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與情慾
性/情慾
安全性行為
避孕
性傳染病
其他性與情慾
生育健康
月經
懷孕/生產
嬰兒哺育
不孕/人工生殖
流產/人工流產
更年期
其他生育健康
慢性疾病
肥胖
心血管疾病
骨質疏鬆
糖尿病
紅斑性狼瘡
失智症
其他慢性疾病
癌症
乳癌
子宮頸癌/HPV疫苗
卵巢癌
肺癌
其他癌症
心理健康
憂鬱症
情感關係
性別氣質/認同
其他心理健康
瘦身美容
身體意象
醫學美容
瘦身
美容
其他瘦身美容
生活飲食
運動
飲食
其他生活飲食
LGBT+
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用藥安全
醫病關係/倫理
健康政策
妨害性自主
武漢肺炎
其他更多重要健康議題

2021.10.13
Delta可能是 Covid大流行的最後一波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 (FDA) 前負責人Scott
Gottlieb表示,由 Delta
變種引發的第四波COVID-19大流行可能是最後一波。
他說,如果沒有出現新的變種,Covid
將成為一種地方病。這意味著該病毒將始終存在於人群中,但以低速傳播,類似於季節性流感。
他的評論是在預測 Covid 病例和死亡人數將下降至 2020
年 3
月下旬以來的最低水平之後發表的,當時該流行病首次席捲美國。
下降中的DELTA
在美國,病例數一直在下降。在過去的幾周裡,新的冠狀病毒病例的增長率開始顯著放緩,然後在9月中開始下降。
9月22日記錄了 135,611 例新感染病例,7
天滾動平均值為 131,076 例,比 4 周前下降了 14% 。
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的數據顯示,住院人數也有所下降,有
86,811 名尋求治療的患者,比兩周前的 101,634 人下降了
14% 。
根據預測,COVID-19 病例預計將從目前的每天 141,897
例減少到每天 9,054 例,每天 1,651 例死亡減少到每天
59 例死亡。
據DailyMail.com對數據的分析顯示,美國44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的新冠病毒感染率在過去一周內下降或保持穩定,只有
6
個州出現增長。這包括前病毒熱點佛羅里達州等州,該州記錄的病例數是
8 月份的一半。
疫苗接種是關鍵
Gottlieb說,現在至少有 76.5%
的美國成年人至少接種了一劑疫苗
,這是很有希望的,但他希望看到這個數字上升。
「我們真的需要達到在 80% 到 85%
左右的人群接種疫苗,這樣你就會開始看到病例率下降,傳播速度開始放緩,」他告訴
CNN。
所以,冠狀病毒會繼續傳播,但與我們現在看到的傳播速度不同,它變成了一種季節性模式,基本上變成了另一種流感,但可能比流感更具致病性。
編譯來源:DailyMail(2021.9.24)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1.10.12
COVID後遺症 可能是因血液中微血塊滯留
感染武漢肺炎病癒後,有些人在數日或數月後仍會有一些後遺症,如:疲倦、疼痛、呼吸困難、腸胃不舒服或腦識不清等。科學家一直在探討這些長期症狀的起因。
最近一個研究比較了11個長期Covid後遺症的人和13個健康的人後發現:長期Covid後遺症者的血液中有大量滯留的微小血塊。這些血塊含有大量發炎分子(inflammatory
molecules),如:甲2型抗胞漿素(Alpha
2-antiplasmin)、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等。
研究者指出,這些發炎分子會阻礙血凝塊分解,干擾身體分配氧氣和重要養分的能力。這可以解釋一般長期新冠後遺症,如:疲倦、頭痛和呼吸困難。
意外的發現
這一意外發現是南非Stellenbosch
大學生理科學系教授Resia Pretorius做出的。
Pretorius 會有這個新的發現是因為資深分析師Mare
Vlok注意到長期COVID後遺症患者的血清樣本,在稀釋後有微小血塊無法溶解。他告知Pretorius,於是有了更進一步的調查。
他們是第一個研究小組,使用螢光顯微鏡和蛋白質分析,從長期COVID患者的血液樣本中找到微小的血塊。
Pretorius説,需要更大型的研究樣本來確認她的發現,也建議更多治癒方法研究來支持長期COVID病人的凝血系統。
她的研究發表在醫學期刊《心血管糖尿病學》。
(圖為健康人與有長期COVID後遺症者的血液比較,右圖中的微血塊可能就是後遺症的元兇)
編譯來源: Daily Mail (2021.10.05)、EurekAlert! (2021.09.04)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1.10.07
COVID-19是二戰以來 讓人類預期壽命縮短最多的災難
根據牛津大學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COVID-19 大流行使
2020
年的預期壽命減少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最大幅度,其中,美國男性的預期壽命減少了兩年以上。
在該研究分析中的29 個國家中,有 27
個國家的預期壽命都減少;有22 個國家的預期壽命比
2019 年少了 6
個月以上。這些國家包括歐洲、美國和智利。
在大多數國家,男性的預期壽命下降幅度大於女性,其中美國男性的預期壽命下降幅度最大,與
2019 年相比,他們的預期壽命下降了 2.2 歲。
總體而言,有11個國家的男性及8個國家的女性減少的歲數超過一年。這抹殺了過去
5.6 年在死亡率方面取得的進步。
在美國,死亡率的上升主要集中在勞動年齡和60歲以下的人群中;而在歐洲,60歲以上人群的死亡率是整體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該大學表示,不同國家預期壽命的減少大多數與官方的COVID-19
死亡數據相關。路透社的統計數據顯示,到目前的通報為止,已有近
500 萬人死於新型冠狀病毒。
該論文的主要共同作者 Ridhi Kashyap 博士說:
「我們的結果強調了,如此大的影響是直接歸因於
COVID-19
的。這一事實對許多國家造成了非常嚴重的衝擊。」
Kashyap
呼籲更多國家,包括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提供死亡率數據以供進一步研究。
她說:「我們迫切呼籲發布和提供更多分類數據,以更好地了解全球大流行的影響。」
編譯來源:編譯來源:REUTERS(2021.09.27)、OXFORD(2021.9.26)
+ read more

2021.10.06
美國各地成千上萬人 為人工流產權利走上街頭
成千上萬的人在美國 50
個州舉行遊行,以支持人工流產權利。
他們反對德州的一項新法律,該法律嚴重限制了該州女性的人工流產選擇。
全國支持選擇權的支持者擔心此憲法賦予的人工流產權利可能會被收回。
12月1日最高法院將審理密西西比州禁止15
週後人工流產禁令的爭議。它可能推翻1973年讓全國人工流產合法化的Roe
v Wade 案的決定。
在華盛頓特區,示威者舉著「讓人工流產合法」等標語遊行到最高法院大樓。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集會的開始被反示威者多次打斷。一名男子喊道,「嬰兒的鮮血就在你手上!」,但他被人群的歌聲和掌聲淹沒了。一位參加遊行的婦女說,她在那裡支持婦女的選擇權。
這些全國各地遊行的幕後推手是一年一度的婦女大遊行(WOMEN’S
MARCH),其第一次抗議遊行在 2017
年前總統川普就職典禮後的第二天,吸引了數百萬人。
婦女大遊行的理事Rachel Carmona
說,對於全國各地的人們來說,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時刻。我們中的許多人從小就認為人工流產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合法和可以接受的。看到真正的風險,讓我們在這一刻覺醒。
在紐約州, Kathy Hochul
州長在兩個遊行集會上發表演說:「我厭倦了不得不為人工流產權而抗爭,這是國家的既定法律,你們不會立即從我們這裡拿走它,現在不會,永遠也不會!」。
另一場集會在德州奧斯汀舉行,該州立法機構於 9 月
1 日頒布了一項法律
─《心跳法案》,禁止在檢測到胎兒心跳後,也就是懷孕的第6週後終止妊娠。該法令賦予任何個人可以提告在6週後進行人工流產的醫生。支持者說它的目的是保護未出生的孩子。
在其他幾個共和黨主控的州,政客正在考慮類似的限制。
人權組織要求最高法院阻止德克薩斯州的法律,但法官們以
5-4 的比分裁定不批准。
編譯來源:BBC(2021.10.04)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2021.10.04
童年減重 可預防未來的不孕症
肥胖與男性和女性的生育問題有關。
一項初步研究顯示,肥胖男孩減重可能會避免成年後的生育問題。
即使是短期的體重減輕也可能部分逆轉因過重相關引起的生殖功能改變。
這些研究結果強調需要將兒童肥胖視為未來生育問題的一個因素。
在台灣,根據國民健康署2019年八月公布之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兒童及青少年約有1/4人口有過重或肥胖問題,其中過重加上肥胖的盛行率
7-12 歲的男孩為 32% , 13-15 歲為 27.7% 。
我們應該對兒童肥胖進行早期管理,以扭轉這些傷害、幫助預防未來的生殖問題以及降低其他疾病的風險。
減重影響生殖健康的標記物
在這項研究中,法國昂熱大學醫院的 Solène Rerat
博士及其同事研究了 34 名 10 至 18 歲男孩為期 12
周的減重計劃,以瞭解減重如何影響生殖健康和新陳代謝的標記物。
研究人員發現,在三個月的時間裡,這些男孩體重減輕,而胰島素和睾丸激素濃度提高。還有跡象顯示,因肥胖而改變的睾丸間質細胞(Leydig
cells)發生了轉變。而間質細胞正是生育能力的指標。
此研究僅評估了經過 12
周治療教育計劃後對少數肥胖男孩的影響,需要進行更長時間追蹤的進一步研究,以幫助全面研究減輕體重對生殖功能的影響。
研究結果於9月23日在歐洲兒科內分泌學會的年會上公佈。在醫學會議上提出的研究結果應被視為初步結果,直到發表在同行評審期刊上。
編譯來源:HealthDay(2021.09.24)
-------------------------
>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
台灣女性/性別健康權益亟需您以實際行動來共同守護!
竭誠歡迎認同《台灣女人健康網》理念的朋友捐款支持我們!
持續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是網站不斷努力的方向,而我們需要更多資源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將挹注在網站經營、服務方案以及對政府的監督。
無論捐款金額多寡都是支持我們的重要力量!感謝您!(→捐款資訊連結←)
+ read more
/1001.jpg)
2021.10.01
酷塑冷凍減脂可能一點都不酷 醫師沒有告訴你的事
近來醫美診所打著誘人的廣告:酷塑冷凍減脂不用動手術,35分鐘讓你輕鬆躺著享瘦。
但它沒有告訴你,這項療程使用的醫療器材仿單裡有這樣的說明:某些案例對此類治療可能效果不佳或完全無效、可能有反常性脂肪增生的副作用。
Linda
Evangelista是1990年代的超級名模,她在鼎盛時期的名言是:「每天沒有1萬美元的代價我是不會起床的。」
最近,Evangelista現身透露,一項流行的醫美技術使她陷入了「自我厭惡的極點」,摧毀了她的生計,並因身體的變化讓她不想現身在人群之前。她正在訴訟,要求賠償5000萬美金。
這個流行的醫美技術稱為「冷凍脂肪分解」(Cryolipolysis),坊間稱為「酷塑冷凍減脂」(CoolSculpting),透過將脂肪細胞冷卻到非常低的溫度來破壞它們,受損的細胞在幾週內會被身體會吸收,減少脂肪。
在冷凍溶脂出現之前,抽脂是去除多餘脂肪組織的唯一有效選擇。然而,抽脂是一種侵入性手術,並且存在與手術相關的風險。2007年出現了冷凍溶脂術,強調以非侵入性的技術來「塑身」。
這項技術是在觀察到兒童吸吮冰塊後臉頰脂肪減少後構思的,通常冷凍後脂肪細胞數量會減少。
酷塑減脂的風險:反常性脂肪增生
人們時常以為非侵入性手術會更安全、更有效。但事實並非如此。
據報導,當
Evangelista接受冷凍溶脂時,她發生了一種副作用,即治療後的幾個月內脂肪不是減少而是增加,這被稱為反常性脂肪增生。這種併發症在男性身上更普遍,並且是使用舊版的醫療器材時更常見。製造商表示的發生率為4,000個週期中會有1個案例,但實際發生率可能更高,因為患者可能由於缺乏意識而沒有通報併發症。
不幸的是,Evangelista經歷的脂肪增生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各家理論南轅北轍,從一些患者的脂肪細胞傾向於逆向操作,到由於神經或血液供應問題而意外刺激幹細胞都被提及。
塑身手術越來越受歡迎
塑身手術是美容醫學中發展最快的手術。身體上有許多區域的脂肪很難消除,如:腹部及大腿。於是非侵入手術的減脂方法很受歡迎,包括冷凍溶脂(酷塑)、超音波減脂(Vaser
Shape和Liposonix)和電波減脂(Vanquish)。
自2015年以來,塑身治療的次數增加了68%。在塑身手術中,冷凍溶脂術佔所有塑身治療的45.7%。
非侵入性電波減脂也曾經有類似「反常性脂肪增加」的不良反應通報。
但是,超音波減脂還沒有出現類似副作用的報導。然而,脂肪細胞可能在這種療程後恢復生長,因此,脂肪只是暫時性的減少。
許多患者可能沒有意識到他們經歷了反常性脂肪增生,因為它發生得很慢,並且可能被體重增加所掩蓋,他們也可能認為只是治療無效,而沒發現是副作用。
在更明顯的情況下,人體被吸入冷凍裝置的區域在紅腫消退後會比治療開始前緩慢地擴大和突出,這種增長情況並不穩定,可能在幾個月內達到最大的尺寸,這取決於個人的身體脂肪含量。
對想要改變身材的人來說,什麼是需要注意的?
任何時候改變身體的平衡,都有可能產生新的問題,特別是在處理脂肪時。當患者在脂肪去除程序後增加體重時,脂肪在其他部位的增生會明顯地多於治療部位,這會產生不尋常的外觀。
在進行任何醫美手術時,充分了解情況並為意外結果做好準備是基本的,即使這種情況很少見。是的,當出現併發症時,恢復的路途可能很漫長。訣竅是不要急於求成,也不要讓對外表的負面情緒凌駕於理性之上,要讓專業合格的臨床醫生來提供建議。
編譯來源:THE CONVERSATION(2021.09.27)
+ read more