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與情慾
性/情慾
安全性行為
避孕
性傳染病
其他性與情慾
生育健康
月經
懷孕/生產
嬰兒哺育
不孕/人工生殖
流產/人工流產
更年期
其他生育健康
慢性疾病
肥胖
心血管疾病
骨質疏鬆
糖尿病
紅斑性狼瘡
失智症
其他慢性疾病
癌症
乳癌
子宮頸癌/HPV疫苗
卵巢癌
肺癌
其他癌症
心理健康
憂鬱症
情感關係
性別氣質/認同
其他心理健康
瘦身美容
身體意象
醫學美容
瘦身
美容
其他瘦身美容
生活飲食
運動
飲食
其他生活飲食
LGBT+
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用藥安全
醫病關係/倫理
健康政策
妨害性自主
武漢肺炎
其他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2023.10.21
終究不是那麼好?高密度膽固醇可能會增加失智症的風險
研究顯示,所謂「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太多或太少都可能會增加罹患癡呆症的風險!
科學家對185,000名志願者進行了近17年的失憶情況發生率進行了追蹤。
結果發現,好膽固醇最高的志願者患失智症的可能性比那些平均值的志願者高
15%。而數值最低的參與者則面臨增加7%的風險。
但這種失智症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壞膽固醇)數值沒有關係。
好膽固醇被認為是有益的,因為大量證據顯示它可以保護心臟。它可以清除動脈中的膽固醇,並將其運送到肝臟進行分解並從體內清除,從而降低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風險。
但此後的研究開始挑戰「好膽固醇越多越好」的傳統觀點。一些研究指出,血液中有過多的好膽固醇在循環會導致發炎。
有些人則認為,當好膽固醇過高時,
會堵塞動脈,從而減少流向大腦的血液並增加失智症的風險。
波士頓大學的新研究僅是觀察性的,無法證明是一種因果關係。
學者們承認他們的發現「出乎意料」,但是認為好膽固醇和失智症之間存在「複雜的聯繫」。
但這些增加很小,其臨床意義尚不確定。
此研究支持了一些先前的研究顯示,中年時膽固醇較高與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較高有關
令人意外的研究結果
研究人員在研究開始時招募了184,367名平均年齡70歲且沒有失智症的參與者。
兩年多來,他們填寫了有關自己行為的調查,並定期測量膽固醇。他們的健康記錄平均被追蹤九年。
發表在《神經病學》雜誌上的研究結果顯示,在研究過程中,有25,214人罹患了失智症。
好膽固醇平均為53.7毫克每分升(mg/dL)。
男性超過40 md/dL、女性超過50 md/dL被認為是健康的。
最高水準的參與者超過65md/dL。在量表的另一端,最低水準分為11至41mg/dL。
研究結果考慮了其他可能影響失智症風險的因素,例如飲酒、血壓、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
團隊沒有提出任何潛在的機制來解釋他們的發現。
研究作者Maria
Glymour教授說:「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和低都會導致失智症風險升高,這是出乎意料的。」
「我們的研究結果進一步證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失智症和心臟病和癌症有著相似的複雜關係。」
研究人員指出,參與這項研究的人都是志願者,這意味著他們可能不具代表性。
編譯來源:Daily Mail(2023.10.04)、Neurology(2023.10.04)
+ read more
2023.10.20
母乳哺育與大腸癌有關?
有一些新證據指出,周產期和早期生活暴露與結直腸癌(CRC)發生的重要性。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嬰兒期母乳餵養是否與早期成年的結直腸癌風險有關。
最近一項調查年輕人罹患大腸癌人數激增的研究發現,曾被母乳餵養的女性似乎面臨更高的風險。
美國哈佛大學和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嬰兒時期曾被母乳哺育的人,55歲前確診大腸癌的機率增加40%。研究也發現,喝母乳的時間越長,罹患早發性大腸癌的可能性越大。
與未被哺餵母乳的女性相比,被母乳哺育時間少於或等於3個月的女性,大腸癌風險高出14%。母乳哺育4到8個月的女性風險增加17%;母乳哺育9個月或以上的人的風險增加36%。
尤其令人擔憂的是,女性在55歲之前罹患高風險大腸癌的風險增加了約40%。
研究也發現曾喝母乳與50歲之前罹患腺瘤的風險增加之間也存在顯著關聯。
腺瘤是結腸內壁的一種非癌性腫瘤。雖然它們本身是良性的,但通常被認為是癌前病變,可能轉變為惡性腫瘤。
可能的原因是什麼?
研究作者之一、哈佛大學腫瘤學家Kimmie
Ng博士表示,雖然研究小組仍在瞭解這種關聯,但她認為「西方化的生活方式」是罪魁禍首。
現代飲食內容一直與多種癌症有關,垃圾食物中的有害物質可能會透過母乳傳給下一代。
然而,Kimmie
Ng博士強調「這只是一種關聯」,並提醒女性不要因此停止餵養母乳餵養,母乳對嬰兒的健康有許多的好處。
大腸癌的發生率節節上升
研究人員對母乳哺育與大腸癌之間的關聯很感興趣。因為在美國,大腸癌病例增加之前,發生率一直在下降。同樣,從20世紀初到1960年代,母乳哺育率也有所下降。然而,母乳哺育率在1990年代開始上升,這與大腸癌病例增加的趨勢一致。Kimmie
Ng博士指出,1990年出生的人罹患大腸癌風險是1950年出生的人的4倍。
全球大腸癌發生率呈上升趨勢,並且在年輕人中盛行,研究指出,2010年至2030年間,20至34歲人群大腸癌發生率將增加90%、直腸癌發生率將飆升124%。
在台灣,大腸癌的發生和死亡人數,亦呈現快速增加的趨勢。根據癌症登記統計顯示,1995年大腸癌發生人數為4,217人,2019年發生人數已超過17,000人。而標準化死亡率從1995年的每10萬人口13.3人,增至2020年的每10萬人口14.6人,上升9.8%。
一般認為大腸癌與飲食習慣息息相關,若研究可追溯至生命階段早期的飲食或母親健康,將可提供更多元的分析視角。
研究怎麼做?
為了瞭解大腸癌的增加與環境變化是否有關,研究人員分析了近16萬名27至93歲女性的數據。研究團隊亦透過食物頻率問卷,調查這些女性的飲食內容。
為了排除可能導致大腸癌的其他因素,研究人員對4萬人進行訪談,蒐集了詳細的健康資訊,包括懷孕期間是否抽菸、飲酒,以及疾病、體重和身高等。
考慮所有變數後,母乳哺育仍與大腸癌有最大的關聯。
編譯來源:The Harvard Gazette(2023.10.13)、Daily
Mail(2023.10.16)、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2023.09.05)
+ read more
2023.10.17
研究發現,租屋者可能比屋主老得更快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租房而不是完全擁有房屋可能會加速身體的衰老過程。
研究人員發現,與直接擁有房屋(無抵押貸款)的人相比,租房的人表現出更快的「生物老化」跡象。生物老化是由身體細胞和組織老化速度的某些生理標記(DNA
甲基化)決定的。
平均而言,這種影響僅相當於老化不到一年。即便如此,研究發現,這比失業或以前吸菸的影響更大。
此外,這種影響在私人租屋者中尤其明顯,而不是在公共住宅中。
雖然這似乎令人費解,但研究人員University of Essex
教授Amy
Clair表示這是有道理的:至少在進行這項研究的英國,「社會」住房往往比私人租賃維護得更好、更實惠、更穩定。除此之外,私人租屋者的住房還面臨更多的不安全感。根據過去的研究,這種壓力可能會加速生物老化。
NYU Grossman School of
Medicine健康與住房實驗室聯合主任Giselle
Routhier對這項發現並不感到意外。
她認為很明顯可看出,住房環境可以直接和間接地影響人們的健康。在第一種情況下,暴露在含鉛油漆剝落、蟑螂或黴菌等惡劣環境中可能會導致氣喘等健康問題。
Routhier表示,在第二種情況下,生活在這些條件下的壓力—或者無法支付帳單—可能會對人們的健康造成損害。此外,她指出,負擔不起住房的租戶可能被迫在支付租金或去看醫生和配藥之間做出選擇。
目前尚不清楚,如果在其他國家進行同樣的研究,結果是否會相同。
Clair認為,無論如何,核心意義是相同的。
「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不太安全、品質較低的住房與較差的健康狀況相關,因此應該成為政策介入的指標」她說。
Routhier同意並表示,「如果你沒有一個讓你感到安全的家,那麼管理你的日常生活會更具挑戰性,更別說要面對任何醫療狀況了。」
她還指出,住房不安全的最極端形式—無家可歸—眾所周知與「加速老化」有關。Routhier表示,他們可能比正常人早20年出現老年人常見的症狀,例如虛弱和認知障礙。
研究怎麼做
這項研究是基於1,420名英國成年人參與的一項始於1990年代的長期研究。
參與者提供了有關他們的住房狀況以及收入、教育和健康因素(如吸煙習慣、體重和任何慢性病)的資訊。他們還提供了血液樣本進行DNA甲基化分析。
Clair的團隊發現,平均而言,與那些還清房屋抵押貸款的人相比,住在私人出租房的人的生物老化速度要快一些。這是考慮到所有其他家庭和健康因素後的結果。
Clair表示,私人租房(而非公共租房)與老化加速有關這一事實表明,住房環境本身存在影響。研究人員還發現,那些曾經拖欠租金或居住在暴露於污染或其他環境污染物的住宅中的人,也發現了衰老速度加快的跡象。
該項研究結果於10月10日在線發表在《流行病學與社區健康雜誌》上。
編譯來源:Health Day(2023.10.11)、BMJ(2023.10.10)
+ read more
2023.10.16
平板支撐、靠牆坐等運動最有助於降低血壓
一項新研究發現,肌力訓練比其他運動方式更能有效降低血壓!
眾所周知,運動有助於降低血壓,並且是控制高血壓的重要的一環。然而,大多數研究都集中在有氧運動(如步行和跑步)對降低血壓的好處。
但是,有助於血壓管理的不僅僅是有氧運動。
七月發表在_《英國運動醫學雜誌》_上的一項新研究發現,肌力訓練比其他形式的運動在降低血壓方面更有效。
新的研究顯示,力量訓練(又稱阻力訓練),特別是那些被認為是等長運動的練習,如平板支撐和靠牆坐,比其他類型的練習更能降低血壓。
美國心血管協會的心臟病專家Nitin Bhatnagar,
DO說,「等長運動可以提高心率,降低心輸出量,並透過各種肌肉骨骼受體改變全身血管阻力。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會改善心血管系統並降低血壓。」
心臟病專家Lance LaMotte,
MD指出,這進一步證明,除了藥物治療外,運動是控制血壓的重要的一部分。
運動可以降低血管的硬度,進而降低血壓
從廣泛的角度來看,運動透過降低血管硬度來幫助血壓。這使得血管更加「順應」或可延展,並且能夠擴張或加寬,為血液流動提供更多「空間」。
這減少了血液對動脈壁施加的壓力。
Nitin
Bhatnagar解釋說,血管由三層組織組成,構成血管壁。最內層稱為內皮層;運動已被證明會影響內皮細胞的活性。
內皮細胞釋放一氧化氮,有助於擴張血管,降低血壓。定期運動可以增加一氧化氮的產生,從而有助於動脈健康。
Nitin
Bhatnagar補充說,持續運動也有助於降低血壓,因為它可以增強心肌。這使得心臟能夠更有效地泵血,從而減少血管的壓力。
研究的局限性
Lance
LaMotte指出,由於這項新研究是一項統合分析(對多項試驗的分析),因此對研究結果的確定性有批評的空間。
編譯來源:health(2023.09.25)、BMJ(2023.07.25)
+ read more
2023.10.13
史上頭一遭!人工生殖報告提出男性年齡統計
生育一直被認為只與女人有關,不論懷孕、生產或不孕,相關討論中幾乎沒有男性,這與社會、醫療體系怎麼看待男性在生育過程中的角色有關。
衛福部每年定期公布的《人工生殖報告》長年來都只有女性數據,在台灣女人連線的持續要求下,2022年發表的報告,於「不孕原因」中加入了男性因素。在今年的報告中,更是首次提出了受術男性的年齡統計。
接受人工生殖治療者 女性平均37.9歲 男性平均39.6歲
上月公布的《110年人工生殖施行結果分析報告》首次公布了受術男性的年齡統計。2021年接受人工生殖治療的夫妻中,接受手術的女性之平均年齡為37.9歲,較2011年的36歲增加了1.9歲;男性之平均年齡則為39.6歲,比10年前的38.1歲增加了1.5歲。
為什麼年齡統計很重要?
多年來,人工生殖報告僅對受術女性做統計分析,包括年齡、不孕原因等,不見男性身影。然而,生育健康不只與女性有關,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男性因素對人工生殖結果有影響,例如高齡和超重男性做試管嬰兒失敗的風險較高、近20年來男性精液品質下降等。台灣女人連線多次提出要求,生育健康討論應納入男性健康指標,讓相關研究與討論更全面,同時避免將生育及相關結果只與女性劃上等號,將男性排除於討論之外更是對男性不公。
人工生殖報告提及男性的部分,除了年齡,還有「不孕原因」,但卻只有粗略的「男性因素」,無法進一步細分討論,這與資料統計的限制有關,未來仍有持續修正改進的空間。
+ read more
2023.10.11
每個男人都要訓練提肛
Joe
Ward,30歲,在經歷緊急背部手術以及敗血症後,必須面對雙重失禁。不只無法控制膀胱或排便,也無性功能。自覺很幸運仍活著,但留下的後遺症令他十分痛苦。
但在愁雲苦雨之時,Joe得知改善這些問題的一個簡單的方法
-提肛,使用骨盆底肌肉運動,讓他能再開始約會。
所以每個男人都需練提肛嗎?
骨盆底部由肌肉和韌帶所組成,支撐著膀胱、直腸和其他的組織(如陰道)。通常都是在討論婦女健康時提及,如產後會使這些肌肉變弱,導致尿失禁。
大部分男人對這些肌肉不認識,不了解其功能,也不知如何訓練。
事實上,男人也需要一個有力的骨盆底部肌肉,因為在勃起功能上,它扮演了一個角色。此外,攝護腺癌症手術後的失禁是一個很大的議題。
倫敦大學學院醫院的泌尿科醫師Ashwin
Sridhar認為,男人50歲以上的都應該學習做骨盆底肌肉運動,以預防日後的失禁。對於過重、氣喘或抽煙的人特別重要。這些都會增加骨盆底部肌肉的壓力:氣喘是因為咳嗽,抽煙也會咳嗽,且香煙中的有毒元素會使所有的肌肉變弱。
年齡、手術(如移除攝護腺)是骨盆底肌肉無力的普遍原因。咳嗽、打噴嚏、大笑或者衝擊運動如跑步時的漏尿、一天排尿超過7次、常常覺得需要排尿,或者覺得膀胱沒有完全排完,都是骨盆底肌肉無力的現象。
如何做提肛運動?
Heather
Groarke說最好的方法是做運動時站在鏡子面前,查看睪丸和陰莖底部稍微提起。或者將手指放在睪丸後面,縮緊時,應感覺到肌肉提高離開手指。
技巧做對了,這個運動可坐著、站著或躺著做。
理想上,每次肌肉縮緊10秒,慢慢做10次;然後做10次快的,每次肌肉縮緊一秒。
Apps包括Squeezy,為英國衞生組織認可,提供做這個運動的重點。
她推薦手術前開始做骨盆底肌肉運動,用四到六個星期來加強肌肉。因為手術後由於會瘀傷和疼痛,比較難以馬上做。同時,也要注意不可過份運動,使得肌肉功能無法適當作用。一天做超過三至四次可能造成反效果。
物理治療師Lucy
Burrows解釋,骨盆底肌肉過度運動會導致慢性疼痛。「如果男人骨盆底肌肉收縮太多,會導致下腹、睪丸、陽具和屁股的疼痛,也會有性功能失調、便秘和其他大腸問題。」
為什麼推動「BOYS NEEDS BINS」
「英國攝護腺癌」組織起動了一個個Boys Needs
Bins的宣導,呼籲立法在男子公廁提供垃圾桶,讓失禁的襯墊得以在不引人注意的情況下丟棄。
一位專科護理師Heather
Groarke說:「男人通常覺得沒有地方可以丟襯墊,就不能出門,造成焦慮和憂鬱。」
編譯來源:Daily Mail (2023.10.03)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