石事件在每250-1,500例懷孕中發生1例。最常見於妊娠中期和後期。腎結石雖然不常見,但會引起嚴重的併發症,從子癇前症、尿道感染、早產及流產。
資深研究作者Dr.
Rule說:「我們懷疑在懷孕期間發生腎結石事件的風險很高,但更令我們驚訝的是,分娩後長達一年的時間,風險仍然很高。」這一發現意味著,雖然大多數懷孕期間形成的腎結石是因為排出時疼痛而被早期發現,但有些腎結石可能在腎臟內長時間保持穩定,直到後來要排出時疼痛,才被發現。」
#懷孕導致腎結石的原因
幾種生理因素可能會導致懷孕導致腎結石形成。在懷孕期間,由於黃體激素升高引起的輸尿管壓縮及鬆弛會導致膀胱尿滯流。此外,懷孕期間尿鈣排泄增加和尿液pH升高都會導致磷酸鈣結石的形成。
Dr.
Rule指出,懷孕期間診斷腎結石有困難,擔心胎兒的輻射暴露限制了診斷影像的選擇。而治療也會因產婦的考量增加複雜性。
#預防的方法
腎臟科專家Thongprayoon博士說:「在懷孕期間,腎結石可能會導致嚴重的併發症,這項研究的結果顯示,可能需要對腎結石進行產前諮詢,尤其是對於那些有其他腎結石危險因素(例如肥胖)的女性。」
預防腎結石疾病的一般飲食建議包括攝入大量液體和低鹽飲食。梅約診所專家還建議孕婦在懷孕期間每天至少攝取1000毫克適當的鈣,最好從飲食來源(如乳製品)而不是鈣補充劑中攝取。
#研究方法
這項研究發表在《美國腎臟病雜誌》上,研究對象包括945名經歷過首次有症狀的腎結石的女性和1,890名年齡相相當的女性對照者。這項研究的目的是確定首次出現症狀性腎結石的風險是否隨懷孕而增加,以及該風險在懷孕之前、期間和之後是否有所不同。
意識到懷孕和產後腎結石的風險較高,可以幫助醫療保健提供者為女性提供診斷和預防策略。
編譯來源:Eurek Alert(2021.04.15)
-------------------------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